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产业广角
    李书田
    中国蔬菜. 2024, 1(7): 6-1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24
    摘 要:利用文献资料分析了我国主要叶菜类蔬菜的施肥现状和施肥效应,阐述了叶菜类蔬菜上氮、磷、钾推荐施肥量,施肥效应包括相对产量、增产量、增产率、产量反应和养分的农学效率。影响叶菜类蔬菜产量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氮,其次为钾,而后为磷。叶菜类蔬菜推荐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减少氮、磷肥用量,适当增加钾肥用量,但却增加了产量。因此,在叶菜类蔬菜上合适的推荐施肥方法是实现节肥增效的有效途径。
  • 栽培管理
    曹莉,杨建辉,曹正鹏,任伟,张丽,关永,马芳,潘倩,高明
    中国蔬菜. 2024, 1(9): 134-136.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55
    栽培技术不够统一、生产管理水平偏低成为制约甘肃省陇南市大叶芥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通过对大叶芥菜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不断优化,使大叶芥菜商品率达到95%以上,每667 m2经济效益提高25%以上。
  • 产业广角
    张晶, 周向阳, 迟亮, 吴建寨, 刘继芳
    摘 要:2024 年,我国蔬菜市场价格总体基本符合常年季节性波动规律,但夏秋季节偏高位运行。受不利天气及其延续性影响,预计2024 年冬季、2025 年春季菜价上行较往年偏缓,上涨区间可能相对较长。考虑到2024 年菜价整体偏高,在田面积同比增加,预计2025 年春季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
  • 产业广角
    贾浩然,袁一琪,弓亚桐,王哲,杨江澜*
    中国蔬菜. 2024, 1(12): 11-19.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9
    为分析我国辣椒产业的种植生产效率,基于我国辣椒主产省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22年辣椒种植生产效率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辣椒种植生产效率普遍较低,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经营主体的最优种植规模和生产效率存在差异,东北地区辣椒种植农户的生产效率最优,西北地区以种植大户为最优,黄淮海和中南地区以合作社为最优,华东和西南地区则以龙头企业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辣椒种植生产效率需要根据地区特点和经营主体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创新,并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培训,全面保障各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最优。
  • 产业广角
    聂莹☆,布海乔☆,陈蕾,钟瑶,吴思齐*
    中国蔬菜. 2024, 1(10): 1-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3
    发展智能化设施蔬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对于确保蔬菜供应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设施蔬菜智能化发展进行宏观分析,梳理其发展现状,揭示了其对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品质及确保市场供应的重要性,发现尽管设施蔬菜智能化在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表现突出,但高昂的初始投资和维护成本、技术与人才之间的不匹配以及数据安全与技术不确定性等问题限制其广泛应用。同时提出了增长型、扭转型、防御性、多样化等一系列策略,包括降低进入门槛、推动技术创新、加强技术与人才培养以及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具体措施,旨在为设施蔬菜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路径。
  • 栽培管理
    周世平,刘中良,高俊杰,刘晨曦,王婷,陈震,韩珑,闫伟强, 王文亮,刘志勇,李衍素
    中国蔬菜. 2024, 1(8): 130-132.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49
    露地辣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模式的核心技术包括选用高抗品种、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化学农药减量、生物农药应用以及无人机飞防等,可比常规种植模式减施化肥22%,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1.14%,鲜椒增产13.8%。
  • 研究论文
    黄新芳,孙亚林,杨英楠,柯卫东,彭静,董红霞,刘玉平,李峰,李双梅,朱红莲,刘义满,黄来春,李明华,周凯,匡晶,刘正位,王芸,钟兰,季群,王直新
    中国蔬菜. 2024, 1(7): 92-9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39
