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 2018年 1卷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2017感恩有您 2018携手并进
《中国蔬菜》编辑部
中国蔬菜    2018, 1 (1): 1-.  
摘要313)      PDF(pc) (1098KB)(932)    收藏

时光荏苒,匆匆又是一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中国蔬菜》编辑部向关心和支持杂志的读者朋友们、作者朋友们和业界同仁致以最真诚的新年祝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2017 年蔬菜产业大事记
马兆红
中国蔬菜    2018, 1 (1): 2-6.  
摘要289)      PDF(pc) (1569KB)(1026)    收藏

2017 年,蔬菜产业色彩纷呈:蔬菜科技方面,我国蔬菜学科院士再添一人,多项蔬菜科研成果引起业内外瞩目,番茄风味育种有了切实可操作路线图;蔬菜种业方面,“品种登记”成业内热议词,种子企业在国内外频繁“掀起”并购潮,蔬菜品种知识产权案被广泛关注;蔬菜市场方面,2017 年蔬菜价格整体偏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我国蔬菜市场2017 年形势分析与后市展望
李辉尚,王晓东,杨唯,赵安平
中国蔬菜    2018, 1 (1): 7-12.  
摘要349)      PDF(pc) (1981KB)(1276)    收藏

2017 年我国蔬菜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市场供给总体充足,整体价格水平比2016 年偏低;但受不利天气影响,短时间的缺货断档与结构性供大于求的情况交替出现,菜价波动幅度较大。预计2018 年蔬菜种植面积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市场供大于需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价格下行的压力将有所加大,但总体上仍将遵循常年波动规律,需密切关注个别品种、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的异常波动和滞销卖难等情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我国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分析——以寿光为例
宋玉晶 柴立平
中国蔬菜    2018, 1 (1): 12-17.  
摘要377)      PDF(pc) (2227KB)(1447)    收藏

从经济效益出发,结合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比较了山东寿光4 种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的利与弊。结果表明,与3 种离田处理模式(秸秆碳化模式、秸秆沼气- 有机肥模式、生物质油模式)相比,秸秆就地沤堆还田循环利用模式是最为经济且可持续的模式;考虑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气候特点,3 种离田处理模式在处理成本、处理量以及处理产物质量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解决蔬菜废弃物污染的问题。本文针对蔬菜废弃物处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2016 年全国各地蔬菜、西瓜、甜瓜、草莓、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
农业部
中国蔬菜    2018, 1 (1): 18-.  
摘要361)      PDF(pc) (1145KB)(1329)    收藏

2016 年全国各地蔬菜、西瓜、甜瓜、草莓、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番茄褪绿病毒在国内外的分布、鉴别方法及粉虱传毒特性的研究进展
魏可可,李洁,丁天波,褚栋
中国蔬菜    2018, 1 (1): 19-24.  
摘要355)      PDF(pc) (2309KB)(964)    收藏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是一种由粉虱传播的植物RNA 病毒,近年来在中国的为害逐年加重,具有危害严重、为害症状难以鉴别、寄主范围广、媒介昆虫种类多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当前ToCV 在国内外的分布、与其症状相似病毒——番茄侵染性褪绿病毒(Tomato infectious chlorosis virus,TICV)的鉴别方法、粉虱传播ToCV 的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病毒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我国辣椒核心种质资源园艺性状多样性的分析和评价
赵红,曹亚从,张正海,张宝玺,白锐琴,赵园园,王立浩
中国蔬菜    2018, 1 (1): 25-34.  
摘要384)      PDF(pc) (2389KB)(1220)    收藏

对331 份我国辣椒核心种质资源的43 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31 份辣椒核心种质的性状表现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1.4%;其中最长侧枝长度、果肉厚、单果质量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超过了70%。Shannon 信息指数范围为0.17~2.41,平均值为1.30,果形的Shannon 信息指数最高,其性状表现也最丰富。植物学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331 份辣椒种质材料区分为两大群体,群组之间表型差异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曹明明,王惠哲,邓强,杨瑞环,李淑菊
中国蔬菜    2018, 1 (1): 34-38.  
摘要297)      PDF(pc) (1697KB)(680)    收藏

