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06-01
  

  • 全选
    |
    产业广角
  • 齐皓天, 高群
    中国蔬菜. 2015, 1(6):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回顾中国蔬菜产业补贴政策历史沿革的基础上,从蔬菜生产环节、经营环节及政策性蔬菜保险三方面总结了现阶段地方政府蔬菜产业补贴政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了中国蔬菜产业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未来的改革方向,如建立基本蔬菜生产补贴的长效机制、减少政府对价格的直接干预等。
  • 国家进, 程琳, 陈福东, 金国良, 邱志军
    中国蔬菜. 2015, 1(6): 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寿光蔬菜进口品种占52%,国产品种占48%。密刺黄瓜、粉果大番茄、豆类、丝瓜、西瓜、芹菜等以国产品种为主,小型黄瓜、茄子、尖椒、甜椒、红果大番茄、樱桃番茄、苦瓜、菠菜等以进口品种为主。番茄、黄瓜、辣椒单季栽培面积较大,其品种类型在不断变化,发展趋势各有不同。
  • 专论与综述
  • 马艳青, 戴雄泽, 李雪峰, 张竹青, 陈文超, 邹学校
    中国蔬菜. 2015, 1(6):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河西牛角椒的挖掘及选择,阐明骨干亲本6421 及其衍生系的创制以及杂种优势利用,并分析了6421 成为骨干亲本的原因,总结了选育骨干亲本的经验。
  • 杨光伟, 刘慧芹, 孙丽丽, 盛锦霞, 刘玉姗, 赵廷昌
    中国蔬菜. 2015, 1(6):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番茄疮痂病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番茄和辣椒,严重影响其产量与品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突变菌株(Mutant)、噬菌体(Phage)、其他生防菌及活性剂等生防因子防治番茄疮痂病的研究进展,并对该病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 研究论文
  • 孙莉, 易图永, 粟智平, 王雅菲, 魏润洁, 董俊
    中国蔬菜. 2015, 1(6):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筛选对黄瓜疫霉菌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采用土壤稀释法从湖南、北京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69 株放线菌和细菌,以黄瓜疫霉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2 株对黄瓜疫霉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采用5倍稀释发酵液对黄瓜疫霉菌进行抑菌活性检测,放线菌X54 和细菌P3 的抑制率达到70% 以上。通过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 分子鉴定,放线菌X54 为弗吉尼亚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giniae),细菌P3 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 杨宇红, 杨翠荣, 凌键, 茆振川, 陈国华, 谢丙炎
    中国蔬菜. 2015, 1(6):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法对十字花科(大白菜、青花菜、甘蓝、萝卜)、茄科(番茄、辣椒、茄子)、葫芦科(黄瓜、冬瓜、南瓜)等10 种主要设施蔬菜苗期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并对疫病、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等4 种主要苗期病害进行化学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从10 种蔬菜上采集的864 份苗期病害病样中共分离出736 株菌株,共计16 个种,其中致病病原有13 种,在各类蔬菜上可分别引起8~9 种苗期病害,以传统病害猝倒病和立枯病为主,其次为根腐病、疫病、灰霉病;筛选出对立枯病防效显著的杀菌剂32.5% 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2.5% 咯菌腈悬浮剂,对防治枯萎病有效的药剂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6%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和3% 甲霜·噁霉灵水剂,对疫病防效显著的药剂68% 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25% 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 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50% 氟啶胺悬浮剂、64% 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 氰霜唑悬浮剂,以及防治猝倒病有效的药剂50% 氟啶胺悬浮剂、64% 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 氰霜唑悬浮剂、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2.2% 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 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68% 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和60% 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
