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06-01
  

  • 全选
    |
    产业广角
  • 王娟娟,杨莎,张曦
    中国蔬菜. 2020, 1(6):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色蔬菜是蔬菜中区域特色明显、品种特色突出的一类蔬菜,主要包括葱姜蒜韭、辣椒等辛辣类蔬
    菜、水生蔬菜和芥菜等,其品种类型多,分布范围广,产业链长,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色,在调整农
    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 年我国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呈现“三
    稳定、三提高”的特点,即产量稳、出口稳、质量稳,生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出口创汇
    提高。
  • 常向阳,车晶晶,白宗丽
    中国蔬菜. 2020, 1(6):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和徐州市铜山区新区街道草莓特色小镇的调研,对比分析其运营
    模式,深入剖析了二者差异存在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资源禀赋方面,两个小镇各具特色,其规划
    建设和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草莓特色小镇的发展也因地制宜;在生产投入方面,草莓小镇的
    生产和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可通过政府补贴、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设备
    等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在销售方面,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和农业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可以吸引更多游
    客,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草莓特色小镇的建设加快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农村地区的经
    济增长。
  • 李跃洋,苏铁,王胤,任晓平,韩会会,张天柱
    中国蔬菜. 2020, 1(6):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耗费巨资引进荷兰新型玻璃连栋温室和种植模式,但多数温室都处
    于亏损经营的状态。笔者于2018 年9 ~ 12 月至荷兰考察学习,并针对荷兰和中国设施园艺类型和
    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从荷兰与中国环境、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分析两国之间存在的差距,
    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设施园艺发展方向。
  • 专论与综述
  • 赖伟,何鹏,徐明远,陈梁海,刘世强,杨寅桂
    中国蔬菜. 2020, 1(6): 1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瓜是重要的设施蔬菜之一,由于其根系具有脆弱、好气、分布较浅的特点,对盐渍环境适应性较差,土壤盐渍化
    已成为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主要从光合作用、离子毒害、细胞膜和抗氧化酶等角度阐述了黄瓜对盐胁迫
    的反应及其基本的耐盐机理,介绍了黄瓜耐盐(包括与Na+/K+、植物激素和活性氧的调节)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
    黄瓜耐盐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揭示黄瓜的耐盐机理与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 李淑菊,丁圆圆,程智慧
    中国蔬菜. 2020, 1(6): 2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瓜是喜温蔬菜,低温和高空气湿度是我国设施黄瓜冬春季节生产面临的主要逆境因子,常常复合共存。湿冷因子
    共同作用形成了农业气象学上典型的湿冷小气候,是冬春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本文通过综述文献资料和生产实践,首
    先提出了黄瓜湿冷环境的概念,简述了黄瓜耐冷性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综述了植物耐湿性和耐湿冷性研究进展,分析了高
    湿度及湿冷环境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黄瓜耐湿冷性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展望,旨在为推进黄瓜耐湿冷性及其鉴
    定技术研究和耐湿冷性育种、栽培提供参考。
  • 赵琳超,张友军,陈功
    中国蔬菜. 2020, 1(6): 3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斑痣悬茧蜂作为一种单寄生、容性寄生蜂,寄主范围广泛,可以寄生多种暴露取食的大型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斑痣
    悬茧蜂具有优秀的生防价值,在能有效控制蔬菜害虫基数的前提下,还具备环境友好、靶标专一、人畜安全等优点,是一种
    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寄主识别行为是寄生蜂在对寄主做出寄生决策时的关键环节,了解寄生蜂的寄主识别行为对寄生蜂与
    其他病原物的协同应用、害虫优势种群的防控和寄生蜂的保护利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影响斑痣悬茧蜂寄主识
