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市场离不开经销商,他们上连产地、中疏流通、下接终端,在做大做强自身经营的同时,为市场的繁荣作出了
突出贡献,成为市场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了传递行业正能量,提高凝聚力和核心力,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了农
产品单品经营大王评选活动,2016 年4 月30 日,42 位2015 年度综合实力最强的“蔬菜大王”出炉。这些“蔬菜大王”
是怎样炼成的?他们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有什么“绝招”?《中国蔬菜》编辑部特别策划出针对“蔬菜大王”的系列报道——
蔬菜大王谈市场。本期,首推“番茄大王”邢宗信。
邢宗信,生于1979 年,河北永清人,北京信
之源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18 岁时,他便开始在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番茄,从最初级的
小商贩到现在的一级批发商,他有近20 年专业经
营番茄的经验,对番茄的品种把控、产地管理、市
场经营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2015 年,他的企
业业绩突破2 亿元,番茄单品销售收入达1.2 亿元,
获封北京新发地市场2015 年度“番茄大王”称号。
大城市群蔬菜稳定供应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本文从影响蔬菜稳定供应产业链的上游(生产)、中游(流通)
和下游(价格调控)等方面入手,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综述了我国大城市群蔬菜供销现状,
比较了与主要发达国家在蔬菜产销上运作方式的异同。提出政府应对蔬菜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和适度规模
化,并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快蔬菜产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促进科技工作者在蔬菜行业不同领域的相
互合作,共同提高科技成果的综合利用与转化,以期为我国大城市群蔬菜的稳定供应提供理论支撑。
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上海市蔬菜生产中的应用面积不断加大,已逐步形成适合上海市蔬菜生产
的文丘里施肥器+ 滴灌、比例式注肥泵+ 滴灌、比例式注肥泵+ 喷灌3 种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本文
结合上海市蔬菜生产实际,提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要求并对上海市蔬菜水肥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草蔸萝卜是重庆市綦江区的地方品种,具有色白、易煮、倒棱、化渣、味甜等优点。
2011 年开始在重庆、四川、贵州地区进行标准化种植,2015 年种植面积达到1.07 万
hm2(16 万亩),总产量56 万t,总产值10.08 亿元,对农户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藜草花叶病毒(Sowbane mosaic virus,SoMV)是菠菜上的重要有害生物,可通过种子、花粉、昆虫介体和机械等
方式传播。随着我国种子、种苗进口量的进一步扩大和产业化种植,藜草花叶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非常大。本文综述了藜草
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寄主范围、为害症状、传播途径、检测技术等,论述了藜草花叶病毒传入我国的潜在危害性
和风险。
以芥蓝品种小香菇为试材,分别采用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Bt 抗虫基因Cry2Aa2 转化到芥蓝中,并对两
种转化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比较。结果表明:基因枪法在轰击距离为6 cm、轰击次数为1 次时转化效率最高,为0.43%;农杆
菌介导转化法以带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预培养2 d、侵染10 min、共培养2 d、抑菌培养5 d 后转入筛选培养基为最佳参数,
转化效率为0.37%。经PCR 和PCR-Southern 鉴定,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均成功将目的基因导入芥蓝基因组中。经
抗虫性表型鉴定,T0 代转基因芥蓝植株对甘蓝夜蛾幼虫的抗性高于非转基因植株。
以对盐胁迫敏感性不同的两个黄瓜品种中农大22 号和戴多星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光合特性、
叶绿体超微结构以及光合作用关键酶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加氧酶(Rubisco)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150 mmol·L-1 NaCl 处理)下,黄瓜幼苗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
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叶绿体类囊体片层结构垛叠程度下降,淀粉粒变小且数量减少;
Rubisco 大亚基编码基因rbcL、PEPC 编码基因Csppc2 的表达水平先响应性上调,随后下降;Rubisco 和PEPC 活性呈降低趋势。
相对中农大22 号,戴多星具有较强的盐胁迫耐受性。
以4 份黄瓜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弱光处理下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索黄瓜苗期耐弱
光性鉴定的最适宜光照强度与最佳鉴定时期,同时对黄瓜苗期耐弱光性进行鉴定,并对黄瓜苗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
率与成株期的产量降低率、植株干质量降低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黄瓜苗期与成株期耐弱光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20 mol·m-2·s-1 弱光胁迫20 d 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可以作为黄瓜苗期耐弱光筛选的快速鉴定指标。成株期产量的
降低率与植株干质量的降低率均能反映成株期品种间耐弱光性的差异。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与成株期的产量降低率呈
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的耐弱光性表现一致。W25 的耐弱光性较强,W5 的耐弱光性较差。
为了综合评价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种质资源的育种价值,对14 份蒌蒿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
养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4 份资源中包括蒌蒿原变种(A. selengensis var. selengensis)和无齿蒌蒿(A. selengensis var.
