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论与综述
    王明,张倩
    中国蔬菜. 2023, 1(3): 22-28.
    摘要 (250) PDF全文 (22246)   可视化   收藏
    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快速、有效的病虫害识别手段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图像的农作物病虫害自动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病虫害识别模型的关键技术和实施步骤,介绍了当前主流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算法和改进思路,并对存在的技术瓶颈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图像识别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程国亭,娄茜棋,栗现芳,孙会茹,徐成楠,李爽,赵继荣,乔宏喜,王延峰,梁燕
    中国蔬菜. 2022, 1(7): 23-33.
    摘要 (326) PDF全文 (6789)   可视化   收藏
    风味品质提升已成为番茄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栽培番茄品种酸度和硬度较高,甜度和香气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番茄的需求。本文对番茄果实滋味和气味物质组成、含量变化、风味特征、对风味贡献度以及影响风味物质积累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番茄风味品质提升研究和美味番茄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王志冉,王红艳,邓海峰,许传强
    中国蔬菜. 2018, 1(5): 20-27.
    摘要 (593) PDF全文 (6528)   可视化   收藏

    HY5(ELONGATED HYPOCOTYL5)是亮氨酸拉链类转录因子,是促进光形态建成的重要调控因子,参与光、激素等调控的植物根系生长、种子发芽后下胚轴伸长、色素生物合成等生长发育进程。HY5 也能够促进植株地上部光合产物的运输,并能作为信号分子从地上部移动到根系,促进根系对硝酸盐的吸收运转,维持植株的碳氮平衡,实现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的信号交流。本文从植物光形态建成、内源激素信号转导、氮代谢及碳氮平衡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转录因子HY5 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专论与综述
    余楚英,尹延旭,王飞,李宁,高升华,Juntawong Niran,吴君,焦春海,姚明华
    中国蔬菜. 2021, 1(4): 27-40.
    摘要 (357) PDF全文 (6129)   可视化   收藏
    茄果类蔬菜是我国蔬菜生产中最重要的果菜类之一,高温等极端天气严重制约了其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因此对茄
    果类蔬菜开展耐热性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综述了热胁迫对茄果类蔬菜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影响、耐热性的鉴定、热胁
    迫响应和耐热性机制机理、提高耐热性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解析茄果类蔬菜
    耐热性机制及提高耐热性的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 专论与综述
    束胜,郭世荣,孙锦,袁颖辉,袁凌云
    中国蔬菜. 2012, 1(18): 53-61.
    摘要 (1351) PDF全文 (5826)   可视化   收藏
    盐胁迫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植物遭受盐胁迫时,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这通常与光合作用效率的下降密切相关。本文针对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不同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气孔导度、光合色素、PSⅡ光化学反应、光合电子传递、叶绿体超微结构、类囊体膜蛋白复合体以及光合磷酸化和CO2固定等方面,以期为丰富盐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理论提供依据。
  • 专论与综述
    齐恩芳,贾小霞,黄伟,王敏
    中国蔬菜. 2023, 1(7): 25-32.
    摘要 (211) PDF全文 (5055)   可视化   收藏
    花色素苷是彩色马铃薯主要呈色物质,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马铃薯花色素苷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重点对马铃薯花色素苷种类、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行归纳,以期为后续马铃薯花色素苷生物合成机制研究和富集花色素苷马铃薯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 产业广角
    路 粉,王文桥
    中国蔬菜. 2017, 1(10): 6-13.
    摘要 (328) PDF全文 (5032)   可视化   收藏

    杀菌剂按其有效成分来源可分成植物源杀菌剂、微生物源杀菌剂、矿物源杀菌剂和化学合成杀菌剂。目前在蔬菜作物上登记的杀菌剂有效成分约有150 种,登记的剂型有约30 种,以不同有效成分登记的制剂产品逾220 种,大量有效成分及大量产品被重复登记,但一些小作物及部分新生重要病害尚缺乏登记药剂。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蔬菜真菌、卵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病害的防治,然而由于过度用药,过分依赖化学防治,轻视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农业防治,杀菌剂残留超标及作物病原菌抗药性频发等现象较为普遍,生产中亟待开展杀菌剂精准高效使用、病虫害的综合防控及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应用推广,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专论与综述
    谭亮萍,刘明月,马艳青,贺超兴,赵激
    中国蔬菜. 2018, 1(4): 21-29.
