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1-12-01
  

  • 全选
    |
    产业广角
  • 赵晓晨,赵家进,刘跃明,崔家迅,王立东,杨莹彪, 董莉,王祥尊
    中国蔬菜. 2021, 1(12):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年来,云南蔬菜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带民增收致富、平衡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
    成为云南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云南蔬菜产业也面临着优势不断被削弱、
    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等问题,为推进云南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云菜”市场竞争力,着力
    开展良种繁育技术攻关、提升设施化水平和产品加工能力、打造“云菜”品牌矩阵等措施已成为云
    南蔬菜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 任艳云,谭贺,高仙草,张龙平,高发瑞,刘国伟,高园园
    中国蔬菜. 2021, 1(12):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山东金乡一直以来是我国大蒜产业的龙头,但近年来其“龙头”地位却面临河南杞县和江苏邳
    州追赶挑战,同时金乡大蒜产业自身面临的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资源禀赋、成本收益、
    市场占有、现代化要素等方面,系统地对山东金乡、河南杞县和江苏邳州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进
    行对比分析,明确了金乡大蒜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金乡大蒜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杜若鹏,寇远涛,朱亮
    中国蔬菜. 2021, 1(12):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信息计量分析与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番茄发明专利技术信息进行分析。统计数据显
    示,2009 年以后中国番茄发明专利申请量显著增加,2010—2020 年公布的申请量占全部申请量的
    91.0%。按照栽培、植保、生物技术、机械化数字化和加工等6 个研究领域进行分析,在栽培和加
    工两个领域中,番茄专利技术研究最为活跃,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而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技术研
    究呈现日益加强的态势。将专利技术内容进一步细分为21 个分支进行分析,种植技术、肥料基质、
    育苗嫁接、调味品、食品等技术分支为番茄专利研发的重点方向,而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自动化
    数字化为当前和近期未来的番茄热点研究方向。
  • 专论与综述
  • 裴玲玲,刘欣
    中国蔬菜. 2021, 1(12): 17-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长19~25 nt 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 分子,主要通过干扰靶mRNA 蛋白
    产物的积累或降解靶mRNA 来调控基因表达,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激素调控、生殖发育、器官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波动超出植物承受范围时就会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危害。近年来随着对miRNA 研究
    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参与响应番茄非生物胁迫的miRNA 被发现。本文综述了在温度、水分、矿质营养、光照、低氧
    等逆境条件下miRNA 在番茄生长发育中发挥的功能,为进一步分析miRNA 在番茄中的调控网络提供参考。
    关键词:MicroRNA;番茄;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 研究论文
  • 范丽娜,高文征,李晓东,黄泽军,国艳梅,舒金帅,刘磊,李君明,杜永臣,王孝宣
    中国蔬菜. 2021, 1(12): 2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和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是
    近几年危害番茄较严重的病毒。本试验利用11 份携带不同抗TYLCV 基因的番茄材料,在TYLCV 和ToCV 共同侵染下对
    ToCV 的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携带不同抗TYLCV 基因的番茄材料对ToCV 耐性存在差异,只含有单个TY-2/ty-2 抗
    性基因的材料对ToCV 有一定的耐性,但株高和单株坐果数受到较大影响;而同时含有TY-1/ty-1TY-2/ty-2TY-3/ty-3
    性基因的材料对ToCV 的耐性较强,病情指数低于43.5,且植株生长势、坐果率、果实成熟度受影响较小。对ToCV 的CP
    基因和TYLCV 的DNA-A 全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复合侵染时ToCV 的CP 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分离物同
    源性均达到99% 以上,TYLCV 的DNA-A 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分离物同源性均在98% 以上,表明复合侵染时TYLCV 和
