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我国辣椒播种面积达213.3 万hm2(3 200 万亩),在蔬菜作物中位居第一;2017 年至2019
年6 月共登记辣椒品种2 283 个,涵盖28 个省(市)、302 个育种单位;消费市场上对优质品种的需
求越来越旺,提供优质品种和优质种子将是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7 ~ 2018 年我国鲜食辣椒价格持续上涨,但仍低于2013 年的近7 年最高价;干辣椒价格2017
年呈下降态势,2018 年大幅上涨;从辣椒种类来看,鲜食辣椒中红尖椒价格最高,甜椒价格较低,
干辣椒中小米椒价格较低,珠子椒和子弹头价格较高,长线椒价格波动幅度大;不同产区鲜食辣椒
价格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辣椒月均价格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贵州等地
辣椒月均价格波动频繁。
北京市顺义区蔬菜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以及政府政策引导下,已形成
了一种经济上可行、技术上可复制的推广模式,有机肥生产企业成本为559 元 · t-1,原材料、机械
设备(政府补贴后)、人工、土地及管理成本占比分别为67.1%、19.0%、3.6%、10.4%;经济产出
为603 元 · t-1,销售收入和政府作业补贴的占比分别为91.2%、8.8%;利润率为7.9%,年生产销售
2 万t 有机肥的纯利润为88 万元。
南瓜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我国籽用南瓜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目前种质创制和新品种
选育尚有待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籽用南瓜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籽用南瓜产量、抗性、种皮颜色、
营养成分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定位及调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籽用南瓜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籽用南瓜
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不同地区蔬菜产业发展呈现不同特点。本文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蔬菜产业发展实
际,建立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个地区蔬菜产业竞争力进行分
析。研究结论为:① 全国各个地区蔬菜产业竞争力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同省份蔬菜产业竞争力差距较大,蔬菜生产大省和
农业生产大省整体上竞争力较强,而农业基础较弱和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省份蔬菜产业竞争力较弱;② 东部地区整体蔬菜
产业竞争力较强,西部地区较弱,东部地区蔬菜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在市场需求、交通设施等方面具有优势;西部地区蔬菜
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同时,在交通设施约束下,蔬菜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③ 全国蔬菜产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依次为:山东、
河南、江苏、湖北、湖南、河北、广东、浙江和四川。
基于南瓜基因组序列,采用PCR 的方法从南瓜cDNA 中克隆1 个热激蛋白相关基因,命名为CmHSP70-5,采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同源蛋白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荧光定量PCR 研究南瓜幼苗在高温胁迫下
CmHSP70-5 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CmHSP70-5 基因全长1 953 bp,其编码的CmHSP70-5 蛋白与拟南芥AtHSP70-5
的亲缘关系最近。未经高温处理时CmHSP70-5 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要显著高于茎和叶。在高温胁迫下,根、茎、叶中
CmHSP70-5 基因均呈现上调表达,均在处理后3 h 表达量达到最大,说明CmHSP70-5 基因的表达与南瓜高温胁迫有关。
利用国外种质资源创造的20 份高世代马铃薯无性系为试材,以尤金为感病对照,克新18 号为抗病对照,采用自然
病圃和人工接种的鉴定方式进行疮痂病抗性评价,利用SSR 分子标记分析试材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对比SSR 遗传相似性系
数聚类结果和试材抗病性分类结果,探究利用SSR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疮痂病抗病资源的可行性。从试验地土壤和感病块茎
