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论与综述
    韩彩婷1,2,李玉双1,刘宏斌2,王靖雯1,2,徐靖2,刘普浩2,高淼2*
    中国蔬菜. 2024, 1(10): 28-3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27
    摘要 (122) PDF全文 (1313)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阿特拉津为三嗪类除草剂,可以控制一年生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也可以抑制某些多年生杂草,是世界上玉米生产中最重要的除草剂之一,还可用于高粱、甘蔗、果树等。其在环境中具有中等持久性,可在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中残留,易对下茬作物,如油菜、普通白菜、菜薹、黄瓜、辣椒、豇豆、秋葵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就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展开综述,从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3 个方面介绍了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技术,整理归纳了以往研究中证实的可以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类群,从降解过程、降解基因两个方面阐明了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分析了影响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研究论文
    李晨曦1,2 ☆,董邵云2 ☆,李锦斌2,刘小萍2,官健涛2,苗晗2*,徐奎鹏1*,张圣平2*
    中国蔬菜. 2024, 1(6): 39-4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18
    摘要 (106) PDF全文 (1296)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果皮颜色是黄瓜(Cucumis sativus L.)重要的外观品质性状。以黄瓜嫩果绿色果皮材料CSIVF0254 和嫩果白色果皮材料CSIVF0021 为亲本,构建F2 群体,对黄瓜嫩果果皮颜色基因进行遗传规律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嫩果果皮绿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2022 年春季和秋季均检测到相同的主效位点Qcsc3.1、Qcsc5.1,其中Qcsc3.1 被定位到3 号染色体标记InDel3842~InDel4076 之间,LOD 值为17.19 和24.92,表型贡献率在36.38%~39.86% 之间;Qcsc5.1 被定位到5号染色体标记InDel2342~SSR06660 之间,LOD 值为13.51 和23.11,表型贡献率在28.53%~34.19% 之间。通过生物信息学和qRT-PCR 分析预测到5 个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调控果皮颜色基因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研究论文
    曹昆鹏,孙菲,张雨,张秀,陈振坤,Asad Ullah,Musawar Ibrahim,吴凤芝,刘守伟*
    中国蔬菜. 2024, 1(10): 38-49.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36
    摘要 (107) PDF全文 (1266)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以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式,设置5 个梯度的磷肥施用量,即P100(常规施用量)、P75(常规施用量的75%)、P50(常规施用量的50%)、P25(常规施用量的25%)及P0(不施磷肥),研究采用小麦填闲处理后不同施磷水平下黄瓜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不填闲相比,填闲有助于提高黄瓜植株茎粗、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增加产量,增加黄瓜果实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及VC 含量,降低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在填闲处理中,与其他施磷水平相比,P50 处理黄瓜产量最高,为1.78 kg·株-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黄瓜茎粗、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在定植后的第20、35 天时均最高。P25 处理的黄瓜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P50 处理的VC 含量、糖酸比均较高,果实硝酸盐含量较低。在第20、35 天时,P50 处理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较高,均与P100 处理差异显著。第50 天时,P25、P50 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P0、P50 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均与P100 处理差异显著。综上,在小麦填闲条件下,将磷肥施用量减少至8.71 g·株-1 时(P50 处理)可有效促进连作黄瓜的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加土壤酶活性,是设施连作黄瓜栽培较为理想的磷肥施用量。
  • 研究论文
    常璟,王泽民,胡运杰,何文静,晋昕,侯乐乐,李萱,艾千一
    中国蔬菜. 2024, 1(9): 34-4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46