    ToCV 没有产生新的病毒菌株。
  • 王庆彪,王艳萍,张丽
    中国蔬菜. 2021, 1(12): 3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萝卜亲本材料的遗传背景,提高萝卜育种材料的利用效率,本试验利用38 对SSR 核心引物对42 份白萝卜
    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 号染色体包含的引物数量分别为2、3、4、6、9、2、3、6、3 个。38 对引
    物共检测到123 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2.86 个,变异范围为2~5 个;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变幅为
    0.21~0.70,平均为0.52;其中RSS2114 在42 份白萝卜自交系中等位变异数最多,为5 个,PIC 值为0.68,表现为较好的引
    物多态性和品种鉴别能力。系统聚类分析表明:42 份白萝卜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8~1.00,在相似系数0.61
    处可将42 份材料分为3 组,其中第2 组可分为5 个亚组,第3 组可分为2 个亚组。对不同或同一组间配制的杂交后代进行
    农艺性状分析,发现组间配组的产量优势明显高于组内配组。另外,耐抽薹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较近,需要引入新种质来拓展
    该类型亲本的遗传基础。
  • 管俊娇,杨龙,木万福,杨晓洪,张鹏,黄清梅,张建华
    中国蔬菜. 2021, 1(12): 39-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快速鉴别和利用青花菜品种资源,采用SSR 分子标记荧光检测技术,对22 个青花菜主要栽培品种进行等位基
    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筛选出最佳引物组合,构建22 份青花菜品种的分子身份证。根据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和多态性信息
    含量(PIC),从1 对引物开始逐步增加引物数量,筛选可将参试品种全部区分开的引物组合,最终确定了BoGMS0501、
    BoE718、BoGMS0941、BoE723 等4 对核心引物。通过对4 个SSR 标记在品种中的等位变异进行数字化赋值,构建了22 份
    青花菜品种的分子身份证。利用SSR 标记构建青花菜分子身份证操作简便可行,品种信息数据简洁直观,可以在青花菜品
    种的真实性鉴定和品种权益保护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 王燕,郝晓鹏,赵建栋,董雪,畅建武
    中国蔬菜. 2021, 1(12): 46-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筛选和利用普通菜豆抗普通细菌性疫病资源,采用对生真叶穿刺接种法鉴定评价了151 份山西普通菜豆初级核
    心种质的抗病性,并进行了抗性种质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生真叶穿刺接种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有效鉴定普通菜豆普
    通细菌性疫病抗性的方法;通过鉴定,151 份资源中包含抗病和中抗种质35 份,占总数的23.2%;感病和高感种质116 份,
    占总数的76.8%。筛选出的唯一的1 份抗病种质F0001696 可作为红芸豆品种改良和创制的优质亲本材料。聚类分析将35 份
    中抗以上核心种质划分为3 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生育期短、株矮、直立有限生长的19 份种质,第Ⅱ类群包含生育期较长、
    株高、蔓生无限生长的4 份种质,第Ⅲ类群包含生育期长、株高中等、蔓生或半蔓生无限生长的12 份种质。
  • 苗悦,姜秉政,曹振木,成善汉,汪志伟,包文龙,朱婕
    中国蔬菜. 2021, 1(12): 5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对甜椒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而广泛用于育种的根结线虫抗病基因对
    象耳豆根结线虫逐渐失去抑制作用,急需挖掘新的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种质资源。本试验对31 份甜椒种质接种象耳豆根结线
    虫,60 d 后进行抗病性鉴定。利用根结指数、卵粒指数、病情指数、繁殖系数和生殖指数5 个病情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
    法,对供试种质的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抗性较强的甜椒种质06SCa69-S、06SCa52-1、06SCa67M、
    06SCa66M、06SCa78-2 等。
  • 黄斌,李文科,李梦露,王娟娟,孙敏涛,闫妍,王君,贺超兴,于贤昌,李衍素
    中国蔬菜. 2021, 1(12): 59-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瓜品种中农106 为试材,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处理对低温下黄瓜种子萌发和基质添加EBR 处
    理对幼苗低温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 mg · L-1 EBR 浸种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侧根数和全株鲜质量。基质添加0.10 mg · L-1 EBR 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质量和壮苗指数,提高幼苗叶
    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降低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从而
