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 1999年 1卷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绿色食品蔬菜21世纪设施农业的主导产品
郑光华;罗斌;
中国蔬菜    1999, 1 (1): 1-0.  
摘要823)      PDF(pc) (142KB)(784)    收藏
1蔬菜受污染情况80年代以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重茬、连作导致蔬菜病虫害加重,每年总产量因此造成损失20%以上。各地在防治蔬菜病虫害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长江流域城市一般每667m2使用农药2~3kg,多的5kg以上;北方保护地蔬菜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蔬菜航天诱变育种
李金国;
中国蔬菜    1999, 1 (1): 2-0.  
摘要779)      PDF(pc) (115KB)(964)    收藏
随着载人飞行器(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出现,空间生命科学应运而生。人类的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要解决宇航员的食品问题。近年来,航天大国已在空间站上进行了生物学试验,先后培育出百余种太空植物,包括番茄、萝卜、甜菜、甘蓝、莴苣、生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利用转基因技术育成耐贮藏番茄——华番1号
叶志彪;李汉霞;刘勋甲;向长萍;郑世发;王春梅;余科秀;
中国蔬菜    1999, 1 (1): 3-0.  
摘要1642)      PDF(pc) (199KB)(1525)    收藏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乙烯形成酶(EFE)反义基因导入到番茄中获得耐贮藏番茄系统D2,再结合杂种优势育种方法用A53与其杂交配组育成杂种一代华番1号。该品种在常温条件(13~30℃)下可贮藏45d(天)左右,产量与当地主栽品种早丰相当,且品质好,适应性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番茄抗病砧木的选育与研究
黄婷婷;吉玉玲;王媛;王佩圣;
中国蔬菜    1999, 1 (1): 4-0.  
摘要1068)      PDF(pc) (146KB)(787)    收藏
利用从国外引进的17份和本所的65份番茄育种材料,经田间观察和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5份抗枯萎病的一代杂种,并经系谱法选择,选出121和128优良抗病砧木,经多代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和嫁接苗接种比较,表现亲和力好,高抗枯萎病(病情指数为0),同时兼抗青枯病(发病率16.67%~23.08%,对照为68.42%)。用以上砧木与不同品种嫁接,嫁接苗均表现抗病、丰产,增产率达18.95%~50%,品质也有所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长期定位施氮条件下菜田氮素循环的研究
葛晓光;王晓雪;付亚文;刘秀茹;
中国蔬菜    1999, 1 (1): 5-0.  
摘要1205)      PDF(pc) (243KB)(760)    收藏
在长期定位施氮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N素平衡、土壤N库容量、NH3挥发量、NO3N淋溶量以及N素循环强度的变化。从5a(年)10茬蔬菜的N素施入及携出累计量计算,除对照外,N素平衡强度最高为269.6%(A1B1),最低为49.4%(A3B3),平均为162.5%。N素的盈亏量与N库容量相关显著(r=0.6599)。土壤的NH3挥发量及NO3N淋溶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加大。连续多年施用高量有机肥和N素化肥条件下,NH3挥发和NO3N淋溶几乎是两条同等重要的N素损失途径,N素循环强度高;连续多年施用大量N素化肥而不施有机肥条件下,NH3挥发是N素损失的主要途径,NO3N淋溶损失次之,N素循环强度低;长期不施肥的处理N素循环强度极低,土壤中N素严重亏缺。高投入、高输出的高肥菜田N素损失多,土壤中N素富集量增多,应控制N素化肥用量,适当降低N素循环强度;低投入、低输出的瘠薄菜田需增加有机及无机N素的投入,增强N素循环强度,以提高蔬菜产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与灌水量的关系
王新元;李登顺;张喜英;
中国蔬菜    1999, 1 (1): 6-0.  
摘要1274)      PDF(pc) (243KB)(880)    收藏
对华北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与灌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黄瓜于11月25日播种,翌年1月10日定植,从定植到拉秧140d(天),设5个灌水量处理(162.5~484.1m3·667m-2)。结果表明,黄瓜产量(9192~12933kg·667m-2)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水利用效率则随之减少,黄瓜品质有下降的趋势。利用含盐量2.2g·L-1微咸水灌溉,土壤盐分累积显著,但土壤表层盐分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茶皂素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活性
王小艺;黄炳球;
中国蔬菜    1999, 1 (1): 7-0.  