    从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中选择62 份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多子芋种质资源,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优异种质资源筛选。结果表明,白芽多子芋的株高、生育期、单个子孙芋质量、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均低于红芽多子芋,而叶面积、分株数量、母芋质量、子孙芋质量、球茎总质量、商品芋质量、子孙芋数量均高于红芽多子芋。生育期与株高、母芋质量、单个子孙芋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分株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面积、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子孙芋数量呈显著负相关。株高、叶面积、子孙芋质量、球茎总质量、商品芋质量间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与子孙芋质量、球茎总质量、商品芋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个子孙芋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10 份,其中包含3 份特异种质资源。
  • 产业广角
    朱莉1 ☆,谢雪果2 ☆,丁仁展1,高婷1,罗泽明3,刘振国1*
    中国蔬菜. 2024, 1(6): 19-2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15
    摘 要:老挝西瓜产业依托中国生产技术和中国市场而发展,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代表。老挝气候利于早春西瓜栽培,能较好填补中国早春西瓜供应缺口;老挝西瓜生产总成本较中国类似气候地区如海南低1 200~2 600元 ·( 667 m2)-1,中老铁路的通车也为老挝西瓜运输降低了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老挝西瓜生产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西甜瓜产业园区较少等问题,随着中国包括人才、良种良法、资金等资源的涌入,以及“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不断向中下寮平原区发展,将建立起完善的西瓜产业链,推动老挝西瓜产业。
  • 品种选育
    郑永伟,李掌*,文国宏,曲亚英,白永杰,李建武
    中国蔬菜. 2024, 1(12): 136-13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84
    陇薯23号是以延97-8为母本,以品系L0404-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95 d(天)左右,大中薯率80%左右,平均单薯质量115.5 g,单株结薯数7.25个。株型半直立,薯块圆形,薯皮黄色,薯肉浅黄色,芽眼浅,干物质含量24.83%,淀粉含量18.36%。每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适宜在北方一作区的甘肃、陕西、新疆、青海、宁夏种植。
  • 栽培管理
    董文阁1,刘念1,刘晓伟1,董莉1,刘玉凤2*,孙周平2
    中国蔬菜. 2024, 1(10): 142-14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60
    日光温室番茄秸秆整秆原位还田是秸秆处理的新模式,可实现番茄2 年5 茬连续种植,不仅省时省力、省肥省药,而且解决了蔬菜秸秆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等问题。连续8年种植实践表明,日光温室土壤性状良好,番茄产量稳定,农户收益显著提高。
  • 产业广角
    孔汇鑫, 孙伟, 许世泉, 赵仁杰, 孔繁涛
    在建设贸易强国的背景下,整合了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中国海关等多平台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蔬菜产销情况,从出口量、出口品种及主要出口国家等方面探究了进出口趋势及贸易特点。根据当前进出口贸易形式,从突发事件、出口关税、绿色壁垒和极端天气方面探讨了影响中国蔬菜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从蔬菜品种优化、出口基地及布局、技术瓶颈突破创新和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四方面提出了扩大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 产业广角
    邹学校,杨莎,戴雄泽,朱凡,徐昊,远方
    樟树港辣椒已有200 多年的栽培历史。本文重点介绍了樟树港辣椒嫩果尖椒的来源,高口感品质形成的机理,产业发展历史和存在问题。针对嫩果尖椒产业存在的问题,育成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嫩果尖椒新品种,研发高口感品质嫩果尖椒高产栽培的技术,并迅速在全国推广。高口感品质嫩果尖椒迅速畅销全国,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樟树港辣椒由地方品牌提升为全国知名高端品牌,实现樟树港辣椒高口感品质嫩果尖椒向“樟树港辣椒”品牌高口感品质嫩果尖椒的飞跃。
  • 品种选育
    赵孟良,王金贵,郑开福,任延靖
    中国蔬菜. 2024, 1(9): 124-126.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58
