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4-01
  

  • 全选
    |
    产业广角
  • 周长吉
    中国蔬菜. 2018, 1(4):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日光温室前屋面和后屋面几何尺寸的变迁中分析我国日光温室屋面结构的改良与创新过程,在此
    基础上就日光温室前屋面和后屋面的一些革新技术,包括直立南墙结构日光温室、可变屋面倾角日
    光温室、活动保温采光后屋面日光温室等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 刘勤,杨玉明,张熠
    中国蔬菜. 2018, 1(4):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晰蔬菜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基于Innography 专利检索分析平台,运用专利挖掘方法和可视化
    工具,对国内外蔬菜产业专利技术发展态势、技术来源与应用、创新机构、IPC 分布、技术热点、
    专利强度等进行了相关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全球蔬菜产业一般专利较多,核心专利严重
    缺乏,中国、俄罗斯、美国、韩国、日本是专利技术的主要来源国和应用国;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
    食品制备(A23L1)、药物制剂(A61K36)、温室培养(A01G9)等领域,中国蔬菜产业的技术创新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的技术热点,但在播种育苗技术热点上并无明显优势;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
    虽引领国内科技创新,但从全球看只是该领域的技术加入者。

  • 马韬,曾凤,车亚莉,李炜蔷,宋全斌,谢凤春,王文军
    中国蔬菜. 2018, 1(4):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省蔬菜年需苗量超过300 亿株,2016 年集约化育苗仅54.4 亿株,不足需苗总量的20%;嫁接
    苗22.1 亿株,占集约化育苗总量的40.7%。据估算,我国每年蔬菜秧苗移栽面积超过0.1 亿hm2
    种苗需求量超过4 500 亿株,需建设4.5 万家年产1 000 万株以上的育苗企业以满足生产,巨大的
    缺口正是我国蔬菜集约化育苗发展的潜力。

  • 张倩,鲁建斌,于峰,郑海光,李刚
    中国蔬菜. 2018, 1(4):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08~2017 年张家口地区16 种主要蔬菜的生产数据,采用比较优势模型分析各主产区
    县的优势品种。结果表明,张家口市有7 大蔬菜主产区,各主产区趋于均衡化发展;尚义的白萝卜、
    芹菜、叶用莴苣(生菜)、胡萝卜,崇礼的甜椒、番茄,康保的莴笋、大白菜,沽源的菠菜、青花菜、
    胡萝卜、花椰菜,宣化的菠菜、茄子,张北的大白菜、莴笋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 马兆红
    中国蔬菜. 2018, 1(4): 1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内蔬菜种子市场,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占87%,剩下13% 是国外品种。但对于某些高端蔬菜种子,
    这个比例则会反转,大约80% 的市场份额由国外品种占有。不仅如此,这些国外品种在中国市场还收获
    了良好的口碑。国外种子企业是如何开发中国高端蔬菜种子市场的?又是如何维护这个市场的?为什么
    能获得好口碑?笔者采访了业内多位经营进口蔬菜种子的经销商和高端蔬菜生产者。

  • 专论与综述
  • 谭亮萍,刘明月,马艳青,贺超兴,赵激
    中国蔬菜. 2018, 1(4): 2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在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它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体后,
    能显著改善宿主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本文就蔬菜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历程、种类资源及
    其对蔬菜作物的生理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列举了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生产应用上的部分实例,并对其应用前景
    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研究论文
  • 苏贺楠,韩风庆,杨丽梅,庄木,张扬勇,王勇,李占省,方智远,吕红豪
    中国蔬菜. 2018, 1(4): 3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5 份不同类型的结球甘蓝为试验材料,研究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影响胚状体产生的因素并进行了优化;同时
    对结球甘蓝高代自交系的诱导出胚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结球甘蓝胚状体产生的关键因素,参试材料中
    有11 份(2 份一代杂种和9 份高代自交系)出胚,其中一代杂种中中甘628 出胚率(19.8 个·蕾-1)最高,高代自交系中
    01-88 出胚率(47.5 个·蕾-1)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材料;花蕾长度3.0~3.5 mm、花药长度∶花瓣长度为3∶2 至2∶1
    时,处于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比例最高,是适合小孢子培养的最佳取样时期;初花期和盛花期是理想的取蕾时期;添加适量
    活性炭可以极显著提高胚诱导率。