摘要1142)      PDF(pc) (146KB)(787)    收藏
测定了茶皂素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当浓度高于800mg·L-1时,茶皂素对菜青虫3、4、5龄幼虫均有很强的拒食活性;24h(小时)的拒食中质量浓度AFC50分别为130.36、172.97和220.86mg·L-1。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60%的茶皂素原粉150倍(4000mg·L-1)和300倍(2000mg·L-1)液对芥蓝菜具有很好的保叶效果,对菜青虫的为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马铃薯高淀粉资源田间抗盐鉴定
王新伟;徐龙臣;田中艳;滕伟丽;孙彦良;李霄白;
中国蔬菜    1999, 1 (1): 8-0.  
摘要1097)      PDF(pc) (100KB)(765)    收藏
采用轻盐化土、重盐化土和盐土3组设计,对马铃薯高淀粉品种(系)进行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抗(耐)盐弱的品种(系)出苗较晚,长势也弱,单株产量和干物质降幅大,而抗(耐)盐较强的品种出苗早,苗势强,产量稳定;同时,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也极显著,轻度盐渍土的产量明显高于重盐渍土的。经筛选,确定克新12号,克96HY32和迪涅拉3份材料为抗(耐)盐高淀粉材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新品种津优2号的选育
李加旺;孙仲魁;张文珠;
中国蔬菜    1999, 1 (1): 9-0.  
摘要981)      PDF(pc) (87KB)(754)    收藏
在对近300份黄瓜品种资源进行筛选、鉴定的基础上,从1987年开始利用23.22C·kg-1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具某些优良特性的自交系干种子,并在其变异后代群体中分选出主要性状均能稳定遗传的优系材料辐M8,用其作亲本与另一高代自交系配制出适于冬春茬日光温室栽培的一代杂种津优2号。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熟性早、产量高,从播种到始收70d(天)左右,每667m2产黄瓜5500kg左右,比对照长春密刺增加19.3%~26.4%,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有较强抗性;耐低温、弱光能力较强,前期10~13℃夜温及10000lx弱光条件下可正常生长。瓜条长32cm,长棒形,深绿色,刺瘤明显,白刺,商品性好,单瓜质量200g,顺直匀称,口感甜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鲜食和加工兼用品种新胡萝卜1号的选育
金玮玲;陆新德;张润;
中国蔬菜    1999, 1 (1): 10-0.  
摘要1181)      PDF(pc) (78KB)(937)    收藏
新胡萝卜1号是从当地农家品种自然混杂后代中经过近10a(年)选育而成的一个新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肉质根粗圆柱形,长14~16cm,粗4~5cm,单根质量120~140g。肉质根皮色、肉色和心柱色都为橙红色且群体“三红”比率达95%以上,适合于鲜食和加工,其质脆味甜,水分适中,综合性状均优于原始亲本和当地其它生产用品种。该品种平均产量达64.5t·hm-2,适应性强,目前已在新疆、陕西和四川等地推广200hm2以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辣椒新品种湘椒13号的选育
宋志伟;朱志恒;李彩华;杨凤飞;龚建华;
中国蔬菜    1999, 1 (1): 11-0.  
摘要936)      PDF(pc) (144KB)(827)    收藏
湘椒13号是由湖南省地方品种中选出的9号自交系与北京引进的甜椒品种经多代定向选择而成的4号自交系配制的极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其植株生长势强,果实粗牛角形,果皮绿色,微辣,VC含量为1310mg·kg-1(鲜重),风味佳,商品性好。从定植到采收约35d(天),平均每667m2产量2000kg。早期产量比对照湘研1号增加16.25%,总产量增加22.09%,田间表现为抗寒、耐热,对疮痂病、病毒病、炭疽病抗性较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耐热极早熟大白菜新品种青研1号
李吉奎;栾兆水;王德森;孙道华;李红卫;
中国蔬菜    1999, 1 (1): 12-0.  
摘要1171)      PDF(pc) (145KB)(703)    收藏
青研1号系以玉宝白菜893和黑龙江5号白菜2532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夏播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45~50d(天),耐热性强,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平均每667m2产净菜3110~3346kg。叶球近椭圆形,淡绿色,刺毛稀少,品质优良,商品性好。该品种已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福建等地推广种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辣椒特早熟品系B_(9431)选育初报
陈学军;方荣;万新建;
中国蔬菜    1999, 1 (1): 13-0.  
摘要856)      PDF(pc) (88KB)(654)    收藏
1994年在引自河南的一大果型辣椒材料中发现1株始花节位为9节的小果型植株,后将其自交留种并在温室加代观察,从中发现2株始花节位为3节的变异株。经4代连续自交和定向选育,1997年各性状基本稳定,群体表现整齐,株型矮而紧凑,抗病、坐果多,果实商品性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不同生育期追施磷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朱惠琴;马辉;马国良;
中国蔬菜    1999, 1 (1): 14-0.  
