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品种变化趋势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同时也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番茄属于我
国重要的大宗蔬菜之一,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番茄常年产量在5 000 万t 以上,
2015 年更是达到了5 594 万t,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7.1%。因其经济价值较高,又深受市民喜爱,番茄的
产量和种植面积呈稳步增长态势。尽管如此,我国番茄种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如生产形势严
峻、市场需求愈加多元化、番茄品种更迭速度不断加快等,已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期《中国蔬菜》专
访番茄种业的多位专家、企业代表,从生产市场需求角度来揭示我国番茄品种的变化趋势。
“互联网+ 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对于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实现经济
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天津各区县的农产品流通主体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产
品流通全程中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化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天津市“互联网+ 农产品流
通”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需求,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寿光市通过发展沼气、加工木炭、秸秆还田、制成营养土等蔬菜垃圾处理模式,年处理能力可达85
万t,消耗蔬菜垃圾产出量的70% 以上,实现了蔬菜垃圾变废为宝,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
益的有机统一。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选育出一批优、特、异育种材料,进一步完善了双单
倍体育种技术体系,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初步应用于育种实践,实现了杂交种全程机械化制种,培育出一批满足生
产和消费需求的大白菜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应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过去5 年大白菜应用基
础和育种技术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分析了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设施栽培中,因过量施肥使得土壤硝酸盐含量过高,导致次生盐渍化,引起连作障碍,制约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综述了设施土壤中硝酸盐积累现状、原因、潜在风险及危害等研究进展,阐述了硝酸盐与作物间的关系,并对相关防治
措施进行了分析。
对番茄组合绿樱(绿果)× 金珠1 号(橙果)的6 个世代遗传群体(P1、P2、F1、BC1、BC2 和F2)进行果色性状、
番茄红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胡萝卜素含量等的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F1 的果色性状无明显差异,而色素含量
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番茄果色性状受核基因控制,而色素含量遗传除受核基因控制外还可能存在胞质效应。采用多世代联
合分析法的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绿果与橙果间的果色性状符合2 对加性主基因+ 加性- 显性多基因(MX2-A-AD)遗传模
型,其BC1、BC2 和F2 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3.42%、78.25% 和61.4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2.87%、15.35% 和34.94%,
即果色性状遗传的主基因遗传力较强;叶绿素含量符合1 对负向显性主基因+ 加性- 显性多基因(MX1-AEND-AD)遗传模
型,其BC1、BC2 和F2 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1.73% 和0.6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5.47%、0 和37.82%,即主基因遗传
力在BC2 群体中最高,多基因遗传力在BC1 群体中最高;番茄红素含量与胡萝卜素含量均符合2 对加性- 显性- 上位性主
基因+ 加性- 显性多基因(MX2-ADI-AD)遗传模型,其BC1、BC2 和F2 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5.74%、1.79%、84.26% 和