    摘要 (108) PDF全文 (1195)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StCDFs转录因子家族在马铃薯逆境响应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马铃薯CDF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以及激素处理和逆境胁迫响应分析,同时利用低温胁迫处理不同耐寒性品种后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及荧光定量验证。结果表明,在马铃薯中共鉴定出5 个StCDFs成员(StCDF1、StCDF2、StCDF3、StCDF4、StCDF5);马铃薯CDF基因家族与番茄的亲缘关系较近;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表明,保守基序Motif 1在马铃薯StCDF蛋白中分布最广,保守性最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StCDFs基因上游启动子广泛存在激素和胁迫响应元件,其中胁迫响应元件占比最大;StCDFs基因家族成员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且多数成员响应逆境胁迫处理;根据RNA-seq数据,发现StCDFs积极响应低温胁迫处理,随后进行qRT-PCR验证,发现基因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tCDF1、StCDF2、StCDF3在低温胁迫下持续上调表达。
  • 栽培管理
    杨莎,邹学校
    中国蔬菜. 2024, 1(7): 125-13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42
    近年来,以“樟树港辣椒”为代表的高口感品质嫩果尖椒已经打造成为高品质、高价格、高效益的鲜食辣椒高端品牌,产品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根据产业需求,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育成了一批熟性早、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高口感品质嫩果尖椒的优良品种,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可实现嫩果尖椒全年均衡供应。
  • 专论与综述
    赵凤佳1,2,王桂霞2,3,孙健2,3,常琳琳2,3,钟传飞2,3,李双桃2,3,董静2,3,隗永青2,3,张宏力2,3,张运涛2,3,吴瑞刚1*,孙瑞2,3*
    中国蔬菜. 2024, 1(6): 24-3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15
    摘要 (155) PDF全文 (1139)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草莓是一种受欢迎的高经济价值水果,其独特的果香与其所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密切相关。果实香气品质对评估草莓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近年草莓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草莓果实香气物质的组分,影响果实香气的因素(品种、果实成熟度、栽培方式),贮藏、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以及草莓香气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草莓香气育种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梁任繁,黄皓,周生茂,王爱勤,詹洁,文俊丽,何龙飞
    中国蔬菜. 2024, 1(9): 61-6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3.4008
    摘要 (101) PDF全文 (1126)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山药块茎生长膨大相关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山药块茎发育前期和中期构建的不同发育阶段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文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药块茎发育前期与中期差异表达基因(diff 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序列主要涉及九大类,其中发育调控占比最大(27.1%),其他依次为细胞组织结构(14.0%)、物质代谢(11.2%)、生物合成(4.7%)等。初步筛选出泛素- 连接酶体(F-box associated,F-box)、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s)、核苷二磷酸激酶(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NDPK)、氨基酸透性酶(amino acid permease)、糖基转移酶(glycosyl transferase)、α- 淀粉酶(α-amylase,AMY)等候选基因,它们可能与细胞增殖、细胞伸长、激素代谢、酸碱环境调节及功能物质代谢物等功能有关,参与调控山药块茎的生长膨大。
  • 专论与综述
    秦恒山1,2,毛鹏鹏1,3,李清明1*,郑胤建1*
    中国蔬菜. 2024, 1(6): 31-3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10
    摘要 (123) PDF全文 (1066)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辣椒素类物质是辣椒属果实特有的一类天然次生代谢物,在食品工业和治疗人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生物合成受到光环境和遗传因素的调控。研究表明,辣椒素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受单色蓝光、红光、远红光及光强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光照对辣椒素类物质生物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其转录调控机制,为解析辣椒素类物质在特定光环境下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 总目录
    中国蔬菜. 2024, 1(12): 149-154.