以黄瓜种子采前不发芽自交系Q12 和采前极易发芽自交系P60 为亲本,构建P1、P2、F1、B1:2、B2:2、F2:3 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符合D-1 遗传模型,即1 对加性- 显性主基因+ 加性- 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在B1:2、B2:2、F2:3 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76.38%、45.59%、87.54%,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3.12%、41.18%、3.36%,表明主基因对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起到重要作用。环境方差所占比例较小,说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伴生小麦对黄瓜叶片衰老期间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李圆圆,张婧,韩庆姝,刘苏雅,吴凤芝,周新刚,刘守伟
中国蔬菜    2018, 1 (1): 39-44.  
摘要256)      PDF(pc) (1587KB)(722)    收藏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伴生小麦栽培对黄瓜叶片衰老期间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第4 片叶叶龄为30、50 d 时,伴生小麦处理的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还原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单作;在黄瓜第4 片叶叶龄为30、40 d 时,伴生小麦处理的黄瓜叶片中蔗糖合成酶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单作;伴生小麦处理的黄瓜叶片中性转化酶活性在第4 片叶叶龄为20、60 d,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在第4 片叶叶龄为20、30、50 d 时显著高于单作。综合分析糖代
谢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小麦伴生栽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黄瓜叶片糖代谢活动,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根施聚天门冬氨酸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黄毅,李衍素,贺超兴,于贤昌
中国蔬菜    2018, 1 (1): 44-49.  
摘要282)      PDF(pc) (1579KB)(852)    收藏

以黄瓜品种中农26 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根施聚天门冬氨酸(PASP)对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生长、产量以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根施聚天门冬氨酸促进了黄瓜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黄瓜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果实VC 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明显提高;促进了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增加了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提高了黄瓜产量。其中根施60 mg·株-1 聚天门冬氨酸处理效果最好,全株干、鲜质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
16.24%、11.16%,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20.91%、31.65% 和35.87%,黄瓜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17.85%、20.92% 和17.85%。表明在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生长过程中,可通过根施60mg·株-1 的聚天门冬氨酸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黄瓜产量,增加植株氮磷钾吸收量,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仲丁灵对西瓜腋芽内源激素的影响
马绍鋆,田红梅,王明霞
中国蔬菜    2018, 1 (1): 50-54.  
摘要251)      PDF(pc) (2071KB)(737)    收藏

以秀丽西瓜为试验材料,采用抑芽剂仲丁灵乳油对西瓜腋芽进行涂抹处理,研究仲丁灵对西瓜腋芽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使用仲丁灵乳油,西瓜腋芽4 种游离态内源激素(ZR、IAA、ABA、GA3)含量与无菌水对照相比存在差异。仲丁灵处理后1~14 d ZR 含量低于对照,且变化趋势平稳,处理14 d 后ZR 含量逐渐增加,而对照ZR 含量逐渐下降;仲丁灵处理的IAA 含量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趋势,而对照呈现先下降后逐渐趋于平稳趋势;仲丁灵处理的ABA 含量呈现逐渐
上升的变化趋势,而对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仲丁灵处理的GA3 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对照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仲丁灵处理的IAA/ZR 则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变化趋势,对照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在仲丁灵处理后21 d,ZR、IAA、ABA 含量及IAA/ZR 显著高于对照,而GA3 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表现为腑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单季茭二茬模式不同栽种期对茭白第1 茬孕茭及产量的影响
符长焕
中国蔬菜    2018, 1 (1): 54-57.  
摘要265)      PDF(pc) (1661KB)(636)    收藏