    摘要 (418) PDF全文 (5003)   可视化   收藏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在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它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体后,
    能显著改善宿主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本文就蔬菜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历程、种类资源及
    其对蔬菜作物的生理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列举了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生产应用上的部分实例,并对其应用前景
    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专论与综述
    韩彩婷1,2,李玉双1,刘宏斌2,王靖雯1,2,徐靖2,刘普浩2,高淼2*
    中国蔬菜. 2024, 1(10): 28-3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27
    摘要 (183) PDF全文 (4834)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阿特拉津为三嗪类除草剂,可以控制一年生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也可以抑制某些多年生杂草,是世界上玉米生产中最重要的除草剂之一,还可用于高粱、甘蔗、果树等。其在环境中具有中等持久性,可在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中残留,易对下茬作物,如油菜、普通白菜、菜薹、黄瓜、辣椒、豇豆、秋葵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就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展开综述,从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3 个方面介绍了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技术,整理归纳了以往研究中证实的可以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类群,从降解过程、降解基因两个方面阐明了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分析了影响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新优品种
    孔德男,刘伟
    中国蔬菜. 2012, 1(17): 34-37.
    摘要 (1085) PDF全文 (4427)   可视化   收藏
    螺丝椒,因其呈大牛角形,果面有褶皱,形似螺丝而得名,实际上指的是一类品种。与一般牛角椒相比,螺丝椒的辣香味更浓,皮更薄肉更脆,早期的代表品种有兰州大羊角、“猪大肠”等地方品种。多年来螺丝椒在甘肃、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一直有较大规模种植,但由于该类型品种在抗病性、产量等方面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等一些育种单位,通过将从国外引进的辣椒品种与国内“猪大肠”等地方品种进行组合选配,获得了一批商品性好、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优良品种,使得西北等地螺丝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流动、交通运输的便利,以及蔬菜周年供应的需求,该类品种除了在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传统主栽区域栽培外,在我国东部、南部地区也有发展的趋势,如山东、河北、河南中部地区、广东雷州半岛、海南等地。除了传统露地栽培模式,还出现了早春、秋延迟大棚和越冬温室栽培等多茬口和多种栽培模式,并且在反季节南菜北运的蔬菜中也占有了一定的比例。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模式的多样化,对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对于种植者来说,除需要品种具有抗病、丰产等特性外,品种的早熟性、连续坐果能力和耐贮运性也是他们所关注和需求的。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除需要较浓厚的辣香味外,肉质的脆嫩程度则亦在考虑之中。目前,除西北等当地科研院所在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外,因受市场的刺激,山西、陕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在品种繁育上也各展其长,故,在种子市场上,适合各个地区、各种栽培模式的螺丝椒品种纷纷登场,其中不乏在抗病性、商品率、食用品质、坐果率等方面较以前有较大提高的优良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来螺丝椒在西北地区种植,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对品种的抗病性并无特别严格要求。然而,随着广东、海南等地螺丝椒种植面积的发展,对品种的多抗性要求也逐渐显现,尤其在对叶斑病、病毒病的抗性需求上。因此,种植户在大面积引种螺丝椒品种前,一定要了解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并进行小面积试种,以降低种植风险。
  • 专论与综述
    刘东让,董邵云,苗晗,薄凯亮,张圣平,顾兴芳
    中国蔬菜. 2021, 1(7): 14-23.