    青芋7号是由河南地方优良菊芋农家种经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加工型中晚熟菊芋新品种。全生育期175 d(天)左右,株高160~200 cm,分枝数17~22个;块茎呈瘤状,分布较集中,外皮红色,肉白色,平均块茎质量36.2 g,表面光滑,须根少;干物质含量192.0 g·kg-1,可溶性糖含量57.0 g·kg-1,粗蛋白含量20.6 g·kg-1,粗纤维含量6.7 g·kg-1,川水地栽培每667 m2产量可达5 800 kg,适宜在青海省川水地、浅山地种植。
  • 品种选育
    桑爱云,刘建军,申炳涛,张瑞霞,王义辉,李颜,马文全
    中国蔬菜. 2024, 1(8): 124-126.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44
    单田芳6号是以高代自交系DP1-8为母本,以KS8-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大果型单生朝天椒一代杂种。株型紧凑,株高78cm左右,开展度72cm左右,分枝能力和坐果能力强。果实指形、顺直、美观,果面光滑,纵径7.0~9.0cm,横径1.0cm左右,青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色,中辣,鲜果VC含量650mg·kg-1,辣椒素含量0.16%。中早熟,始花节位第11节左右,定植至始收90d(天)左右。抗疫病,每667m2鲜椒产量4500kg左右,适宜河南、安徽、甘肃、河北、湖北、江苏、宁夏、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新疆等地早春保护地或越夏露地种植。
  • 栽培管理
    赵淑霞1,陶金先2,魏家鹏3,胡铭4,张远梅4,李胜4,徐立功2*,谷停停5
    中国蔬菜. 2024, 1(6): 145-14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29
    自2020 年鲁渝东西部农业协作工作开展以来,重庆市开州区在“寿光蔬菜”栽培模式的技术支持下,开展连栋塑料大棚螺丝椒冬茬栽培,采用“六统一分”的经营模式,降低了当地辣椒种植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已作为鲁渝农业协作典型案例示范推广。
  • 产业广角
    万歆钰,穆月英*
    中国蔬菜. 2024, 1(12): 1-1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1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国,蔬菜也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类,2022 年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6.157%。RCEP协定签署与生效的背景下,探究中国与各伙伴国间的蔬菜贸易状况与潜力对深化出口积极效应,提升中国蔬菜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6—2022 年中国对RCEP伙伴蔬菜出口贸易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与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RCEP 伙伴的贸易效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测算各国出口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和RCEP伙伴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经济差距、蔬菜单产和贸易环境均对蔬菜出口具有显著性影响;RCEP伙伴的法治水平、经济制度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水平对蔬菜出口效率具有积极影响,而出口目的地的廉洁水平以及政府效率的提升反而不利于贸易效率的提高;中国对RCEP 伙伴蔬菜出口历年的平均效率为0.667,但RCEP 伙伴内部各国别间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应继续提高蔬菜出口质量,加快推进RCEP 协定内容的落实并持续拓展与RCEP伙伴的合作深度与广度以减少贸易阻力,促进蔬菜出口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 专论与综述
    赵凤佳1,2,王桂霞2,3,孙健2,3,常琳琳2,3,钟传飞2,3,李双桃2,3,董静2,3,隗永青2,3,张宏力2,3,张运涛2,3,吴瑞刚1*,孙瑞2,3*
    中国蔬菜. 2024, 1(6): 24-3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15
    摘 要:草莓是一种受欢迎的高经济价值水果,其独特的果香与其所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密切相关。果实香气品质对评估草莓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近年草莓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草莓果实香气物质的组分,影响果实香气的因素(品种、果实成熟度、栽培方式),贮藏、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以及草莓香气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草莓香气育种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姜宇,王娟,刘力勇,谭巍,王志伟,冯一新,王琳,李金龙
    中国蔬菜. 2024, 1(8): 103-10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24