  • 于斌,朱进,周国林,彭玉全
    中国蔬菜. 2018, 1(4): 3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荆州本地丝瓜和香帅5 号为试材,研究淹水胁迫对丝瓜和苦瓜幼苗形态、不定根解剖结构和屏障结构的影响。结
    果表明:丝瓜幼苗淹水胁迫12 d 内株高、叶片数及鲜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淹水胁迫16 d 后才显著低于对照,而苦瓜幼
    苗淹水胁迫4 d 后株高、叶片数及鲜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丝瓜幼苗淹水胁迫8 d 后淹水部位茎粗(子叶以下1 cm 处)显著
    大于对照,但苦瓜幼苗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淹水胁迫16 d 后,丝瓜幼苗不定根内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而苦瓜没有形成;淹
    水后丝瓜幼苗不定根幼嫩部位(距根尖20 mm 处)出现具明显凯氏带且栓质化的内皮层,而苦瓜幼苗不定根在距根尖40 mm
    处才出现。说明淹水后丝瓜幼苗不定根内发达的通气组织以及20~40 mm 处的屏障结构是丝瓜比苦瓜耐淹水的主要原因。

  • 车建美,刘波,刘国红,陈倩倩,张海峰
    中国蔬菜. 2018, 1(4): 43-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不同施用方式、不同浓度及不同施用次数等方面优化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 的施用技术,并研究其对番
    茄和辣椒幼苗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短短芽孢杆菌叶面喷施和灌根结合施用显著增加了辣椒幼苗的株高和茎粗,处理14
    d 后株高净增长为20.00 cm,茎粗净增长为0.16 mm。不同浓度短短芽孢杆菌均能促进番茄和辣椒幼苗的生长,其中稀释500
    倍对番茄幼苗的促生效果最好,稀释10 倍对辣椒幼苗的促生效果最好。短短芽孢杆菌不同灌根次数对番茄和辣椒幼苗生长
    的影响不同,灌根2~3 次对番茄幼苗生长效果较好,灌根2 次对辣椒幼苗生长效果最好。

  • 史利雪,张圣平,苗晗,薄凯亮,谢庆,王烨,顾兴芳
    中国蔬菜. 2018, 1(4):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集北京顺义和昌平、山东寿光及广东深圳等地田间感染病毒病的黄瓜材料284 份,利用黄瓜花叶病毒(CMV)、
    西瓜花叶病毒(WMV)、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及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5 种
    黄瓜病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其进行病毒病种类鉴定。结果表明,顺义和昌平采集到的126 份和124 份病
    毒样品,均在其叶片上检测到CMV、WMV、ZYMV 3 种病毒,其中CMV 检出率最高,均为100.00%;其次是ZYMV,检出
    率分别为80.95% 和66.94%;WMV 检出率最低,分别为51.59% 和53.23%;在感病果实上只检测到CMV。在寿光采集的28
    份发病叶片中,检测到CMV、WMV、ZYMV、PRSV 4 种病毒,其检出率分别为100.00%、35.71%、35.71%、17.86%。在深
    圳采集的6 份黄瓜感病材料中,检测到CMV、WMV、PRSV 3 种病毒,其检出率分别为100.00%、50.00%、50.00%。调查结
    果还发现,在北京顺义和昌平、山东寿光及广东深圳均存在2 种或2 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