    摘要 (131) PDF全文 (1037)   可视化   收藏
  • 产业广角
    邹学校,杨莎,戴雄泽,朱凡,徐昊,远方
    樟树港辣椒已有200 多年的栽培历史。本文重点介绍了樟树港辣椒嫩果尖椒的来源,高口感品质形成的机理,产业发展历史和存在问题。针对嫩果尖椒产业存在的问题,育成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嫩果尖椒新品种,研发高口感品质嫩果尖椒高产栽培的技术,并迅速在全国推广。高口感品质嫩果尖椒迅速畅销全国,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樟树港辣椒由地方品牌提升为全国知名高端品牌,实现樟树港辣椒高口感品质嫩果尖椒向“樟树港辣椒”品牌高口感品质嫩果尖椒的飞跃。
  • 产业广角
    李书田
    中国蔬菜. 2024, 1(7): 6-1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24
    摘 要:利用文献资料分析了我国主要叶菜类蔬菜的施肥现状和施肥效应,阐述了叶菜类蔬菜上氮、磷、钾推荐施肥量,施肥效应包括相对产量、增产量、增产率、产量反应和养分的农学效率。影响叶菜类蔬菜产量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氮,其次为钾,而后为磷。叶菜类蔬菜推荐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减少氮、磷肥用量,适当增加钾肥用量,但却增加了产量。因此,在叶菜类蔬菜上合适的推荐施肥方法是实现节肥增效的有效途径。
  • 研究论文
    洪成,赵建荣,程春园,郑婉婉,耿三省,陈斌,杜和山,张晓芬
    中国蔬菜. 2024, 1(7): 33-4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13
    以273 份辣椒种质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73 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7 个重要农艺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9.99%~107.16%,供试材料间单果质量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07.16%,单株果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97;13 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较高;果实横径、果顶形状、胎座大小、青熟果颜色是辣椒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将13 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59.91%,分别反映了果实横径、果顶形状、胎座大小、青熟果颜色。通过综合得分获得10 份优良辣椒种质,排名前三的辣椒种质为来自云南的薄皮椒T302、T281、T301,其单株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横径均较高。聚类分析将273 份辣椒种质分为4 个组群,有效区分了不同的辣椒材料。
  • 产业广角
    宋炫钰,汪晶晶
    中国蔬菜. 2024, 1(7): 16-2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22
    番茄制品生产与消费区域存在显著的地理空间错位,使得番茄制品通过国际贸易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供需调节,逐渐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中国作为番茄制品原料的三大产区之一,是番茄制品的出口大国。本文基于2000—2022 年全球番茄制品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全球番茄制品贸易网络特征及其演化趋势,提出了现阶段中国番茄制品贸易面临的挑战,包括价格优势弱化、出口市场不确定性加大等,并从出口优势培育、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加快建设番茄制品贸易强国的对策建议。
  • 产业广角
    俎利英,吴曼,王哲,刘妍
    中国蔬菜. 2024, 1(9): 15-2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0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生姜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户收入,在研究我国生姜种植投入产出的基础上,对经营规模、农户年龄、种植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影响生姜种植成本收益波动的因素。结果发现:生姜价格波动幅度大是造成收益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生姜产量不稳定对收益的影响也比较大;生姜规模增大对效益提升并不显著,随规模上升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导致利润下降;从成本角度看,老龄农户采取减少投入、降低风险的经营策略,成为生姜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因素。基于此提出发展生姜特色保险,降低农户经营风险;发展期货市场,稳定生姜价格;加大生姜专用小型机械的研发投入;以服务规模化提升生姜产业规模效益等建议。
  • 研究论文
    赵兴丽,阮仕琴,陶刚,娄璇,严雪艳
    中国蔬菜. 2024, 1(9): 77-8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26
