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 以来,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量及出口额稳定增长,2015 年居农产品第二;形成了以沿海冷冻、脱水、罐头、腌制蔬菜与西北浓缩浆、脱水蔬菜及西南腌制蔬菜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WTO 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是我国蔬菜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建议以技术贸易壁垒为契机,围绕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科技与管理水平来改善不足,促进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2018 年上半年,我国马铃薯市场走势具有薯价同比先低后高、总体价格水平低等显著特点;预计下半年马铃薯市场行情向好,价格将明显高于2017 年同期水平。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仍存在薯农收益波动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农业资源约束趋紧、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8 年以来,频频曝出蔬菜滞销的新闻,四川米易的番茄、大凉山的洋葱、广西的辣椒等等。蔬菜卖难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案例?哪一类蔬菜卖难,哪一类蔬菜畅销?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蔬菜》编辑部在2018 年7 月19 日特别推出第7 期“卖得好”视频直播节目,邀请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明均、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主任刘通针对“2018 年1~6 月蔬菜产销形势及后市走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菜农朋友提供参考。
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开鲁红干椒产业发展特征,提出:开鲁县应通过激发现代农业要素,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多种融合模式,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等措施,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光照是影响设施栽培蔬菜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光环境特征和调控是设施环境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光环境调控采用普通电光源或滤光膜等,无法定量精确调节光谱能量分布;随着新型半导体光源的兴起,LED 补光以其可调节的光质配比组合、光谱能量分布等被广泛应用。本文从日光温室光环境对设施栽培蔬菜的影响入手,对近些年设施内光环境特征及自然光和人工光对温室光环境调控的研究展开综述,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2016 年7 月在湖南省蔬菜病害调查中发现,4 种茄科蔬菜表现出叶脉间褪绿、叶片黄化等症状,疑似被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感染,同时叶片背面聚集了大量烟粉虱。采用ToCV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对采集的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样品和烟粉虱样品进行RT-PCR 检测,均扩增出目标条带,且扩增序列与北京番茄ToCV 分离物(KC887999.1)部分序列相似度为99.0%,确认采集样品被ToCV 感染。4 种茄科蔬菜ToCV 的感染率达70%~100%;发病叶片上烟粉虱的带毒率为66.7%~87.5%;鉴定出烟粉虱的生物类型为MED 烟粉虱。这是湖南省首次确认该病毒,需要引起关注和加强防范。
以绿色木霉菌糠发酵物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与草炭、蛭石以不同比例(V/V)混配后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糠木霉混配基质T7(菌糠木霉∶草炭∶蛭石=1∶1∶1)、T9(菌糠木霉∶草炭∶蛭石=2∶1∶1)和T11(菌糠木霉∶草炭∶蛭石=1∶2∶1)的理化性质与对照(菌糠木霉∶草炭∶蛭石=0∶2∶1)相近。在接种病原菌30 d 后,混配基质T7、T9、T11 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88.56%、78.34%、82.31%,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综合来看,在黄瓜育苗试验中,以混配基质T7 表现最好,其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侧根数、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和根系活力等指标分别为对照的117%、127%、171%、99.4%、170%、189%、237% 和125%。用菌糠木霉发酵物作为育苗基质成分,不仅可以促进黄瓜幼苗生长,而且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效较好。
