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研究论文
    杨琳舒, 张婧, 颉建明, 马宁, 韩康宁, 常有麟, 高彦强
    中国蔬菜. 2025, 1(1): 88-9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34
    摘要 (1077) PDF全文 (210)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为明确螺丝椒风味品质特征,以光面辣椒肃椒9 号(S9)为对照,选取9 个螺丝椒品种,测定商品果实(绿熟期)辣椒素类物质、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等风味品质相关指标以及部分其他品质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螺丝椒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高低不等,辣度等级为7~8 级;10 个辣椒品种共测定出222 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螺丝椒比光面辣椒S9 多28~62 种,且平均含量高55.19%。螺丝椒的香气类型主要为青香、花香和醛香,正己醛、2- 已烯醛、正辛醛和1- 辛烯-3- 醇等香气活性物质可能是构成螺丝椒独特风味的关键物质。此外,与光面辣椒S9相比,螺丝椒的果实硬度低36.44%~47.97%,VC 含量高17.09%~95.47%,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螺丝椒的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排名均高于光面辣椒S9。综上,螺丝椒具有硬度低、VC 含量高、挥发性成分丰富和风味独特等优点,果实品质优于光面辣椒。
  • 研究论文
    张越1, 张文浩1, 赵瑞琦1, 陈文良2, 张明科1
    中国蔬菜. 2025, 1(1): 98-106.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40
    摘 要:为建立一套实用的鲜食型黄瓜品质评价体系,以征集的3 个生态类型共计31 个黄瓜品种为试材,开展风味感官指标评价,并结合营养品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华北型品种中,蔬研翠玉风味感官评价最佳,综合评分30.83;在华南型品种中,唐山秋黄瓜风味感官评价最佳,综合评分30.50;在欧洲温室型品种中,绿园幸福风味感官评价最佳,综合评分30.6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5 个主成分,涵盖了77.612% 的原始信息,通过建立的鲜食型品质评价综合模型F = 0.315F1 + 0.265F2 + 0.163F3 + 0.145F4 + 0.112F5,获得了31 个黄瓜品种的综合得分。华南型品种天天摘、华北型品种蔬研翠玉、欧洲温室型品种拇指水果黄瓜在其各自生态类型中得分最高,可以作为不同生态类型的鲜食型黄瓜品种进行选择应用。研究结果为鲜食型黄瓜的品种选育及品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产业广角
    万歆钰,穆月英*
    中国蔬菜. 2024, 1(12): 1-1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1
    摘要 (927) PDF全文 (1494)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国,蔬菜也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类,2022 年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6.157%。RCEP协定签署与生效的背景下,探究中国与各伙伴国间的蔬菜贸易状况与潜力对深化出口积极效应,提升中国蔬菜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6—2022 年中国对RCEP伙伴蔬菜出口贸易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与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RCEP 伙伴的贸易效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测算各国出口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和RCEP伙伴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经济差距、蔬菜单产和贸易环境均对蔬菜出口具有显著性影响;RCEP伙伴的法治水平、经济制度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水平对蔬菜出口效率具有积极影响,而出口目的地的廉洁水平以及政府效率的提升反而不利于贸易效率的提高;中国对RCEP 伙伴蔬菜出口历年的平均效率为0.667,但RCEP 伙伴内部各国别间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应继续提高蔬菜出口质量,加快推进RCEP 协定内容的落实并持续拓展与RCEP伙伴的合作深度与广度以减少贸易阻力,促进蔬菜出口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 产业广角
    张晶, 周向阳, 迟亮, 吴建寨, 刘继芳
    摘 要:2024 年,我国蔬菜市场价格总体基本符合常年季节性波动规律,但夏秋季节偏高位运行。受不利天气及其延续性影响,预计2024 年冬季、2025 年春季菜价上行较往年偏缓,上涨区间可能相对较长。考虑到2024 年菜价整体偏高,在田面积同比增加,预计2025 年春季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
  • 品种选育
    许庆龙, 唐佳, 吴新胜
    中国蔬菜. 2025, 1(1): 150-15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0004
    摘 要:黄提1 号是以高代自交系甜依2054 为母本,以黄提1804 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小果型黄瓤西瓜一代杂种。生长势中等,早熟,春季设施栽培全生育期约107 d(天),果实发育期约35 d(天);果实近圆形,果皮浅绿色具锐齿状条纹,果肉浅黄色,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2.1%、8.5%,肉质细嫩多汁;单果质量3.2 kg 左右,每667 m2 产量3 000kg 左右,抗西瓜枯萎病,中抗炭疽病,适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春大棚栽培。
  • 产业广角
    周向阳, 张晶, 程国栋, 迟亮, 吴建寨
    2024年中国马铃薯市场行情总体低迷,马铃薯月度批发均价始终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2024年马铃薯年度价格处于近10年偏低位次。预计2025年前期马铃薯市场价格仍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后期马铃薯市场价格会同比上涨。目前,中国马铃薯产业存在土传病害危害日益严重、马铃薯淀粉国际竞争力弱和订单履约率亟待提高等问题。建议各地加强土传病害防治、扶持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完善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中国马铃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产业广角