    为揭示辣椒疫霉菌对丛枝菌根真菌(AMF)在辣椒根系定殖能力以及专性内生细菌(MRE)在宿主AMF促进辣椒抗病害胁迫中的潜在作用,选择摩西斗管球囊霉(Fm)、明根孢囊霉(Rc)和幼套球囊霉(Ce)3种与MRE 共生的AMF和根内根孢囊霉(Ri)无MRE 的AMF种类为试材,通过盆栽建立AMF与辣椒植株的共生定殖体系,然后采用挑战接种方法将辣椒疫霉菌接种于辣椒根系周围,并检测根系中几丁质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能够影响AMF在辣椒根系的侵染定殖,不同种类AMF 在辣椒根系侵染定殖能力不同, 挑战接种辣椒疫霉菌6 d后,MRE共生的Fm、Rc、Ce对辣椒植株的侵染率显著高于无MRE 共生的Ri,AMF定殖的辣椒根系中几丁质酶与PAL活性均较对照显著增强;挑战接种辣椒疫霉菌6 d后,接种MRE共生的Fm、Rc 和Ce的辣椒几丁质酶活性比接种Ri 的分别提高了10.54%、17.00% 和13.20%,PAL活性则分别提高了12.49%、3.84% 和10.03%。MRE与AMF共生并相互作用,可能是造成不同种类AMF在宿主植物根部侵染率以及诱导宿主抗病害胁迫等方面差异的潜在因素。
  • 产业广角
    朱莉1 ☆,谢雪果2 ☆,丁仁展1,高婷1,罗泽明3,刘振国1*
    中国蔬菜. 2024, 1(6): 19-2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15
    摘 要:老挝西瓜产业依托中国生产技术和中国市场而发展,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代表。老挝气候利于早春西瓜栽培,能较好填补中国早春西瓜供应缺口;老挝西瓜生产总成本较中国类似气候地区如海南低1 200~2 600元 ·( 667 m2)-1,中老铁路的通车也为老挝西瓜运输降低了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老挝西瓜生产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西甜瓜产业园区较少等问题,随着中国包括人才、良种良法、资金等资源的涌入,以及“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不断向中下寮平原区发展,将建立起完善的西瓜产业链,推动老挝西瓜产业。
  • 特色产业
    秦玉红,王波,陶跃顺,王富,李磊,张守才,张功臣
    中国蔬菜. 2024, 1(9): 130-13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27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地区生产的樱桃番茄因其独特的口感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平度市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樱桃番茄,并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和管理技术。近年来平度市樱桃番茄产业发展较快,栽培面积已达0.13万hm2以上,年产值高达14亿元。然而,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成本增长较快、标准化体系不完善、品牌带动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平度地区樱桃番茄产业调研,分析了平度市樱桃番茄的产业现状,详细阐述了其独特的栽培环境、创新栽培技术和模式、适宜的樱桃番茄品种、多元化生产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营销模式、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等六大产业发展优势,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了产业发展建议。
  • 研究论文
    杨帆,武剑,常立春,张涛,朱海峰,梁建丽,高杰,王晓武
    中国蔬菜. 2024, 1(7): 26-32.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21
    利用磁珠法对甘蓝、白菜、芥菜、洋葱、黄瓜、番茄、辣椒等7 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蔬菜单粒种子和幼苗进行DNA 提取,采用内参基因Actin 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评价DNA 质量,利用KAS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标记检验DNA 质量是否达到KASP 检测要求。结果显示,单粒种子磁珠法提取的各蔬菜DNA 平均Ct 值均处于19~24 范围内。KASP 检测进一步证实种子提取DNA 的质量达到KASP 标记分型的要求。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经济、实用性强的单粒种子DNA 提取方法,该方法对不同大小的蔬菜种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大幅缩短了获得基因型数据的时间。
  • 研究论文
    孙卓然,张海燕,刘春波,包玉兰,张丽敏,李敏,刘智利
    中国蔬菜. 2024, 1(7): 106-112.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26
    为掌握呼和浩特地区蔬菜高氯酸盐污染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在呼和浩特市随机采集92 份蔬菜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高氯酸盐含量,计算危害商数,评价蔬菜中高氯酸盐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发现,92 份蔬菜样品中有53 份检测出高氯酸盐,检出率57.6%,浓度范围为ND~1.076 mg · kg-1。白菜类蔬菜是高氯酸盐检出浓度最高的蔬菜类别,且高氯酸盐检出率为72.7%;种植环节蔬菜高氯酸盐检出率为81.0%,流通环节为38.0%,根据欧盟蔬菜高氯酸盐限量值判定,其超标率为27.2%。呼和浩特地区经蔬菜途径摄入高氯酸盐对人体的危害商数小于1,高氯酸盐污染水平可接受,相对安全。