61.53%、87.21%、81.0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0.32%、74.12%、12.68% 和0.68%、0、0,表明番茄红素含量和胡萝卜素
含量的主基因遗传力较强。
筛选合适的伴生作物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有效手段之一,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 种禾本科作物伴生对番茄根区
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根结线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小麦、水稻伴生30、40、50 d 均提高了番茄根区土壤脲
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同时,大麦、小麦伴生处理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加,而真菌数量显著降低。伴生栽
培第50 天时,大麦、小麦、水稻处理番茄根区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4.81%、42.64% 和45.74%,
卵密度减退率分别为51.29%、35.57% 和29.86%。综上,禾本科作物伴生番茄可以提高根区土壤酶活性,改善微生物结构,
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生,其中以大麦伴生栽培效果较好。
以薄皮甜瓜品种蜜宝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次数增瓜灵对甜瓜雌花分化、坐瓜节位、增产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使用增瓜灵后,甜瓜植株节间长度明显变短,侧蔓数量减少,每667 m2 减少整枝用工8 个,雌花在子蔓连续发生,果实发
育期缩短了3 d。喷施1 次和喷施2 次增瓜灵处理的甜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4% 和19.2%,增收3 553.61 元·(667 m2) -1
和4 772.80 元·(667 m2) -1。因此,合理使用增瓜灵,能有效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满足增产增收和简约
化栽培的生产需求。
通过人工接种尖孢镰刀菌于无土栽培基质,采用稀释涂抹平板法测定基质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变化,研究威百亩、
棉隆、氰氨化钙、甲醛、1,3- 二氯丙烯、二甲基二硫和甲基碘7 种熏蒸剂不同浓度处理及作用时间对无土栽培基质中尖
孢镰刀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7 种熏蒸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基质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其中,120 mg·L-1 42% 威百亩和
300 mg·L-1 98% 棉隆熏蒸5 d 对尖孢镰刀菌的灭杀率达100.00%;40% 甲醛稀释50 倍、800 mg·L-1 氰氨化钙、400 mg·L-1
二甲基二硫、150 mg·L-1 1,3- 二氯丙烯和300 mg·L-1 甲基碘熏蒸8 d 对尖孢镰刀菌的灭杀率分别达99.07%、98.71%、
96.57%、94.86% 和85.00%。由此得出,威百亩和棉隆对无土栽培基质中尖孢镰刀菌的灭杀效果最显著,且熏蒸时间短,其
次为甲醛与氰氨化钙。
采集南宁市郊4 个传统蔬菜种植区内的耕作层土壤样品,利用超声波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土壤样品中
16 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菜地土壤中总多环芳烃的含量范围为2 632.00~5 002.43
μg·kg-1,平均为3 351.30±1 110.72 μg·kg-1,处于严重污染水平;从多环芳烃的组成特征看,南宁市菜地土壤中低环(2~4
环)多环芳烃含量占总含量的85.72%,其中3 环的多环芳烃占比最大,达到54.62%;南宁市菜地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
源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以及生物质和煤炭的燃烧。
以大棚辣椒越夏一大茬栽培为对照,调查分析了北京市延庆区5 种大棚种植模式的蔬菜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5 种种植模式的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投入产出比均明显高于对照,具有较好的推广前
景。其中番茄—紫菜豆、结球莴苣—小西瓜—甘蓝和番茄—芹菜这3 种种植模式茬口安排科学合理,可优先进行推广;小西
瓜—小西瓜和芹菜—芹菜这2 种种植模式需要注意合理轮作,不可连续种植。
钻红1 号是以TM001a 为母本,以TM012F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中早熟,无限生长型,果实近圆形,
成熟果大红色,单果质量200 g 左右,果实横径7.2 cm,纵径5.4 cm,耐贮运,商品性好。鲜食风味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82%,