以茭白品种余姚八月茭为试材,研究单季茭二茬模式不同栽种期对茭白第1 茬孕茭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栽种期的提前,茭白孕茭率、产量与经济效益均极显著提高。其中9 月15 日栽种的茭白翌年春季生长旺盛,早期分蘖增多,提前15 d 进入分蘖高峰;植株增高4~7 cm,壳茭质量增加9~21 g;茭白采茭时间提前3~7 d,采茭盛期提前4~8 d,采茭末期提前1~4 d;每墩孕茭苗9.7 个,孕茭率90.7%;每667 m2 产量为1 425 kg,产值8 265 元,经济效益增幅达35.5%~113.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2017 年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现状及机制研究
杜颖,付丹妮,邹益泽,白雪松,姜震,程功,纪明山,祁之秋
中国蔬菜    2018, 1 (1): 58-62.  
摘要234)      PDF(pc) (1853KB)(830)    收藏

从辽宁省8 个地区的番茄种植区中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单孢菌株115 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腐霉利的抗药性,并对抗药性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呈现加重的趋势,8 个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 值分布在0.05~16.30 mg·L-1 之间,平均为3.99 mg·L-1,抗性频率达到83.48%,以中抗菌株为主,但在阜新和盘锦地区检测到高抗菌株。对抗性菌株BcOS1 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选抗性菌株在第369 位和第373 位的氨基酸同时发生突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北京地区莴苣中番茄斑萎病毒的鉴定
陈东亮,李明远,李雪梅,王玲玲,黄丛林
中国蔬菜    2018, 1 (1): 65-69.  
摘要291)      PDF(pc) (2208KB)(772)    收藏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目前已知的寄主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毒之一。采集北京市顺义地区疑似感染病毒病的莴苣叶片,症状表现为严重的叶片斑驳褪绿、矮化,甚至整株枯萎死亡,发病率可达25%以上;结合发病症状和分子检测技术,证明其病原为番茄斑萎病毒属的TSWV。进一步基于TSWV 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对不同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TSWV 的进化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莴苣中的TSWV 与国内已报道的TSWV 差异较大,而与西班牙分离的TSWV 进化关系最近,表明该TSWV 病毒非国内其他地区传播,而是由国外直接输入的病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口感风味好的樱桃番茄新品种西大樱粉1号的选育
刘梦姣,王先裕,孙岚明,赵嘉菱,凌志阳,于琴芝
中国蔬菜    2018, 1 (1): 70-72.  
摘要357)      PDF(pc) (1587KB)(994)    收藏

西大樱粉1 号是以自交系YB-3-2-5-7-6 为母本,自交系YA-4-3-1-8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含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Ty-2 基因、抗根结线虫病的Mi-1 基因、抗枯萎病的I-2 基因、抗叶霉病的Cf-9 基因,属聚合多抗材料。果实椭圆形,粉果,不易裂,硬度高,耐贮运,商品性好。单果质量25 g 左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 左右,糖酸比13.87,口感甜酸,有番茄原始风味。不同栽培条件下每667 m2 产量3 800~4 800 kg,适于全国各地种植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辣椒新品种京旋3 号的选育
王朝莲,丁海凤
中国蔬菜    2018, 1 (1): 73-75.  
摘要324)      PDF(pc) (1541KB)(955)    收藏

京旋3 号是以自交系2009-213-H154 为母本,以自交系2009-525-HL2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属于中早熟螺丝椒类型辣椒新品种。始花节位以第8~9 节居多。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强,株型较紧凑,茎粗、节短。持续坐果能力强,膨果速度快,上下果实差异小。果实长羊角形,基部褶皱,其他部分微拧。青熟果绿色鲜亮,果实纵径23~26 cm,果肩宽3.5~3.8 cm,果肉厚0.3~0.4 cm,单果质量60~80 g;辣味适中稍强,皮薄质脆口感佳,耐贮运;田间对辣椒疫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椒2 号。每667 m2 产量3 800 kg 左右,适宜我国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菊芋新品种兰芋1 号的选育
吕世奇,寇一翾,曾军,杨彬,赵长明
中国蔬菜    2018, 1 (1): 76-79.  
摘要303)      PDF(pc) (1581KB)(660)    收藏

