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01
  

  • 全选
    |
    产业广角
  • 张晶, 周向阳, 迟亮, 吴建寨, 刘继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2024 年,我国蔬菜市场价格总体基本符合常年季节性波动规律,但夏秋季节偏高位运行。受不利天气及其延续性影响,预计2024 年冬季、2025 年春季菜价上行较往年偏缓,上涨区间可能相对较长。考虑到2024 年菜价整体偏高,在田面积同比增加,预计2025 年春季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
  • 童辉, 殷武平, 彭莹, 袁祖华, 杨晓, 张振兴
    中国蔬菜. 2025, 1(1): 7-12.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通过对湖南省蔬菜育苗产业发展规模和技术发展水平调研,系统分析了育苗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育苗设施装备配套率低、环境控制能力较弱、缺乏育苗标准规范及技术人才、运营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优化育苗设施条件,引进先进的育苗设备和技术,培育专业人才,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提升科技支撑,健全育苗体系,制定育苗相关技术标准等建议,从而确保湖南主要商品蔬菜基地优质种苗持续稳定供应,助力湖南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 陈敏氡1, 2, 3, 王彬1, 2, 3, 林霜霜2, 3, 朱海生1, 2, 3, 余文权3
    中国蔬菜. 2025, 1(1): 13-18.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1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种质资源是蔬菜育种创新的“芯片”,是推动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第3 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福建省共接收并抢救性收集蔬菜资源2 091 份,涵盖39 个科,91 个属,126 个种或变种。近年来,福建省从园艺性状鉴定、亲缘关系分析、抗病性以及品质测定等多个方面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多样化的种质资源及遗传信息,基本实现了蔬菜的优质品种选育、病害抗性改良、适应新生态环境等目标,推动了福建省蔬菜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建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资源前期调查和评估;加强种质资源库的管理与追溯,鼓励探究前沿的贮藏、保存技术;充分发挥福建对台湾省合作优势,完善闽台种质资源的交流、共享机制。
  • 专论与综述
  • 王苏苏1, 张星雨1, 陶金宝1, 杨旸1, 熊春晖5, 张余洋1, 2, 3, 4
    中国蔬菜. 2025, 1(1): 19-26.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特性、挖掘重要遗传位点的基础,用于图谱构建、QTL 定位、基因克隆及分子标记开发,同时遗传群体也可以用于育种材料创建。在番茄分子育种中常用的遗传群体包括F2、RIL(重组自交系)、NIL(近等基因系)和IL(渐渗系)等分离群体。本文主要综述了临时性遗传群体及永久性遗传群体的特点,阐述了这些遗传群体在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鉴定、种质资源创制方面的应用,为遗传群体在番茄分子育种的应用提供参考。
  • 方娜1, 张晓静1, 张黎1, 熊爱生2, 梁毅3, 周建华1, 李晓杰3
    中国蔬菜. 2025, 1(1): 27-36.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胡萝卜单倍体育种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性状稳定的纯合单株,显著缩短育种年限。近年来,胡萝卜单倍体育种技术发展迅速,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该技术在育种中的利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综述了胡萝卜单倍体育种的现状、单倍体育种途径、存在问题,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胡萝卜单倍体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 班国梁1, 2, 曹亚从2, 张正海2, 于海龙2, 吴华茂2, 李戎轩2, 赵红2, 张伟丽2, 聂智星3, 宋红霞1, 王立浩2
    中国蔬菜. 2025, 1(1): 37-4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辣椒红色素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纯天然可食用色素,培育高辣椒红色素品种为辣椒产业重要任务。通过对255份一年生栽培种辣椒核心种质的辣椒红素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第1、2、3、5、6、8、9、10、11 和12 号染色体均关联到与辣椒红素含量显著相关的区间,关联区间内共包括93 个基因,根据功能注释和转录表达数据预测了3 个影响辣椒果实中辣椒红素含量的候选基因。通过对高辣椒红色素材料Pep-340、低辣椒红色素材料Pep-276 构建的F2 群体进行混合分组分析法- 测序(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sequencing,BSA-seq)分析, 在第1、3、5 和10 号染色体定位到与辣椒红色素含量相关区间,其中第3 和5 号染色体上的定位区间与GWAS 分析中的显著相关区间相近或重合;利用这两个区间的InDel 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将调控辣椒红色素含量基因定位在3 号染色体的qCC3.1,物理位置为 22.8~25.9 Mb,其中含有99 个基因,根据功能注释和转录组分析,预测了4 个影响辣椒果实中辣椒红色素含量的候选基因Capana03g001314、Capana03g001325、Capana03g001334 和Capana03g001387。研究结果为调控辣椒中辣椒红色素含量基因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
