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蔬菜产业也发生了一些大事件:对蔬菜种业影响深远的新《种子法》正式实施,蔬菜种子企业加速兼并整合,全国菜价出现历史罕见的高、低价格,两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植物工厂助力中国人首次在太空当“菜农”……
2016 年蔬菜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市场供给总体充足,但我国主要蔬菜产区和销区先后遭受“倒春寒”、强降雨、重雾霾和强寒流等天气影响,市场出现阶段性、区域性供给偏紧情况,蔬菜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预计2017 年我国蔬菜生产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菜价将继续保持稳中有涨的态势,但整体仍将遵循常年波动规律,个别品种、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
四川省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经过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目前四川省高山蔬菜优势主产区已基本形成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质量安全化、农户增收效益最大化的喜人格局。
矿质营养对西瓜甜瓜植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合理的矿质营养供应有利于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本文综述了矿质营养对西瓜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了西瓜甜瓜对矿质营养的需求规律,总结了提高西瓜甜瓜化肥利用效率的技术措施,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西瓜甜瓜矿质营养研究和化肥减量增效栽培提供参考。
我国设施番茄平均单产为92 t·hm-2,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土壤退化、水肥资源损失严重等因素限制了我国设施番茄的高产高效发展。实现番茄绿色增产,一方面需选育高产多抗品种,提高增产潜力;另一方面要保持土壤健康,做到水肥耦合、良种与良法配套、栽培模式与水肥管理相适应,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中国农业大学联合青岛农业大学先后提出了设施番茄氮素根层调控技术、水分实时监测调控技术、水氮根层调控技术、水氮定额管理技术、起垄滴灌施肥技术和设施番茄退化土壤修复技术等。通过十几年的技术研究得出,设施番茄起垄栽培滴灌施肥技术是保障设施番茄绿色增产的关键技术,可以使番茄产量显著增加15%,施肥量和灌水量分别降低20% 和30% 以上,并且有利于保持土壤健康。
通过对传统DNA 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得到一种快速提取番茄DNA 的方法。综合比较改进法、商品化试剂盒(经典法)和其他试剂盒(快速法)提取番茄DNA 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进法相比经典法提取的DNA 质量稍有差别,但用时较少,完全可以满足后续PCR 试验要求,尤其适用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大规模抗性检测;同时该法无液氮及其他有毒溶剂的加入,不仅节省了试验时间和试验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试验的危险性。
以黄瓜品种中农26 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根施萘乙酸钠对日光温室春茬黄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根施6 mg·株-1 萘乙酸钠显著加快了黄瓜地下部、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黄瓜株高、叶片数、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VC 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总产量也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22.37%、32.36% 和22.13%。表明在日光温室春茬黄瓜生长中,根施6 mg·株-1 萘乙酸钠可以提高黄瓜根系活力、光合速率,促进黄瓜的生长,进而提高产量。
以秀丽为试验材料,定植后主蔓开始出现腋芽时,采用不同浓度化学抑芽剂仲丁灵对西瓜腋芽进行处理,研究仲丁灵对西瓜腋芽生长的抑制率和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仲丁灵稀释70 倍时,施药后21 d 的平均芽长抑制率、平均抑芽率及抑芽效果均达最大,分别为79.8%、72.0% 和75.6%。稀释70 倍的仲丁灵处理西瓜腋芽后与对照相比,西瓜果实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变化。说明仲丁灵对西瓜腋芽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确定土壤有效磷供应临界值及合理的施肥措施,是菜田磷肥合理施用、获得作物高产的基础。通过在北京郊区5 个区、县开展结球莴苣磷肥施用试验(处理1:不施有机肥,不追施磷肥;处理2:施用有机肥,基肥不施磷肥,不追施磷肥;处理3:施用有机肥,磷肥一次性底施,不追施磷肥;处理4:施用有机肥,磷肥在基肥和3 次追肥时施用;处理5:施用有机肥,磷肥一次性底施,施用量为处理3 的2 倍,不追施磷肥),利用线性加平台模型分析京郊菜田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结球莴苣相对产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施肥措施对结球莴苣产量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京郊地区设施结球莴苣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为81.2 mg·kg-1。当土壤Olsen-P 含量< 81.2 mg·kg-1 时,处理2、处理3、处理4 和处理5 分别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7.73%、12.80%、18.60% 和12.56%,其中处理4 的平均产量最高;各试验点各处理的磷肥农学利用率均为正值。当土壤Olsen-P 含量> 81.2 mg·kg-1 时,增施磷肥不仅不能使结球莴苣明显增产,还会增加环境风险。因此,对于京郊地区设施结球莴苣生产,土壤有效磷含量< 81.2 mg·kg-1 时,推荐采用施用有机肥、磷肥在基肥和3 次追肥时施用的施肥方法;当土壤有效磷含量> 81.2 mg·kg-1 时,当季生产可以不施磷肥。
为了分析金花菜产量构成因素及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以来自金花菜主产区的7 份金花菜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叶长、叶宽、株高、根长、分枝数、第1、2、3、4 次收割产量和总产量等10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金花菜在株高、分枝数、叶长、叶宽和收割产量上普遍存在差异。金花菜总产量与第2 次收割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收割茬次间存在互补作用。金花菜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第2 次收割产量最大,其后依次为株高、第3 次收割产量、第1 次收割产量、分枝数、叶长、叶宽、第4 次收割产量、根长。