摘要751)      PDF(pc) (88KB)(791)    收藏
马铃薯是青海省西宁郊区主要种植的粮菜兼用型作物。一般大面积马铃薯生产将磷肥施作底肥。为了探索更简便有效的栽培增产措施,笔者进行了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追施磷肥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设在西宁市廿里铺乡小寨村,海拔2295m,土壤为栗钙土,土壤有机质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鸭儿芹部分光温特性及营养液栽培技术
李萍萍;
中国蔬菜    1999, 1 (1): 15-0.  
摘要835)      PDF(pc) (117KB)(887)    收藏
鸭儿芹(CryptotaeniajaponicaHask.)又名三叶芹,是伞形科蔬菜作物,具有特殊的芳香味,原产于日本,是当地营养液栽培的叶菜类作物中面积最大的一种。笔者1996年从日本引进三叶芹品种,在本校的双屋面玻璃温室中进行了周年连续9茬的营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大棚土壤连作年限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凤芝;
中国蔬菜    1999, 1 (1): 16-0.  
摘要708)      PDF(pc) (35KB)(768)    收藏
以津春2号黄瓜为试材,以大棚连作黄瓜4a(年)、25a(年)的土壤为处理A和B,以露地菜田土壤为对照,在大棚内进行盆栽黄瓜试验。试验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8盆,每个处理共计24盆,于1996年7月20日直播。从初花期开始进行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调查,并对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耐热大白菜高产稳产制种技术和方法
苏小俊;袁希汉;庄勇;
中国蔬菜    1999, 1 (1): 17-0.  
摘要736)      PDF(pc) (115KB)(704)    收藏
随着高温季节人们对大白菜需求的增加和耐热大白菜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耐热大白菜生产面积逐年迅速发展,已成为高温季节和我国南部地区主要蔬菜之一。由于耐热大白菜生育特性导致其种株抽薹早,结荚率低,亲本种子繁殖困难,杂交种生产更困难,很难收到高质量的杂交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山药双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纪象平;刘爱华;
中国蔬菜    1999, 1 (1): 18-0.  
摘要703)      PDF(pc) (113KB)(752)    收藏
1994~1997年笔者在山东省滨州、东营、淄博等市的部分县进行山药小拱棚加盖黑色地膜早熟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面积达91.6hm2。平均每667m2产量达3500kg,高产地块达4150kg,比普通栽培方式增产42%~57%。产值由原来的每667m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山药机械挖沟栽培及配套技术
黄文华;
中国蔬菜    1999, 1 (1): 19-0.  
摘要843)      PDF(pc) (75KB)(761)    收藏
栽培山药常采用人工挖沟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而采用机械挖沟,配以灌水采收,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该项技术已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和地区。1挖沟机械1.1挖沟机械的性能自走式多功能山药挖沟机是本地为山药栽培研制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塑料拱棚地肤栽培技术
陈贵林;宋培明;
中国蔬菜    1999, 1 (1): 20-0.  
摘要720)      PDF(pc) (68KB)(881)    收藏
地肤〔Kochiascoparia(L.)Schrad.〕别名扫帚菜、龙须草,属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嫩叶营养丰富,适于食用。每100g鲜茎叶含抗坏血酸39.0mg,尼克酸1.6g,蛋白质5.2g,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等多种营养成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袋栽平菇废菌块越夏后的2次高产出菇栽培
韩奎兰;王明芬;
中国蔬菜    1999, 1 (1): 21-0.  
摘要835)      PDF(pc) (86KB)(829)    收藏
平菇具有生产方法简便、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按常规种植,多是冬播春收,或春播春收,一般在收完3茬菇后,培养料(废菌块)便被扔掉,造成了原料的浪费。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笔者自1994年夏季至1997年夏季连续3a(年)进行了废菌块越夏后2次种植试验。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辣椒新品种——新丰4号
杜峰;胡广明;胡玉美;
中国蔬菜    1999, 1 (1): 22-0.  
摘要764)      PDF(pc) (86KB)(791)    收藏
新丰4号是安徽省萧县新丰辣椒研究所培育出的中早熟、大果、微辣、优质、高产的一代杂种,已在生产上示范推广,面积达8667hm2,并于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过程新丰4号的母本8918是从安徽省地方品种丰县牛角椒中用单株选择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高糖薄皮甜瓜新品种齐香蜜瓜
于振华;朱杰瑶;蒋振德;贾永和;龚健红;常志敏;
中国蔬菜    1999, 1 (1): 23-0.  
