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 2016年 1卷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十二五”我国辣椒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王立浩,张正海,曹亚从,张宝玺*
中国蔬菜    2016, 1 (1): 1-7.  
摘要389)      PDF(pc) (1976KB)(2190)    收藏

“十二五”我国辣椒遗传育种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的科技立项支持。辣椒遗传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育成品种类型、数量大幅增长。目前生产上的辣椒品种已完成了3~4 代的更新,90% 以上是一代杂种,国内品种超过80%,其抗病性、产量及专用性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我国蔬菜市场2015 年形势分析与后市展望
孔繁涛,李辉尚*,王盛威,秦 波
中国蔬菜    2016, 1 (1): 8-12.  
摘要509)      PDF(pc) (1437KB)(1288)    收藏

2015 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象条件对蔬菜生产较为有利,蔬菜在田面积略有缩减,但产量增加,总体供应充足;蔬菜价格总体运行平稳,略高于2014 年同期,但11、12 月华北、东北等地遭受长时间雾霾、阴雪天气,设施蔬菜上市量受到影响,12 月菜价创近6 年来同期最高水平。预计2016 年蔬菜种植面积仍将保持稳定,蔬菜价格平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河南省不同经营主体从事设施蔬菜产业适宜发展模式探讨
李胜利,孙治强
中国蔬菜    2016, 1 (1): 12-16.  
摘要288)      PDF(pc) (1492KB)(1252)    收藏

在对河南省设施蔬菜产区主要经营模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散户或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与经营的优劣势,提出了轻简化和标准化是以企业为经营主体的必由之路、联合和培育经营主体是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壮大之策、开拓现代营销模式是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等主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2014 年全国各地蔬菜、西瓜、甜瓜、草莓、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
农业部
中国蔬菜    2016, 1 (1): 17-17.  
摘要526)      PDF(pc) (805KB)(1426)    收藏

2014 年全国各地蔬菜、西瓜、甜瓜、草莓、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番茄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研究进展
张凤霞,陶佩文,李汉霞,叶志彪,张余洋*
中国蔬菜    2016, 1 (1): 18-23.  
摘要556)      PDF(pc) (1303KB)(1915)    收藏

抗坏血酸是重要的抗氧化剂, 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本文对番茄中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的主要途径、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相关酶及基因、番茄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的调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番茄粉红色果实相关基因的dCAPS 和InDel 标记开发与应用
董淑芳 王孝宣 高建昌 国艳梅 黄泽军 杜永臣*
中国蔬菜    2016, 1 (1): 24-29.  
摘要902)      PDF(pc) (1386KB)(1867)    收藏

采用Super BSA 方法分别构建100 份粉红色番茄材料和100 份红色番茄材料的DNA 混合池,对测序结果的SNP 位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号染色体上的127 个SNP 位点中,有6 个与番茄果实颜色高度相关,其中1 个位点与粉红色果实高度相关。利用该SNP 位点开发了1 个共显性dCAPS 标记,在红色、粉红色和杂合F1 3 种基因型之间的多态性较好。同时,利用番茄重测序数据分析番茄起源时发现,在粉红色番茄中SIMYB12 基因的上游存在1 个603 bp 的缺失,利用该缺
失突变位点开发了1 个共显性InDel 标记,在红色、粉红色和杂合F1 3 种基因型之间也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利用新开发的2 个标记对F2 群体进行遗传分析,鉴定结果与田间表型观察结果符合度均达到95% 以上,表明这2 个标记可以用于番茄苗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Chs 基因序列的茎瘤芥起源进化研究
陈发波,姚启伦*,董二飞,方 平
中国蔬菜    2016, 1 (1): 30-36.  
摘要429)      PDF(pc) (2036KB)(1268)    收藏

为探讨我国茎瘤芥的起源、进化,克隆、测序了30 份茎瘤芥及其近缘种的Chs 基因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网络及网状支系结构。结果表明:系统发育树将茎瘤芥及其近缘种Chs 基因序列分成3 个亚支,9 个支系。系统发育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茎瘤芥与其他芥菜变种之间不仅存在树状的进化关系,还大量存在非树状的进化史。网状支系分析结果表明,伊犁野生油菜可能是茎瘤芥A 基因组的供体,黑芥可能是茎瘤芥B 基因组的供体。茎瘤芥为芸薹属芥菜种的一个变
种,与薹芥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是由薹芥进化而来。单拷贝的Chs 基因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候选基因用于茎瘤芥及其近缘植物多倍体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甜瓜种质资源苗期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评价
南宇航 朱子成 王学征 李良睿 栾非时 *
中国蔬菜    2016, 1 (1): 37-44.  
摘要372)      PDF(pc) (1241KB)(1086)    收藏