兰芋1 号是以从吉林收集的优良野生菊芋种质LZJ040 为母本,通过对其自然结实种子的收获,并结合组培扩繁和田间产量表现,筛选出的抗旱高产菊芋新品种。出苗至收获生育期约160 d(天),属于晚熟品种,花序少,结实率为0,花期短,15 d(天)左右,整个生长过程基本为营养生长,株型紧凑,分枝较少,适合密植;块茎颜色呈浅棕色,干物质含量27.85%,菊糖含量639.5 g·kg-1,田间抗根腐病能力强于对照定芋1 号,块茎产量高、大小均匀且集中,一般每667 m2 产量可达3 300 kg 以上,适合在甘肃中东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同类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耐热苦瓜新品种碧丰3 号的选育
郑岩松,张华,李向阳,黄红弟,刘自珠,郭培国,李光光
中国蔬菜    2018, 1 (1): 79-82.  
摘要245)      PDF(pc) (1543KB)(600)    收藏

碧丰3 号是以自交系K-3-1-1-2-1-1-1-3 为母本,以自交系Z-7-4-2-1-4-3-2-5 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出的长身苦瓜新品种。瓜长圆锥形,瓜长25~30 cm,横径6.5~7.5 cm,肉厚1.0~1.2 cm,皮绿色,条瘤状;果腔小,肉质紧实致密,单瓜质量400~500 g;肉质脆,苦味适中,商品瓜率93%。中熟,优质,中抗枯萎病,抗白粉病,耐热性和耐涝性强,每667 m2 产量4 000~5 000 kg,适合华南地区3~8 月露地种植,也可保护地1~2 月抢早种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北京2017 年11 月蔬菜价格走势分析
张玉玺
中国蔬菜    2018, 1 (1): 83-85.  
摘要240)      PDF(pc) (1661KB)(670)    收藏

2017 年11 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走势相对平稳。月内价格出现几次波动,但波动的幅度都很小。按照2016 年正常规律,北京新发地市场的蔬菜价格在11 月以后就会进入季节性上涨区间。但是2017 年11 月蔬菜价格月内环比涨幅相对较小,这与近期蔬菜供应相对充足有着直接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四十三)青海贵南菊芋栽培技术
赵孟良,漆海宣,马元鑫,李强,余宏军,蒋卫杰
中国蔬菜    2018, 1 (1): 85-86.  
摘要239)      PDF(pc) (1577KB)(628)    收藏

菊芋是被称为“第三代糖源”的保健蔬菜,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抗性强,适宜种植地区广,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已成为青海贵南县的新兴产业,年种植面积200 hm2(3 000 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生姜高温热害的症状及防控措施
王奕斐,王进成,张美芳,朱福庆,范作晓
中国蔬菜    2018, 1 (1): 87-88.  
摘要274)      PDF(pc) (1571KB)(871)    收藏

夏季持续高温易导致生姜姜种、嫩芽、叶片、心叶及叶鞘、地上茎发生热害,生姜栽培从催芽期开始即应做好防控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技术的新改进
张德双,张凤兰,石振宇,余阳俊,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苏同兵 
中国蔬菜    2018, 1 (1): 89-91.  
摘要253)      PDF(pc) (1892KB)(776)    收藏

利用废旧的彩钢板搭建阳畦、播种萌动种子、改进育苗和浇水方式、利用小麦联合收割机在制种田机器脱粒等均能简化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技术,省工省力效果好,有条件的制种基地可以逐渐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设施胡萝卜产业化安全高效栽培技术
刘歧茂,丁永青,迟瑞苹,董佩谕
中国蔬菜    2018, 1 (1): 92-94.  
摘要306)      PDF(pc) (1576KB)(1109)    收藏

山东省莱西市采用5 m 大拱棚双层膜覆盖栽培“三红”胡萝卜,通过选用适合出口的品种、起垄双行机械条播、水肥一体化管理、尾菜堆沤制肥还田技术,实现了设施胡萝卜产业化安全高效生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日光温室秋冬芹菜—早春番茄—夏豇豆高效栽培技术
李海燕,董在成,刘绍宽,王锐竹
中国蔬菜    2018, 1 (1): 95-98.  
摘要272)      PDF(pc) (1642KB)(691)    收藏