    孔汇鑫, 孙伟, 许世泉, 赵仁杰, 孔繁涛
    在建设贸易强国的背景下,整合了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中国海关等多平台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蔬菜产销情况,从出口量、出口品种及主要出口国家等方面探究了进出口趋势及贸易特点。根据当前进出口贸易形式,从突发事件、出口关税、绿色壁垒和极端天气方面探讨了影响中国蔬菜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从蔬菜品种优化、出口基地及布局、技术瓶颈突破创新和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四方面提出了扩大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 品种选育
    陈绪超, 田在军, 王海林, 郏颖杰, 张容
    中国蔬菜. 2025, 1(5): 171-17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0033

    白贝贝是以自交系P3012为母本,以P307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迷你型美洲南瓜一代杂种。果实发育期40d(天)左右,春栽、秋栽全生育期分别为9590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叶色深绿,叶面叶脉附近有特征性的白色银斑,主蔓结瓜,单株坐果数56个。果实扁圆形,平均横径9.0cm,纵径6.4cm,果脐中等,果肉厚1.5cm,单果质量250.0g;果皮白色,有浅棱沟,果肉乳黄色,粉糯香甜,品质佳,总糖含量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耐贮藏,田间对霜霉病、灰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桔瓜,每667m2产量1600kg左右,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设施栽培。

  • 品种选育
    郑永伟,李掌*,文国宏,曲亚英,白永杰,李建武
    中国蔬菜. 2024, 1(12): 136-13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84
    陇薯23号是以延97-8为母本,以品系L0404-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95 d(天)左右,大中薯率80%左右,平均单薯质量115.5 g,单株结薯数7.25个。株型半直立,薯块圆形,薯皮黄色,薯肉浅黄色,芽眼浅,干物质含量24.83%,淀粉含量18.36%。每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适宜在北方一作区的甘肃、陕西、新疆、青海、宁夏种植。
  • 产业广角
    聂莹☆,布海乔☆,陈蕾,钟瑶,吴思齐*
    中国蔬菜. 2024, 1(10): 1-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3
    发展智能化设施蔬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对于确保蔬菜供应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设施蔬菜智能化发展进行宏观分析,梳理其发展现状,揭示了其对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品质及确保市场供应的重要性,发现尽管设施蔬菜智能化在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表现突出,但高昂的初始投资和维护成本、技术与人才之间的不匹配以及数据安全与技术不确定性等问题限制其广泛应用。同时提出了增长型、扭转型、防御性、多样化等一系列策略,包括降低进入门槛、推动技术创新、加强技术与人才培养以及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具体措施,旨在为设施蔬菜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路径。
  • 产业广角
    贾浩然,袁一琪,弓亚桐,王哲,杨江澜*
    中国蔬菜. 2024, 1(12): 11-19.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9
    为分析我国辣椒产业的种植生产效率,基于我国辣椒主产省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22年辣椒种植生产效率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辣椒种植生产效率普遍较低,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经营主体的最优种植规模和生产效率存在差异,东北地区辣椒种植农户的生产效率最优,西北地区以种植大户为最优,黄淮海和中南地区以合作社为最优,华东和西南地区则以龙头企业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辣椒种植生产效率需要根据地区特点和经营主体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创新,并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培训,全面保障各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最优。
  • 产业广角
    许静, 项朝阳, 刘梅
    近年来,我国番茄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在蔬菜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2017—2023 年的数据,对番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成本收益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番茄产业实现周年化供应,且形成六大番茄种植优势区域。从成本收益来看,2017—2023 年我国番茄总成本和净利润均呈现上升趋势,成本利润率处于波动状态。然而,成本上涨压力、设施番茄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等制约了番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从数智赋能、机制健全、种业创新3 个角度提出番茄产业提质增效路径:发展智慧生产,优化成本结构;构建全链条协同机制,降低总成本;推动番茄种业科技创新,降低种植生产成本。
  • 专论与综述
    韩彩婷1,2,李玉双1,刘宏斌2,王靖雯1,2,徐靖2,刘普浩2,高淼2*
    中国蔬菜. 2024, 1(10): 28-3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27
