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作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在生产实际中利用核不育两用系进行制种是理想手段。α-微管蛋白(α-tubulin)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与植物育性相关。以辣椒核不育两用系AB114为材料,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得到蕾期基因表达差异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AFLP-F-57全长。ORF finder分析显示,该基因具有1 350 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450个氨基酸;经Standard Protein BLAST和NCBI Conserved Domain Search鉴定,该基因编码蛋白与烟草、辣椒的α-微管蛋白具有高度相似性,均含有α-tubulin保守结构域,故将其命名为CaTUA基因;RT-PCR分析表明,与可育株相比,不育株中该基因的表达量随花蕾发育呈现下降趋势,于大花蕾时期差异显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CaTUA蛋白与烟草TUA蛋白序列的进化距离较近。研究初步分析了CaTUA基因的功能,为进一步揭示辣椒核不育与CaTUA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辣椒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对复硝酚钠、赤霉素、芸苔素内酯处理的辣椒以及对照辣椒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中共检测出43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对照组38种、复硝酚钠组40种、芸苔素内酯和赤霉素组43种。芸苔素内酯和赤霉素处理提高了辣椒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总含量,复硝酚钠处理的总含量无差异。以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 1.0为条件,共筛选出12种差异挥发物,对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构建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香气品质综合得分最高为芸苔素内酯组,其次为赤霉素组。研究结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促进辣椒优质产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