天津静海地区根据深冬季节光照较差、雾霾天气频发的特点和寿光下沉式后土墙温室的保温性能,将秋冬茬和越冬一大茬果菜生产改为秋冬芹菜—早春番茄—夏豇豆栽培模式,每667 m2 利润达2.1 万~2.5 万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设施小果型西瓜水肥一体化基质无土栽培技术
张华峰,古斌权,应泉盛,王迎儿,王毓洪,黄芸萍
中国蔬菜    2018, 1 (1): 98-100.  
摘要377)      PDF(pc) (1583KB)(1042)    收藏

设施小果型西瓜无土栽培,以椰糠、泥炭、珍珠岩和蛭石配制成基质,采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土传病害、缓解连作障碍,节水率达50%,节肥率达20%,节省农药10%,且果实品质好,增产增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抗TYLCV 番茄新品种苏红11 号
赵丽萍,赵统敏,王银磊,周蓉,余文贵
中国蔬菜    2018, 1 (1): 101-103.  
摘要245)      PDF(pc) (1666KB)(787)    收藏

苏红11 号番茄单果质量180~200 g,果实近圆形,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大红色,硬度高,酸甜适中,口感好,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平均每667 m2 产量达7 300 k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白皮甘薯新品种新栗
周华兰,秦玉芝,刘明月,何长征,熊兴耀,胡新喜
中国蔬菜    2018, 1 (1): 103-104.  
摘要256)      PDF(pc) (1583KB)(628)    收藏

新栗是以浙紫薯1 号为亲本,通过芽变选种而育成的鲜食及加工专用型甘薯新品种。薯皮白色,薯肉淡黄色,薯块干物率32.7%,淀粉含量21.0%。田间对根腐病、蔓割病、黑斑病和薯瘟病抗性强,每667 m2鲜薯产量3 000 kg 左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日光温室黄瓜越冬长季节栽培高产关键理论与技术
高丽红,眭晓蕾,齐艳花,魏文亮,葛春升,杨恩庶,张振贤
中国蔬菜    2018, 1 (10): 1-6.  
摘要381)      PDF(pc) (1978KB)(1079)    收藏

目前日光温室越冬栽培黄瓜每667 m2 产量1 万 kg 左右,最高超过3 万kg。黄瓜高产的理论基础
是什么?获得高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中国农业大学设施蔬菜栽培课题组分别在北京大兴和河北永
清日光温室进行高产栽培理论验证和高产技术实践,并总结出获得3 万kg 产量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寿光蔬菜(三)寿光市蔬菜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范立国,都明霞,黄向丽,韩化雨,陈永波
中国蔬菜    2018, 1 (10): 6-11.  
摘要325)      PDF(pc) (1564KB)(1127)    收藏

跨国公司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营销理念、优秀的蔬菜品种、栽培管理配套一体化的新技术,资金、
人才、种质资源等优势为我国民族种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给中国市场带来了优质的
种质资源,带动了寿光种业乃至全国种业的进步。但国外品种进驻的同时,部分国产蔬菜品种逐步
退出市场乃至消失的问题引起各界关注。寿光将如何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蔬菜品种登记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马兆红
中国蔬菜    2018, 1 (10): 12-16.  
摘要240)      PDF(pc) (1496KB)(798)    收藏

2017 年5 月1 日开始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目的是通过品种登记,公开发布登记品种的信息,统一保
存品种标准种子样品,登记品种接受全社会监督,建立种业信用体系和可追溯体系,确保种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种业安全、
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同时,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供品种支撑,满足消费市场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
到目前为止,品种登记已经实施一年有余,截至2018 年9 月6 日全国品种登记量达到7 956 个,其中蔬菜品种
4 921 个。可以说取得了一定阶段性进展。但是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现有登记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品种登记审
核不严、执法力度过弱以及品种登记与现实市场的矛盾突出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在现有登记制度下,种子企业又该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对此,笔者采访到业内多家种子企业、种子管理站以及种业界专业律师,请他们积极反映问题、献计献
策。诚然,品种登记制度的完善不是依靠任何单位的一己之力实现的,而是需要政府从制度设计、强化监管角度,企业加强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自律,以及业界相关人士共同努力、监督与维护实现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秦渊渊,郭文忠,李静,李海平,李灵芝,余礼根,李友丽
中国蔬菜    2018, 1 (10): 17-24.  
摘要310)      PDF(pc) (1604KB)(1390)    收藏