采用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对从国内外搜集的 126 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苗期枯萎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单一接种条件下,枯萎病抗性评价结果为高抗种质 7 份,抗病种质 42 份,中抗种质 61 份,感病种质 15 份,高感种质 1 份;白粉病抗性评价结果为高抗种质 9 份,抗病种质 42 份,中抗种质 72 份,感病种质 3 份。复合接种条件下,筛选出甜瓜双抗种质 1 份,种质名称为 PI164331,引自印度。通过两种接种方法相关性分析可知,复合接种鉴定结果与单一接种鉴定结果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PO 膜对日光温室温光环境和黄瓜产量的影响
李衍素 1 王惠军 2 闫 妍 1 贺超兴 1 于贤昌 1* 米庆华 3*
中国蔬菜    2016, 1 (1): 45-48.  
摘要444)      PDF(pc) (1457KB)(1273)    收藏

为探究 PO(polyolefin,聚烯烃)膜在设施黄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覆盖 EVA(ethylene-vinyl acetate,醋酸乙烯)膜的日光温室为对照,研究了覆盖 PO 膜对日光温室温光环境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O 膜覆盖能使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提高 20~280 μmol·m-2·s-1,使温室气温和地温分别升高 0.2~2.0 ℃和 0.3~1.5 ℃ ;对黄瓜瓜把长和瓜直径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黄瓜瓜长,且使黄瓜商品瓜率提高 10 个百分点;使每 667 m2 黄瓜前期、中期、后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明显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 52.0%、27.2%、58.6% 和 43.4%,每 667 m2 收入提高 39.9%,投入产出比提高129%。综上,PO 膜在我国北方冬春季节设施黄瓜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西瓜 3 种性型花器官性别分化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单文英,纪高洁,张 洁, 宫国义,赵 泓,许 勇,张海英 *
中国蔬菜    2016, 1 (1): 49-54.  
摘要356)      PDF(pc) (3091KB)(1597)    收藏

以西瓜 3 种性型(雌雄异花同株系、全雌系和完全花雄花系)的雄花、雌花和完全花 3 种花芽为材料,制成石蜡切片,进行西瓜花芽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西瓜 3 种性型之间性别分化起始及同种性别之间花器官发育过程并没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雄花、雌花和完全花 3 种花芽分化首先要经过一个两性期,即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同时存在时期,在两性期之前三者不存在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当花芽长度为0.8~1.0 mm时两性期结束,开始雄花、雌花和完全花的差异发育,此后雄花和完全花的雄蕊原基快速增大,雌花和完全花的雌蕊原基开始分化为柱头和子房。在 3 种花芽发育过程中,完全花的花芽在两性期后明显比同时期的雄花、雌花的花芽长度更长。全雌系中的“畸形雌花”出现在两性期后,雌蕊原基的凹陷发育过程受阻,而本该停止发育的雄蕊原基继续分化,最终发育成可产生少量成熟花粉粒的雄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包头工业区蔬菜重金属富集及人群健康评价
栗利曼 1 刘菊梅 1 沈渭寿 2 蒋海明 1 卞晓燕 1 梁 栋 1 司万童 1,2*
中国蔬菜    2016, 1 (1): 54-59.  
摘要382)      PDF(pc) (1485KB)(1088)    收藏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内蒙古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和芹菜、叶用莴苣、菠菜、芫荽、油麦菜、大白菜、普通白菜等 7 种主要蔬菜中 Hg、Se、Zn、Cu、Pb、Mn、Cd 等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污染程度和 7 种蔬菜的食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受到中度重金属污染,其中 Hg 和 Se 污染非常严重;Zn、Mn、Cu 向蔬菜中迁移的能力较大;不同种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其中 Zn 在除大白菜外的其他 6 种蔬菜中含量均超标,Cu在油麦菜中含量超标,Hg 在芹菜、油麦菜和菠菜中含量超标,大白菜对各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均较小,而油麦菜、菠菜、芹菜、叶用莴苣对这 7 种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普遍较高,与其他蔬菜相比食用风险较大;儿童的摄食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抑制作用初探
曾 凤,黄永红,凌 键,茆振川,谢丙炎,杨宇红 *
中国蔬菜    2016, 1 (1): 60-63.  
摘要446)      PDF(pc) (2190KB)(990)    收藏