    摘要 (291) PDF全文 (4427)   可视化   收藏
    盐胁迫是影响黄瓜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开展黄瓜耐盐胁迫研究,培育耐盐品种,对于提高黄瓜耐盐性和
    盐碱地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黄瓜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盐胁迫对黄瓜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黄瓜耐盐性遗
    传分析及相关基因挖掘,以及提高黄瓜耐盐性的主要途径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着重阐述了近年来黄瓜耐盐胁迫育种的研究
    进展。同时提出了目前黄瓜耐盐胁迫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专论与综述
    袁娟伟1,2 贾 利2 方 凌2 王 艳2 王明霞2 严从生2 张其安2 俞飞飞2 甘德芳1* 江海坤2*
    中国蔬菜. 2023, 1(10): 17-2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3.3055
    摘要 (270) PDF全文 (4385)   可视化   收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是将基因型与可观测的性状(即表型)进行群体水平的统计学分析,通过统计量或P筛选出可以影响该性状的遗传变异因子,为揭示作物复杂农艺性状的遗传机理提供了研究思路。目前GWAS 已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本文主要综述了GWAS 在辣椒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性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及展望,以期为今后利用GWAS 进行辣椒农艺及品质性状遗传基础的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专论与综述
    程坤,杨丽梅,方智远,刘玉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中国蔬菜. 2010, 1(12): 1-6.
    摘要 (1695) PDF全文 (4294)   可视化   收藏
    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是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硫苷及其降解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近年来随着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完成和功能解析的进行,人们对硫苷的生物代谢途径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硫苷合成的调控基因也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在硫苷合成不同阶段分别起着重要作用的MYB、MAM、CYP79/CYP 83、AOP等基因家族。现就十字花科植物中硫苷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合成与调节基因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十字花科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专论与综述
    刘富中 舒金帅 张 映 陈钰辉 连 勇 田时炳
    中国蔬菜. 2021, 1(3): 17-27.
    摘要 (429) PDF全文 (4168)   可视化   收藏
    “十三五”期间,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选育和创制出一批优异的新种质和育种材料,培育出一
    批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和不同生态类型的茄子新品种,茄子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本文系统总结了“十三五”
    (2016—2020 年)期间我国茄子在应用基础研究、育种技术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
    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产业广角
    束胜,康云艳,王玉,袁凌云,钟珉,孙锦,郭世荣
    中国蔬菜. 2018, 1(7): 1-13.
    摘要 (514) PDF全文 (4078)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温室工程建造技术、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迅速发展,设施园艺的内涵越来
    越丰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集约化生产越来越高效,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本文在综述亚洲、
    地中海沿岸、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主要国家设施园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发达
    国家设施园艺发展的特点及经验,并从温室自动化、智能化、环境资源友好型等方面,展望了未来
    设施园艺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未来设施园艺提质增效、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 专论与综述
    曹慧颖,张立军,夏润玺,高嵩,王思,张少斌
    中国蔬菜. 2012, 1(16): 10-14.
    摘要 (2819) PDF全文 (4070)   可视化   收藏
    番茄组织培养是遗传转化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番茄离体再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基因型、外植体、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物理因素、生根条件等,对番茄离体再生中的组织形态学、体细胞变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番茄组织培养研究进行了展望。
  • 专论与综述
    李君明,项朝阳,王孝宣,国艳梅,黄泽军,刘磊,李鑫,杜永臣
    中国蔬菜. 2021, 1(2): 13-20.
    摘要 (719) PDF全文 (4047)   可视化   收藏
    “十三五”期间,我国番茄产业继续稳步发展,番茄生产逐步形成了更为明显的优势区域,确保了周年供应,培育出一批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番茄新品种,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从番茄生产、市场、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过去5 年间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专论与综述
    钱恒彦 潘宝贵 刁卫平 戈 伟 郭广君 刘金兵 陈学好
    中国蔬菜. 2019, 1(6): 29-34.
    摘要 (344) PDF全文 (4003)   可视化   收藏

    低温胁迫是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逆境因子,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商品产量形成影响极大。本文综述了蔬菜作物耐低温性的遗传模型、生理调节和分子机制,展望了蔬菜作物耐低温性的研究前景。

  • 专论与综述
    龚成胜,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郭广君,高长洲,朱现威,刁卫平
    中国蔬菜. 2024, 1(3): 23-3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03
    摘要 (155) PDF全文 (3899)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代谢组学的快速发展,瓜果类蔬菜在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加深。为更清晰地了解代谢组学在瓜果类蔬菜中的研究进展,本文从代谢组学的研究技术与研究内容、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代谢组学与其他组学关联分析3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代谢组学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进而为代谢组学在瓜果类蔬菜研究中的开展与应用奠定基础,并期望为加快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指导借鉴。
  • 专论与综述
    杨 华, 杨宗辉,刘一涵,孟昭娟,李利斌,任华中,刘兴旺,曹齐卫
    中国蔬菜. 2023, 0(8): 23-37.