蔬菜废弃物无序堆置和低效处理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其资源化高效利用研究与创新迫在眉
睫。本文总结了我国蔬菜废弃物的主要来源与特点;从肥料化、能源+ 肥料化、饲料化等多种资源化利用途径的创新研究方
面进行综述,分析了资源化处理途径的特点;并对我国蔬菜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途径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植物工厂LED 光源环境下黄瓜幼苗生长和需水规律
梁贝贝,温江丽,李灵芝,李海平,郭文忠
中国蔬菜    2018, 1 (10): 25-29.  
摘要274)      PDF(pc) (2121KB)(706)    收藏

在植物工厂LED 光源环境下,以黄瓜品种中农26 号为试材,研究基质不同含水量对黄瓜幼苗生长特性及需水规律
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工厂LED 光源环境下,基质含水量为85%~90% 时,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
壮苗指数等生长指标最优。85%~90% 基质含水量处理单株幼苗总耗水量最大,达到129.72 mL,且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水分
利用效率。幼苗播种后天数与单株日耗水量的关系以线性方程最佳,表达式为y=0.355 3 x-1.887 5。综合考虑黄瓜幼苗生长
和耗水特性,LED 光源环境下,85%~90% 基质含水量培育优质壮苗的同时能够实现水分的高效利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叶面喷施外源物质对黄瓜商品苗贮运质量的影响
孙风清,张旭,王冰华,陈奎,田永强,曲梅*
中国蔬菜    2018, 1 (10): 29-34.  
摘要277)      PDF(pc) (2741KB)(759)    收藏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外源物质对黄瓜商品苗贮运质量的提升效果,研究蔬菜育苗生产中常用的寡聚糖、壮苗1 号和植
物益生源对贮运0、3、6 d 黄瓜穴盘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壮苗1 号可以抑制幼苗徒长,增加
地下部干质量,维持较高的壮苗指数、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而植物益生源和寡聚糖对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影响较小。因此,
推荐叶面喷施壮苗1 号来提高黄瓜商品苗的贮运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不同补光时长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舒亚,吕剑,郁继华,金宁,金莉,刘晓奇,魏守辉,高峰
中国蔬菜    2018, 1 (10): 35-39.  
摘要308)      PDF(pc) (2397KB)(770)    收藏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LED 植物生长灯(红蓝光比例7∶2)为补光光源,以不补光为对照,研究不同补光时长(1、
2、3 h)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补光2 h 和3 h 均能明显提高番茄的株高、茎粗和叶面
积;补光3 h 能够显著提高番茄的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产量,以及果实VC、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产量增加7.0%,
每667 m2 利润增加528.9 元。综上所述,补光3 h 对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冬春季节育苗温室补光光强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
肖苏琪,王冰华,曲梅,高丽红
中国蔬菜    2018, 1 (10): 40-45.  
摘要271)      PDF(pc) (2029KB)(573)    收藏

在幼苗子叶展平期至两叶一心期进行不同补光光强处理(50、100、150、200 μmol·m-2·s-1),研究不同补光光强
对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补光有效降低了幼苗的下胚轴长度和株高,但显著增加了茎粗、叶面积、
比叶重、干物质含量、壮苗指数等指标。而且补光促进干物质向叶片和根部分配,抑制向茎部分配。另外,补光下幼苗的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和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但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以壮苗指数作为评判补光优劣的标准,T(100)、T(150)、
T(200)处理显著优于对照和T(50)处理,从经济、节能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补光光强为100 μmol·m-2·s-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分蘖洋葱伴生减磷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指标的影响
王旋旋,田罡铭,吴凤芝
中国蔬菜    2018, 1 (10): 46-49.  
摘要274)      PDF(pc) (1539KB)(547)    收藏

