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11-08-15
  

  •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 盛小光,顾宏辉,赵振卿,虞慧芳,王建升,张晓辉
    中国蔬菜. 2011, 1(16):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原生质体指植物除去细胞壁后被质膜包被的裸露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具有再生成完整植株的全能性。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是进行植物育种、基因工程、遗传理论及细胞生理特性研究的平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概述了植物原生质体全能性表达过程中原生质体的获得、培养和再生等关键技术环节及其在甘蓝类蔬菜育种上的应用,同时讨论了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完善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体系及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了建议。
  • 杜建灿,杨嵩明,杨正安,赵伟荣,车吉星,李志辉,韩曙
    中国蔬菜. 2011, 1(16): 9-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蒜瓣休眠是大蒜鳞茎成熟后的生理过程,休眠期长短直接影响蒜头商品特性和栽培中种瓣的萌动。本文综述了前人研究蒜瓣休眠期间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打破或延迟蒜瓣休眠的方法|分析了蒜瓣休眠机制研究进展和产销期间蒜头休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蒜休眠机制的研究方向。
  • 试验研究
  • 王冬梅,陈琛,王庆彪,庄木,刘玉梅,杨丽梅,张扬勇,方智远
    中国蔬菜. 2011, 1(16):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关芥蓝的起源存在地中海沿岸起源说和中国南方起源说,本试验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包括8份芥蓝在内的38份甘蓝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引物筛选,选取61对EST-SSR引物扩增38份材料,共获得174条多态性好、稳定、清晰的条带,应用NTSYSpc2.11软件计算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和UPGMA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62处,所有甘蓝类材料分为三大类群:欧洲西北部沿海地区类群、地中海沿岸类群、中国华南地区类群,支持芥蓝起源于中国南方的观点,并且本试验选用的芥蓝按照叶形和叶面分为两类。
  • 张映,刘富中,李香景,陈钰辉,张振贤,方智远,连勇
    中国蔬菜. 2011, 1(16): 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茄子单性结实抑制差减文库中的1 248个差异表达unigenes在Gene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 109个unigenes具有同源序列,其编码的蛋白包括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ADS-box转录因子、组蛋白和隐花色素等,涉及到果实发育的多个方面,139个unigenes没有同源序列,可能为新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研究10个差异表达unigenes在茄子单性结实果实和非单性结实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在低温条件下,unigenes Z569和Z707在单性结实果实发育中特异表达,可能与单性结实果实的形成有关,可作为研究单性结实的候选基因。
  • 张丙秀,李景富,王傲雪,许向阳
    中国蔬菜. 2011, 1(16): 2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本试验采用逆转录法从番茄品种Micro-Tom的成熟果皮中分离得到LeMan4基因,构建了LeMan4反义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RLeMan4,并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将其转化番茄,根据NptⅡ序列对抗性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检测分析,并进行了转基因植株的生理检测。结果表明,NptⅡ序列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各转基因植株果实的甘露聚糖酶活性被抑制在12.2 %以下,果实硬度比对照高,但果实都能够成熟和软化,这说明甘露聚糖酶活性与果实软化有关,但却不是番茄果实成熟软化的必要因子。
  • 齐晓花,张萍,徐强,陈学好
    中国蔬菜. 2011, 1(16): 3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6个生态类型的22个黄瓜品种(系)的种子在15 ℃低温下相对发芽力、2.5 ℃低温处理后胚根伸长速率和三叶一心期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共4项指标分别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2个品种(系)的耐冷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华北型黄瓜品种(系)中有2个强耐冷性品系和1个耐冷品种,4个华南型黄瓜均属于不耐冷或冷敏感类型,美国露地型黄瓜、欧洲温室型和露地型黄瓜共9个品种(系)包括了耐冷、中等耐冷和不耐冷等不同类型|日本型黄瓜日节成表现为冷敏感类型。
  • 买买提吐逊.肉孜,段奇珍,曲梅,高丽红
    中国蔬菜. 2011, 1(16):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分别添加FZB-42、GM及Bio菌剂的基质培育黄瓜幼苗,研究其在12 ℃低温下贮藏3、6、9、12 d后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生物量以及贮藏后光合速率恢复情况等。结果表明:FZB-42和Bio能增加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黄瓜幼苗低温贮藏后其光合速率能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生长植株的水平。同时,FZB-42处理黄瓜幼苗MDA含量相对较低,表明细胞膜结构受破坏程度低。FZB-42和GM处理在低温贮藏期间能使黄瓜幼苗保持较稳定的鲜质量,幼苗长势整齐。
  • 王志敏,宋非非,徐志刚,刘晓英,杨杨