    别的多个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斑痣悬茧蜂的生产化应用和对蔬菜害虫生防价值的提高等方面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并对
    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研究论文
  • 石岩,默宁,祁世明,梁燕
    中国蔬菜. 2020, 1(6):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54 份番茄材料(包括普通番茄76 份,樱桃番茄78 份)进行两年两次田间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病情指数调查,
    筛选出14 份对番茄斑萎病毒病具有稳定抗性的番茄材料,利用sw-5-2 共显性SCAR 标记对田间表现抗病的材料进行分子
    标记鉴定,发现3 份抗病材料携带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的Sw-5 基因。为缩短番茄斑萎病毒病人工接种鉴定周期,以含有sw-5
    的抗病材料H8 和感病材料M82 为研究对象,设置4、6、8、10 片真叶4 个接种时期,分别在接种后14、21、28 d 进行病
    情指数调查和抗性分级,结果表明,6 片真叶期接种,接种后28 d 进行病情调查即可有效鉴别植株番茄斑萎病毒病抗性,与
    8、10 片真叶期接种效果相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效率显著提升。
  • 马俊丰,张宸,张春雨,李小宇,王永志
    中国蔬菜. 2020, 1(6):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RT-PCR 方法从吉林省疑似感染胡葱黄条病毒(Shallot yellow stripe virus,SYSV)的分蘖洋葱(毛葱)叶片中
    获得了SYSV 吉林毛葱分离物SYSV-JL(MN607702)的全基因组序列。SYSV-JL 的全长序列为10 427 nt,与GenBank 已
    登录的3 条SYSV 全长或近全长序列在多个基因上保持着较高的序列一致性,但在P1 基因上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
    低,分别为69.5%~84.2% 和60.9%~76.9%,进一步通过变异分析发现,P1 基因包含369 个变异位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
    高变异特征。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不同SYSV 分离物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SYSV-JL 分离物与多个中国分离物系统发
    育关系较近。
  • 付彦祥,李乃荟,刘佳遥,吴凤芝
    中国蔬菜. 2020, 1(6): 49-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分蘖洋葱和番茄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的影
    响。结果表明:与番茄单作相比,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改变了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
    (Planctomycetes) 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 为优势细菌门, 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 和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在纲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具有有益潜力的α- 变形菌纲
    (Alph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的相对丰度;
    在目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和丙酸杆菌目(Propionibacteriales)的相对
    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目(Microascales)、散囊菌目(Onygenales)和炭角菌目(Xylariales)的相对丰度;在科
    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鞘脂单胞
    菌科(Sphingomonadaceae)、Blrii41 和毛球壳科(Lasiospha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科(Microascaceae)
    和爪甲团囊菌科(Onygenaceae)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降低了具有致病潜力的假霉样真菌属
    Pseudallescheria)、KerniaWardomyces 的相对丰度;但是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 张俊峰,颉建明,张玉鑫,王晓巍,刘生明
    中国蔬菜. 2020, 1(6): 58-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5 个处理:不施肥(CK)、当地常规施肥(100CF)、100% 常规施肥+ 生物有机肥(100CF+SF)、
    90% 常规施肥+ 生物有机肥(90CF+SF)、80% 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 80CF+SF),研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黄瓜产
    量及产出投入比、品质、养分分配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植株不同部位对氮磷钾的分配率来看,茎叶分配率最
    高,果实次之,根最少。与单施化肥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少普通化肥 20%的施用量同时配施400 kg ·( 667 m2-1 生物