    摘要 (208) PDF全文 (5104)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阿特拉津为三嗪类除草剂,可以控制一年生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也可以抑制某些多年生杂草,是世界上玉米生产中最重要的除草剂之一,还可用于高粱、甘蔗、果树等。其在环境中具有中等持久性,可在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中残留,易对下茬作物,如油菜、普通白菜、菜薹、黄瓜、辣椒、豇豆、秋葵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就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展开综述,从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3 个方面介绍了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技术,整理归纳了以往研究中证实的可以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类群,从降解过程、降解基因两个方面阐明了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分析了影响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栽培管理
    董文阁1,刘念1,刘晓伟1,董莉1,刘玉凤2*,孙周平2
    中国蔬菜. 2024, 1(10): 142-14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60
    日光温室番茄秸秆整秆原位还田是秸秆处理的新模式,可实现番茄2 年5 茬连续种植,不仅省时省力、省肥省药,而且解决了蔬菜秸秆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等问题。连续8年种植实践表明,日光温室土壤性状良好,番茄产量稳定,农户收益显著提高。
  • 产业广角
    冷杨, 郑宇豪, 高丽红, 柴阿丽, 李宝聚, 田永强, 高淼, 万克江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稳步发展,在保障蔬菜均衡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覆盖栽培、高强度连作、化学投入品过量施用、设施环境内水热失衡等原因,我国设施蔬菜土壤普遍出现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微生物区系破坏、土传病害加重等一系列障碍问题。推进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有效治理对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蔬菜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我国设施蔬菜土壤障碍的主要类型,提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精准诊断、精准施策、精量投入、精细管理”的“四精”治理路径和“控害增菌、增碳控肥”核心技术模式,总结其应用效果,提出推进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政策建议。
  • 研究论文
    陈晶,温雅君,张延国,许晓敏,吕军,徐东辉
    中国蔬菜. 2024, 1(11): 106-11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31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refl ectance spectroscopy,NIRS)建立番茄6 项常规营养成分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旨在为生产实践中快速分析番茄营养成分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新鲜番茄样品377 份作为定标集,94 份作为验证集,利用NIRS 结合改良偏最小二乘法(modifi ed partial least squares,MPLS)构建并且验证其建立预测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构建的番茄中干物质、总酸、可溶性糖、VC 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79、0.851、0.828、0.832 和0.959,均超过0.80,可以用于实际预测。番茄红素含量预测模型1-VR 为0.767,低于0.80,模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 专论与综述
    蔡佳敏1,2,蔡琳琳3,贾思禹4,樊旭东1,王靖雯2,王纪忠1*,高淼2*
    中国蔬菜. 2024, 1(10): 19-2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37
    摘 要:我国蔬菜废弃物种类繁多,随意丢弃和不合理回收利用不仅浪费资源,更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蔬菜废弃物的肥料化是一种无害化、生态化、高效化和科学化的综合利用方式,实现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的生态循环。本文首先介绍了蔬菜废弃物的资源量分布及养分含量特点,然后通过原位还田和集中发酵两类处理方式介绍了蔬菜废弃物肥料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蔬菜废弃物腐解的相关菌群和菌剂进行了梳理,最后对蔬菜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提出建议。
  • 产业广角
    霍晴, 赵邦宏, 王哲, 乔立娟, 李薇

    为全面准确把握我国加工辣椒产业发展趋势,规避发展中面临的风险,通过系统持续的实地调研与数据检索,分析加工辣椒产业发展形势与面临的新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加工辣椒产业西迁已成定局且速度逐步加快,主要发生在北纬38°线以北并胡焕庸线以西。辣椒产业西迁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过程,是产业竞争力发展的需要,与科技创新互动的同时带来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品种选择、自然灾害、市场适应性和供应链整合等风险。地方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规避大起大落风险;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东西部产业对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西部辣椒加工能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打造西部辣椒品牌。

  • 专论与综述
    吴丽丽, 丁子健, 王祎婷, 蒋清清, 程纬韬, 张俊华, 杨博智, 邹学校