  • 何磊, 严希, 付文婷, 叶勇, 赖卫, 杨红, 何建文
    中国蔬菜. 2025, 1(1): 46-5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Δ9- 硬脂酰-ACP 脱氢酶(Δstearyl-ACP dehydrogenase,SAD)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的重要限速酶。为明确辣椒SAD 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及在不同组织、果实发育阶段和低温胁迫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鉴定辣椒SAD 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保守基序、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顺式作用元件与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辣椒中鉴定出5 个CaSADs 基因,均包含FA_desaturase_2 保守结构域;主要分布在4 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量在316~396 个之间,基因外显子数量为2~3 个;进化树分析表明,辣椒SAD 基因家族可以分为3 类;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CaSADs 基因上游启动子广泛存在植物生长发育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CaSAD5 在果实发育阶段中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CaSAD2~CaSAD5 基因在果皮与种子中差异表达,并且在低温胁迫响应中发挥了作用。研究结果为CaSADs 基因的功能开发与耐寒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 林凡1, 2, 沈钰森2, 虞慧芳2, 盛小光2, 王建升2, 宋蒙飞2, 乔舒婷2, 3, 杜斯凡2, 4, 何勇1, 顾宏辉2
    中国蔬菜. 2025, 1(1): 55-6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我国不仅是花椰菜的主要生产国,也是花椰菜种子的重要生产大国,培育和生产的花椰菜种子不仅在国内大范围种植,而且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为了确保品种的真实性和种子纯度,以松散型花椰菜杂交种浙农松花50 天、浙农松花88 天及其亲本为试材,基于23 份甘蓝变种材料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选取双亲特异性的SNP 位点设计KASP 引物,通过基因分型方法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开发的KASP 标记和基因分型方法能够准确鉴别浙农松花50 天和浙农松花88 天杂交种的纯度,采用2 个父本特异性引物和1 个母本特异性引物进行鉴定,准确率为100%。
  • 师博1, 2, 张慧2, 宋超2, 王霞2, 周巾琰2, 李泽2, 章时藩2, 李菲2, 李国亮2, 孙日飞2, 李灵芝1, 张淑江2
    中国蔬菜. 2025, 1(1): 61-7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芥菜是全球广泛种植的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重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但其对根肿病的抗性较差。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引起的,严重影响十字花科作物生长的土传性病害,目前大白菜中根肿病抗源材料较多。利用3 份不同类型的叶用芥菜材料为母本与3 份含有不同根肿病抗性基因的大白菜材料进行远缘杂交,筛选亲和性较高的杂交组合,并对其杂种进行抗根肿病分子标记鉴定、倍性鉴定和花粉活力鉴定,以确定获得的杂种为三倍体真杂种及其育性。结果表明:以香叶芥2018 为母本进行远缘杂交亲和指数显著高于以包心芥2029 和2051 为母本,而以不同类型的大白菜为父本不会影响种间远缘杂交的结果;2018 × B、2018 × C、2018 × D、2051 × D 等4 份F1 均含有父本大白菜所含的根肿病抗性基因;4 份F1 的DNA 相对含量在19 930.26 左右,是大白菜和芥菜DNA 相对含量的平均值,说明4 份F1均为三倍体真杂种;2018 × B 和2018 × C 的杂种F1 均具有育性,但花粉活力显著低于父母本,可为芥菜根肿病的抗性育种提供中间材料。
  • 储天然1, 廖锴1, 罗文芳2, 何伟2, 许建军2, 王少骅1, 石延霞1, 谢学文1, 李磊1, 范腾飞1, 李宝聚1, 柴阿丽1
    中国蔬菜. 2025, 1(1): 71-76.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2023 年在 新疆吐鲁番部分西葫芦植株上发现叶片卷曲、扭曲、褪绿、黄化等疑似病毒病的症状,为精确鉴定侵染新疆吐鲁番地区西葫芦的病毒种类,利用4 对DNA 双组分双生病毒引物和10 对RNA 病毒引物对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含有目标条带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序列提交至NCBI 数据库并进行BLAST 比对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 组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SLCCNV)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出了742 bp 和539 bp 的特异性目标片段。BLAST比对显示采自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病毒分离物与SLCCNV 聚在同一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与数据库中其他病毒分离物存在相对较远的遗传距离,说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西葫芦植株被中国南瓜曲叶病毒所侵染。