摘要839)      PDF(pc) (86KB)(714)    收藏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的薄皮甜瓜多为常规品种,总糖量少有突破10%的,而且耐运输性能差,为此笔者开展了优质、耐运输、适应北方消费习惯的薄皮甜瓜育种工作。1989年从国外引入薄皮甜瓜新材料27份,在纯化的同时,对入选材料进行含糖量检测和品质鉴定,199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蔬菜作物分子标记研究进展与我国的发展策略
黄三文;王晓武;张宝玺;屈冬玉;
中国蔬菜    1999, 1 (1): 24-0.  
摘要881)      PDF(pc) (175KB)(993)    收藏
着重介绍蔬菜作物分子标记在国外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蔬菜作物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的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食用蔬菜中毒事故的致因与对策——蔬菜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十三)
姚建仁;郑永权;邵向东;
中国蔬菜    1999, 1 (1): 25-0.  
摘要784)      PDF(pc) (144KB)(760)    收藏
安全、科学地使用农药,不仅可以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避免人畜中毒,确保人身安全。自本世纪60年代起,世界各国先后制定了农药安全使用准则、食品中农药最大允许残留限量等有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对防止农药污染,确保人身安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日本新育成的番茄砧木品种
高振华;杜永臣;
中国蔬菜    1999, 1 (1): 26-0.  
摘要931)      PDF(pc) (87KB)(883)    收藏
在番茄生产中采用优良砧木嫁接是实现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之一。日本的一些育种公司最近又培育出了一批抗多种病害、耐低温弱光、适宜“长生长期栽培”的优良砧木品种。现将其中5个介绍如下。1影武者龙井种苗公司育成。母本是从台湾引入的中果型品种中经青枯病圃筛选出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韭菜采种适宜地区的选择
唐成英;佟成富;王国政;崔连伟;
中国蔬菜    1999, 1 (1): 27-0.  
摘要830)      PDF(pc) (34KB)(957)    收藏
1品种的越冬抗寒能力与选地我国各地均有韭菜栽培,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已形成了很多地方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韭菜的商品部分主要是叶片,所以栽培区域性不明显,引种栽培范围也较广。如陕西的汉中韭已成为辽宁等省的主栽品种,河南的791韭已成为辽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山东省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战略
鲁波;苏德恕;王淑芬;
中国蔬菜    1999, 1 (2): 1-0.  
摘要848)      PDF(pc) (169KB)(925)    收藏
山东省保护地发展历史悠久。1985年以来,随着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山东蔬菜特别是保护地蔬菜加快了发展速度。以保护地为主的山东蔬菜业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和途径。1发展现状1.1面积迅速扩大,生产体系初步形成据统计,到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蔬菜转基因育种
赵开军;
中国蔬菜    1999, 1 (2): 2-0.  
摘要787)      PDF(pc) (126KB)(1038)    收藏
植物育种就是改良植物的性状,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而性状最终由遗传物质(基因)决定,所以植物育种实际就是改良植物的基因或基因型(基因的组合)。人类开始栽培植物就开始了植物育种,因为最基本的育种方法是以自然变异为基础,从自然界已存在的不同类型中,通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新型杀虫剂夜蛾必杀对甜菜夜蛾等4种害虫的药效
姜兴印;王开运;仪美芹;于万震;柳宏方;
中国蔬菜    1999, 1 (2): 3-0.  
摘要1097)      PDF(pc) (235KB)(883)    收藏
Department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广州地区小菜蛾对Bt和阿维菌素敏感性的测定
刘宏海;黄彰欣;
中国蔬菜    1999, 1 (2): 4-0.  
摘要1108)      PDF(pc) (238KB)(736)    收藏
采用叶片残留法测定了广州地区小菜蛾对Bt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以LC50比值分析,广州地区田间小菜蛾对福建Bt、湖北Bt、深圳Bt和揭阳Bt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44、2.90、3.82、3.00;对阿维菌素的抗性,以LC50比值分析,3龄、4龄幼虫分别为2.39倍和2.86倍;以LC95比值分析,3龄、4龄幼虫分别为4.24倍和7.11倍。从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斜率值分析,广州地区小菜蛾对几种Bt和阿维菌素有产生较高抗药性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钾肥对洋葱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郭熙盛;刘才宇;王文军;叶舒娅;朱宏斌;
中国蔬菜    1999, 1 (2): 5-0.  
摘要1278)      PDF(pc) (210KB)(1015)    收藏
通过2a(年)对洋葱施用不同量钾肥的试验表明,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洋葱产量和经济效益;洋葱VC含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提高,施钾还能提高糖分含量,但施钾量大时则呈下降趋势,糖分最高含量出现在产量最高值之前;钾肥促进了氮肥的吸收和氮素代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地面覆草对姜田小气候及生姜生长的影响
徐坤;
中国蔬菜    1999, 1 (2): 6-0.  