    为探究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合施用对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光辉101番茄为试材,设置7个不同施肥处理,即不施肥(CK)、配方施肥(M-1)、常规施肥(M-2)、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M-3),以及M-1、M-2、M-3分别减量1/3且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M-4、M-5、M-6),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3处理的番茄植株长势最好,与CK相比,株高、茎粗、节间数分别增加了19.44%、13.57%、15.1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单果质量、平均坐果数及单株产量、小区产量、总产量分别增加了3.45%、14.66%、19.35%、18.77%、18.77%。综合来看,每667m2基肥施用硫酸钾、稳定性氮源掺混肥料50kg及微生物菌剂(短小芽孢杆菌M101、哈茨木霉TH7、淡紫紫孢菌PL22)2kg,追肥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N∶P∶K=19∶19∶19)45kg、大量元素水溶肥(N∶P∶K=15∶5∶30)15kg及微生物菌剂24kg,即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M-3)处理可作为番茄的最佳施肥方案。
  • 研究论文
    赵丽芬1,3,王青青1,2,奥宁1,2,杨巍1,2,唐兵1,2,莫传园1,2,张宝会1,2,陶莲1,2,付文苑1,2,邓英1,2*
    中国蔬菜. 2024, 1(6): 81-8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3.4004
    摘 要:为充分利用韭菜资源,筛选营养品质较高的韭菜品种,对7 个青韭品种、3 个韭黄品种共10 个样品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分析,测定氨基酸、可溶性淀粉及矿物质含量等13 项营养品质指标,运用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韭菜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 个样品的13 项营养品质指标差异显著,系统聚类分析将10 个样品分为3 类。第Ⅰ类为20-CJ37-1、20-CJ36-1、20-CJ17、20-CJ38;第Ⅱ类为21-CJ43、20-CJ37、20-CJ8、20-CJ26、20-CJ38-1;第Ⅲ类为20-CJ1。主成分分析提取了韭菜品质综合评价的3 个主成分,获得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淀粉、含水量、可溶性蛋白、热值5 个营养品质评价指标。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模型分析表明20-CJ17、20-CJ36-1、20-CJ26 的营养品质较高。
  • 产业广角
    冷杨, 郑宇豪, 高丽红, 柴阿丽, 李宝聚, 田永强, 高淼, 万克江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稳步发展,在保障蔬菜均衡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覆盖栽培、高强度连作、化学投入品过量施用、设施环境内水热失衡等原因,我国设施蔬菜土壤普遍出现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微生物区系破坏、土传病害加重等一系列障碍问题。推进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有效治理对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蔬菜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我国设施蔬菜土壤障碍的主要类型,提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精准诊断、精准施策、精量投入、精细管理”的“四精”治理路径和“控害增菌、增碳控肥”核心技术模式,总结其应用效果,提出推进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政策建议。
  • 研究论文
    陈启峰,李星,富宏丹,余朝阁,刘义玲,董文阁,张华仁,孙周平
    中国蔬菜. 2024, 1(9): 104-11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12
    为了促进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生产,探求适宜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宜机化栽培的垄距参数,以番茄品种瑞一郎为试验材料,以传统南北垄栽培方式为CK,设置RD1(中心垄距1.6 m)、RD2(中心垄距1.8 m)、RD3(中心垄距2.0 m)东西垄3个处理,研究东西垄不同垄距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植株冠层环境、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东西垄3种垄距处理番茄株高、茎粗、茎叶鲜质量、果实品质等无显著差异;RD2处理单株光截获量、单株产量分别比CK增加11.22%和11.1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RD2条件下,与CK相应位置比较,东西垄南侧行单株光截获量普遍高于北侧行,并高于CK,同时东西垄南侧行平均单株产量提升6.30%~21.46%、北侧行平均单株产量提升4.06%~10.93%。此外,RD2垄间(作业道)宽1 m能够满足宽度为50~75 cm的多功能作业平台车作业需求。综上,中心垄距1.8 m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宜机化栽培的垄距参数。
  • 总目录
    中国蔬菜. 2024, 1(12): 149-154.