采用离体抑菌测定和盆栽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 1 号生理小种的抑制作用和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以及孢子萌发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韭菜水提液浓度为 0.75 g·mL-1 时,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 100%;当韭菜水提液浓度为 0.25 g·mL-1,处理 20 h 后观察,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5.47%;在盆栽试验中,基质中加入韭菜水提液浓度为 0.086 g·g-1 接种 15 d 后,甘蓝枯萎病的防治效率可达 40%,甘蓝死亡率下降 27%。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湖北省茄子品种抗褐纹病鉴定
杨绍丽,吴仁锋*,马晓龙,杨德枝
中国蔬菜    2016, 1 (1): 64-66.  
摘要299)      PDF(pc) (1137KB)(1076)    收藏

收集了目前湖北省市场上销售的34 个茄子品种,采用室内离体茄果人工接种的方法,鉴定了这些品种对茄子褐纹病的抗性水平。结果显示:从34 个茄子材料中鉴定出免疫品种8 个,高抗品种4 个,抗病品种2 个,中抗品种2 个,感病品种18 个,说明湖北市场上推广种植的茄子品种50% 以上为感褐纹病品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研究与实证分析
肖体琼,陈永生,何春霞,崔思远
中国蔬菜    2016, 1 (1): 67-70.  
摘要327)      PDF(pc) (1807KB)(1071)    收藏

为掌握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区域差异及薄弱环节,科学评价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理清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问题及思路,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构建了露地生产环节蔬菜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耕整地、种植、采收、植保、灌溉机械化水平等5 个二级指标,并提出了具体指标的计算方法。选取江苏3 个典型蔬菜园区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情况吻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制定蔬菜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抗TYLCV 番茄新品种济农佳粉的选育
任国三1 王文军2 程加祥1 皇传华1 王新峰1 马金刚3 姚福友4
中国蔬菜    2016, 1 (1): 71-73.  
摘要380)      PDF(pc) (1211KB)(922)    收藏

济农佳粉是以自交系09205-7 为母本,以自交系99011-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熟番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耐寒,坐果率高,果实粉红艳丽,果形圆整无果肩,大小均匀整齐,表皮光滑,不裂果,耐贮运,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含抗病基因Ty3)。平均单果质量300 g 左右,日光温室栽培每667 m2 产量12 500 kg,适宜长江以北地区保护地栽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早熟绿苦瓜新品种鑫翠的选育
肖昌华,旷碧峰,余席茂,邓先朝,唐 锷,谭美丽,刘小安,欧阳丰
中国蔬菜    2016, 1 (1): 73-75.  
摘要307)      PDF(pc) (1194KB)(911)    收藏

鑫翠是以DH23 为母本、以B08025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耐热能力突出。果皮翠绿色,果实圆筒形,突状瘤。果实纵径32~35 cm,横径6~7 cm,果肉厚1.0~1.2 cm。田间对霜霉病、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碧绿3 号。早熟性好,连续结果及丰产优势明显。每667 m2 产量3 800 kg 以上。适宜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山药新品种芹峰淮山的选育
陈 阳,马丽娜,周先治,林永胜
中国蔬菜    2016, 1 (1): 76-78.  
摘要444)      PDF(pc) (1188KB)(1543)    收藏

芹峰淮山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从福建省泉州市收集的淮山地方资源材料寸金薯中筛选出06-33 优良品系培育而成。中晚熟,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旺盛,块茎表皮褐色,长圆柱形,薯长50~130 cm,单薯质量500~1 100 g,薯味清香,品质优良,每667 m2 产量2 500 kg 左右,适宜在福建省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 号的选育
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罗伯祥
中国蔬菜    2016, 1 (1): 78-80.  
摘要388)      PDF(pc) (1241KB)(921)    收藏

淮鲜豆5 号是以台湾75 为母本、高雄5 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采用改良单籽传法育成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丰产、优质、中熟,出苗至采收鲜荚83 d(天)。平均每667 m2 鲜荚产量670 kg。鲜荚灰毛、深绿色,二粒标准荚长5.6 cm、荚宽1.3 cm,鲜百荚重312.5 g,鲜百粒重77.2 g。口感甜糯。适宜在江苏省内春播种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北京2015 年11 月蔬菜价格走势分析
张玉玺
中国蔬菜    2016, 1 (1): 81-82.  
摘要245)      PDF(pc) (1074KB)(810)    收藏
 2015 年11 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价格一直处于波动上行之中,下旬受北方地区大范围强降雪、强降温的影响,菜价大幅上涨,全月的价格始终在高于2014 年同期的价位上运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农业部蔬菜生产信息发布——受雨雪寡照等灾害天气影响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中国蔬菜    2016, 1 (1): 83-84.  
摘要277)      PDF(pc) (1039KB)(940)    收藏