  • 刘华, 杨成德, 张广荣, 缪仲梅, 薛莉, 陈秀蓉
    中国蔬菜. 2015, 1(6):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甘肃省白银市主栽品种及引进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程度,进行了室内和田间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没有免疫品种,其中仙客1 号、仙客6 号、迪维斯和金棚M6099 在室内苗期和田间成株期鉴定中均为高抗,金棚M18 为感病品种;仙客8 号和金棚M701 苗期表现高抗,成株期抗病,金棚M5038、迪奥和佳红6 号苗期抗病,而成株期表现高抗。供试品种金棚M5038、金棚M6099 和迪维斯的丰产性和抗病性等总体表现良好。
  • 杨晓云, 张淑霞, 张清霞, 司朝光, 王媛, 王殿纯
    中国蔬菜. 2015, 1(6):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菌液注射法,以来源于山东青岛、云南双龙和陕西太白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49 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49 个大白菜品种对3 个地区根肿病菌存在抗性差异,其中32 个品种对山东青岛根肿病菌和陕西太白根肿病菌抗性表现基本一致,推测这两地的生理小种一致;云南双龙根肿病菌与山东青岛、陕西太白根肿病菌为明显不同的生理小种,且致病力强、抗源少。
  • 胡丽萍, 刘光敏, 康俊根, 赵学志, 马越, 何洪巨
    中国蔬菜. 2015, 1(6): 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HPLC 法,对11 个结球甘蓝叶片硫代葡萄糖苷(硫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结球甘蓝叶片中共含有9 种硫苷,分别为3- 甲基硫氧烯丙基硫苷(IBE)、2- 羟基-3- 丁烯基硫苷(PRO)、2- 丙烯基硫苷(SIN)、4- 甲基硫氧丁基硫苷(RAA)和3- 丁烯基硫苷(NAP)等5 种脂肪族硫苷,4- 羟基吲哚基-3- 甲基硫苷(4OH)、3- 甲基吲哚基硫苷(GBC)、4- 甲氧基吲哚基-3- 甲基硫苷(4ME)和1- 甲氧基吲哚基-3- 甲基硫苷(NEO)等4 种吲哚族硫苷;IBE、SIN 和GBC 是结球甘蓝叶片中硫苷的主要组分,三者总量占总硫苷含量的63.60%~91.06%。结球甘蓝叶片总硫苷含量在3.59~19.70 μmol·g-1(DW)之间,总脂肪族硫苷含量在2.74~15.15 μmol·g-1(DW)之间,总吲哚族硫苷含量在0.81~7.19 μmol·g-1(DW)之间。
  • 刘立功, 王晶, 赵泓, 杨红红, 张峰
    中国蔬菜. 2015, 1(6):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7 个不同黄瓜基因型为材料进行黄瓜未授粉子房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出胚率差异显著,其中密刺型黄瓜北京102 出胚率最高,达25.3%,鄂黄3 号出胚率最低,为0.7% 。以北京102、中农26 号和津优1 号为试材进一步研究热激诱导、外源激素、植株不同生长阶段对胚状体诱导产量的影响,发现35℃热激处理2 d 胚状体产量最高,分化培养基中NAA 为 0.20 mg·L-1、6-BA 为 0.8 mg·L-1 时最易分化出胚,在植株第21~30 节位采收的子房出胚量最高。再生培养基中GA 浓度达到0.4~0.8 mg·L-1 时,可有效打破再生植株“花打顶”现象从而提高植株再生率。再生植株中二倍体植株比率为70.0%,二倍体植株中DH 株比率为84%。
  • 姜永平, 邱海荣, 章洪娟, 宋益民
    中国蔬菜. 2015, 1(6):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6 个南通扁豆品种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0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扁豆产量的主要因子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在保留84.889 3% 信息量的前提下,10 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粒型因子、粒重因子Ⅰ、荚型因子和粒重因子Ⅱ等4 个主成分,在育种过程中需结合育种目标确定合理的主成分值;16 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886 6~7.775 7,平均4.047 4;16 个品种可分为4 类,荚色与地理来源不能作为判断种质间遗传差异的依据。
  • 品种选育
  • 余阳俊, 张凤兰,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徐家炳,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中国蔬菜. 2015, 1(6):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京春黄2 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142 和07229 配制而成的春大白菜一代杂种。定植后60 d(天)收获。耐抽薹性强,抗霜霉病,高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和黑腐病。叶球合抱,球高28.1 cm,球横径16.2 cm,球内叶黄色,单球质量2.5 kg,一般每667 m2 净菜产量7 000 kg 左右。适宜北京、河北、甘肃、云南、湖北等地种植。
  • 吴晓花, 汪宝根, 鲁忠富, 徐沛, 吴新义, 邹宜静, 李国景