  • 产业广角
    吕晓兰,周文佳,刘妍*,王哲,赵帮宏
    中国蔬菜. 2024, 1(6): 1-1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19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姜生产国和出口国,生姜品种丰富、生产规模基本稳定。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生姜的国际地位和国内生产销售情况发现,老产区优势逐渐消失、生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姜市场价格波动明显。因此,各地新老产区应该制定不同发展方向,突显优势;加快科技研发,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构建生姜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市场透明度。
  • 产业广角
    俎利英,吴曼,王哲,刘妍
    中国蔬菜. 2024, 1(9): 15-2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0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生姜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户收入,在研究我国生姜种植投入产出的基础上,对经营规模、农户年龄、种植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影响生姜种植成本收益波动的因素。结果发现:生姜价格波动幅度大是造成收益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生姜产量不稳定对收益的影响也比较大;生姜规模增大对效益提升并不显著,随规模上升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导致利润下降;从成本角度看,老龄农户采取减少投入、降低风险的经营策略,成为生姜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因素。基于此提出发展生姜特色保险,降低农户经营风险;发展期货市场,稳定生姜价格;加大生姜专用小型机械的研发投入;以服务规模化提升生姜产业规模效益等建议。
  • 品种选育
    张丽琴,兰梅,徐学忠,胡靖锋,杨红丽,赵雅兰,和江明
    中国蔬菜. 2024, 1(8): 127-129.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46
    云油麦1号是从地方品种龙岩绿叶莴苣的混杂群体中经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叶用莴苣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31~35cm,开展度40~45cm;叶片披针形,绿色,叶面光滑,口感脆香,品质好;单株叶片数37~40片,单株质量270~300g,每667m2产量2400kg左右,高抗霜霉病,耐抽薹,适合云南省滇中地区全年栽培,夏、秋保护地栽培定植至采收50~55d(天),冬、春保护地栽培定植至采收60~65d(天)。
  • 栽培管理
    谢玲玲,弭宝彬,刘丹,肖伟,周火强*
    中国蔬菜. 2024, 1(6): 148-15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31
    “三门肉冬瓜”是湖南株洲的地方特色品种,采用设施育苗和春提早栽培技术,可充分发挥其品质优势,实现提前上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搭架栽培相比,爬地栽培的投入产出比更高,可作为将来应对农村劳动力紧缺、农业产业效能低的一种轻简化高效栽培模式。
  • 特色产业
    董晓宇1,邵秀丽2*,姚秋菊1*,常晓轲1,张慎璞2,韩娅楠1,史艳艳1,李丽1
    中国蔬菜. 2024, 1(6): 136-14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16
    通过对中牟县及周边大蒜产区的调研,总结了中牟大蒜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包括种植面积、机械化程度、套种模式等;以及存在的问题,如品种落后、价格劣势、品牌滞后等;最后从集约化发展、标准化进程和保证蒜农利益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推动中牟县大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产业广角
    张敬敏1,李光聚2,李培之1,张友祥1*
    中国蔬菜. 2024, 1(10): 13-1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6
    农业标准化强调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新时代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途径。本文以设施蔬菜 产业为例,分析总结了我国设施蔬菜产业标准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如蔬菜标准体系不健全、蔬菜标准制定原则落实不到位、蔬菜产业标准化普及度低、蔬菜生产标准化与蔬菜产品优质优价错位等。依托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经验做法,阐述了该中心在构建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制定过程、加强标准化试点建设、以优质优价助推蔬菜产业标准化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思路,为“寿光模式”转化成乡村振兴模式提供借鉴 。
  • 栽培管理
    王冰华1,孙桂芝2,李云飞1,郭芳1,王帅1,赵鹤1,王铁臣1,曹玲玲1*
    中国蔬菜. 2024, 1(6): 152-15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34
    为充分利用塑料大棚冬闲时段,北京市顺义地区探索出了塑料大棚叶用莴苣(结球生菜)—番茄周年高效生产模式,每667 m2 年产值、年利润分别为31 820、12 200 元,较常规生产模式分别增加8 100、4 900 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 专论与综述
    秦恒山1,2,毛鹏鹏1,3,李清明1*,郑胤建1*
    中国蔬菜. 2024, 1(6): 31-3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10
    摘要 (119) PDF全文 (1008)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辣椒素类物质是辣椒属果实特有的一类天然次生代谢物,在食品工业和治疗人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生物合成受到光环境和遗传因素的调控。研究表明,辣椒素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受单色蓝光、红光、远红光及光强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光照对辣椒素类物质生物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其转录调控机制,为解析辣椒素类物质在特定光环境下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 研究论文