    摘要 (282) PDF全文 (3865)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国内外市场对黄瓜品质特别是风味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培育高产抗病黄瓜新品种的同时,突出果实外观品质、风味品质已成为黄瓜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综述了黄瓜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基因挖掘、分子标记、优质种质资源评价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对进一步开展黄瓜品质性状研究、培育高品质黄瓜品种进行了展望。
  • 专论与综述
    李楠洋, 陈钰辉, 刘富中, 张映, 连勇
    中国蔬菜. 2013, 1(10): 1-8.
    摘要 (1388) PDF全文 (3849)   可视化   收藏
    茄子近缘野生种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 Sw.)具有良好的抗病、抗逆性,作为砧木在茄
    果类蔬菜嫁接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抗病增产效果。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S. torvum 作为砧
    木在茄子嫁接栽培生产上的应用,以及嫁接栽 培抗病、克服逆境伤害机理的研究进展等作了阐述。
  • 专论与综述
    杨修勤, 王志敏, 汤青林, 宋明
    中国蔬菜. 2013, 1(2): 4-11.
    摘要 (1572) PDF全文 (3830)   可视化   收藏
    SHORT VEGETATIVE PHASE(SVP)基因属于MADS 盒基因,它编码的蛋白转录因子对开
    花具有抑制作用。SVP 主要在营养生长阶段表达,受自主途径等多个开花路径调控,并可以调节开花途径
    整合子FLOWERING LOCUS T(FT),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 1(SOC1)
    的表达,从而调控抽薹开花时间。本文综述了SVP 基因调控抽薹开花的作用机制,并结合SVP 基因的研
    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专论与综述
    邢啸林1,2,汪精磊2,胡天华2,黎炎3,王益奎3,王五宏2,胡海娇2,魏庆镇2,严亚琴2,甘德芳1*,包崇来2*
    中国蔬菜. 2024, 1(5): 23-32.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15
    摘要 (165) PDF全文 (3719)   可视化   收藏
    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在我国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上占有重要地位。DNA 指纹图谱技术是研究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种子纯度等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该技术逐渐成熟,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检测物种的真实性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类。本文综述了十字花科蔬菜DNA 指纹图谱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十字花科蔬菜育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 专论与综述
    郭世荣,孙锦,束胜,陆晓民,田婧,王军伟
    中国蔬菜. 2012, 1(18): 1-14.
    摘要 (1575) PDF全文 (3689)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设施园艺的先进性和高效性,21世纪以来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迅猛,2011年栽培面积已超过400万hm2,在园艺产品供应和农民致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在简述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特点,概括了我国设施园艺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一些典型经验,分析了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我国设施园艺今后发展的趋势,并展望了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 研究论文
    赵沛,邢敏,康萍芝*
    中国蔬菜. 2024, 1(5): 84-9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4006
    摘要 (119) PDF全文 (3681)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可用于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菌株,从辣椒植株内分离得到1 株内生细菌菌株S39,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菌株S39 及其代谢产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抑菌谱、防病促生效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及其生防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39 对辣椒疫霉菌平板对峙抑菌率为83.00%,其次生代谢产物抑菌率达到75.17%;且菌株S39对多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抑菌率为63.80%~86.33%。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可达75.87%;且对辣椒植株具有显著促生效果,根长增长率为21.05%。同时,菌株S39 能显著增加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能产生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抗菌物质,作为生防制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专论与综述
    刘智宇,汤青林,宋明,王志敏
    中国蔬菜. 2012, 1(12): 1-8.