    中国蔬菜. 2025, 1(3): 26-3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25
    果色是评价辣椒果实外观品质最直观的性状之一。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赋予辣椒果实多彩的颜色。丰富果实色泽资源有利于高品质辣椒品种的选育。本文总结了不同颜色辣椒果实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组成以及类胡萝卜素合成调控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和调控因子,可为深入解析辣椒果实颜色变异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柴博昊,钟传飞*,杨明峰,常琳琳,李双桃,张运涛,周炜,何心如,王桂霞,董静,孙健,孙瑞,高用顺,魏灵芝,郭守伟
    中国蔬菜. 2024, 1(12): 27-3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30
    摘要 (170) PDF全文 (1125)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草莓种苗脱毒及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国内外草莓繁育体系现状及草莓种苗脱毒体系现状,介绍了病毒检测新方法及繁育新体系研究进展,提出了国内可行的草莓原原种- 生产苗二级繁育体系的新方案。期望能为草莓育苗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 产业广角
    李冰融, 陈建明, 王哲, 张珏锋
    中国蔬菜. 2025, 1(2): 12-1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1002
    茭白(Zizania latifolia)是我国特色水生蔬菜,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种植经济效益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茭白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茭白产业发展受到重视。为了解我国茭白产业发展现状,助力茭白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地调研,阐述我国茭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茭白成本收益状况,发现茭白产业具有市场集中度高、消费区域性强、组织化程度高等特征,并对茭白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判断:一是产业总体生产规模呈扩展态势;二是产业呈现产品绿色化、品质高端化趋势;三是产业机械化、智能化需求趋势。
  • 栽培管理
    中国蔬菜. 2025, 1(1): 161-16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22
    老挝西瓜生产起于1990 年代边境傣族过境零星种植,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中国瓜商、瓜农携带中国西瓜品种和种植技术,利用老挝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开展露地西瓜生产,运回国内销售。由于能够填补国内冬春季淡季需求,品质优良,成本低,利润可观,西瓜迅速发展成为老挝重要的对华出口产品。

  • 专论与综述
    韩爽1,2,马晓冉1,2,金鑫3,牛义4,张盛林4,陈国康2,郑阳5*,马冠华2*
    中国蔬菜. 2024, 1(12): 32-4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4025
    魔芋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食品保健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随着魔芋种植年限的增加,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导致魔芋品质降低、产量下降,严重限制了魔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魔芋病害发生、危害和绿色防控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近10 年来在魔芋健康栽培、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病育种等绿色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防微生物、微生物抑菌代谢产物以及植物源抑菌物质等生防因子在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防治中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制定安全高效的魔芋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奠定基础。
  • 栽培管理
    魏丹阳1,马维成1*,李强2,苏永全3,张国森1,冒国伟4
    中国蔬菜. 2024, 1(12): 145-14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43
    河西地区沙漠西瓜“两免三减”轻简化栽培技术利用西瓜整枝的新模式,通过免整地、免整枝,可实现全生育期减少用水、减少用肥、减少用工,每667 m2纯收益平均为7 083.96元,综合效益明显。
  • 研究论文
    徐光柳1,2,周懿雯1,2,火国涛2,黄俭3,贺淑萍2,赵彪2,黄妍2,许恒2,火烽4,杨涛2,罗利军1,2,魏仕伟2*
    中国蔬菜. 2024, 1(12): 62-7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41
    以市场上常见类型的37 份叶用莴苣品种(系)为试材,采用露地、单栋大棚和连栋大棚栽培方式,通过对叶片性状、单株质量、类黄酮含量等指标的综合鉴定评价,筛选叶用莴苣新优种质。结果表明:37 份叶用莴苣品种(系)聚类为5个类群;露地栽培的叶用莴苣单株质量和类黄酮含量普遍较高,散叶莴苣遗传多样性丰富;散叶莴苣中的G21K201、W425、H20K995 表现较好,在上海地区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产业广角
    章德宾, 项朝阳
    中国蔬菜. 2025, 1(2): 8-1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1003
    因货架期短、鲜食偏好、小农户大市场、全国流通等诸多原因,我国生鲜蔬菜流通当前仍然存在价格波动频繁、种植户收入占比低、产业不稳定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泛化,为蔬菜流通领域决策模式提供了变革可能;音频、视频、监控等多模态数据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流通环节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以往的、根本性变化的决策模式,从而促进蔬菜产业变革和水平提升。
  • 总目录
    中国蔬菜. 2024, 1(12): 149-154.