  • 产业广角
    吕晓兰,周文佳,刘妍*,王哲,赵帮宏
    中国蔬菜. 2024, 1(6): 1-1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19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姜生产国和出口国,生姜品种丰富、生产规模基本稳定。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生姜的国际地位和国内生产销售情况发现,老产区优势逐渐消失、生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姜市场价格波动明显。因此,各地新老产区应该制定不同发展方向,突显优势;加快科技研发,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构建生姜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市场透明度。
  • 产业广角
    闫豪玮,穆月英
    中国蔬菜. 2024, 1(9): 8-1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2
    在农业生产方式亟待绿色变革的背景下,把握不同资本禀赋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差异,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北、山东、辽宁、北京和天津5 个省市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从资本禀赋视角探究了导致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差异的因素。结果显示,一是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的比例较低,且存在资本禀赋不足的问题;二是不同人力资本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存在差异,新生代和参加技术培训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的比例更高,而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导致农户之间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差异 较小;三是不同物质资本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存在差异,拥有大设施面积和获得质量认证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的比例更高,而设施老旧程度导致农户间绿色生产行为差异较小。鉴于此,从政府、村庄和农户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 产业广角
    万歆钰,穆月英*
    中国蔬菜. 2024, 1(12): 1-1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1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国,蔬菜也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类,2022 年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6.157%。RCEP协定签署与生效的背景下,探究中国与各伙伴国间的蔬菜贸易状况与潜力对深化出口积极效应,提升中国蔬菜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6—2022 年中国对RCEP伙伴蔬菜出口贸易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与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RCEP 伙伴的贸易效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测算各国出口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和RCEP伙伴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经济差距、蔬菜单产和贸易环境均对蔬菜出口具有显著性影响;RCEP伙伴的法治水平、经济制度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水平对蔬菜出口效率具有积极影响,而出口目的地的廉洁水平以及政府效率的提升反而不利于贸易效率的提高;中国对RCEP 伙伴蔬菜出口历年的平均效率为0.667,但RCEP 伙伴内部各国别间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应继续提高蔬菜出口质量,加快推进RCEP 协定内容的落实并持续拓展与RCEP伙伴的合作深度与广度以减少贸易阻力,促进蔬菜出口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 产业广角
    马英杰1,陈炜1*,邓生菊2*
    中国蔬菜. 2024, 1(6): 11-1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20