    摘要 (764) PDF全文 (3643)   可视化   收藏
    FLOWERING LOCUS T(FT)是长距离运输信号物质,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的转变,对开花调控意义重大。FT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受光周期等多个途径调控,并以FT蛋白而非mRNA转运到顶端分生组织处,激活一系列下游基因,从而诱导开花。本文就FT基因的表达机制、FT蛋白的长距离运输、及其在顶端分生组织中诱导成花的机理等进行了综述,并结合FT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专论与综述
    邵 丽 杨小龙 王 蕊 须 晖
    中国蔬菜. 2018, 1(8): 19-26.
    摘要 (470) PDF全文 (3623)   可视化   收藏

    光照是影响设施栽培蔬菜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光环境特征和调控是设施环境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光环境调控采用普通电光源或滤光膜等,无法定量精确调节光谱能量分布;随着新型半导体光源的兴起,LED 补光以其可调节的光质配比组合、光谱能量分布等被广泛应用。本文从日光温室光环境对设施栽培蔬菜的影响入手,对近些年设施内光环境特征及自然光和人工光对温室光环境调控的研究展开综述,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 总目录
    中国蔬菜. 2024, 1(12): 149-154.
    摘要 (154) PDF全文 (3561)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与综述
    田婧,郭世荣
    中国蔬菜. 2012, 1(18): 43-52.
    摘要 (964) PDF全文 (3542)   可视化   收藏
    高温胁迫是设施蔬菜栽培不可避免的一种逆境因子。本文综合阐述了高温胁迫对黄瓜营养生长和生理生化、生殖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介绍了黄瓜耐热性遗传规律并总结了当前主要的耐热性鉴定方法和提高耐热性的技术措施,并展望了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黄瓜耐热性的方向。
  • 产业广角
    徐贞贞, 王 敏, 毛雪飞, 郭林宇
    中国蔬菜. 2015, 1(5): 5.
    摘要 (348) PDF全文 (3529)   可视化   收藏
    分等分级作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中国蔬菜产地初加工及流通、贸易中并未被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国蔬菜初加工产品分等分级标准的系统梳理、统计和分析,提出蔬菜商品化、标准化建议及对策。
  • 专论与综述
    姚建刚,张贺,许向阳,李景富
    中国蔬菜. 2010, 1(08): 1-6.
    摘要 (1791) PDF全文 (3414)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色泽变化的机理,以及环境条件和植物激素对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色泽变化的影响,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 专论与综述
    王伟奇 张 蒙 秦肇辰 马 玮 孙廷珍 史玉滋 段 颖 王长林
    中国蔬菜. 2020, 1(10): 18-26.
    摘要 (446) PDF全文 (3404)   可视化   收藏
    土壤盐渍化是蔬菜作物栽培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南瓜(Cucurbita spp.)具有较强的盐胁迫耐受能力,
    也是黄瓜、西瓜、甜瓜等葫芦科蔬菜嫁接生产的砧木,选育耐盐性较强的南瓜品种有助于提高南瓜和葫芦科嫁接蔬菜的产量
    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南瓜耐盐性评价方法和耐盐种质资源筛选、南瓜耐盐性形成的生理机制、南瓜耐盐性状的遗传及相
    关耐盐基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解析南瓜耐盐调控机制和选育耐盐性品种提供理论
    参考。
  • 市场导航
    郑光华;
    中国蔬菜. 1992, 1(S1): 13-0.
    摘要 (708) PDF全文 (3262)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生产技艺
    张宝海;韩向阳;何伟明;刘庞源;
    中国蔬菜. 2009, 1(21): 38-40.
    摘要 (1023) PDF全文 (3127)   可视化   收藏
    欧洲防风(Pastinaca sativa L.),英文名称parsnip,别名美洲防风、欧防风、欧洲萝卜、芹菜萝卜、蒲芹萝卜,为伞形花科欧防风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和西亚。欧洲防风是一种古老的蔬菜,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已有栽培。16世纪早期,英国殖民者把欧洲防风带到美国马萨诸塞州和弗吉尼亚,以后欧洲防风成
  • 本期视点
    丁超;
    中国蔬菜. 2005, 1(4): 1-3.