    中国蔬菜. 2015, 1(6): 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浙蒲8 号是以自交系G7-4-3-1-2-1 为母本、自交系J63-1-6-3-2-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耐热瓠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早中熟,以侧蔓结瓜为主,坐瓜性较好。商品瓜中棒形,上下粗细较均匀,平均瓜长约30 cm,横径约5 cm,瓜皮绿色,具光泽,单瓜质量0.4~0.5 kg。耐高温性较强,高温期商品瓜率较对照杭州长瓜高6 个百分点;品质佳,游离氨基酸总量1 304.193μg·g-1,其中谷氨酸含量85.663μg·g-1;田间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杭州长瓜。适宜作露地栽培和夏秋季设施避雨栽培,夏秋季栽培每667 m2 产量2 600 kg 以上。
  • 邓强, 杨瑞环, 王惠哲, 曹明明, 李淑菊
    中国蔬菜. 2015, 1(6): 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津优335 号是以自交系A143-5 为母本,以自交系B74A-7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植株长势强,雌花节率高、连续结瓜能力强,瓜条生长速度快。瓜条商品性突出,品质好。抗枯萎病,中抗褐斑病、霜霉病和白粉病。越冬栽培不歇秧,单瓜质量约220 g,总产量20 000 kg·(667 m2-1 左右,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各茬口栽培。
  • 孙永生, 崔连伟, 贾俊香, 李娜, 姜滨滨, 张雪超
    中国蔬菜. 2015, 1(6):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辽葱7 号是以辽葱1 号优选系2004031 为母本,五叶齐高代自交系2004070 为父本杂交后,经过连续3 代的单株选择后,再经过连续2 代的混合选择育成的大葱新品种。生育期较短,生长速度快,株高115 cm 左右,葱白质地紧实,长40~45 cm,横径3~4 cm,平均单株鲜质量245 g 左右,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和紫斑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辽葱1 号,适合短季节栽培,一般每667 m2 产量4 800 kg 左右。适宜辽宁、吉林以及河北等地种植。
  • 市场观察
  •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中国蔬菜. 2015, 1(6):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农业部蔬菜生产信息网监测,2015 年4 月蔬菜供应量同比略增、环比增加,产地批发价环比继续下跌。5 月,蔬菜生产逐步进入旺季,预计供应量增加,产地批发价仍呈下降趋势。
  • 张玉玺
    中国蔬菜. 2015, 1(6): 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5 年4 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价格波动很大,呈现出凸型曲线的走势。
  • 栽培管理
  • 王莹莹, 谢学文, 李宝聚
    中国蔬菜. 2015, 1(6): 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瓜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蔬菜作物,我国黄瓜的年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由枝孢属(Cladosporium sp.)真菌引起的黄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着黄瓜的产量。
  • 周生茂, 班美玲, 尚小红, 蒋卫杰, 余宏军
    中国蔬菜. 2015, 1(6): 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淮山药定向生长简化栽培技术”要点:事先人为放置半管形塑料槽于畦侧面土层中,然后使淮山药地下块茎在一定斜度且装有疏松、肥沃土壤的半管形塑料槽内定向生长。每667 m2比传统种植方法可增收2 000元以上。
  • 殷汝松, 武彦荣, 王培全, 高慧敏, 王娟, 陈俊杰
    中国蔬菜. 2015, 1(6):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什么高抗根部病害的甜瓜品种易感染“亮叶病”?为什么生产上常常误将“亮叶病”和后期根部病害按两种病害进行防治?
  • 孙旭霞, 张剑, 侯桂森, 李刚, 孙爱琴
    中国蔬菜. 2015, 1(6):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产业化高效运营模式集成创新了机械化程度高、成品率高的菌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采用制冷机组打冷降温,使菌棒出灶至接种时间缩短至48 h(小时),应用物理法(紫外线、臭氧)杀菌、百级净化接种车间接种体系,菌棒接种污染率控制在1‰以下;通过不同温型品种搭配,采用变温处理及惊菌出菇措施相结合,辅以计划性控制出菇技术,实现了香菇周年生产、均衡供市。
  • 丁潮洪, 李汉美, 王来亮, 王斌
    中国蔬菜. 2015, 1(6): 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棚双季茭生产空闲期,通过设置栽培桩套种丝瓜,增加了一季丝瓜的收入,且丝瓜套种后能使8 月高温期定植的茭白小苗得到很好的遮阴保护。
  • 新优品种
  • 邹瑞昌, 万正杰
    中国蔬菜. 2015, 1(6):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华芥1 号为叶用芥菜一代杂种。芥辣味浓、质地脆嫩,适于做腌制菜食用;抗病毒病能力较强,单株鲜质量1 kg 左右,一般每667 m2 产量3 000 kg 左右,可替代传统的农家品种和地方品种。
  • 张淑江, 孙世贤, 李菲
    中国蔬菜. 2015, 1(6):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5 年国家鉴定的大白菜品种有秦杂60、郑白65、新早59、天正桔红65、吉红308、青研秋白1 号、西白57、利春、德高18 号、晋青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