摘要1138)      PDF(pc) (152KB)(663)    收藏
姜田地面覆草可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地温,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但使气温稍升。尽管地面覆草未改变光强,但生姜长势与传统插草相似,因而最终产量未表现显著差异。地面覆草与插草的生姜长势及产量均极显著高于裸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莴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
张文海;李伯寿;黄红弟;李莲芳;康笑枫;林鉴荣;陈润政;张施君;李成伟;李卓杰;
中国蔬菜    1999, 1 (2): 7-0.  
摘要1086)      PDF(pc) (218KB)(860)    收藏
运用适当的种子起始含水量、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可经济有效地保持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生活力与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呈正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低温冷冻真空干燥对小白菜种子常温多年贮存的效应
张海英;孔祥辉;
中国蔬菜    1999, 1 (2): 8-0.  
摘要982)      PDF(pc) (206KB)(1088)    收藏
低温冷冻真空干燥处理五月慢油菜(小白菜)种子1或2d(天)后,种子含水量可降到2.9%或1.9%,在20℃温度下密封贮存94个月后,种子发芽率仍能维持在98%以上的贮初水平,冷干2d(天)的处理比冷干1d(天)的处理效果好。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经低温冷冻真空干燥处理后,种子的生活力和种子活力都比对照(4%含水量)的贮藏效果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春雷2号番茄的选育
吴晓雷;尚春明;张学东;鲁福成;于国威;
中国蔬菜    1999, 1 (2): 9-0.  
摘要995)      PDF(pc) (160KB)(736)    收藏
春雷2号系以荷兰材料中经多代系统选择育成的优良自交系B833为母本,以当地品种的优良自交系XD60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具有早熟、抗病(病毒病、灰霉病和筋腐病)、高产、优质、耐低温弱光等特点。果实近圆形,粉果,果面光滑,果实整齐,酸甜适口,单果质量215.8g,总产量每667m2可达5000kg左右(2穗果),前期产量占总产量的52.9%,适于保护地及露地栽培。目前已在天津、河北、山东和内蒙古等地区示范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马铃薯试管薯发育研究和工厂化生产技术”成果通过鉴定
连勇;
中国蔬菜    1999, 1 (2): 10-0.  
摘要764)      PDF(pc) (67KB)(670)    收藏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完成的“马铃薯试管薯发育研究和工厂化生产技术”成果于1999年2月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专家鉴定。通过对试管薯形成和发育的细胞学、生理学等研究,创立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可规范化、工厂化大规模生产脱毒马铃薯试管薯的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西葫芦新品种潍早1号
韩泰利;冯乐荣;沈培荣;徐光彬;刘锋;
中国蔬菜    1999, 1 (2): 11-0.  
摘要917)      PDF(pc) (177KB)(750)    收藏
潍早1号是利用昌白93A1作母本,法茭921自交系作父本育成的一代杂种。株型直立紧凑,适宜密植,连续坐瓜能力强。定植后20~25d(天)就可收到600~800g大小的嫩瓜,瓜皮乳白、细腻、商品性好,高抗病毒病、白粉病,较抗霜霉病,平均产量5000kg·667m-2,适合早春保护地和秋延后栽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夏秋茬西葫芦加代繁种技术
雷逢进;张战备;杨广东;耿波;卫爱兰;
中国蔬菜    1999, 1 (2): 12-0.  
摘要769)      PDF(pc) (149KB)(657)    收藏
西葫芦种子发育从开花到成熟需70d(天)左右,山西省中北部无霜期短,一般制种多限于春茬。本试验通过夏季遮阳,秋末覆盖地膜,适期播种以避开病害高峰等措施,在秋季加代繁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播种期分别为7月25日、8月5日、8月15日、8月25日,在高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茄子新品种渝早茄1号的选育
田时炳;柴勇;杨忠祥;尹贤贵;赵晓凤;徐赵云;皮伟;
中国蔬菜    1999, 1 (2): 13-0.  
摘要1042)      PDF(pc) (206KB)(780)    收藏
渝早茄1号是以地方品种三月茄经多代自交而成的优良株系142#为母本,以日本杂一代品种经多代分离纯化选育出的66#品系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该品种具有早熟性强、适应性广、耐寒性强、较耐弱光照等特点。果形棒状,果面黑紫色有光泽,单果质量151g。平均每667m2产量2158kg,适宜中、大棚等保护地栽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