据农业部蔬菜生产信息网监测,2015 年11 月蔬菜供应量同比基本持平,产地批发价环比、同比均上涨。12 月,进入蔬菜供应淡季,华北、东北等地受雾霾阴雪天气长时间影响,不利于蔬菜生长发育,预计蔬菜产地批发价仍将上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九十)番茄早疫病病原菌鉴定及综合防治技术
王莹莹1 纪明山1* 李宝聚2*
中国蔬菜    2016, 1 (1): 85-87.  
摘要380)      PDF(pc) (1059KB)(1697)    收藏

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 early blight)是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引起的一种常发性世界病害,该病在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希腊等地发病率高,严重时可使番茄减产35%~7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白菜繁种株花期主要异常症状的识别
张德双1 徐念宁2 张凤兰1 余阳俊1 赵岫云1 于拴仓1 汪维红1 苏同兵1 卢桂香1
中国蔬菜    2016, 1 (1): 88-90.  
摘要297)      PDF(pc) (1724KB)(874)    收藏

白菜制种的花期管理很重要,田间繁种株经常会因无地膜覆盖、缺水、肥害、激素危害、病虫害和二茬花危害等导致生长不良或出现异常症状。相比之下,除草剂残留和矮壮素的危害具有更强的隐蔽性、突发性,黄萎病(疑似)、霜霉病、根肿病以及根部线虫亦均已在制种田发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十九)陇南“三蒜”栽培技术
张金明2 张 权3 陈永辉3 侯 栋4 余宏军1 蒋卫杰1*
中国蔬菜    2016, 1 (1): 91-93.  
摘要364)      PDF(pc) (1195KB)(1077)    收藏

陇南市“三蒜”(蒜苗、蒜薹、蒜头)年播种面积超过11 000 hm2(16.5 万亩),占全市蔬菜面积的1/4。当地农民不仅在专业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而且还发明了蒜夹等实用工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韭菜良种繁育与鲜韭结合生产高效栽培
陈中府,张国娜,尹守恒,张 明,李纪军,吕爱芹,李玉琦
中国蔬菜    2016, 1 (1): 94-96.  
摘要276)      PDF(pc) (1211KB)(1196)    收藏

韭菜良种繁育与鲜韭生产相结合,冬春生产鲜韭价格高、效益好;夏秋繁种产量高、用工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闽南地区早稻—菜用大豆—青花菜一年三熟循环耕作模式
张明理
中国蔬菜    2016, 1 (1): 96-97.  
摘要297)      PDF(pc) (1154KB)(1009)    收藏

早稻—菜用大豆—青花菜栽培模式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减少土壤中各种虫害、病菌;同时水稻秸秆、毛豆豆秆、青花菜茎秆和菜叶的还田,使3 种作物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再利用,不仅改善了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补充土壤中有机质,而且使得周年3 种作物的肥料和农药使用量比往常减少20% 以上,有效实现了耕地的种养结合,保证了常年种植的产量和效益不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广西苦瓜—叶菜—豇豆—水稻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
冯诚诚,黄如葵*,黄熊娟,梁家作,黄玉辉,刘杏连
中国蔬菜    2016, 1 (1): 98-100.  
摘要300)      PDF(pc) (1171KB)(969)    收藏

苦瓜—叶菜—豇豆—水稻一年四茬栽培模式通过间套作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错开蔬菜大量上市时间,并通过水旱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年四茬的总收益在1.45 万元以上,促农增收效果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2015 年度全国名特优新蔬菜目录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中国蔬菜    2016, 1 (1): 101-103.  
摘要314)      PDF(pc) (1065KB)(1337)    收藏

资料来源于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中国农业信息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2015 年北京市大白菜审定品种
徐淑莲
中国蔬菜    2016, 1 (1): 103-104.  
摘要395)      PDF(pc) (1013KB)(934)    收藏

2015 年北京市大白菜审定品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北京新发地“蔬菜大王”系列报道——“辣椒大王”谈市场
马兆红,杨光平
中国蔬菜    2016, 1 (10): 1-4.  
摘要463)      PDF(pc) (2419KB)(1108)    收藏