    有机肥效果较好,可增加单瓜质量和黄瓜产量,降低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改善产品品
    质,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
  • 褚新培,吕桂云,鹿秀云,贾邱颖,梁垚,高洪波
    中国蔬菜. 2020, 1(6):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河北省番茄栽培面积较大的定兴和肥乡地区枯萎病病株中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病原
    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浸根法鉴定了10 个番茄砧木的枯萎病抗性。结果表明,从定兴和肥乡分离到的菌株均为尖孢镰孢菌,
    采用尖孢镰孢菌生理小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 扩增,证明2 个菌株都为尖孢镰孢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生理小种3;筛选得到了3 个枯萎病高抗砧木品种,7 个抗病砧木品种。
  • 李慧,李乃荟,崔文静,尹俊慧,陈清,吴凤芝
    中国蔬菜. 2020, 1(6):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施土壤长期连作导致的真菌病害发生与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密切相关,施用碱性土壤改良剂可以减轻设施酸化土壤
    上土传病害的危害。以黄瓜连作25 a 的设施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施用2.5 g · kg-1 腐植酸钾(pH 8.5)和硅钙
    钾镁肥(pH 9.96)两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对盆栽黄瓜生长及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钾和硅钙钾镁肥后,
    土壤pH 比不施用改良剂的对照显著提高0.10 和0.24 个单位,促进了黄瓜幼苗生长,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
    45.8% 和51.3%,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与腐植酸钾相比,硅钙钾镁肥的促生和抑病效果较显著。
  • 高佳,田玉肖,唐月明,朱永清,罗芳耀,蔡鹏,房超
    中国蔬菜. 2020, 1(6): 7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6 份厚皮甜瓜品种和优选组合材料开展了甜瓜鲜切加工后4 ℃下7 d 冷藏货架期内产品品质变化的分析研究,
    通过对测定指标的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评价,确定了总体感官、组织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果肉硬度、果肉色
    b*L* 值、呼吸速率为鲜切甜瓜加工适宜性筛选的核心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确定了上述核心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37.96%、23.73%、15.40%、10.02%、6.42%、4.01% 和2.46%,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冷藏7 d 内供试样品的鲜切加工适宜性
    进行了排序和评价,筛选出较适宜的鲜切甜瓜样品为F204(川蜜金玉)和F89,其中F204 表现最优。
  • 梁静,贾丽,陈清
    中国蔬菜. 2020, 1(6): 8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是全国蔬菜发展的六大优势产区之一。通过收集2011~2019 年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
    菜田重金属研究的文献数据,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和环境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土
    壤重金属Cu、Zn、Cr、Ni、Pb、Cd、As 和Hg 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量值。与各个省市土壤
    背景值相比,土壤出现了明显的Cu、Zn、Cd 和Hg 累积,Cr 和As 均没有出现累积。8 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范围在
    0.30~0.80,排序依次为:Cd > Pb > Hg=Ni > Zn > Cu > As > Cr,仅Cd 处于警戒等级,其余重金属元素均处于清洁等级。
    8 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75,表明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需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
  • 品种选育
  • 赵坤,张朝明,唐胜
    中国蔬菜. 2020, 1(6):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桂牛5 号是以自交系Ca1-5-1 为母本,以自交系Ca1-3-8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牛角椒一代杂种。中早熟,植株生长
    势较强,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长牛角形,果长25~30 cm,果肩宽3.5~4.0 cm,单果质量125 g 左右;青熟果黄绿色,老
    熟果鲜红色,商品性好,微辣,果实干物质含量7.88%,VC 含量1 530 mg · kg-1,辣椒素含量0.023%,宜鲜食,耐贮运;田
