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 2006年 1卷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十五”期间我国蔬菜科研进展(五)——我国蔬菜病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宝聚
中国蔬菜    2006, 1 (1): 1-5.  
摘要887)      PDF(pc) (797KB)(647)    收藏
在“十五”即将结束,“十一五”即将开始之际,本刊策划了我国蔬菜科研进展的专题报道,从2005年第8期至2006年第1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虽然包括的蔬菜种类不够多,但它基本反映了我国蔬菜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鉴于篇幅所限,截至本期,该专题暂告一段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蒌蒿重金属富集特征与食用安全性研究
潘静娴;戴锡玲;陆勐俊
中国蔬菜    2006, 1 (1): 6-8.  
摘要1165)      PDF(pc) (168KB)(867)    收藏
通过市场取样,结合土壤镉(Cd)本底值与Cd污染介质试验,研究了青蒿和白蒿品种对Cd、铬(Cr)、铅(Pb)等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和品种差异,以及作为茎叶菜食用的安全性。市场抽样显示,不同产地、市场和品种的蒌蒿食用部位均出现Cd的富集,达0.096~0.300mg·kg-1;土壤试验证明蒌蒿是一种Cd、Zn的超量积累植物,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盆栽试验证实蒌蒿根、茎、叶有强的Cd富集性,器官Cd含量为根>茎>叶,在20~240mg·kg-1的污染砂土中,根、茎、叶的Cd含量最高分别为532.9、207.1、106.5mg·kg-1。按照无公害标准,蒌蒿重金属含量超标,食用不安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苗期生长及矿质营养吸收的作用
贺超兴;张志斌;王怀松;
中国蔬菜    2006, 1 (1): 9-11.  
摘要1258)      PDF(pc) (168KB)(1071)    收藏
以烘干粉碎后的秸秆与灭菌后的土壤配制成栽培基质,接种5种丛枝菌根菌种接种剂进行番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种丛枝菌根共生微生物接种后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和矿质元素吸收有很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特别是对P、K吸收作用显著,对番茄干质量有明显增加作用。通过对番茄菌根侵染情况分析发现根部丛枝菌根侵染率(F)以Glomusmosseae-1和G.mosseae-2最高,可达30%以上,而丛枝菌根形成率(a)则以G.mosseae-2最高,促进番茄生长效果最好的菌种亦为G.mosseae-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南瓜属4个栽培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张天明;屈冬玉;王长林;王长林;刘宜生
中国蔬菜    2006, 1 (1): 11-14.  
摘要1013)      PDF(pc) (121KB)(823)    收藏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南瓜属4个栽培种中的88个品种间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10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共获得515条清晰可辨的标记,其中多态性条带202条,多态率39.2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籽南瓜与西葫芦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南瓜的亲缘关系次之,与笋瓜的亲缘关系最远。3个常见的栽培种中西葫芦与南瓜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笋瓜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果袋材质对番茄果实微环境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磊;徐坤
中国蔬菜    2006, 1 (1): 15-18.  
摘要894)      PDF(pc) (209KB)(1127)    收藏
以艾玛833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材质果袋处理番茄果穗后果袋内微环境的变化,以及对果实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质果袋均具有降低光强、提高温度、增加湿度的作用,其中塑料袋的作用最显著;套袋均可增加番茄单果质量,尤以硫酸纸袋对果实的促长作用最大,但塑料袋处理果实的成熟期最早。此外,不同材质果袋对番茄风味品质的影响不同,硫酸纸袋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糖酸比,对番茄风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葡聚六糖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范海延;曲国富;邵美妮;李天来;李宝聚
中国蔬菜    2006, 1 (1): 18-20.  
摘要1045)      PDF(pc) (318KB)(873)    收藏
用葡聚六糖对黄瓜幼苗叶面进行喷施处理,可以促进幼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提高,增强黄瓜幼苗的生活力,但黄瓜幼苗株高没有明显变化。同时,黄瓜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电导率降低,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含量明显增加。这些变化都可能与葡聚六糖诱导黄瓜幼苗抗病性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东北三省新的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初报
孟凡娟;许向阳;李景富;洪瑞
中国蔬菜    2006, 1 (1): 21-23.  
摘要1088)      PDF(pc) (159KB)(951)    收藏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鉴别寄主谱,对东北三省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进行分析鉴定。采集到的33个菌株主要为生理小种1.2.3、1.2、2.3、1.2.3.4和1.2.4,其中以小种1.2.3.4为主,而且1.2.3.4和1.2.4为新发现的生理小种。在以后的育种工作中需要引入新的番茄抗叶霉病基因,以培育出抗番茄叶霉病的新品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包衣尿素对甜椒生长的影响
曹兵;徐秋明;李亚星
中国蔬菜    2006, 1 (1): 24-25.  
摘要875)      PDF(pc) (247KB)(76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20%氟铃·辛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徐玉芳;赵京岚;王晶;黄永红;陈民生
中国蔬菜    2006, 1 (1): 26-26.  