王兴君,生于1966 年,吉林长春人,北京兴
君盛发蔬菜商贸中心总经理。22 岁时,他开始与“蔬
菜”结缘,卖过菜也干过物流。36 岁那年,他来
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辣椒,至今,
已有14 年的辣椒专业销售经验。2010 年起,他曾
连续6 年获得对北京新发地市场“有突出贡献的文
明经营户”荣誉。2015 年,他经营的辣椒销售额
突破8 000 万元。2016 年,他获封北京新发地市场
2015 年度“辣椒大王”称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韩国蔬菜生产与消费现状及贸易展望
郭林宇,宋欣欣,石昊飞,王雪琪,钱永忠
中国蔬菜    2016, 1 (10): 5-9.  
摘要411)      PDF(pc) (1733KB)(1565)    收藏

韩国是我国蔬菜出口的重要贸易伙伴。在对韩出口量和出口额持续上升的背后,我国蔬菜出口贸易
面临着韩国国内农业保护、技术性贸易壁垒、市场环境秩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古浪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志宏,李百国
中国蔬菜    2016, 1 (10): 9-12.  
摘要319)      PDF(pc) (1564KB)(901)    收藏

甘肃省古浪县大力推广马铃薯全膜垄作配套栽培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干旱长期制约全县经济发展
的“瓶颈”问题。但古浪县马铃薯产业仍然存在着配套资金滞后、劳动力相对匮乏、产业链条不完整、
种薯质量管理体系滞后、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为将该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出创新组织方式、
加快知识更新、突破攻关模式、健全市场体系、落实扶持政策、完善仓贮物流的发展对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基于农户视角的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分析
康婷,穆月英
中国蔬菜    2016, 1 (10): 13-19.  
摘要372)      PDF(pc) (2327KB)(1045)    收藏

基于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进
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种植规模、种植技术、流通情况、市场基础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生产支持政策对果类
蔬菜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地,将两个不同年度的果类蔬菜生产情况进行对比,从动态视角研究了近四年北京市果
类蔬菜生产的发展变化。主要研究结论为:(1)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主要为小规模农户;(2)蔬菜种植户的老龄化
趋势明显;(3)农户对于种菜新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4)土地规模、种菜技术、市场基础建设和政府政策均对蔬菜生产有
着显著正向影响;(5)政府对果类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根区温度对设施作物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傅国海,杨其长,刘文科,闫文凯
中国蔬菜    2016, 1 (10): 20-27.  
摘要296)      PDF(pc) (1622KB)(1317)    收藏

设施作物对根区温度变化的反应较空气温度更加敏感,根区温度的变化能够引起作物生理生态的剧烈变化。本文系
统总结了根区温度对设施园艺作物根系和冠层的生理生态影响及作用机制,阐述了设施园艺作物根区温度调控方法与技术研
究进展,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广西番茄砧木多抗材料筛选
荆子桓,王先裕,龙安四,孙岚明,陈宝玲
中国蔬菜    2016, 1 (10): 28-32.  
摘要373)      PDF(pc) (1803KB)(1014)    收藏

广西地区番茄生产除青枯病、枯萎病和根结线虫为害严重外,近两年大面积暴发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本试验采
用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对20 份番茄砧木材料进行对比、鉴定,筛选抗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多抗砧木材
料。结果表明,砧木材料T034 和T103 不但对青枯病、根结线虫、枯萎病具有良好抗性,而且对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表现
出优良的抗性,属于聚合多抗材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蚕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精准评价
杨生华,刘荣,杨涛,张红岩,杜萌莹,宗绪晓
中国蔬菜    2016, 1 (10): 32-40.  
摘要326)      PDF(pc) (1802KB)(1373)    收藏

为深入了解蚕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特征及相关性,以防虫网隔离纯化1 代的554 份国内外蚕豆种质资源为试材,
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采用数码考种仪获得的种子表型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蚕
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变异范围广,遗传多样性丰富,以百粒重的变异最大;百粒重、种子投影面积、周长、粒长、粒宽和直
径这6 个表型性状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80 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对8 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
前3 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74.60%、23.09% 和1.70%,累计贡献率达到99.39%,几乎覆盖参试种子数量性状的全部信息,
上述6 个表型性状的变异对第1 主成分贡献较大,均为籽粒大小性状;聚类分析将所有参试材料聚为3 类,与播期和地理来
源有一定相关性。基于种子表型性状的综合分析,筛选出11 份具有近圆形种子、适宜全程机械化种植和8 份具有高产潜力
的优异蚕豆资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镉低积累西瓜品种筛选研究
周泉,马陆平,易学赛,周坚
中国蔬菜    2016, 1 (10): 41-43.  
摘要267)      PDF(pc) (1544KB)(893)    收藏