对119 份瓠瓜种质的8 个主要果实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9 份瓠瓜种质的Shannon-Weaver 多样性信息指数在0.394 8~2.063 6 之间,8 个果实性状存在较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以果实形状、皮色和单瓜质量的多样性最丰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7.24%、23.33%、14.71%、9.44%,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4.7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119 份瓠瓜种质分为两大类群,分别包含62 份和57 份种质,其中第一大类群在品质和外观方面均表现较好,可作为瓠瓜育种的基础材料。
采用水肥一体化装备进行水肥自动管理有利于实现节水节肥和增产提效,是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方向。本试验基于自主研发的AWF 型水肥一体化装备,进行水肥自动管理,并以常规管理为对照,测定叶用莴苣的生长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统计灌溉量,计算成本和效益,分析使用AWF 型水肥一体化装备自动灌溉施肥对叶用莴苣生长和灌溉水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自动管理下3 茬叶用莴苣的产量分别为2 593.85、1 168.80、1 900.00 kg·
(667 m2)-1,比常规管理分别增产25.00%、54.75%、11.76%;灌溉总量分别减少了23.84%、21.71%、28.91%;灌溉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64.13%、97.65%、57.24%。成本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使用AWF 型水肥一体化装备,年收益可提高2 850 元·(667 m2)-1,增产、节水和增收效果显著。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二甲戊灵与不同剂量乙氧氟草醚混用对8 个大葱品种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结果表明,施药3 d和7 d 后,330 g·L-1 二甲戊灵乳油 2 250 mL·hm-2+24% 乙氧氟草醚乳油300~750 mL·hm-2 处理对不同大葱品种无明显药害,药害级别均为1 级。不同大葱品种对二甲戊灵与乙氧氟草醚混剂的敏感程度有一定的差异,状元巨葱、章丘大葱对供试除草剂耐药性较强,杨星圆葱、绿绣源葱较为敏感,大梧桐葱王、航天一丈白、寒丰、铁杆葱王等品种中等敏感。330 g·L-1 二甲戊灵乳油2 250 mL·hm-2+24% 乙氧氟草醚乳油450~750 mL·hm-2 对葱田杂草的总防效均达80% 以上,可以有效防除大葱田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
采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对云南省盈江县高山大白菜产区采集的根肿菌进行鉴定,4 个鉴别寄主均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1、33、28、30,说明该根肿菌为4 号生理小种。采用菌土法接种盈江根肿菌,对18 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其中6 个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对盈江根肿菌表现免疫;2 个品种病情指数<10,表现抗病,可以作为该病区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抗性遗传资源。
大棚蔬菜生产在武汉城市菜篮子工程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对武汉1951~2016 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2014~2015 年冬季大棚小气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汉1 月平均气温为3.5 ℃,冬季46% 的天数为阴天,40% 为晴天,不利于大棚内温度升高,但在大棚设施环境条件下,武汉1 月白昼温度晴天、阴天分别比棚外提高11.4 ℃和4.9 ℃,能满足半耐寒性蔬菜正常生长。武汉初春冷空气活动频繁,50% 的年份稳定通过10 ℃的时间在3 月下旬及之后,晴天少、阴雨天气多,大棚升温难,难以满足喜温蔬菜生产的温度条件;秋季秋高气爽,75% 以上的年份入冬时间在11 月16 日之后,且晴天多、阴天少,对大棚升温有利,适合发展秋延大棚蔬菜生产。建议调整大棚蔬菜生产结构,减少春季喜温蔬菜比重,增加秋延茄果类蔬菜的种植。
为得到一种快速且准确测定蔬菜幼苗叶面积的方法,以番茄幼苗为试材,以方格法为对照,研究扫描分析法、叶面积仪法、打孔称重法测定叶面积的准确性、精确性与测定速度,然后采用黄瓜、辣椒叶片及纸片的面积对测定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基于不同扫描分辨率对筛选出的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相比叶面积仪法和打孔称重法,扫描分析法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且精度更高,用时更短。扫描分析法不同分辨率下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且扫描分辨率越低所需测定时间越短。扫描分辨率50 dpi 下的扫描分析法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测定蔬菜幼苗叶面积的方法。