摘要791)      PDF(pc) (72KB)(727)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优质丰产早熟南瓜新品种京红栗的选育
李海真;贾长才;张帆
中国蔬菜    2006, 1 (1): 27-29.  
摘要928)      PDF(pc) (162KB)(896)    收藏
京红栗为笋瓜(印度南瓜)一代杂种。早熟,易坐瓜,瓜形整齐一致且周正,膨瓜速度快,转色也快,单瓜质量为1.5kg,果实扁圆形,果皮橘红色,有光泽,瓜肉深橘红色,甘甜、细面,粉质度高,有板栗香味,耐贮。一般产量23~24t·hm-2。适于春、秋露地栽培,保护地早熟栽培和秋冬延后栽培。已在海南、广东、广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推广种植逾700hm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川农泡椒1号的选育
李能芳;严泽生;郭学君;李焕秀
中国蔬菜    2006, 1 (1): 29-30.  
摘要1054)      PDF(pc) (128KB)(1005)    收藏
川农泡椒1号是从美国引进的辣椒材料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加工型新品种,中晚熟,植株生长势中等;果实钝圆锥形,果面有浅褐色裂纹或螺旋状条纹,果肉特厚(约0.50cm),辣味浓,平均单果质量18.5g;特别适合作泡椒用,加工后风味独特。每667m2产量1500kg左右,高产可达2500kg,适于加工原料基地大面积生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冬瓜新品种白星的选育
周火强;胡新军;周晓波
中国蔬菜    2006, 1 (1): 31-32.  
摘要1018)      PDF(pc) (129KB)(977)    收藏
从长沙地区冬瓜农家品种中选出大型粉皮自交系Wx107,从地方青皮品种中选出优良自交系Wx139,经杂交育成中迟熟一代杂种白星。该品种叶片大,生长势强。果实圆筒形,外披白色蜡粉,内腔为侧膜胎座,空腔小,耐贮运。瓜长55~60cm,横径约25cm,肉厚约6cm,单瓜质量15kg左右,最大可达25kg。每667m2产量9000kg左右。耐疫病,抗枯萎病。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葫芦科蔬菜作物单倍体材料创制的研究进展
雷春;陈劲枫
中国蔬菜    2006, 1 (1): 33-36.  
摘要900)      PDF(pc) (203KB)(111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我在中东种菜的经历和感受
邹士国;吕素萍
中国蔬菜    2006, 1 (1): 37-38.  
摘要1146)      PDF(pc) (132KB)(970)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甜、辣椒优异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通过鉴定
中国蔬菜    2006, 1 (1): 38-38.  
摘要694)      PDF(pc) (43KB)(742)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迈向世界种业的重要一步——亚太种子协会2005上海年会综述
张孟玉
中国蔬菜    2006, 1 (1): 39-40.  
摘要779)      PDF(pc) (91KB)(849)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元谋干热区冬季甜脆玉米引种试验
冯光恒;木万福;沙毓沧;杨长楷;何璐
中国蔬菜    2006, 1 (1): 41-42.  
摘要744)      PDF(pc) (44KB)(682)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成立外联基地种植协会 确保配送蔬菜的质量和货源
王福东
中国蔬菜    2006, 1 (1): 41-42.  
摘要752)      PDF(pc) (132KB)(689)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2004年全国各地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
中国蔬菜    2006, 1 (1): 43-44.  
摘要705)      PDF(pc) (48KB)(670)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无公害番茄“全程质量控制”生产技术体系与应用
刘振田;王师千;赵进军;刘祥雷;王允成;翟今成
中国蔬菜    2006, 1 (1): 45-46.  
摘要787)      PDF(pc) (134KB)(776)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高寒阴湿区花椰菜套种大白菜高效栽培技术
程玉萍;李维民
中国蔬菜    2006, 1 (1): 47-48.  
摘要835)      PDF(pc) (130KB)(772)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大蒜(蒜薹、蒜头)无公害栽培技术
倪宏正;侯喜林
中国蔬菜    2006, 1 (1): 48-49.  
摘要789)      PDF(pc) (193KB)(993)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围场春胡萝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韩晓东;郭海燕;赵继艳
中国蔬菜    2006, 1 (1): 50-51.  
摘要731)      PDF(pc) (133KB)(893)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中国农资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记首届中国农资连锁与市场营销高层论坛
方根林
中国蔬菜    2006, 1 (1): 51-51.  
摘要721)      PDF(pc) (45KB)(658)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菊花脑脱水加工技术
邓昌斌;赵飞雄;艾荒原
中国蔬菜    2006, 1 (1): 52-52.  
摘要730)      PDF(pc) (75KB)(791)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球茎茴香的贮藏技术
高丽朴;郑淑芳
中国蔬菜    2006, 1 (1): 53-53.  
摘要690)      PDF(pc) (74KB)(800)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食用仙人掌—樱桃番茄—香椿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霍国琴
中国蔬菜    2006, 1 (1): 54-54.  