2014~2015 年在镉污染土壤上进行镉低积累西瓜品种筛选试验,对参试西瓜品种的茎蔓、叶片、根和果实中镉含
量进行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茎蔓中镉平均含量为0.057 0 mg·kg-1,叶片中镉平均含量为0.062 1 mg·kg-1,根中镉平
均含量为0.054 8 mg·kg-1,果实中镉平均含量为0.009 2 mg·kg-1。参试西瓜品种果实中镉的含量均低于GB18406.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标准〔镉(Cd)≤ 0.05 mg·kg-1〕;西瓜各部位镉积累量:叶>茎蔓>根>果实;在土壤镉
含量0.310~9.480 mg·kg-1 范围内,随着土壤中镉含量增大,西瓜果实中镉含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湘西瓜11 号(洞庭1
号)、湘西瓜19 号(洞庭3 号)、金丽黄、绿虎、蜜童、东方娇子、泉鑫2 号、黑迷人等8 个西瓜品种,在土壤镉含量9.480
mg·kg-1 以下均可作为镉污染地区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的优选品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新型白色遮阳网对番茄育苗环境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玉梅,白龙强,慕英,李衍素
中国蔬菜    2016, 1 (10): 44-51.  
摘要361)      PDF(pc) (3283KB)(1053)    收藏

以番茄品种中杂105 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光率的新型白色遮阳网和传统黑色遮阳网覆盖对网室内温光环境、番茄
幼苗生长指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阳网遮光率的降低,网室内光量子通量密度(PFD)、气温、5 cm 和10
cm 地温均呈升高趋势。遮光率50% 的黑色遮阳网和白色遮阳网的透射光谱明显不同,黑色遮阳网对紫外光的透光率较高,
对可见光和红外光的透光率差别不大;而白色遮阳网对紫外光和部分红外光的透光率明显低于可见光。随着遮光率的降低,
两种颜色遮阳网处理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干质量、壮苗指数、光合色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片厚度均增加。综
合来看,夏季番茄育苗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遮光率20%~40% 的遮阳网,其中遮光率20% 的白色遮阳网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无纺布挂式立体栽培普通白菜研究
刘萍,杜庆平,汤朋先,徐顺飞,王艺霏
中国蔬菜    2016, 1 (10): 52-58.  
摘要322)      PDF(pc) (3198KB)(837)    收藏

以无纺布作栽培基质,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小型叶菜栽培的水肥一体化轻简栽培系统。以普通白菜品种扬州青1 号和
高梗白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该栽培模式下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普通白菜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营养液浓度对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叶绿素SPAD 值均有极显著影响;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两个
普通白菜品种的地上部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SPAD 值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系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降低
后升高的趋势;125% 全价营养液处理有利于提高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叶绿素SPAD 值,并保持根
系较低的丙二醛含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人工接种CMV 后辣椒植株中病毒含量的时序变化及症状表型
王兴兴,张正海,曹亚从,王立浩,张宝玺
中国蔬菜    2016, 1 (10): 59-62.  
摘要238)      PDF(pc) (1722KB)(851)    收藏

以5 份不同类型的辣(甜)椒为供试材料,人工接种CMV 重花叶型株系,通过DAS-ELISA 方法,分别检测接种5、
10、15、20、25、30 d 后辣椒植株中CMV 含量的时序变化,同时对供试材料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并对2 种方法得到的
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供试材料接种5~15 d 后的病毒含量逐渐增加,并于15 d 时达到最高水平,之后
略有回落;通过DAS-ELISA 检测得到的植株病毒含量与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得到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说明2 种鉴定方法获
得的结果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死亡谷芽孢杆菌NBIF-001 防治灰霉病研究
黄大野,周婷,姚经武,刘晓艳,曹春霞,杨妮娜,胡洪涛,龙同,杨自文
中国蔬菜    2016, 1 (10): 63-66.  
摘要470)      PDF(pc) (2131KB)(1091)    收藏

为明确死亡谷芽孢杆菌NBIF-001 菌株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结合显微观察确定其对灰霉病菌的抑菌
活性,并采用离体组织试验研究其对黄瓜叶部灰霉病及贮藏期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条件下
NBIF-001 对灰葡萄孢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发生扭曲、肿胀和变形;离体试验结果表明NBIF-001 对灰
霉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对黄瓜叶片灰霉病和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85.91% 和72.5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