    中国蔬菜. 2011, 1(16): 4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叶用莴苣品种永荣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光照强度为100 μmol?m-2?s-1(RB100)、200 μmol?m-2?s-1(RB200)和300 μmol?m-2?s-1(RB300)的红蓝LED光源对叶用莴苣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其他处理相比,RB100处理叶用莴苣植株高度、叶面积、根长、比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RB300处理叶用莴苣中VC含量最高,硝酸盐和叶绿素含量最低。结果表明:300 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叶用莴苣的品质,而100 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叶用莴苣的生长。
  • 李亮亮,李天来,张恩平,陈彬,刘文娥,吴正超
    中国蔬菜. 2011, 1(16): 5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邻苯二甲酸作为番茄的连作障碍自毒物质,珍珠岩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并就生物量、光合作用和保护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对番茄幼苗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加入碳化玉米芯缓解邻苯二甲酸对番茄幼苗生长抑制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邻苯二甲酸对幼苗的光合作用指标、生物量及叶绿素b的含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保护酶活性在处理初期提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同时使幼苗体内MDA含量显著增加。加入碳化玉米芯显著提高了幼苗的生物量、光合作用指标及叶绿素b的含量,有效缓解了对保护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降低了保护酶活性变化的幅度及幼苗体内MDA含量。
  • 张传伟,宋述尧,赵春波
    中国蔬菜. 2011, 1(16):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吉林省市场上常见的25个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同一氮素水平不同番茄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差异。结果表明:番茄总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幅分别为262.8~460.1 kg?hm-2和281~526 kg?kg-1。聚类分析表明,吸氮能力较弱、氮素利用效率较高、产量高的品种有4个:朝研219、瑞琦1号、四季粉红、佳粉19,产量平均值为145 754 kg?hm-2。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总吸氮量与番茄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并对提高番茄产量起主导作用。
  • 刘维信,李敏,孙令强
    中国蔬菜. 2011, 1(16): 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农绿栗1号(简称绿栗)和桔栗3号(简称桔栗)两个印度南瓜为材料,研究了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印度南瓜品种呼吸速率和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条件下供试印度南瓜果实的呼吸速率变化较小|而常温下贮藏的呼吸速率呈上升趋势,并于贮藏后25 d达到高峰。印度南瓜果实中的多糖、淀粉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增加的趋势,且以常温贮藏条件下增加较快。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类胡萝卜素外,绿栗果实中多糖、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桔栗。低温贮藏条件下印度南瓜果实多糖、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常温贮藏。
  • 李瑞云,杨琳,常华,刘伟,闫书鹏,高富欣
    中国蔬菜. 2011, 1(16):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甘蓝、甜椒、黄瓜、芹菜、番茄5种蔬菜作物种子,在设定的温度〔70、80、90、100 ℃和对照(25 ℃)〕下,在恒温干燥箱中烘干8 h,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探讨不同作物种子安全的烘干温度。结果表明:70 ℃是所选5种蔬菜作物种子的安全烘干温度|对于中椒7号甜椒种子、中农14号黄瓜种子和文图拉芹菜种子,80 ℃也是较为安全的烘干温度。
  • 柳翠霞,罗庆熙,李跃建,刘小俊,梁根云,杨宏
    中国蔬菜. 2011, 1(16): 7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瓜品种h02、h082、川绿1号为试材,幼苗二叶一心期时进行遮光,然后叶片表面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0(CK)、0.01、0.1、1、10、50 mg?L-1等 5个浓度。ALA喷施后0、2、6、10、14 d对黄瓜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并记录黄瓜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遮光时施用低浓度的ALA处理黄瓜幼苗,可促进株高、叶面积等的生长,增加茎粗,提高SOD和POD的活性,减少MDA的积累,当ALA达到一定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强,而后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说明ALA可以提高黄瓜幼苗对弱光的耐性,且以1 mg?L-1的ALA处理效果最佳。
  • 郝璐瑜,于泽源,李兴国
    中国蔬菜. 2011, 1(16): 79-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PME与GC-MS联用技术,测定哈甜-2号薄皮甜瓜后熟过程中7个时期果实香气物质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试验共检测到香气物质77种,香气物质的种类随果实的后熟而减少,且含量均有不同变化。其中酯类物质达40种,占香气成分峰面积的90 %以上,共有12种特征性酯类,包括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丁酯、丁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酯、3-羟丙基硫代乙酸酯、乙酸己酯、2,3-丁二醇二乙酸酯、异丙氧基乙酸乙酯和乙酸苄基酯。酯类物质是果实香气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乙酸乙酯与2,3-丁二醇二乙酸酯相对含量的变化较为明显。
  • 王龙,张铎,王生荣,王秉峰,赵玉卉,高静梅,秦鹏