    摘要 (161) PDF全文 (3718)   可视化   收藏
  • 产业广角
    张敬敏1,李光聚2,李培之1,张友祥1*
    中国蔬菜. 2024, 1(10): 13-1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6
    农业标准化强调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新时代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途径。本文以设施蔬菜 产业为例,分析总结了我国设施蔬菜产业标准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如蔬菜标准体系不健全、蔬菜标准制定原则落实不到位、蔬菜产业标准化普及度低、蔬菜生产标准化与蔬菜产品优质优价错位等。依托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经验做法,阐述了该中心在构建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制定过程、加强标准化试点建设、以优质优价助推蔬菜产业标准化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思路,为“寿光模式”转化成乡村振兴模式提供借鉴 。
  • 研究论文
    王同林,邵志勇,聂智星,郭赛赛,王宏,郑积荣*
    中国蔬菜. 2024, 1(12): 106-112.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36
    为研究喷施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番茄脐腐病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杭杂603 粉果番茄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对番茄植株定期外源喷施100、200、400 mg·L-1 的ABA 水溶液,测定脐腐病发病率、茎粗、单果质量等农艺性状,果实VC 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Ca 含量及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ABA 均可以显著降低番茄脐腐病的发病率,200 mg·L-1 及400 mg·L-1 浓度的降低效果更显著,且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所有浓度的ABA 处理均可以显著增加茎粗,且不同浓度间无显著差异;200、400 mg·L-1 ABA 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叶柄粗、单果质量及健康果实个数,而100 mg·L-1 ABA 处理对这些性状影响不显著;100 mg·L-1 ABA 处理会使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 含量显著提高,而200 mg·L-1 浓度处理显著降低两者含量;400 mg·L-1 浓度处理显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显著提高VC含量;200 mg·L-1 ABA 可以提高果实、叶片Ca 含量,对叶片和果肩部分Ca 含量提高尤为明显。综上,外源喷施200 mg·L-1和400 mg·L-1 的ABA 处理显著降低番茄脐腐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番茄单果质量、健康果实个数和茎粗,结合成本考虑,200 mg·L-1 ABA 适合应用于实际番茄生产脐腐病防治中,100 mg·L-1 的ABA 既可以显著降低脐腐病的发生,又可以显著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VC 含量,适合应用于番茄高品质栽培中。
  • 产业广角
    江应红,宋玉兰,赵鑫,王浩,任红松,戴俊生
    中国蔬菜. 2024, 1(11): 7-12.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8
    通过对新疆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研,总结了新疆蔬菜生产的总体情况、设施蔬菜发展情况、特色蔬菜发展情况、市场流通情况、科技水平情况、人才队伍情况、经营主体及质量安全情况。 通过分析发现,新疆蔬菜产业存在生产规模化程度低,竞争力不足;蔬菜加工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低;老旧设施较多;资源要素紧缺,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促进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重点打造特色蔬菜优势区,发展特色蔬菜精深加工;发展南疆设施蔬菜产业,提高设施智慧化水平;充分发挥新疆自由贸易区优势,发展蔬菜贸易。
  • 栽培管理
    张会曦
    中国蔬菜. 2024, 1(10): 149-15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61
    珠三角地区露地越夏西瓜简易设施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择优良品种、高垄种植、搭建简易避雨棚和瓜架、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产量提高70%以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15%~20%。
  • 品种选育
    郑学立, 谢鑫鑫, 陈雨静, 苏昀, 陈秀娟
    中国蔬菜. 2024, 1(12): 129-13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83
    华夏白玉是以自交不亲和系byc-H为母本,以自交系227-H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不结球白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速度快,夏秋季种植播种至采收30~40 d(天),平均株高35 cm,开展度28 cm;叶柄白色肥厚,叶片近圆形,叶面平滑,浅绿色,光泽亮丽,商品性好,纤维素含量低;每667 m2 净菜产量1 850 kg左右,田间对软腐病、霜霉病和黑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夏绿妃,耐热性强,适宜福建省及相似生态区夏秋季种植。