    增强幼苗耐低温的能力。综上所述,0.10 mg · L-1 EBR 可以促进低温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提高幼苗的低温抗性。
  • 路涛,余宏军,艾爽,李强,蒋卫杰
    中国蔬菜. 2021, 1(12): 6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水培系统中,营养液温度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越夏蔬菜生产过程中常发生营养液温度过高而影响生产的问题。
    本试验以3 个普通白菜品种夏绿2 号、金品1 夏和京冠1 号F1 为试材,利用冰和蓄冷剂2 种不同降温材料,通过3 种方式
    对营养液进行降温处理(T1,保温被 + 3 L 蓄冷剂;T2,保温被 + 5 L 蓄冷剂;T3,保温被 + 5 L 冰块),研究不同营养液降
    温方式对设施越夏水培普通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快速升温初期将3 L 蓄冷剂或5 L 冰块加入外包保
    温被的营养液桶中,营养液温度可以降低3~5 ℃,且维持适宜根际温度5 h 左右,对普通白菜生长、干物质累积、产量具
    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保温被 + 5 L 蓄冷剂处理的营养液温度由于降幅过大,导致地上部和地下部温差过大,反而不利于普通
    白菜生长。综上,采用保温被 + 3 L 蓄冷剂、保温被 + 5 L 冰块两种降温技术应用于越夏水培营养液温度调控效果较好。
  • 谢婕,李建杏,龚玉莲,曾碧健,余乐洹,黄慧婷,唐键
    中国蔬菜. 2021, 1(12): 7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蕹菜2 个镉积累典型品种根系分泌物组分的差异,采用GC-MS 对蕹菜低镉积累品种QLQ 和高镉积累品种
    T308 的根系分泌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QLQ 和T308 的根系分泌物分别鉴定出22 种化合物,包括酸类、酯类、烃类、
    酮类、醇类、酚类、肼类等,QLQ 和T308 根系分泌物有13 种化合物相同,QLQ 根系分泌物特有的物质有9 种,T308 根系
    分泌物特有的化合物有9 种;QLQ 根系分泌物中酸类、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高于T308,而酯类、烃类、醇类、肼类化合
    物的相对含量均低于T308。蕹菜2 个品种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可能与镉积累能力的品种间差异有关。
  • 花秀凤,陈曦,黄铭奇,陈铣,朱朝辉,陈庚
    中国蔬菜. 2021, 1(12): 79-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近年来福建省草莓根腐病(叶片紫红色)的病原菌,指导该病害的防控,从福建各地采集20 个病样进行分
    离纯化,获得5 个菌株,根据菌株及其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初步将分离获得的5 个菌株鉴定为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 对菌株的rDNA-ITS 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5 个菌株测得的ITS 序列相同,通过与NCBI
    数据库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该序列与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登录号FJ517545.1)菌株的序列同源性最高。将分
    离获得的菌株回接到健康草莓植株上,表现出与田间相同的发病症状,重新分离能够得到相同的病原物。通过菌株形态特征、
    基因组ITS 序列分析及致病性接种试验,鉴定出福建省草莓根腐病病原菌为棒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 张欣,杨树,苟攀宁,薛应钰
    中国蔬菜. 2021, 1(12): 85-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有效地防治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增强生物防治的稳定性,延缓根
    结线虫对噻唑膦抗性的产生,本试验以南方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为靶标,测定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ZZ-9 发
    酵滤液与噻唑膦以不同比例复配后的杀线活性。结果表明,娄彻氏链霉菌活菌液与发酵滤液均具有一定的杀线活性;娄彻氏
    链霉菌ZZ-9 发酵滤液对噻唑膦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发酵滤液与噻唑膦溶液(1.0 μg · mL-1)等体积复配时,处理48 h 后
    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72.64%,能够达到噻唑膦的杀线效果。
  • 品种选育
  • 杨莎,陈文超,周书栋,梁成亮,李雪峰,马艳青,邹学校,张竹青
    中国蔬菜. 2021, 1(12):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兴蔬皱辣2 号是以自交系SH1023-2 为母本,以自交系W1F2-1-1-3-1-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皱皮椒一代杂种。
    株型较紧凑,植株生长势较强,始花节位为第10 节左右。果实长牛角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长26 cm 左右,
    果肩宽3.2 cm 左右,果肉厚0.25 cm 左右,单果质量46 g 左右;味辣,干物质含量16.4%,VC 含量1 616 mg · kg-1,辣椒素
    含量25 260 SHU。田间对炭疽病、病毒病、疫病、疮痂病的抗性与对照湘研15号相当,前期产量1 150 kg ·( 667 m2-1 左右,