共分离纯化具有链霉菌特征的菌株278 份,其中240 份来自于块茎,38 份来自于土壤。具有致病力的菌株127 株,经鉴定
全部属于Streptomyces scabies 菌种。试材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4 个类型。人工接种与
自然病圃抗性鉴定结果存在极显著相关(R2=0.946 7)。抗病类型与感病类型通过SSR 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大致可以区分。
广西大部分地区春秋两季阴雨天气较多、降雨量偏高,利于晚疫病产生的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及其
孢子囊的存活及传播。利用田间抗性鉴定与KASP 分子标记技术,对16 份番茄材料进行晚疫病抗性检测,筛选聚合多抗材料。
结果表明:10 份材料田间对晚疫病表现高抗或抗病;3 份材料含晚疫病纯合体抗性基因Ph-3,2 份材料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病纯合体抗性基因Ty-1,4 份材料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纯合体抗性基因Ty-3,10 份材料含黄萎病纯合体抗性基因Ve-2,
LF-15、LF-35、LF-41 等3 份材料同时含有4 种抗性基因,其中LF-35 含有的4 种抗性基因皆为纯合体。
以番茄品种石头为试材,采用分根水培装置,剪除主根同侧侧根,对番茄根系进行盐胁迫试验。设盐胁迫浓度分别
为0(CK)、0.1%、0.2% 和0.3% 4 个处理,通过测定侧根的根系活力、根系干质量和根系形态参数等指标,研究番茄根系
在盐胁迫下的生长状况和耐盐阈值。结果表明:侧根的生长符合慢- 快-慢的Logistic 生长模型,盐浓度为0.1% 的胁迫推
迟了根系的生育进程,根系活力、根系干质量和根系形态参数均高于对照;盐浓度为0.2% 和0.3% 的胁迫下根系生育进程
均提前,根系干质量和根系形态参数均较对照下降,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当主根受到伤害会激发侧根的生存潜力,进行补偿
生长。根系的形态参数对耐盐性的贡献较大,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可作为根系的耐盐指标。综上,对侧根生长有利的
盐胁迫环境为浓度0.1% 的盐溶液,通过Logistic 模型可以预测根系生长的始盛点、高峰点和盛末点,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对
盐胁迫下侧根的生长进行调控。
以一年生辽东楤木枝条为试材,根据枝条木质化和纤维化程度将枝条分为1 级、2 级和3 级,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反
季节栽培,研究枝条成熟度对辽东楤木嫩芽生长以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的成熟度显著影响辽东楤木嫩芽
的生长及品质,随着枝条成熟度的增加,嫩芽的萌发率明显增大,嫩芽单株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VC、多糖等
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皂苷和黄酮的含量也显著上升。综上所述,辽东楤木反季节生产中应选择成熟度高、木质化
程度良好的枝条,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
为明确我国各地根肿病菌致病性的不同,分别使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和具有不同根肿病抗性的4 个大白菜品种对采
自全国多地的20 份大白菜根肿病菌菌源进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划分。利用Williams 鉴别系统进行鉴定,其中18 份为4 号
生理小种,2 份为2 号生理小种。利用4 个大白菜品种进行鉴定,根据致病力不同划分为6 种类型,其中4 号生理小种存在
6 种类型,2 号生理小种存在2 种类型。认为Williams 鉴别系统已不能精确划分大白菜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而研究筛选具
有不同抗病类型的大白菜品种(品系)鉴定划分根肿病菌致病型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现场访问和填写问卷的方式,随机选取北京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5 个区中20 家园区,调研蔬菜生产现
状及轻简化技术(设备)应用需求。结果表明,北京市设施蔬菜园区工人年龄> 50 岁的平均占比为78.3%,老龄化趋势明
显;工人工资为每人每天80~120 元的有14 家,占比为70%,劳动力成本较高;施肥量和灌水量95% 以上凭经验确定,水
肥管理粗放;园区轻简化指数介于0.31~0.57 之间,区域轻简化指数均< 0.5,对轻简化技术和设备的需求率较高。建议北
京市设施蔬菜生产走轻简化发展的道路,改传统南北向栽培为东西向栽培,采用小型起垄开沟机替代人工起垄,发展滴灌施
肥、配套施用液体肥料等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推动城郊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黑金2 号是以高代优良西瓜自交系2x-313 为母本、自交系2x-303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黄瓤西瓜一代杂种。