    王婷,韩珑,高俊杰,刘中良,陈震,闫伟强,谷端银
    中国蔬菜. 2024, 1(8): 109-11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4010
    为探究适宜设施韭菜种植的新型肥料,以独根红韭菜为试材,在等量追施氮肥条件下,研究甲壳素、氨基酸、鱼蛋白、海藻酸、腐殖酸5种生物刺激素对韭菜产量、品质、光合色素含量和植株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生物刺激素均能显著增加韭菜总产量和分蘖数,且腐殖酸处理的总产量和分蘖数分别比常规施氮处理增加24.40%和24.41%。不同生物刺激素处理对韭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2kg·(667m2)-1腐殖酸处理效果最好,不但提高植株丙酮酸含量和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而且能显著降低硝酸盐和纤维素含量。腐殖酸处理下韭菜植株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和空白对照,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最高。综合分析表明,2kg·(667m2)-1腐殖酸处理能够实现韭菜高产、高品质的生产。
  • 产业广角
    马英杰1,陈炜1*,邓生菊2*
    中国蔬菜. 2024, 1(6): 11-1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20
    摘 要: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在农业强国战略指引下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从生产现状、种植结构、种植区域、供求、消费、收益和贸易等板块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得出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着国际环境出现新变化、突破性品种较为缺乏、资源环境约束愈紧、生产投入成本增长较快、品种抗病性参差不齐等方面的挑战;提出实施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注重产业延伸、强化技术支撑、确保产业安全、建全经营体系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议从合理规划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培育绿色优质品种、推进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等路径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专论与综述
    韩彩婷1,2,李玉双1,刘宏斌2,王靖雯1,2,徐靖2,刘普浩2,高淼2*
    中国蔬菜. 2024, 1(10): 28-3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27
    摘要 (117) PDF全文 (1080)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阿特拉津为三嗪类除草剂,可以控制一年生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也可以抑制某些多年生杂草,是世界上玉米生产中最重要的除草剂之一,还可用于高粱、甘蔗、果树等。其在环境中具有中等持久性,可在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中残留,易对下茬作物,如油菜、普通白菜、菜薹、黄瓜、辣椒、豇豆、秋葵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就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展开综述,从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3 个方面介绍了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技术,整理归纳了以往研究中证实的可以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类群,从降解过程、降解基因两个方面阐明了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分析了影响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研究论文
    王同林,邵志勇,聂智星,郭赛赛,王宏,郑积荣*
    中国蔬菜. 2024, 1(12): 106-112.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36
    为研究喷施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番茄脐腐病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杭杂603 粉果番茄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对番茄植株定期外源喷施100、200、400 mg·L-1 的ABA 水溶液,测定脐腐病发病率、茎粗、单果质量等农艺性状,果实VC 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Ca 含量及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ABA 均可以显著降低番茄脐腐病的发病率,200 mg·L-1 及400 mg·L-1 浓度的降低效果更显著,且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所有浓度的ABA 处理均可以显著增加茎粗,且不同浓度间无显著差异;200、400 mg·L-1 ABA 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叶柄粗、单果质量及健康果实个数,而100 mg·L-1 ABA 处理对这些性状影响不显著;100 mg·L-1 ABA 处理会使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 含量显著提高,而200 mg·L-1 浓度处理显著降低两者含量;400 mg·L-1 浓度处理显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显著提高VC含量;200 mg·L-1 ABA 可以提高果实、叶片Ca 含量,对叶片和果肩部分Ca 含量提高尤为明显。综上,外源喷施200 mg·L-1和400 mg·L-1 的ABA 处理显著降低番茄脐腐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番茄单果质量、健康果实个数和茎粗,结合成本考虑,200 mg·L-1 ABA 适合应用于实际番茄生产脐腐病防治中,100 mg·L-1 的ABA 既可以显著降低脐腐病的发生,又可以显著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VC 含量,适合应用于番茄高品质栽培中。
  • 品种选育
    谢登雷,杨喆,刘艳萌,张建恒,陈慧宇,崔江慧