  • 李福凯,王红飞,尚庆茂
    中国蔬菜. 2018, 1(4): 5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番茄嫁接后砧木、接穗残株再生性及再利用的可行性,以番茄砧木品种久绿787 和接穗品种佳红4 号为试材,
    研究砧木、接穗残株再生苗的生长发育进程,比较再生苗与初次嫁接苗的愈合情况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番茄嫁接后砧木
    残株可扦插再生、接穗残株可腋芽再生形成完整的幼苗,与播种形成幼苗相比,砧木残株扦插苗和接穗残株腋芽再生苗达到
    嫁接苗龄的时间可缩短16 d;利用砧木、接穗残株嫁接,嫁接苗成活率、接合力、输导能力及后期生长参数与初次嫁接苗差
    异不显著。通过嫁接苗培养成本比较,利用砧/ 穗残株进行嫁接的幼苗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初次嫁接苗,按每万株嫁接苗计,
    可节约成本875.5 元。说明番茄嫁接后砧/ 穗残株可以嫁接再利用,并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 张铉哲,韩晓旭,郭衍锦,李璐,李媛媛
    中国蔬菜. 2018, 1(4): 58-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5~2017 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化市和齐齐哈尔市各马铃薯主产区共采集分离了126 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
    株,测定交配型、mtDNA 单倍型、SSR 基因型并进行multi-locus 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126 株菌株中发现了A1、A2、自
    育型3 种交配型,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8.1%、6.3%和5.6%。126 株菌株中共鉴定出Ⅰa 和Ⅱa 两种mtDNA 单倍型,分别
    占分离菌株总数的17.5%和82.5%。126 株菌株中共鉴定出7 种SSR 基因型,分别为F-01、F-02、F-03、F-05、F-06、D-03
    和G-02,其中F-01 基因型(77.8%)为优势基因型。根据马铃薯晚疫病菌的mtDNA 单倍型和SSR 基因型,共划分了9 种
    multi-locus 基因型,其中multi-locus 基因型A(65.1%)是黑龙江省发现的优势基因型。2015~2017 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
    病菌群体结构逐年复杂,绥化市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最为复杂。

  • 郭丽丽,花锦
    中国蔬菜. 2018, 1(4): 64-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乙腈超声提取,经PSA、C18 基质分散净化,通过液质联用及气质联用建立了韭菜中吡虫啉、敌敌畏、毒死蜱、
    多菌灵、腐霉利、甲胺磷、甲氰菊酯、克百威、六六六、氯丹、(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等12 种农药的QuEChERS(quick,
    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山西省市售韭菜的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动态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
    山西省韭菜中农药残留的总检出率为80%,超标率为20%,使用比较多的农药为吡虫啉、敌敌畏、多菌灵、腐霉利、甲氰
    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腐霉利超标是韭菜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8 月后太原及周边地区韭菜中的农药残留水平较高,
    且该地区农贸市场与超市韭菜中农药残留的检出率相近,但前者超标率(27.3%)明显高于后者(9.1%)。

  • 品种选育
  • 纳添仓
    中国蔬菜. 2018, 1(4):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薯11 号是以同薯23 号为母本,以青薯168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育成的鲜食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
    出苗至收获107 d(天)左右;薯块椭圆形,粉红皮,薯肉黄色带红晕,芽眼浅;块茎淀粉含量17.96%,粗蛋白3.17%,VC
    240.3 mg·kg-1,还原糖0.279%。抗晚疫病。一般肥力条件下每667 m2 产量2 200~2 500 kg,高肥力条件下产量2 500~3 000
    kg。适宜在青海省各类地区种植。

  • 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黄志银,李梅,张斌
    中国蔬菜. 2018, 1(4):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一是以自交不亲和系L116 为母本,以自交不亲和系L13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萝卜杂交一代新品种。中早熟,春秋
    季均可种植,春季生育期70 d(天)左右,秋季生育期75 d(天)左右。植株直立,羽状裂叶,叶丛小,肉质根长圆柱形,
    根长20~25 cm,直径6.5~7.5 cm,单根质量500~750 g,表皮绿色光滑,亮泽美观,肉色绿,口感脆甜,适于生食。每
    667 m2 产量4 000~5 000 kg。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沙窝萝卜。适宜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及周
    边地区种植。

  • 李苹芳,姚协丰,朱凌丽,徐锦华,刘广,张曼,任润生,羊杏平
    中国蔬菜. 2018, 1(4):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水瓜1 号是以江苏姜堰市溱潼地区2 个菜瓜优选自交系MM-192 和MM-123 配制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设施
    专用水果菜瓜新品种。在南京地区春季从播种到收获约98 d(天),雌花开放后25 d(天)左右就可采收嫩果。果实为灰绿色
    梨果,纵径17~19 cm,横径11~13 cm,单瓜质量0.9~1.4 kg,果肉绿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 左右,肉质酥脆,多汁爽口,
    香甜、风味佳。中抗蔓枯病,一般每667 m2 产量3 300 kg 左右。适宜在江苏及周边地区栽培。