    摘 要: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在农业强国战略指引下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从生产现状、种植结构、种植区域、供求、消费、收益和贸易等板块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得出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着国际环境出现新变化、突破性品种较为缺乏、资源环境约束愈紧、生产投入成本增长较快、品种抗病性参差不齐等方面的挑战;提出实施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注重产业延伸、强化技术支撑、确保产业安全、建全经营体系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议从合理规划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培育绿色优质品种、推进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等路径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 研究论文
    龚颖,包永蓉,霍建宇,张鲁刚,聂姗姗
    中国蔬菜. 2024, 1(9): 51-6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52
    为了培育紫橙色大白菜新品种,丰富大白菜品种类型,利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72份紫橙色大白菜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类群划分。结果表明,表型性状聚类将72份紫橙色大白菜自交系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分别包含13~24份种质,表明供试紫橙色大白菜自交系的形态类型比较丰富,各类群分布较均匀。SSR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74 5,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419 5,反映出供试紫橙色大白菜自交系遗传背景较为单一。SSR标记聚类将72份紫橙色大白菜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和2份独立的种质,各类群分别包含2~40份种质,类群间种质分布不均匀。SSR标记可以将多数系谱来源相同的种质聚在同一类群。Kappa一致性检验表明,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与SSR标记聚类结果一致性较差,其原因是表型性状与SSR标记的代表性、覆盖性及对应性方面不一致。
  • 产业广角
    黎莉莉,陈睿,况觅
    基于调查分析,从全产业链发展视角,客观评价了重庆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重庆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基地建设滞后、成本持续上升、加工水平不高、流通效率低下、支撑体系不足等问题,提出生产环节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生产,加工环节提升加工水平、加大企业培育、加强品牌建设,流通环节优化传统流通渠道、加快冷链物流建设、创新新型流通业态,支撑体系加强科技支撑体系 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供给等建议,为重庆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 专论与综述
    柴博昊,钟传飞*,杨明峰,常琳琳,李双桃,张运涛,周炜,何心如,王桂霞,董静,孙健,孙瑞,高用顺,魏灵芝,郭守伟
    中国蔬菜. 2024, 1(12): 27-3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30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草莓种苗脱毒及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国内外草莓繁育体系现状及草莓种苗脱毒体系现状,介绍了病毒检测新方法及繁育新体系研究进展,提出了国内可行的草莓原原种- 生产苗二级繁育体系的新方案。期望能为草莓育苗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 研究论文
    周玉彩,肖栋,李英,何盈,侯喜林
    中国蔬菜. 2024, 1(7): 42-49.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33
    为创制不结球白菜新种质,发掘新基因,探索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对不结球白菜的诱变效应。采用浓度为0.4%、0.6% 和0.8% 的EMS 溶液对4 个不结球白菜品种〔黑塌菜(HTC)、香青菜(XQC)、JP241、XWZ〕进行种子诱变处理,调查种子发芽情况与田间植株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4 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相对成苗率均随着EMS 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且处理间差异显著。EMS 诱变可以引起不结球白菜叶色、叶形、株型、花器官等性状发生变异。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的EMS 诱变半致死剂量有所不同,产生的变异种类和变异频率也有所不同,HTC 的半致死剂量为0.8%,相对变异频率为23.83%;XQC 的半致死剂量为0.8%,相对变异频率为17.61%;JP241 的半致死剂量为0.6%,相对变异频率为38.45%;XWZ 的半致死剂量为0.6%,相对变异频率16.69%。EMS 的浓度越高,诱变的不结球白菜始花开放时间越晚,莲座叶叶片数越少,雄性不育率越高。
  • 产业广角
    聂莹☆,布海乔☆,陈蕾,钟瑶,吴思齐*
    中国蔬菜. 2024, 1(10): 1-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3