  • 李乐乐1, 冯亚艳1, 张冬梅1, 杨春芳1, 邢星1, 苑志强2, 张志成3, 张笑宇1
    中国蔬菜. 2025, 1(1): 77-8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为研究马铃薯谷胱甘肽-S- 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StGST 基因在硅酸钠增强马铃薯黑痣病抗性中的作用,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Atlantic)脱毒组培苗为材料,依据硅酸钠诱导马铃薯对黑痣病菌抗性的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 克隆获得表达量较高StGST 基因,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RT-PCR 对该基因在马铃薯不同组织中及施加硅酸钠接种黑痣病病菌的诱导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tGST 基因CDS 序列全长为666 bp,编码221 个氨基酸。StGST 基因属于Tau 基因家族,为亲水稳定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结构域,存在16 个磷酸化修饰位点,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StGST 蛋白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与其他植物GST 同源性较高。 通过对启动子分析发现,其具有与抗性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及与生长发育和激素响应顺式作用调控元件,参与防御和应激反应。qRT-PCR 结果表明,StGST 基因在马铃薯的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根中相对表达量最低,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同时,黑痣 病病菌能够诱导StGST 基因表达。硅酸钠参与了马铃薯体内的代谢,诱导抗病相关StGST 基因的表达,在对马铃薯抗黑痣病病菌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杨琳舒, 张婧, 颉建明, 马宁, 韩康宁, 常有麟, 高彦强
    中国蔬菜. 2025, 1(1): 88-9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为明确螺丝椒风味品质特征,以光面辣椒肃椒9 号(S9)为对照,选取9 个螺丝椒品种,测定商品果实(绿熟期)辣椒素类物质、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等风味品质相关指标以及部分其他品质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螺丝椒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高低不等,辣度等级为7~8 级;10 个辣椒品种共测定出222 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螺丝椒比光面辣椒S9 多28~62 种,且平均含量高55.19%。螺丝椒的香气类型主要为青香、花香和醛香,正己醛、2- 已烯醛、正辛醛和1- 辛烯-3- 醇等香气活性物质可能是构成螺丝椒独特风味的关键物质。此外,与光面辣椒S9相比,螺丝椒的果实硬度低36.44%~47.97%,VC 含量高17.09%~95.47%,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螺丝椒的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排名均高于光面辣椒S9。综上,螺丝椒具有硬度低、VC 含量高、挥发性成分丰富和风味独特等优点,果实品质优于光面辣椒。
  • 张越1, 张文浩1, 赵瑞琦1, 陈文良2, 张明科1
    中国蔬菜. 2025, 1(1): 98-106.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为建立一套实用的鲜食型黄瓜品质评价体系,以征集的3 个生态类型共计31 个黄瓜品种为试材,开展风味感官指标评价,并结合营养品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华北型品种中,蔬研翠玉风味感官评价最佳,综合评分30.83;在华南型品种中,唐山秋黄瓜风味感官评价最佳,综合评分30.50;在欧洲温室型品种中,绿园幸福风味感官评价最佳,综合评分30.6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5 个主成分,涵盖了77.612% 的原始信息,通过建立的鲜食型品质评价综合模型F = 0.315F1 + 0.265F2 + 0.163F3 + 0.145F4 + 0.112F5,获得了31 个黄瓜品种的综合得分。华南型品种天天摘、华北型品种蔬研翠玉、欧洲温室型品种拇指水果黄瓜在其各自生态类型中得分最高,可以作为不同生态类型的鲜食型黄瓜品种进行选择应用。研究结果为鲜食型黄瓜的品种选育及品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李晓慧, 马超, 班甜甜, 陈卓, 刘小翠