  • 李家慧,徐冬梅,黄海涛,牛义松,张杰
    中国蔬菜. 2018, 1(4):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绵紫豇1 号是从龙豇24 单株优选株系403-2 和春秋红紫皮长豇豆优选株系2441 的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选育法
    育成的紫色豇豆新品种。中熟,生育期71 d(天)左右。始花节位为第5~6 节,花淡紫色,种子肾形,红褐色。商品荚长
    45~55 cm,单荚质量15 g 左右,紫红色,肉厚,粗细均匀,顺直不弯曲,荚纤维含量少,鼠尾少。综合性状优良,花青素
    含量为0.97 mg·g-1。春季栽培产量为1 800~2 100 kg·(667 m2 -1,适宜四川豇豆产区种植。

  • 栽培管理
  • 闫凤岐,苏浴源,栗淑芳,康少辉,申领艳,余宏军,蒋卫杰
    中国蔬菜. 2018, 1(4):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张家口坝上地区在第1 茬叶菜种植结
    束后,利用青花菜较强的耐寒性,采用膜下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青花菜标准化
    生产,商品性好,品质优,每667 m2 产量
    1 300 kg。

  • 张身嗣,王晶晶,李娜,李大奎,李宝聚
    中国蔬菜. 2018, 1(4):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安徽大棚羊角酥甜瓜生产特点,大
    棚湿度是导致霜霉病危害严重的关键因素。采
    用“三防一控两治”的防治策略,能有效降低
    大棚羊角酥甜瓜霜霉病的发生,达到减药减量
    的目的。

  • 李想荣
    中国蔬菜. 2018, 1(4):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年连作、蒜种带菌、管理粗放以及适
    宜的气候条件是2017 年秦州区大蒜白腐病发
    生严重的主要原因。采用严格选种、药剂拌
    种、轮作倒茬、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农业措施与
    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
    生和流行。

  • 安林海,谷将,韩平定
    中国蔬菜. 2018, 1(4):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夏季蔬菜安全生产的要求,对夏季
    防虫网室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将防虫网由覆盖
    式改为围网式,克服了防虫网在使用上雨水
    吸附、通风性能不好、拆卸安装困难等问题,
    防虫效果仍能达到80% 以上。

  • 王世通
    中国蔬菜. 2018, 1(4):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日光温室后墙采用
    土墙贴砖方式建造,墙体较厚,保温性能较
    好,进行越冬一大茬生产经济效益高,但净跨
    度7 m,土地利用率一般。通过调查分析,提
    出了适宜天津市武清区的最优日光温室构造
    参数。

  • 李进,顾绘,殷琳毅
    中国蔬菜. 2018, 1(4): 9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苏南通地区利用蘘荷的喜阴性和香芋
    的蔓生性同时进行地膜覆盖套种栽培,产品
    可提前30 d(天)收获上市;腾茬后栽培一
    茬乌塌菜,春节前后采收上市。香芋/ 蘘荷—
    乌塌菜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每667
    m2 纯收益可达13 200 元。

  • 吴会昌
    中国蔬菜. 2018, 1(4): 98-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塑料大棚春季薄皮甜瓜生产实现高产优质,要
    做好初期坐瓜、中期膨瓜和后期护叶环节的管理。
    坐瓜数量主要取决于整枝留瓜技术及开花前的土壤
    含水量,而瓜膨大期的充足肥水是其高产的关键,
    后期保证叶片功能正常和瓜转熟前叶片旺盛的光合
    作用是产品优质的关键。

  • 新优品种
  • 曹华
    中国蔬菜. 2018, 1(4):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高端、优质、多汁的鲜食番茄品种,
    配以关键栽培技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
    种植者的收入。产品主要是以社区宅配、电商
    销售或高端超市销售的方式供给追求生活品
    质的人群,也可供市民进行田间采摘。菜农必
    须在有销路的情况下才能大面积种植,不能盲
    目发展。

  • 冯涛,孙向春,汪来田,任志斌
    中国蔬菜. 2018, 1(4): 10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万合8 号是籽菜兼用型西葫芦品种,中
    熟,前期每株可采收2~3 个嫩瓜,中期停止
    采收,每株留3~4 个种瓜用于采收籽粒。每
    667 m2 嫩瓜产量4 100 kg 以上,籽粒产量
    150 kg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