    摘要 (687) PDF全文 (3113)   可视化   收藏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出口总量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长。但由于国内出口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和国外非关税壁垒的存在,农产品出口遭遇越来越大的阻力,其中我国主要出口蔬菜之一的大蒜同样面临这样的困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3年全世界大蒜种植面积为100.18万hm2、产量为1013.3万t,其中中国为48.92万hm2、660万t,分别占48.8%、65.1%,在世界大蒜贸易总额中占60%~70%的份额。世界大蒜看中国,我国大蒜的动态为世界各产蒜国及进口国所关注。为促进大蒜出口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对我国大蒜出口实行了最低限价标准:日本550美元·t-1(FOB)、美国700美元·t-1(FOB)。实施这个限价标准以来,我国大蒜出口贸易是否像曾经预计的那样,进一步规范了大蒜市场竞争秩序,并确保了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呢?同时,我国大蒜出口环境是否得到了较大改观,使更多从事大蒜产销的企业看到了曙光呢?目前我国大蒜出口的现状到底如何,在困境面前又如何面对?特此,本刊约请全国大蒜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大蒜协会会长丁超先生撰写此文,希望给观望或者正处于困惑中的读...
  • 资料信息
    郑光华;
    中国蔬菜. 2001, 1(5): 54-55.
    摘要 (716) PDF全文 (3097)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生产技艺
    赵义涛;
    中国蔬菜. 2003, 1(4): 53-54.
    摘要 (723) PDF全文 (3071)   可视化   收藏
    榆耳(Gloeostereum incqrnatum s.Ito er Imai)也称胶韧革菌,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发生在榆或春榆的枯死树干上,是一种非常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治疗腹泻,效果好。榆耳子实体胶质,无柄,肾形,耳片状或扇形。常叠生,直径6~15cm,胶质厚3cm,边缘内卷,鲜时杏黄色或桔黄色,干后为黄褐色或咖
  • 试验研究
    叶雪珠,赵燕申,王强,蒋玉根
    中国蔬菜. 2012, 1(14): 76-80.
    摘要 (2197) PDF全文 (3025)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浙江省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情况调查和9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分析了目前蔬菜中主要残留农药品种及其潜在风险。结果发现,目前蔬菜生产中主要使用78种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以低毒农药品种为主|蔬菜中主要残留28种农药,检出频率较高的农药依次为啶虫脒、多菌灵、毒死蜱、吡虫啉、烯酰吗啉、三唑磷、霜霉威和哒螨灵等,检出的残留农药品种中,有46.4%在调查中未发现有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仍有检出。农药产品标识和农药成分不明是主要风险之一。此外,蔬菜中使用的28种农药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检测方法,蔬菜食用仍存在农药残留安全风险。
  • 专论与综述
    李程,梁宝魁,王晓峰
    中国蔬菜. 2015, 1(11): 12-18.
    摘要 (559) PDF全文 (3012)   可视化   收藏

    油菜素内酯化合物(Brassinosteroids,BRs)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类高效、广谱、无毒的新型植物甾醇类生长激素。近年来研究发现,BRs 的使用可显著提高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本文综述了BRs 的类型、应用方式以及在提高蔬菜抵抗干旱、低氧、温度、盐离子、病害、重金属等环境胁迫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产业广角
    马兆红
    中国蔬菜. 2017, 1(3): 1-5.
    摘要 (349) PDF全文 (3004)   可视化   收藏

    蔬菜品种变化趋势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同时也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番茄属于我
    国重要的大宗蔬菜之一,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番茄常年产量在5 000 万t 以上,
    2015 年更是达到了5 594 万t,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7.1%。因其经济价值较高,又深受市民喜爱,番茄的
    产量和种植面积呈稳步增长态势。尽管如此,我国番茄种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如生产形势严
    峻、市场需求愈加多元化、番茄品种更迭速度不断加快等,已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期《中国蔬菜》专
    访番茄种业的多位专家、企业代表,从生产市场需求角度来揭示我国番茄品种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