基于北京市郊区县设施蔬菜用水现状与农户节水行为的调研,采用DEA 方法对采用节水技术的北京设施蔬菜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基于节水的京郊设施蔬菜生产效率为0.900,处于较高水平,但设施黄瓜和设施茄子仍存在10.212%、0.285% 的节水提升潜力;基于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畦灌等技术设施蔬菜生产已发挥最佳投入产出的配置效率,但基于沟灌、膜下沟灌、膜下微喷的设施蔬菜仍存在2.902%、12.162% 和2.792% 的节水提升潜力。结论表明,不同的设施蔬菜品种、节水技术选择对于设施蔬菜生产效率存在差异性,通过调整结构和创新技术,可提升设施蔬菜节水效率。
国禧113 是以早熟甜椒自交系12-113 为母本,以中熟甜椒自交系12-10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甜椒一代杂种。早熟性好,始花节位为第8~9 节,植株生长健壮,膨果速度快,产量高。商品果绿色,果实为方灯笼形,果实纵径约12 cm,果肩宽约11 cm,单果质量220~350 g,果肉厚0.6 cm 左右,耐贮运,品质佳。每667 m2 产量约3 700 kg。抗TMV,中抗CMV 和疫病。适于北方地区早春保护地和秋延后拱棚种植。
:川科8 号是以Q131 为母本,以M42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属无限生长类型、大红果、中熟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79.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4%,果实硬度适中,田间对病毒病、青枯病和枯萎病的抗性优于对照合作903。平均每667 m2 产量5 200 kg,适宜在四川省番茄主产区包括成都地区、川东北地区、攀西地区平原及浅丘露地栽培。
新番72 号是以A-10 为母本,以MG-0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有限生长类型,成熟果深红色,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9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番茄红素含量148 mg·kg-1,每667 m2 产量8 000 kg 左右,田间综合抗性较强,适宜在新疆各地区种植。
连豇2 号是以之豇282 为母本、地方品种JD02 为父本,杂交后代经5 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出苗势强,叶绿色,花紫红色,绿白色荚。主蔓始花节位为第4.4 节,单株荚数26.0 个,每荚粒数17.5 个,荚长55.1 cm,干种子百粒重17.8 g,生育期92.4 d(天),鲜荚平均产量1 650 kg·(667 m2)-1。田间对叶霉病、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早豇4 号。适宜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露地栽培。
2016 年11 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呈连续上涨的态势,月内大部分时间的蔬菜价格高于2015 年同期,月末价格略低于2015 年同期。
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占地时间短,种子产量高。农户利用自建的育苗设施制种,成本投入减少,管理上省工,制种效益好。但要注意小株采种的适用范围和采用合适的育苗方式。
开篇的话:2016 年的10 月,《中国蔬菜》希望我能发表些图文并茂的专栏文章。鉴于我对该杂志的特别感情,我答应了下来。但是,这个专栏名却迟迟没有定下来。大家知道,我在《温室园艺》上有个专栏,叫“李明远断病手迹”,目前已登出近80 篇,记录了我大部分诊断病害的经历。再写专栏,恐怕应当有所不同。
想来想去,我觉得用“菜保拾零”比较合适。“菜保”即蔬菜植保,“拾零”我上“百度”搜索一下,有一条是这样说的:“拾零即为搜集到的零碎的材料,多用作标题。——如有疑问,可继续追问(笔者注:如有异议可以讨论),如果满意,请采纳……”我觉得这个题目比较宽松。也就是说只要是此前我没有写过的有关蔬菜的植保问题都可以写。
在这个栏目里我计划围绕着蔬菜植保问题,写一些认识、体会和观点。也可能有病虫草鼠的识别和发生,但更多的是防治。并根据文章的需要尽量做到图文并茂。
这个栏目从2017 年1 月开始。1 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所以我首先谈谈冷害。
冰菜(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L.) 又名冰草,近年来在北京密云、大兴等区县的特菜园区陆续有少量种植。2016 年11~12 月, 笔者在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进行田间病虫害调查时发现一种小型害虫为害冰菜,经鉴定为某种紫跳虫(Ceratophysella sp.), 属于弹尾纲(Collembola)球角跳虫科(Hypogastruridae) 泡角跳虫属(Ceratophysella),具体种类有待进一步鉴定。
冬季设施黄瓜的茬口种类比较多,容易发生多种病虫害。一般病害种类多并且为害重,虫害相对偏轻。霜霉病是发生最普遍的病害,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茎软腐病、黑星病、灰霉病、菌核病、棒孢叶斑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在部分区域也时有发生;虫害在生长中后期棚室危害较重,以蚜虫、斑潜蝇、烟粉虱和蓟马为主。现阶段对于冬季设施黄瓜病虫害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本文着重介绍设施黄瓜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技术。
遵义市播州区朝天椒种植面积超过3 万hm²(45 万亩),规模效益显著。朝天椒产量主要集中在侧枝上,应及时摘心,促发侧枝,并做好肥水管理。
日光温室番茄椰糠基质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种植沟的准备、移栽、定植后管理、清棚消毒和营养液管理等,椰糠基质消毒后可再次使用,能连续使用3 a(年)
盐碱地日光温室辣椒栽培,通过种植绿肥、高温闷棚、使用土壤改良剂、挖排盐渠进行排盐洗盐等措施,能有效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每667 m2 产量增加16.8%。
迷你南瓜一般指单果质量在200~500 g、外观整齐漂亮、口感甘甜、品质优的小南瓜。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根据天津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通过引种试验,筛选出了9 个优良的迷你南瓜新品种。
沈农红苣荬菜是从野生植物苣荬菜中经过多年栽培驯化及系统选育而成的抗病性极强的野菜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休眠芽多,休眠期短,萌发温度低,干物质积累快,播种后3 a(年)年即可进入丰产期,每667 m2 产量可达800~1 00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