    总产量2 270 kg ·( 667 m2 -1 左右,适宜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海南等地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 任国三,王文军,程加祥,孙汉友,皇传华,郭守鹏,赵传麟,张锋
    中国蔬菜. 2021, 1(12):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济农3 号是以自交系96-243 为母本,以自交系96-16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长茄一代杂种。株型紧凑,植株生
    长势强,始花节位为第10~11 节;果实长棒形,果皮黑紫色、有光泽,果肉浅绿色,果长30 cm 左右,横径8 cm 左右,单
    果质量500 g 左右;VC 含量88.0 mg · kg-1,可溶性总糖含量2.67%,商品性好,田间对黄萎病、绵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郭庄
    长茄-2,每667 m2 前期产量4 000 kg 左右,总产量11 000 kg 左右,适合我国北方地区露地越夏栽培。
  • 李新峥,闫晓文,任广乾,乔丹丹,李庆飞,刘振威,周俊国
    中国蔬菜. 2021, 1(12):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百蜜9 号是以自交系TYMB4C1 为母本,以自交系NBF2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小果型南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
    100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第1 雌花节位为第12~14 节。连续坐瓜能力强,果实哑铃形,果面有浅
    棱,瓜长30 cm 左右,横径10.8~12.4 cm,嫩瓜墨绿色,老熟瓜橙棕色,瓜肉橙色,肉厚2 cm 左右,质地细腻少丝,可溶
    性固形物含量17.70%,还原糖含量3.6 g · kg-1,品质优。老熟瓜和嫩瓜兼收型,单瓜质量2.0 kg 左右,田间对白粉病、霜霉
    病、病毒病的抗性与对照改良蜜本相当,每667 m2 产量4 000 kg 左右,适宜河南省及黄淮流域种植。
  • 陶婧,汪骞,孙一丁,袁艺,杨家秀,李石开
    中国蔬菜. 2021, 1(12): 99-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云红萝卜2 号是以雄性不育系RR05S 为母本,以自交系RR18026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色素提取专用型萝卜一代杂种。
    中晚熟,生育期70~120 d(天),羽状深裂叶,叶片绿色,叶柄深红色;肉质根钟形,肩部圆形,全入土,表皮和肉色均为
    紫红色,肉质根长10 cm 左右,横径7 cm 左右,单根质量185 g 左右;萝卜红含量1.6% 左右,且分布均匀,适宜加工提取
    萝卜红色素,每667 m2 肉质根产量1 500 kg 左右,色素产量25 kg 左右;田间对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的抗性与对照通海
    红萝卜相当,适合我国西南地区秋冬季或高海拔地区(海拔2 000~2 800 m)越夏栽培。
  • 特色产业
  • 付海朋,孟攀奇, 娄丽娜
    中国蔬菜. 2021, 1(12): 102-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苏淮安是我国重要的黄瓜产区,“淮安黄瓜”2011 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对“淮安黄瓜”的
    产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栽培设施、种植品种、栽培技术、销售模式、劳动人员素质、产
    业链发展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 刘士华,刘士莉
    中国蔬菜. 2021, 1(12): 106-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产品电商创新了传统农业的销售模式,改变了大众的农产品消费理念,拓宽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
    为进一步促进北京密云区农产品电商蓬勃健康发展,针对调研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问
    题,提出对策建议。
  • 栽培管理
  • 李蔚,李新旭,王书娟,郭仰东,祝宁,雷喜红,王艳芳,何秉青
    中国蔬菜. 2021, 1(12):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市延庆区利用当地海拔高、夏季凉
    爽的优势,开展塑料大棚水果甜椒越夏无土栽
    培生产,可在7 月初至10 月中旬采收,解决
    北京水果甜椒夏季供应的难题。与传统土壤栽
    培相比,甜椒产量提高3.2%,节水36.7%,
    化学农药用量降低53.5%。
  • 韩向阳,何伟明,刘庞源,张宝海
    中国蔬菜. 2021, 1(12): 113-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叶用甜菜新品种紫甜1 号的叶柄为植物
    中少见的亮紫色,颜色漂亮,观赏特性明显,
    植株生长整齐,株型紧凑,耐热,耐寒,耐抽
    薹,适应性广,全国各地均可种植,为典型的
    赏、食两用蔬菜品种。
  • 李凤芳,韦洁玲,黄磊,吴权法
    中国蔬菜. 2021, 1(12): 115-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毒氟磷具有免疫激活、提高作物抗逆性的特点,与磺胺咪唑类杀菌剂氰霜唑复配可提高病害防控效果,同时能延缓氰霜唑单剂的抗药性产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2% 毒氟磷 · 氰霜唑悬浮剂对黄瓜和丝瓜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总目录
  • 中国蔬菜. 2021, 1(12): 117-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