摘要756)      PDF(pc) (74KB)(649)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芦笋试管苗移栽新技术
李芳;张元国;包艳存;刘宁;魏秀华
中国蔬菜    2006, 1 (1): 55-56.  
摘要720)      PDF(pc) (150KB)(855)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周广熊
中国蔬菜    2006, 1 (1): 56-56.  
摘要668)      PDF(pc) (74KB)(736)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蚜虫的识别与防治
石宝才;胡铁军
中国蔬菜    2006, 1 (1): 57-58.  
摘要856)      PDF(pc) (670KB)(1748)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引起辣椒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张向华
中国蔬菜    2006, 1 (1): 58-59.  
摘要682)      PDF(pc) (132KB)(1137)    收藏
详见PDF下载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2005年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回顾
李建伟;
中国蔬菜    2006, 1 (10): 1-2.  
摘要695)      PDF(pc) (39KB)(755)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河北省五大蔬菜优势产区
于凤玲;蔡淑红;聂承华;
中国蔬菜    2006, 1 (10): 3-4.  
摘要854)      PDF(pc) (41KB)(855)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低温冷藏大蒜出库后内芽生长特性观察
王吉庆;冯素萍;马源;李静;
中国蔬菜    2006, 1 (10): 4-6.  
摘要1171)      PDF(pc) (167KB)(998)    收藏
以宋城大蒜为试材,研究了低温冷藏大蒜不同入库时间和出库时间对大蒜内芽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出库时间,入库时间越早出库后内芽生长的速度越慢,芽/瓣达到0.333及1.000所需的时间越长;同一入库时间,出库时间越晚出库后内芽生长速度越快,芽/瓣达到0.333及1.000所需的时间越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简讯
中国蔬菜    2006, 1 (10): 6-6、48.  
摘要728)      PDF(pc) (135KB)(677)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豇豆枯萎病抗性与水杨酸互作关系
张衍荣;王小菁;张晓云;文锋;
中国蔬菜    2006, 1 (10): 7-9.  
摘要1051)      PDF(pc) (131KB)(861)    收藏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豇豆枯萎病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对感病品种浸根处理后再接种(挑战接种)的幼苗发病率和对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浓度大于1.0mmol·L-1的SA处理4h后能显著地抑制豇豆枯萎病病菌孢子萌发;在1.0~10.0mmol·L-1范围内,随浓度的升高SA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大;在不影响豇豆感病品种幼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5.0mmol·L-1的SA减轻幼苗发病率最为有效;豇豆感病品种经SA处理后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升高,挑战接种后的酶活性变化比未经SA处理的上升早且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萝卜几个主要植物学性状的遗传
张丽;
中国蔬菜    2006, 1 (10): 10-12.  
摘要1331)      PDF(pc) (153KB)(792)    收藏
以5个植物学性状不同的萝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叶形态及根形态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萝卜叶型受细胞核内1对基因控制,板叶对花叶为显性;红叶柄对绿叶柄为不完全显性,同时紫红肉基因也会对叶柄色的遗传产生影响;萝卜肉质根长、根粗两个性状均为不完全显性,属细胞核遗传,不受细胞质的影响;绿皮紫红肉的心里美与绿皮或白皮萝卜品种杂交时,皮色表现紫红或浅紫红色,说明紫红肉基因在杂交过程中对皮色也产生了影响,其遗传规律比较复杂;萝卜肉质色的遗传表现为肉质白色×绿色,F1肉质淡绿色;肉质紫红色×白色,F1表现为白肉紫红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果实发育中后期植株生理特性
李静援;焦自高;于贤昌;董玉梅;王崇启;
中国蔬菜    2006, 1 (10): 13-15.  
摘要1107)      PDF(pc) (188KB)(808)    收藏
对日光温室两个厚皮甜瓜品种果实发育中后期植株生理特性及果实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发育中后期,两个厚皮甜瓜品种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节位升高而不断升高;鲁厚甜1号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呈“V”型;两个厚皮甜瓜品种根系活力均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而降低;金玉果实膨大期为授粉后第10~15天,鲁厚甜1号为授粉后第12~19天;两个厚皮甜瓜品种果实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VC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隔沟交替灌溉在甘蓝、青花菜和大白菜上的应用
王志平;李昌伟;黄以华;张娜;
中国蔬菜    2006, 1 (10): 16-18.  
摘要1050)      PDF(pc) (161KB)(914)    收藏
对隔沟交替灌溉在秋甘蓝、青花菜和大白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隔沟交替灌溉与传统灌溉相比,甘蓝、青花菜和大白菜的产量降低均不显著,但灌溉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33.5%、25.4%和62.0%,灌溉水生产效益分别增加43、28和51元.m-3,平均单株根干质量分别增加60.0%、34.1%和58.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亚适温催芽对提高西瓜幼苗根系抗寒力的效应
陈垣;郭凤霞;李妮;熊祥云;
中国蔬菜    2006, 1 (10): 21-22.  
摘要833)      PDF(pc) (217KB)(919)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