胜寒740 是以辣椒自交系15-Y24 为母本,以辣椒自交系15-Y36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始花节位为第10~11 节,植株生长旺盛,连续坐果性强,产量高。青熟果淡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长牛角形,纵径26~30 cm,果肩宽约5.2 cm,单果质量120~170 g,果肉厚0.4 cm 左右,耐贮运。抗TMV,中抗CMV。突出特点是耐低温能力强,在我国北方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生产中,每667 m2 产量可达7 000 kg 以上。是适宜日光温室越冬生产的专用品种,同时也适于北方保护地早春茬、秋冬茬种植。
潍春白3 号是以从福山二包头中选育出的BZ07-09 自交不亲和系为母本,以从春宝黄白菜中选育出的BD05-272 自交不亲和系为父本配制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68 d(天),株高36 cm,开展度50 cm,外叶深绿色,帮白而薄,叶面稍皱,叶缘有少量刺毛。球叶合抱,叶球炮弹形,球高32 cm,球径23 cm。球内叶浅黄色,品质好。平均单球质量1.9 kg,净菜率62.9%,软叶率41.1%,短缩茎5.2 cm,冬性较强。每667 m2 净菜产量5 500 kg 左右。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中抗霜霉病,适宜在山东、北京周边、河北张家口、云南等地作春白菜种植。
唐粉108 是以自交系YT-01-12-04-12-10 为母本,自交系LT-05-06-12-14-08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属于无限生长型,早熟,耐低温弱光,坐果率高,果实高圆形,粉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81.2 g,前期产量高,占总产量的40%~45%,冬季日光温室每667 m2 产量7 500 kg,适宜的栽培密度为3 000~3 500 株·(667 m2)-1,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TMV)和枯萎病,适合华北地区冬季日光温室、早春保护地栽培。
银露是以自交系M10 为母本,以自交系F8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早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85~90 d(天),果实发育期38 d(天),植株生长势中等健壮,易坐果。果实圆形,果皮白色有网纹,果肉浅绿色,肉厚5.0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 左右,肉质细腻,品质优良,塑料大棚栽培平均单果质量2.2 kg、每667 m2 产量3 500 kg 左右,露地栽培平均单果质量3.1 kg、每667 m2 产量3 700 kg 左右,适宜甘肃省及同等条件的甜瓜产区露地和保护地种植。
2018 年4 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价格反复波动,略有上涨,月末比月初上涨5.60%;与2017 年同期相比,月末价格上涨16.67%,同比由2018 年3 月的小幅下降转变为大幅上涨。月内最高价比最低价上涨13.33%,波动幅度明显小于3月的23.91%。
瓜农王德林是山东省潍坊市的西瓜种植能手,种植西瓜30 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大棚西瓜生产经验,本文是他在种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甜王类型西瓜品种京美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包括品种选择、嫁接技术、整枝顺秧、水肥管理、防控裂瓜等方面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供广大瓜农参考。
寿光菜农在夏季休棚期间,使用太阳能消毒法与微生物消毒法或化学药剂消毒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闷棚处理土壤,闷棚结束后在定植前根据棚室情况,增施适宜的生物有机肥和生物菌剂,达到了改良土壤、从源头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
受高温、高湿气候条件的影响,设施黄瓜越夏栽培易出现植株徒长、花芽分化不良、化瓜严重等问题,生产上应优先选择耐热品种,做好降温防雨等关键措施,合理施肥、留瓜,才能保证获得高产。
江苏沿海地区采用早春种植大棚西瓜,夏秋进行杂交水稻制种,秋冬种植绿肥的水旱轮作模式,有效降低了连作障碍,每667 m2收入约6 000 元。
根据马铃薯种薯产地的纬度、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严格选种、引种、购种,并做好催芽、切块、药剂拌种等种薯处理工作,才能有效防止马铃薯田间病害的发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金坝芹芽”是安徽庐江的特色蔬菜,已获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当地采用“黑膜+ 稻草+ 黑膜”遮光覆盖法,不仅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利用问题,而且具有省工省力、采收期延长、增产增效等优点,每667 m2 芹芽产量1 000 kg,产值10 000 元,纯效益7 000 元左右。
连栋温室蔬菜工厂化生产水肥管理技术,是以高标准水肥一体化硬件系统为基础,针对不同气候、作物不同生长阶段,调控适宜的营养液浓度及配方并制定合适的灌溉策略,来实现作物的最佳生长状态。
吉诺比利为无限生长型粉果番茄,果实高圆形,单果质量约250 g,硬度高,口感好,耐贮运,鲜果货架期约20 d(天)。抗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根结线虫,中抗灰叶斑病。适宜在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云南、陕西等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