    发展智能化设施蔬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对于确保蔬菜供应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设施蔬菜智能化发展进行宏观分析,梳理其发展现状,揭示了其对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品质及确保市场供应的重要性,发现尽管设施蔬菜智能化在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表现突出,但高昂的初始投资和维护成本、技术与人才之间的不匹配以及数据安全与技术不确定性等问题限制其广泛应用。同时提出了增长型、扭转型、防御性、多样化等一系列策略,包括降低进入门槛、推动技术创新、加强技术与人才培养以及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具体措施,旨在为设施蔬菜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路径。
  • 研究论文
    张莹,刘航,袁江江,郑晓斌,王京,吴青君
    中国蔬菜. 2024, 1(7): 79-8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38
    蔬菜蓟马在我国的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必要筛选防治蓟马的优良药剂。本研究评价了新型间二酰胺类杀虫剂环 丙氟虫胺对不同蓟马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环丙氟虫胺对豆大蓟马、西花蓟马、花蓟马、瓜蓟马、葱蓟马和茶 黄硬蓟马的成虫和若虫均具有较高毒力,LC50 值均小于5 mg · L-1,10% 环丙氟虫胺可分散液剂(DC)对西花蓟马、花蓟马、 葱蓟马和瓜蓟马表现出较高的田间防效,在9 g · hm-2 施用剂量下,药后7 d 的防效均高于85%。综上,环丙氟虫胺有望成 为防治蔬菜蓟马的理想药剂。
  • 产业广角
    王孟伟,何泽佳,白丽,王哲
    辛辣蔬菜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提升我国蔬菜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辛辣蔬菜出口规模和出口市场结构的基础上,选取2014—2022年的数据,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竞争优势指数等竞争力指标,对生姜、辣椒、洋葱、大蒜等4种辛辣蔬菜进行国际竞争力的测算与比较,并运用钻石模型对中国辛辣蔬菜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辛辣蔬菜出口贸易发展整体上呈现良好态势,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大蒜、生姜具备卓越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最后提出提升辛辣蔬菜整体竞争力、产品质量与种植技术、加强品牌建设和资金投入、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等建议。
  • 研究论文
    余怀亮1,2,吴明月2,刘铮1,2,李瑾5,林俊旭2,甫秋梅2,麦贤俊2,刘勇2,史彩华6,张友军3,谢文3,4,孔祥义2*
    中国蔬菜. 2024, 1(6): 107-11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32
    摘 要:目前普通大蓟马的最主要防治措施仍然是化学防治,亟需开发绿色防控技术。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不同温度及暴露时间处理)和田间试验(豇豆苗期和抽蔓期不同揭膜时间)初步探索短时高温对普通大蓟马存活率的影响及田间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对普通大蓟马的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影响愈发明显;42 ℃高温处理3 h,普通大蓟马成虫和若虫均全部死亡,而44 ℃处理1 h 可使若虫全部死亡、处理0.5 h 使成虫全部死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豇豆苗期和抽蔓期在11:00—12:00 揭膜,对普通大蓟马成虫的防效均可达到99% 以上,处理后2 d内的防治效果仍能保持在70% 及以上,但12:00 以后揭膜偶发烧苗现象。
  • 研究论文
    谭舒婷,盛露,宋世霞,杨兰亭,刘丹,艾辛
    中国蔬菜. 2024, 1(7): 63-7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28
    以31 份耐抽薹普通白菜自交系为试材,进行种芽春化(40 d)和光周期(16、20 h · d-1)处理;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对长日照反应不同的材料,进行绿体春化时间(0、35、55、75 d)和光周期(8、12、16、20 h · d-1)处理,探讨绿体春化时间和光周期互作对耐抽薹普通白菜现蕾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耐抽薹普通白菜经种芽春化处理40 d 不能满足其对低温的需求量,延长光照时长可以促进现蕾,但长日照促进耐抽薹普通白菜现蕾开花存在基因型差异。绿体春化处理35 d,8 h · d-1 和12 h · d-1 光照条件下耐抽薹普通白菜均不能现蕾、开花,光周期≥ 16 h · d-1 可以促进现蕾、开花,表明在绿体春化时间不足时,延长光照时长能够部分替代春化时间以促进现蕾开花,显著缩短现蕾时间和开花时间;春化时间与光周期互作对现蕾率和开花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 研究论文
    赵丽芬1,3,王青青1,2,奥宁1,2,杨巍1,2,唐兵1,2,莫传园1,2,张宝会1,2,陶莲1,2,付文苑1,2,邓英1,2*
    中国蔬菜. 2024, 1(6): 81-8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3.4004