有机酸0.401%,总糖4.21%,VC 312.1 mg·kg-1(FW)。每667 m2 产量6 500 kg 左右。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
抗青枯病、叶霉病。适合我国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京松1 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60 为母本,自交系1028-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松散型花椰菜一代杂种。中晚熟,
从定植至收获秋季85 d(天)左右,春季65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花球白、松散,花梗浅绿,单球质量1.5 kg 以上。
营养品质好,富含矿物营养和硫代葡萄糖苷。每667 m2 产量3 100 kg 左右。适合北京及周边地区春、秋季露地栽培。
哈菜豆17 号是以宏富菜豆为母本,以将军油豆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过6 代自交选育而成。蔓生,
早熟,从播种到采收57 d(天)左右,基部结荚多,前期产量高,生长势中等,荚绿色、扁条形,尖部带紫色条纹,平均荚
长20 cm,荚宽2.8 cm,肉质面,外观商品性好,纤维少。抗炭疽病,一般产量2 100 kg·(667 m2) -1 左右,适于黑龙江省
各地保护地栽培。
薯绿1 号(原名徐菜薯1 号)是以台农71 为母本,以广薯菜2 号为父本,通过定向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菜用甘薯
专用新品种。株型半直立,分枝多,叶片心形,顶叶黄绿色,叶基色和茎色均为绿色。薯块纺锤形,白皮白肉。茎尖无茸
毛,烫后颜色翠绿至绿色,无苦涩味,微甜,有滑腻感,食味好。高抗茎线虫病,抗蔓割病。在国家区域试验3 个月时间内
每667 m2 产量1 800 kg 左右,如在保护地条件下可周年生产,每667 m2 产量在5 000 kg 以上。适合江苏、山东、河南、浙江、
四川、广东、福建、海南等适宜地区作叶菜种植。
2017 年1 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
均价显示出波动上行的态势,全月的价格基本上
是在低于2016 年同期的价位上运行。由图1 可以
看出:1 月1 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
价为2.59 元·kg-1,1 月31 日为2.91 元·kg-1;月
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上涨12.36%。月初的价格比
2016 年同期的2.51 元·kg-1( 张玉玺,2016) 上
涨3.19%,月末价格比2016 年同期的3.53 元·kg-1
(张玉玺,2016)下降17.56%。2016 年12 月末价
格同比上涨2.80%(张玉玺,2017),2017 年1 月
末价格同比由上涨转为下降。2017 年1 月蔬菜的
加权平均价为2.65 元·kg-1,比2016 年12 月的2.56
元·kg-1(张玉玺,2017)上涨3.52%;比2016 年
同期的2.82 元·kg-1(张玉玺,2016)下降6.03%。
2016 年12 月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同比上涨3.23%(张
玉玺,2017),2017 年1 月同比由小幅上涨转变为
明显下降。
浙江黄岩在茭白生产上引进设施栽培,
并形成一套当地特有的茭白“三改两优化”技
术,较传统种植方式增产20% 以上,产品在
我国4月茭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效益显著。
目前我国茄子褐纹病、绵疫病等主要
病虫害尚无登记药剂。使用非登记化学药
剂防治茄子病虫害时可参考本文相关选药和
用药思路,在当地专业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
进行。
莴苣类蔬菜被霜霉病感染的时间很早,
待田间发病后再用药防治则效果较差。在育苗
阶段甚至播种前就采取预防措施,防效较好。
番茄刺皮瘿螨是1997 年入侵上海的新害
虫,曾在2004~2006 年引起秋番茄生产较大
的灾害损失。防治重点应加强害螨发生的早
期诊断、注重田园清洁与防止瘿螨扩散传播、
消毒与灌水沤泡灭螨,辅助使用杀螨剂的化学
防治。
河北省蔬菜育苗方式逐渐发展为以穴盘
育苗为主,集成优良品种选择、基质科学配
制、轻简机械播种、温光环境调控、嫁接栽培
管理、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等7
项配套技术,形成了蔬菜育苗“一主七辅”综
合配套技术。
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种植紫叶莴笋,采用
全膜平作小畦速灌栽培与垄膜沟灌栽培两种
节水栽培,比传统平种模式具有明显的节约灌
水、减轻后期霜霉病及软腐病发生程度的优
势,每667 m2 产量可达4 500~5 000 kg。
受气候环境影响和蔬菜栽培技术限制,
老挝雨季蔬菜供应短缺,且价格高。利用当地
丰富的竹子资源搭建简易竹棚,发展避雨栽培
可以解决老挝北部山区雨季叶菜供应问题,增
加居民收入。该技术对中国华南地区雨季叶菜
类栽培也具有参考意义。
沈农蕨菜1 号适应性强,抗寒、抗病性
强,根状茎粗壮,分枝能力强,三年生植株即
可丰产,丰产期嫩芽产量可达1.5~3.0 kg·
m-2。喜酸性土壤。
内渝紫2 号为食用及加工型紫色甘薯
新品种,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
优,中抗黑斑病,花青素含量达225.1 mg·
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