    中国蔬菜. 2024, 1(7): 119-12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37
    冀农薯8862 是以品系V7-88 为母本,以斯凡特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择、鉴定育成的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 植株直立,株高约70 cm,生育期80 d(天)左右。薯块圆形,浅黄皮浅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干物质含量18.1%,淀 粉含量13.4%,还原糖含量0.29%;单株结薯6~8 个,平均单薯质量195.3 g,商品薯率85% 以上,每667 m2 产量2 800 kg 左右。中抗PVX、PVY,适宜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一季作区种植。
  • 品种选育
    张继宁,阎世江
    中国蔬菜. 2024, 1(6): 122-12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29
    摘 要:晋圆茄6 号是以超九叶变异株系338-1-3 为母本,以自交系339-1-2-1-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黑圆茄一代杂种。定植至始收约50 d(天),始花节位为第7 节左右;株型直立,生长势强,平均株高85.6 cm,开展度84.9 cm,叶片卵圆形、深绿色,有紫晕;果实近圆形,果皮黑亮,果萼紫色,有少量刺,果肉淡绿色,肉质紧实,商品性好,平均单果质量602 g;对黄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新短把黑,每667 m2 产量5 600 kg 左右,适宜山西省及圆茄产区春夏季露地种植。
  • 研究论文
    洪成,赵建荣,程春园,郑婉婉,耿三省,陈斌,杜和山,张晓芬
    中国蔬菜. 2024, 1(7): 33-4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13
    以273 份辣椒种质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73 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7 个重要农艺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9.99%~107.16%,供试材料间单果质量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07.16%,单株果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97;13 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较高;果实横径、果顶形状、胎座大小、青熟果颜色是辣椒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将13 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59.91%,分别反映了果实横径、果顶形状、胎座大小、青熟果颜色。通过综合得分获得10 份优良辣椒种质,排名前三的辣椒种质为来自云南的薄皮椒T302、T281、T301,其单株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横径均较高。聚类分析将273 份辣椒种质分为4 个组群,有效区分了不同的辣椒材料。
  • 特色产业
    秦玉红,王波,陶跃顺,王富,李磊,张守才,张功臣
    中国蔬菜. 2024, 1(9): 130-13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27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地区生产的樱桃番茄因其独特的口感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平度市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樱桃番茄,并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和管理技术。近年来平度市樱桃番茄产业发展较快,栽培面积已达0.13万hm2以上,年产值高达14亿元。然而,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成本增长较快、标准化体系不完善、品牌带动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平度地区樱桃番茄产业调研,分析了平度市樱桃番茄的产业现状,详细阐述了其独特的栽培环境、创新栽培技术和模式、适宜的樱桃番茄品种、多元化生产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营销模式、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等六大产业发展优势,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了产业发展建议。
  • 专论与综述
    蔡佳敏1,2,蔡琳琳3,贾思禹4,樊旭东1,王靖雯2,王纪忠1*,高淼2*
    中国蔬菜. 2024, 1(10): 19-2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37
    摘 要:我国蔬菜废弃物种类繁多,随意丢弃和不合理回收利用不仅浪费资源,更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蔬菜废弃物的肥料化是一种无害化、生态化、高效化和科学化的综合利用方式,实现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的生态循环。本文首先介绍了蔬菜废弃物的资源量分布及养分含量特点,然后通过原位还田和集中发酵两类处理方式介绍了蔬菜废弃物肥料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蔬菜废弃物腐解的相关菌群和菌剂进行了梳理,最后对蔬菜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提出建议。
  • 产业广角
    江应红,宋玉兰,赵鑫,王浩,任红松,戴俊生
    中国蔬菜. 2024, 1(11): 7-12.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38
    通过对新疆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研,总结了新疆蔬菜生产的总体情况、设施蔬菜发展情况、特色蔬菜发展情况、市场流通情况、科技水平情况、人才队伍情况、经营主体及质量安全情况。 通过分析发现,新疆蔬菜产业存在生产规模化程度低,竞争力不足;蔬菜加工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低;老旧设施较多;资源要素紧缺,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促进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重点打造特色蔬菜优势区,发展特色蔬菜精深加工;发展南疆设施蔬菜产业,提高设施智慧化水平;充分发挥新疆自由贸易区优势,发展蔬菜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