    摘 要:为充分利用韭菜资源,筛选营养品质较高的韭菜品种,对7 个青韭品种、3 个韭黄品种共10 个样品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分析,测定氨基酸、可溶性淀粉及矿物质含量等13 项营养品质指标,运用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韭菜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 个样品的13 项营养品质指标差异显著,系统聚类分析将10 个样品分为3 类。第Ⅰ类为20-CJ37-1、20-CJ36-1、20-CJ17、20-CJ38;第Ⅱ类为21-CJ43、20-CJ37、20-CJ8、20-CJ26、20-CJ38-1;第Ⅲ类为20-CJ1。主成分分析提取了韭菜品质综合评价的3 个主成分,获得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淀粉、含水量、可溶性蛋白、热值5 个营养品质评价指标。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模型分析表明20-CJ17、20-CJ36-1、20-CJ26 的营养品质较高。
  • 栽培管理
    刘环环,王艳霞*,刘强
    中国蔬菜. 2024, 1(10): 151-15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41
    在传统四膜覆盖早春马铃薯—越夏黄瓜—秋延豇豆栽培模式的基础上,将马铃薯的四膜覆盖方式改为“小拱棚 + 三层膜 + 二层膜 + 大棚膜”,可省略破膜放苗及残留地膜回收流程,促进马铃薯苗齐苗壮,减轻地膜残留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 品种选育
    刘志华,李健生,廖博通,蒋可,颜军
    中国蔬菜. 2024, 1(7): 122-12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30
    摘 要:优贝2 号是以自交系N-20 为母本,以N-9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印度南瓜一代杂种。早熟,第1 雌花节位第14~15 节,雌花率高,坐果能力强,可连续坐果5~6 个;果实扁圆形,纵径6.6~7.3 cm,横径11.2~11.6 cm,果皮深绿色,果肉橙黄色,肉质粉糯、香甜,平均单果质量513 g;对白粉病、绵腐病、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贝栗4 号,每667 m2 产量2 400 kg 左右,适宜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地种植。
  • 栽培管理
    刘春平,辛宁,刘宝安,雷喜红
    中国蔬菜. 2024, 1(7): 136-13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30
    北京地区开展草莓套种口感型番茄栽培模式探索,每667 m2 草莓套种1 200 株口感型番茄,番茄产量约1 500 kg,每667 m2 纯收益可增加近2 万元。
  • 栽培管理
    张万,李瑞,李撑娟,庞启勇,任苗,吕小卫,樊新淼
    中国蔬菜. 2024, 1(7): 132-13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40
    陕西咸阳泾阳县充分利用设施条件,发展日光温室秋冬茬鲜食番茄—春茬甜瓜周年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周年绿色生产,蔬菜产量高、效益好。
  • 研究论文
    韩昔潮,张肖健,蔡旭,梁建丽,王晓武,朱克明,武剑
    中国蔬菜. 2024, 1(9): 44-5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35
    下胚轴是甘蓝遗传转化中常用的外植体,但基因型依赖和再生效率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为探索以甘蓝上胚轴为外植体构建遗传转化体系,以9个甘蓝商品种为试材,比较了上胚轴与下胚轴两种外植体在农杆菌侵染后诱导分化的再生效率。结果表明:9个甘蓝品种中有5个上胚轴生长良好。在农杆菌侵染后,以上胚轴为外植体5个品种均诱导产生了不定芽,再生频率为32.4%~78.4%;而以下胚轴为外植体只有3 个品种分化出不定芽,且最高再生频率仅为2.7%。表明上胚轴是克服甘蓝转基因再生体系中基因型依赖的理想外植体,为获得甘蓝再生植株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 栽培管理
    曹莉,杨建辉,曹正鹏,任伟,张丽,关永,马芳,潘倩,高明
    中国蔬菜. 2024, 1(9): 134-136.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55
    栽培技术不够统一、生产管理水平偏低成为制约甘肃省陇南市大叶芥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通过对大叶芥菜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不断优化,使大叶芥菜商品率达到95%以上,每667 m2经济效益提高25%以上。
  • 品种选育
    张丛莹,顾兴芳,苗晗,董邵云,刘小萍,官健涛,张圣平
    中国蔬菜. 2024, 1(7): 113-11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38
    中农脆绿1 号是以雌性系171054 为母本,以自交系17905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为雌性系, 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较强,耐低温弱光性好。商品瓜圆筒形,瓜把短,刺瘤中等大小,无棱,白刺稀疏,瓜色花绿,平均 瓜长17.0 cm,横径3.7 cm,心腔小,果肉淡绿色。高抗CMV,抗WMV、褐斑病,中抗白粉病、枯萎病,早熟,每667 m2 产量7 000~10 000 kg,适宜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