以番茄品种粉和平和分蘖洋葱品种绥化为试材,研究分蘖洋葱伴生减磷处理对番茄生长、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分蘖洋葱伴生减磷(常规施肥量的50%)处理的番茄植株茎粗在定植后30 d 显著高于对照(番茄单作,常规施肥
量),全株干、鲜质量在拉秧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开花期和盛果期均明显高于对照,
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分蘖洋葱伴生番茄可以减少磷肥的施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沙子、炉渣、菇渣不同配比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郜永博,马晟,杨凤娟,王秀峰,魏珉,史庆华,李岩
中国蔬菜    2018, 1 (10): 50-54.  
摘要316)      PDF(pc) (1525KB)(622)    收藏

以沙子∶炉渣=2 V∶1 V 为对照,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10%(T1)、20%(T2)、30%(T3)、40%(T4)和50%(T5)
体积比的菇渣,研究沙子、炉渣、菇渣复合基质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春茬试验中,T3 处理的果肉可溶
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T4 处理的果肉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茄皮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也较高。
秋冬茬试验中,T3 处理的果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T4 处理的抗坏血酸含量显著提高,
T1 处理的茄皮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提高。两茬试验中,T1 处理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5.5% 和11.2%。综上,
冬春茬和秋冬茬均以添加10% 比例的菇渣最有利于茄子产量形成,而添加30% 或40% 比例的菇渣有利于茄子果实品质形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番茄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番茄生长及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杨冬艳,冯海萍,桑婷,谢华
中国蔬菜    2018, 1 (10): 55-59.  
摘要308)      PDF(pc) (1848KB)(1075)    收藏

采用盆栽定量等氮还田的方法,研究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和堆肥还田对番茄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土壤碳氮含量及
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在还田60 d 内对番茄植株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在60 d 后减弱,
还田110 d 后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显著提升果实品质,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番茄秸秆堆肥还田处理能够持续促进番
茄植株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及C/N 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在生
产中番茄秸秆堆肥可直接作为肥料施用,且肥效优于鸡粪,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则需要至少60 d 的腐解才能减弱对番茄生长
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不同填闲作物对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田晴,李敏,吴凤芝
中国蔬菜    2018, 1 (10): 60-68.  
摘要290)      PDF(pc) (2177KB)(819)    收藏

以连作3 a 黄瓜的日光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黄瓜为主栽作物,分别以大葱、普通白菜和小麦为冬夏季休闲期的
填闲作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填闲模式对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填闲模式处理的
土壤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中的主要物种基本一致,但是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在细菌属水平上,填闲小麦处理中Flexibacter、
Nitrosomonadaceae_uncultured、Anaerolineaceae_unculture
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填闲大葱和普通白菜,而Flavobacterium、
Clostridium、Peptostreptococcaceae_incertae_sedis
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填闲大葱和普通白菜;在真菌属水平上,填闲小麦处
理中Ascomycota_unclassified、Hypocreales_unclassified、Humicola 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填闲大葱和普通白菜,而Fusarium、
Pyrenochaeta、Nectriaceae_unclassified、Preussia
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填闲大葱和普通白菜。说明不同填闲作物对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沙漠区域不同墙体日光温室光温性能分析
许红军,李彦荣,崔拥民,蒋卫杰,洽特合,孜尔旦,乃比江
中国蔬菜    2018, 1 (10): 68-72.  
摘要228)      PDF(pc) (2887KB)(710)    收藏

以新疆和田沙漠温室为研究对象,测试、分析了组装式与砖墙两种沙漠温室内部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土壤温
度在晴天、阴天条件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沙漠区域具有优越的光照条件,组装式温室的保温效果较好,室温、土壤温
度、相对湿度均高于砖墙温室。综合来看,组装式温室较砖墙温室在新疆和田地区具有较强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南疆非耕地
区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