    中国蔬菜. 2011, 1(16): 8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杨树菇培养料中5种农药消解动态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经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后,采用GC-ECD同时测定六六六(α-BHC、β-BHC、γ-BHC、δ-BHC)、滴滴涕(o,p' -DDT、p,p' -DDT、p,p' -DDD、p,p' -DDE)、毒死蜱、溴氰菊酯、氯氰菊酯5种农药消解动态,5种农药最小检出量为2.8×10-10~1.6×10-8 g,最小检出浓度为0.000 15~0.053 00 mg?kg-1,相关系数≥0.995 4,半衰期分别为33.02、53.14、18.21、18.16、9.40 d。
  • 杨会房,阮涛,包凌云,于云奇,杨水英,青玲
    中国蔬菜. 2011, 1(16):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的多克隆抗体,以及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及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抗原直接包被ELISA法对四川省攀枝花、西昌和德昌地区的南瓜、甜菜和辣椒上采集的病毒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87份样品中PVY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达74.71 %|CMV、TMV、TuMV、BBWV-2和PVX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2.64 %、13.79 %、22.99 %、10.34 %和14.94 %。在87份样品中,仅发现TuMV、PVX及PVY的单独侵染|其余25份样品均检测到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总检出率为34.72 %。表明攀西地区蔬菜上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PVY是该地区蔬菜上的优势毒原。
  • 品种选育
  • 余阳俊,张凤兰,张德双,赵岫云,于拴仓,徐家炳,汪维红
    中国蔬菜. 2011, 1(16):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京春娃2号系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6135和06177配制而成的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极早熟,定植后45~50 d(天)收获,株型小,较直立,适于密植,每667 m2可种植12 000株以上。耐先期抽薹性强,抗病毒病(TuMV)、霜霉病和黑腐病,品质佳。叶球炮弹形,球高22.5 cm,球横径9.8 cm,球内叶浅黄色,单球质量0.6 kg,每667 m2净菜产量5 000 kg。已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甘肃、云南、贵州等地推广种植。
  • 张志刚,李巧云,张焕家,赵智中
    中国蔬菜. 2011, 1(16):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牛早秋1号是以自交系94610和92-304为亲本配制而成的秋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秋露地栽培从播种到收获63 d(天)左右,叶球叠抱,叶球高29 cm,球横径22 cm,单球质量1.8 kg左右,净菜率61.0 %,无刺毛,抗病毒病(TuMV)、霜霉病,品质优良,每667 m2 净菜产量3 500 kg左右,适宜在湖南、贵州、重庆、湖北、四川、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早秋种植。
  • 陈文辉,方淑桂,邵贵荣
    中国蔬菜. 2011, 1(16):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夏华2号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BB10-87和优良自交系107-1配制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中熟,较耐热,从定植到采收70 d(天)。株高32 cm,开展度60 cm,叶色灰绿,蜡粉中等,叶球扁圆,球高13.5 cm、球宽17 cm,中心柱长6 cm,单球质量1.1 kg,净菜率75 %,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适合福建省夏、秋季栽培。
  • 张贺,李景富,康立功,王傲雪,姜景彬,许向阳
    中国蔬菜. 2011, 1(16): 10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东农716是以05HN06为母本,以05HN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番茄一代杂种,高抗ToMV、叶霉病、枯萎病和黄萎病。单果质量220~240 g,果实红色,圆形,颜色鲜艳,果面光滑美观,硬度大,耐贮运,货架期达20 d(天)以上。大棚栽培每667 m2产量达10 000 kg以上,适合露地和大棚栽培。
  • 周清华,张海斌,王安乐,林佳福,邵奇,黄日红
    中国蔬菜. 2011, 1(16): 105-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辣7号是以903A为母本,恢复系712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辣椒新品种。中熟,生长势中等,果实细长羊角形,顺直少皱,青果深绿色,红果色泽鲜艳,果长20 cm左右,果肩宽1.2~1.4 cm,肉厚0.22 cm,单果质量15 g左右,商品性好|田间对炭疽病的抗性优于对照湘辣4号,对病毒病和疫病的抗性与对照相当,耐旱|一般每667 m2产鲜椒2 400 kg。适宜湖南、贵州、河南及其相似生态区域栽培。
  • 徐锦华,羊杏平,刘广,高长洲,朱凌丽,姚协丰
    中国蔬菜. 2011, 1(16):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橙兰是以SW039为母本,以SW04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小果型西瓜一代杂种。早熟,果实发育期28~32 d(天)。果实短椭圆形,果皮绿色,覆深绿色齿状条带,单瓜质量1.8~2.5 kg,皮厚约0.5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 %~12.4 %,瓜瓤橙黄色,质地脆酥,口感好,风味佳。坐果性强。每667 m2产量1 800~2 300 kg,适宜早春和夏秋季大棚栽培。
  • 全妙华,陈东明,蒋向辉
    中国蔬菜. 2011, 1(16): 11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湘棱豆3号是采用NaN3与EMS复合诱变剂处理中翼1号种子,经过连续6代选育而成的四棱豆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侧枝多,结荚能力强|中早熟,果荚绿色、扁平形,嫩荚不易纤维化,肉质脆嫩,品质好|豆荚长为20.8 cm,宽3.3 cm,厚1.6 cm|适宜春末夏初播种,田间对立枯病、根腐病和病毒病的抗性与中翼1号相当,一般嫩荚产量约为990 kg?(667 m2)-1。适宜湖南及其周边区域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