  • 产业广角
    黄莎, 高中强, 王勇, 李炜蔷, 王晓婷, 郭莹, 王健
    中国蔬菜. 2025, 1(5): 8-1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1030

    山东省是中国蔬菜大省,通过全面剖析2024年山东省蔬菜市场运行状况,可深入了解蔬菜产业在生产、价格、供应、流通等各环节的具体表现和特点。2024年山东省蔬菜种植规模与产量持续增长,蔬菜批发均价同比上涨,整体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年内蔬菜价格波动显著,上半年呈下降趋势,7月开始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10月回落,12月温和上涨。蔬菜进出口贸易整体增长,出口品类优化,国际市场不断拓展。预计2025年山东省蔬菜价格整体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涨跌,具体价格走势仍需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各类影响因素的变化。

  • 产业广角
    钟云鹏, 路风银, 李成玉, 乔琪, 唐中杰, 段峥峥, 于跃波, 王庭峰, 谢德意
    中国蔬菜. 2025, 1(7): 1-1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1010

    2000 年以来,世界大蒜产业和进出口贸易都出现了新变化,为了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和中国大蒜产业发展现状及国际贸易概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中国国家统计局(NBSC)和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结合文献报道,分析了世界和中国大蒜的收获面积、产量、单产水平、进出口贸易等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收获面积还是产量,亚洲都是世界最重要的大蒜生产区域,尤其是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排名世界前三位,其中中国的收获面积和产量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单产水平排名世界第四,为世界最高水平 科威特的50% 左右。大蒜是全球进出口贸易比较活跃的农产品之一,2022 年进口数量约 235 t,进口价值接近30 亿美元,出口数量263 t,出口价值超过27 亿美元。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进口国,2022 年进口数量56.62 t,占世界比例24.22%,进口价值5.98 亿美元,占比20.1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出口国,2022 年出口数量203.59 t,占比77.42%,出口价值17.96 亿美元,占比64.79%。近10 年(20132022 年)来,中国大蒜出口数量的平均国际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为79.46%,出口价值的平均国际市场份额提升至68.78%,西班牙是出口数量和出口价值的平均国际市场份额都增加超过2% 的国家。2023 年中国大陆地区大蒜出口的贸易伙伴超过140 个,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东南亚国家,对发达国家出口较少。山东、江苏和河南是中国大蒜出口的三大省份,出口数量和出口价值累计占比都超过92%。虽然中国大蒜的收获面积、产量、出口贸易在世界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但也存在制约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中国大蒜产业发展的建议。

  • 研究论文
    陈阳1,叶明辉2,丛尧华2,吴媛2,林永胜1,周先治3
    中国蔬菜. 2024, 1(12): 48-5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4020
    为研究福建省主栽的山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福建省33 份山药地方资源为材料,对22 个主要表型性状开展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33 份山药地方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84~1.766,8 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76%~46.62%,块茎直径变异系数最大,达46.62%,福建省山药地方资源表型性状差异显著,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同山药基原间存在许多相同表型特征特性。通过对福建省33 份山药资源表型特征向量及贡献率分析表明,前5 个主成分(叶长、叶宽、主蔓长、茎粗、块茎长)累计贡献率为78.81%,主要反映地上部茎、叶、花和地下部块茎产量构成。通过对山药资源表型特征聚类分析,可将福建省33 份山药资源分为4 类,从遗传距离看,褐苞薯蓣与薯蓣亲缘关系最近,与山薯较远,与参薯距离最远。福建省山药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地上部长势与块茎产量显著相关。
  • 品种选育
    周胜军,朱育强,张鹏,王欣
    中国蔬菜. 2024, 1(10): 129-13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60