    中国蔬菜. 2025, 1(1): 107-115.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为明确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的初生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的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技术对有机与常规栽培条件下大白菜、叶用莴苣与普通白菜(青梗菜)的叶片,以及辣椒与黄瓜的果实初生代谢物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叶片及果实中共鉴定出12 类296 种代谢产物,差异代谢物质主要包括异绿原酸A、对- 羟基苯乙酸、对- 香豆醇、阿魏酸、阿魏酰苹果酸、3- 羟基-4- 异丙基苯甲基乙醇-3- 葡萄糖苷、新绿原酸等酚酸类物质,腺苷5’- 单磷酸等核苷酸及其衍生物,(S)-2-(4- 氨基丁酰胺基)-3-(1- 甲基-1H- 咪唑-5- 基)丙醇、4- 乙酰氨基丁酸等有机酸,以及N- 苯乙酰基-L- 谷氨酰胺等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差异代谢产物以赖氨酸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等4 条通路富集显著。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叶片及果实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的不同很可能是这些差异性代谢产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 李爽1, 2, 刘建刚2, 林永鑫2, 线国兰2, 叶艳然2, 卞春松2
    中国蔬菜. 2025, 1(1): 116-12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叶片氮含量是表征作物光合能力和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快速、准确地监测叶片氮含量是田间养分精准管理的依据。无人机遥感凭借机动灵活、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势成为氮营养状态监测的有效手段。为探究无人机多光谱反演叶片氮含量的最佳特征参数和建模算法,利用四旋翼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于2022—2023 年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膨大期采集7 次田间多光谱影像,分别利用光谱信息、纹理特征、光谱信息 + 纹理特征构建了马铃薯叶片氮含量的反演模型,进一步加入气象数据分析其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是叶片氮含量反演的最佳算法,与使用单一特征建模相比,融合气象数据、光谱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叶片氮含量反演精度,模型R2 达0.75,RMSE 为0.29%。本研究在进行敏感特征筛选时使用的Boruta 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结果明确了早、晚熟马铃薯品种叶片氮含量反演的最佳建模方法和最佳建模指标。
  • 刘柯, 施先锋, 葛米红, 祝菊红, 胡江勇, 李爱成, 王德欢, 张昭阳, 周谟兵, 梁欢
    中国蔬菜. 2025, 1(1): 124-131.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5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为探究纸钵培育西瓜断根嫁接苗的可行性,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 为接穗,以南瓜品种砧壮为砧木,采用断根贴接法嫁接,比较纸钵育苗与常规穴盘育苗对西瓜断根嫁接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定植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纸钵西瓜嫁接苗生长更快,与常规穴盘相比,叶柄长、叶面积、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增加;纸钵西瓜嫁接苗散坨率和散坨程度显著降低,嫁接后13 d 的散坨率只有20%,而常规穴盘嫁接苗在嫁接后19 d 散坨率仍然有50%;纸钵育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增加。嫁接后19 d 定植的常规穴盘西瓜嫁接苗的株高相对生长速率、茎粗相对生长速率和茎叶干质量相对生长速率均最大,而嫁接后19 d 定植的纸钵西瓜嫁接苗株高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嫁接后13 d 定植的纸钵西瓜嫁接苗茎粗相对生长速率和茎叶干质量相对生长速率最大。由此可见,纸钵西瓜嫁接苗生长更快,光合能力更强,宜提前定植,有望在西瓜断根嫁接生产中推广应用。
  • 胡梦婷1, 刘胜尧2, 贾宋楠2, 范凤翠1, 2, 杜凤焕2, 李劲松2, 赵盛2, 3, 秦勇1
    中国蔬菜. 2025, 1(1): 132-13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0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以墨西哥2 号为试材,设置撒播(S)、等行距条播(T)、宽窄行条播(TR)3 种种植模式,并在宽窄行条播模式下设置1 管滴灌3 行(TR3)、1 管滴灌4 行(TR4)、1 管滴灌5 行(TR5)3 种滴灌带配置,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及滴灌带配置对菠菜生长、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条播和等行距条播处理的菠菜产量均显著高于撒播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也高于撒播处理;宽窄行条播配套1 管滴灌3 行处理的菠菜成熟期单株叶面积、单株干质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品质指标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 王海闯1, 张志鹏1, 殷晓敏2, 陈艳丽1, 3, 朱国鹏1, 3, 刘子记2, 朱婕1
    中国蔬菜. 2025, 1(1): 138-146.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2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是一种对茄果类蔬菜危害较大的土传病害,嫁接抗性砧木是防治该病害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探究现有茄果类砧木品种作为抗性砧木的潜力,本研究分别对番茄、辣椒和茄子砧木品种各10份接种象耳豆根结线虫,60 d 后利用根结指数、卵粒指数、病情指数和繁殖系数评价其抗病性。结果表明:依据病情指数共鉴定出高抗品种5 份、中抗品种4 份、抗病品种7 份、中感品种13 份和高感品种1 份。依据繁殖系数只鉴定出托鲁巴姆和摩西2 份抗病品种,其余品种皆表现为感病。依据综合隶属函数值进行排名,发现茄子砧木的抗性明显高于番茄和辣椒砧木,其中综合抗性最强的为茄子砧木托鲁巴姆。