    间对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黄美龙,露地栽培鲜椒产量3 500 kg ·( 667 m2 -1 左右,适宜广西、广东等地春、
    秋露地种植。
  • 缪武,刘荣云,邓鑫,孙佳杰,赵群英
    中国蔬菜. 2020, 1(6):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飞雁是以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R06153-8-5A 作母本,以自交系RC12-58 作父本配制而成的晚熟大果鲜食朝天椒一
    代杂种。始花节位为第15 节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型高大,坐果能力强。果实指形,果长9~10 cm,果肩宽1.1 cm 左右,
    果肉厚0.18 cm 左右,单果质量5.5 g 左右。果面光滑有光泽,青熟果绿色,转橘红色,再转为大红色,味辛辣,VC 含量
    1 487.0 mg · kg-1,辣椒素含量0.19%。每667 m2 鲜椒产量1 950 kg 左右,田间对病毒病、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艳美,适于海
    南、广东、广西地区秋露地栽培,或者云贵高原露地覆膜栽培。
  • 林永胜,陈阳,张武君,张玉灿
    中国蔬菜. 2020, 1(6): 9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玉146 是以自交系0824-8-13 为母本,以自交系0713-6-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
    势较强,早春低温条件下生长较快,主侧蔓均可结瓜,连续坐果能力强。春季栽培主蔓第1 雌花节位为第15 节左右,从
    开花到商品瓜成熟15~18 d(天);商品瓜近平顶棒状,瓜长32~38 cm,横径6.5 cm 左右,肉厚1.1 cm 左右,单瓜质量
    500~600 g;瓜皮白绿色、有光泽,纵条间圆瘤。果实肉质脆嫩,苦味中等,回味甘甜,VC 含量735.0 mg · kg-1,品质优良。
    抗枯萎病,中抗白粉病,每667 m2 产量3 200~3 500 kg,适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早春大棚或春露地种植。
  • 任锡亮,高天一,王洁,孟秋峰,黄芸萍,王毓洪
    中国蔬菜. 2020, 1(6):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甬雪5 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07-50A 为母本,以自交系09-3-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晚熟叶用芥菜(雪里蕻)一代杂
    种。播种至采收约112 d(天)。株型开展,生长势强,叶浅绿色,倒卵形,叶缘浅锯齿,叶裂刻深裂,叶面微皱、有光泽。
    平均有效蘖数26 个,单株质量约1.1 kg,一般每667 m2 产量5 000 kg 左右。抗病毒病(TuMV),加工品质优良,适宜在长
    江流域种植。
  • 栽培管理
  • 王立宾,田立鹏,王清源,王超楠,黄志银,闻凤英
    中国蔬菜. 2020, 1(6):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口感型大娃娃菜生食无渣,脆甜,适
    合凉拌、爆炒,深受消费市场欢迎。天津武清
    和河北固安地区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结合配
    套栽培技术,种植效益较高。
  • 谭海文,李玉洪,黄承丽,管欢,潘玲华,莫豪葵
    中国蔬菜. 2020, 1(6):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瓜棒孢叶斑病近年来在桂北地区春秋
    黄瓜上严重发生,成为当地黄瓜的主要病害之
    一,2019 年较重或严重发病田块占60% 以上。
    气象条件不利、栽培管理不当、缺乏抗病品
    种、防治效果不佳是病害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 卢耀忠,余宏军,蒋卫杰
    中国蔬菜. 2020, 1(6):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乌鞘岭山麓高寒半干旱区的青蒜越夏生
    产模式独具特色,通过错期播种,青蒜供应期
    为6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生产的青蒜品质好,
    产品销往国内一、二线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及东
    南亚国家,不仅填补了我国夏季青蒜市场供应
    空白,也成为天祝、古浪等县区贫困户脱贫致
    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 杨龙,李易荣,麻继仙,但忠,唐正富,苏银玲,汪玲敏,木万福
    中国蔬菜. 2020, 1(6):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云南地区根据不同季节对青花菜品种适
    应性、抗病性及生产环节进行严格要求,生产
    的“精品花”花球直径13~15 cm,下茎留8
    cm 左右,单球质量400~600 g,低温处理后
    颜色鲜亮,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外销产品。
  • 胡彬,李琳,杨琳,卢彩鸽,孙海,郑建秋
    中国蔬菜. 2020, 1(6): 10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黎城村利用拱棚加盖草苫进行深休眠
    韭菜越冬生产,韭菜上市期正值元旦和春节,
    易于销售,且售价较高;商品性状好,抗性强,
    产量高;生产成本低,每棚纯收入1万元以上。
  • 田如霞
    中国蔬菜. 2020, 1(6): 11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春播露地菜豆生产进行技术改
    进,采用先覆膜后浇水再播种,出苗后在地膜
    上覆盖一层薄土,以及使用相对较矮的架杆搭
    架等技术,可提高种子出苗率,抑制杂草生
    长,降低采收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