早春保护地栽培全生育期90 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0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易坐果,果实为圆形,果皮墨绿色,
皮厚0.5 cm 左右。果肉鲜黄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4%。平均单果质量1.5~2.5 kg。每667 m2 产量2 800 kg 以上。
中抗枯萎病。适合山西及周边地区保护地早熟栽培。
天椒16 号是以45-2-1-1-1-1 为母本,以76-1-1-1-1-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中熟,始花节位为第
10~12 节。果实羊角形,青熟果深绿色,果面皱,果长25.56 cm,果径5.83 cm,单果质量103.8 g,辣味淡,具有良好的商
品性。每667 m2 产量可达5 000 kg 以上,田间对辣椒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椒2 号。适宜在甘
肃省进行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华耐甜玉782 是以自交系HT-3 为母本、XTF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一代杂种。株高228 cm,穗位高85 cm,
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20.5 cm,穗行数17 行,行粒数39 粒。鲜穗籽粒黄色,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7.8%,还原性糖含
量为7.0%;感丝黑穗病、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穗腐病、矮花叶病。每667 m2 产鲜穗1 000 kg 左右,品质优,生育期80 d(天)
左右。适宜山西省鲜食玉米主产区种植。
玉韭葱1 号是从长白山西大蒜的变异群体中,经4 代自交提纯选育而成的韭葱新品种。株型紧凑,叶片直立、对褶
成“V”字形,生长期内功能叶有6~8 片;株高60~80 cm,假茎段长20~30 cm,茎粗1.5~2.0 cm,茎白段≤ 5 cm,单株
质量65~90 g,田间对灰霉病、疫病、锈病和紫斑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绿翠和长白山西大蒜。每667 m2 平均产量5 000 kg 左右。
适于云南滇中及其相近气候条件地区周年露地栽培。
4 月到5 月中旬,菜价在高于2018 年同期的
价位运行。蔬菜供应地北移。月下旬至6 月上旬菜价低于2018 年同期,6
月中旬以后菜价有所回升。喜温作物与喜凉作物价格走势相悖。2018 年同期价格偏低的蔬菜,2019 年反弹力
度较大。夏季蔬菜供应整体可控,个别品种仍然存在
苦乐不均现象。
夏秋季设施番茄生产中,健康保障性绿
色防控技术成败的关键在前三步,从维护幼苗
健壮和提高植株自身抗性入手,抓住茎基腐
病、病毒病和传毒媒介昆虫等主要病虫害防治
的关键节点,帮助番茄顺利度过高温高湿和强
光照季节。
广东乐昌在“良种良法示范推广项目”
中引进、示范了30 个蔬菜新优品种和6 项大
棚蔬菜栽培技术,2019 年推广1 200 hm2(1.8
万亩)。本文从实操角度出发,总结了水肥同
步、吊蔓栽培、无土栽培等技术的实施应用
经验。
菠菜全程机械化栽培,包括机械化整地、
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播种(精密播种、铺设滴
灌)、机械化喷药、机械化收获,全程农机化
与现代农艺相结合的菠菜生产模式,不仅减少
了菠菜种植的人工成本,同时降低了劳动强
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辽北地区日光温室冬季寒潮期间采用全
自动智能温控暖风机辅助加温,并采用特色田
间管理“控旺提质”,2018~2019 年生产的越
冬茬口感型番茄品质更优,每667 m2 产量可
达5 000 kg 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西甜瓜蔓枯病和枯萎病在田间容易混
淆,可从叶片、茎秆、根部等发病症状与病原
菌形态两方面进行辨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
行防治,减少损失。
通过采用茬口错峰安排、培育壮苗、合
理密植、双蔓整枝、节水减肥减药、蜜蜂授粉、
适时采收、分级晒瓜和清洁环境等一系列减损
栽培技术措施,可将桂蜜12 号损耗率降低5
个百分点,提高果实商品率,每667 m2 纯效
益增加2 000 元以上。
大棚早春西瓜是河南省内黄县的主要栽
培方式,套种朝天椒后每667 m2 收入达3 万
元以上。该模式一次整地,两茬收入,既提高
了西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又提高了大棚利
用率。
江苏沛县利用当地气候生态条件发展多
种设施蔬菜周年栽培模式,其中早春甘蓝—夏
菜用大豆—秋花椰菜高效栽培模式,复种指数
300%,用养地结合,每667 m2 年产值达到1.53
万元,纯效益在1.1 万元以上,目前已形成稳
定的上海—徐州蔬菜生产外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