  • 品种选育
  • 李卫芬1, 刘发万1, 桂敏1, 吴珍2, 陈国发2
    中国蔬菜. 2025, 1(1): 147-149.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云包芥1 号是以云南地方品种大扁杆芥菜自交纯化株系2006530629018 为母本,以中国台湾引进的包心芥菜自交纯化株系QC2008019 为父本,杂交后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的芥菜新品种。早熟,生育期68~90 d(天);株型平展到半直立,株高40~55 cm,开展度45~60 cm;叶片阔圆形、平展、浅绿色,叶面微皱,无刺毛,叶缘全缘,叶柄扁月形、白绿色,中肋宽厚,叶球扁圆形、浅绿色;单株质量约1.6 kg,每667 m2 产量7 500~9 500 kg;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白锈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甬包芥2 号,适合云南省大理州、文山州、曲靖市、昭通市等地栽培。
  • 许庆龙, 唐佳, 吴新胜
    中国蔬菜. 2025, 1(1): 150-153.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黄提1 号是以高代自交系甜依2054 为母本,以黄提1804 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小果型黄瓤西瓜一代杂种。生长势中等,早熟,春季设施栽培全生育期约107 d(天),果实发育期约35 d(天);果实近圆形,果皮浅绿色具锐齿状条纹,果肉浅黄色,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2.1%、8.5%,肉质细嫩多汁;单果质量3.2 kg 左右,每667 m2 产量3 000kg 左右,抗西瓜枯萎病,中抗炭疽病,适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春大棚栽培。
  • 兰孟焦, 肖满秋, 王崇, 潘皓, 葛瑞华, 侯怡君, 吴问胜
    中国蔬菜. 2025, 1(1): 154-15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赣薯10 号是以苏薯16 号为母本,以赣薯1 号、徐紫薯3 号、渝紫7 号、农林47、泉薯9 号、徐薯27、岩薯5 号、浙薯13、赣薯7-10、赣薯10-20、万薯0616-6、渝6-9-17 等12 个品种(系)为父本集团,采用开放授粉、自然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紫色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紫红皮浅紫肉,花青素含量235.20 mg · kg-1(FW);单株结薯4~5 个,平均单薯质量145.0 g,大中薯率约80%,干物率30.80%,每667 m2 鲜薯产量2 000 kg 左右,薯干产量630 kg 左右;抗黑斑病,中抗茎线虫,适宜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春夏薯区种植。
  • 任延靖1, 郑开福1, 李琎2, 王金贵1, 赵孟良1
    中国蔬菜. 2025, 1(1): 158-16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5.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青芋8 号是由河南优良农家种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加工型菊芋新品种。株高165.0~204.8 cm,茎粗1.9~3.1 cm,分枝数15~29 个,平均单株叶片数445 片。块茎呈瘤状,白皮白肉,表面光滑,须根少,分布较集中,平均单株块茎数115个,单株块茎鲜质量2.1 kg;水分含量82.50%,可溶性糖含量66.25 g · kg-1,粗纤维含量3.36 g · kg-1。晚熟,全生育期约195 d(天),川水地栽培产量5 600 kg ·( 667 m2)-1 左右,适宜青海省川水地种植。
  • 栽培管理
  • 中国蔬菜. 2025, 1(1): 161-164.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老挝西瓜生产起于1990 年代边境傣族过境零星种植,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中国瓜商、瓜农携带中国西瓜品种和种植技术,利用老挝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开展露地西瓜生产,运回国内销售。由于能够填补国内冬春季淡季需求,品质优良,成本低,利润可观,西瓜迅速发展成为老挝重要的对华出口产品。

  • 刘宝安1, 刘春平2, 孙美玲1, 赵小翠1, 雷喜红3
    中国蔬菜. 2025, 1(1): 165-167.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新型相变蓄热墙体材料和多曲面槽式空气集热器引入砖墙日光温室开展越冬番茄生产,可令温室内最低温度提高1.91~3.60℃,保障了番茄正常越冬生产,每667 m2 产量达11 949~12 250 kg, 同比增产3 477~3 748 kg,增收17 385~18 740 元,增效1 798~3 153 元,两者联合使用可以作为日光温室越冬低能耗增温保温方案。
  • 祝宁1, 刘雪莹1, 李日俭2, 李晨雨1, 韩立红1, 周宇1, 雷伟伟1, 齐长红1
    中国蔬菜. 2025, 1(1): 168-170. https://doi.org/10.19928/j.cnki.1000-6346.2024.3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光温室盆栽草莓新型栽培模式包括“1 + 2”“2 + 3”“5 + 0”多种模式,可以满足采摘园区和家庭阳台的双重种植需求,每400m2 纯收益可达到3 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