    摘 要:浙秀35 是以极早熟雌性系H225-1-1-2-1-1-1 为母本,以自交系B11-1-2-2-1-1-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强雌性系,生长势较强,耐低温弱光性好;瓜条长棒形,瓜长32~35 cm,瓜把长2.5~4.0 cm,单瓜质量220~250 g,瓜皮深绿色、无蜡粉、油亮,顶端渐尖无条纹,刺瘤较多、白色、大小中等;瓜肉浅绿色,肉厚、口感脆嫩;春、秋季设施栽培每667 m2 产量5500、5000kg 左右,高抗白粉病,抗霜霉病、枯萎病,适宜于长江流域设施栽培。
  • 专论与综述
    吴琪, 银慧兰, 赵韬, 孙波, 杨连花, 闵子扬, 刘中阳
    中国蔬菜. 2025, 1(2): 34-4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71
    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是脂肪族硫苷分支中萝卜硫苷经黑芥子酶水解生成的一类生物活性较高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分布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SF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抗炎症、解毒、预防心血管和糖尿病等多重功效,在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开发等方面具有可观的利用价值。近年来,围绕高含量SF种质资源选育和高效生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利用外源调控手段提高SF含量的栽培措施是目前常用策略。本文综述了SF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合成途径,重点讨论了不同调控方式(如环境因子、植物激素、外源物质等)对SF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现存问题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旨在为十字花科蔬菜中高含量SF品种的优质栽培提供有益参考。
  • 研究论文
    曹玲玲1,周也莹3,江春雨3,钟培阁3,田雅楠1,曹彩红1,肖顺夫3,马韫韬3,朱晋宇2*
    中国蔬菜. 2024, 1(12): 72-7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38
    集约化育苗是蔬菜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幼苗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产量与品质。传统的蔬菜幼苗评价方法缺乏数字量化的评价标准。采用植物表型测量系统,采集芹菜、叶用莴苣和番茄3 种蔬菜幼苗多视角二维图像序列,基于获取的植株三维点云模型提取蔬菜幼苗表型数据,利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建立表型数据与壮苗指标的反演模型,重建蔬菜幼苗三维结构。结果表明:叶用莴苣模型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为0.91,芹菜、番茄模型的R2分别为0.83、0.77,番茄模型rRMSE最低为0.33,表明基于蔬菜幼苗的三维结构模型可为蔬菜幼苗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 产业广角
    蒋佰兰,乔立娟,车寒梅,李如欣
    中国蔬菜. 2024, 1(11): 13-19.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4
    河北邯郸大蒜种植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以大名县和永年区为中心的大蒜主产区,大蒜鲜食与加工制品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大名县还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蒜种生产基地。通过调查邯郸特色大蒜产业发展现状,对比山东金乡、江苏邳州等主产区的大蒜成本收益情况,发现邯郸大蒜产业发展中存在大蒜品种更新滞后、全程机械化发展缓慢、缺少高标准链主龙头加工企业以及蒜价波动大、蒜农积极性低等问题,提出引进或改良大蒜品种,推进大蒜全程机械化,政策扶持精深加工企业及加强品牌培育等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 研究论文
    班国梁1, 2, 曹亚从2, 张正海2, 于海龙2, 吴华茂2, 李戎轩2, 赵红2, 张伟丽2, 聂智星3, 宋红霞1, 王立浩2
    中国蔬菜. 2025, 1(1): 37-4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4017
    摘 要:辣椒红色素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纯天然可食用色素,培育高辣椒红色素品种为辣椒产业重要任务。通过对255份一年生栽培种辣椒核心种质的辣椒红素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第1、2、3、5、6、8、9、10、11 和12 号染色体均关联到与辣椒红素含量显著相关的区间,关联区间内共包括93 个基因,根据功能注释和转录表达数据预测了3 个影响辣椒果实中辣椒红素含量的候选基因。通过对高辣椒红色素材料Pep-340、低辣椒红色素材料Pep-276 构建的F2 群体进行混合分组分析法- 测序(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sequencing,BSA-seq)分析, 在第1、3、5 和10 号染色体定位到与辣椒红色素含量相关区间,其中第3 和5 号染色体上的定位区间与GWAS 分析中的显著相关区间相近或重合;利用这两个区间的InDel 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将调控辣椒红色素含量基因定位在3 号染色体的qCC3.1,物理位置为 22.8~25.9 Mb,其中含有99 个基因,根据功能注释和转录组分析,预测了4 个影响辣椒果实中辣椒红色素含量的候选基因Capana03g001314、Capana03g001325、Capana03g001334 和Capana03g001387。研究结果为调控辣椒中辣椒红色素含量基因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