shansiensis)两个变种。株高31.04~53.38 cm,地上茎节间长2.70~4.16 cm、直径0.51~0.61 cm,单株分蘖数6.47~14.01 个,
地上茎产量3.01~6.35 kg·m-2、根状茎产量0.26~1.08 kg·m-2;地上茎干物质含量7.40%~9.60%,蛋白质含量1.83%~2.33%,
总糖含量0.46%~0.86%,粗纤维含量0.30%~0.52%。以选育地上茎高产品种为目的时,波阳红梗蒌蒿-3、鄱阳湖野蒿-4
是比较适宜的育种材料;以选育根状茎高产品种为目的时,小叶白、小叶青及大叶青为适宜的育种材料。都江堰蒌蒿具有独
特的芳香气味,是选育芳香气味浓郁品种的良好材料。
利用封闭式循环供液高架栽培系统,研究了栽培槽大小(横切面宽度× 深度:20 cm×10 cm,20 cm×15 cm,20
cm×20 cm)和钵栽(直径12 cm× 高10 cm,基质容积1 L)对架式栽培番茄(3 穗果摘心)生长发育、水肥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
响。结果表明:与钵栽相比,槽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增加产量,但开花和采收时间延迟,果实品质下降,水肥利用效率降低;
随着栽培槽体积的增大,植株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水肥利用效率降低,果实品质下降,不同大小栽培槽处理间
水分利用效率和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番茄架式栽培槽大小以20 cm×10 cm 为宜。
为研究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HG28-5 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采用HG28-5 菌悬液进行黄瓜浸
种处理后播种到穴盘,调查出苗和苗期生育指标,确认其对黄瓜的促生作用;测定黄瓜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磷
钾和微生物种群数量,了解HG28-5 对黄瓜苗期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并检测HG28-5 在黄瓜苗期植株根部和根际土
壤的定殖密度。结果表明,HG28-5 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黄瓜的出苗势、出苗指数,提高出苗整齐度;显著增加苗期黄瓜
株高、叶片数、根长、地上部和根鲜质量,显著提高根系活力;显著提高黄瓜苗期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
性,显著增加根际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显著增加黄瓜苗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减少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另
外,HG28-5 在黄瓜根际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播种后第30 天时,在黄瓜根系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密度分别为9.20×105
cfu·g-1 和5.90×105 cfu·g-1。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辣椒疫霉菌的方法,对30 份贵州地方辣椒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分析辣椒苗期抗疫病能力与其
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30 份贵州地方辣椒材料中,抗性材料1 份,中抗材料9 份,中感材料9 份,
感病材料8 份,高感材料3 份;辣椒苗期抗疫病能力与茎和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
正相关,与Chla 含量、根系活力、SOD 活性、POD 活性、CAT 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负相关。
为明确化学防治对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效果,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PCR 检测,评价应用化学杀虫剂防
治Q 型烟粉虱对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作用,并研究病毒抑制剂对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效果。试验结
果表明,喷施杀虫剂防控Q 型烟粉虱后日光温室番茄植株带毒率可降至3.00%。病毒抑制剂20% 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
0.5% 葡聚烯糖可溶粉剂、30% 毒氟磷可湿性粉剂在试验条件下对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44.08%~52.63%,可在一定
程度上减轻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危害。
为明确内蒙古西部地区一种新病害——胡萝卜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用
胡萝卜片接种、有伤口和无伤口胡萝卜肉质根接种及盆栽接种进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
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3 个菌株F1、F2 和F3 均表现致病性。经形态学鉴定,F1 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F2 和F3 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进一步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 对病原菌rDNA-ITS 进行PCR 扩增,
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 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鉴定结果和形态学鉴定的结果一致。明确了内蒙古西部地区胡萝卜镰刀菌
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为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 solani)。
天白80 是以雄性不育系C441 和自交不亲和系T01 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直筒型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75 d(天)左
右,株型直立,株高51 cm,开展度58.5 cm,外叶浅绿色,叶面少茸毛,中肋白色;叶球长筒形,顶部舒心,球色浅绿,结
球紧实,内叶浅黄色,球高46.4 cm,球径11.2 cm,球形指数4.1;叶球质量2.8 kg 左右,净菜率75.4%。抗病性强,高抗病
毒病和霜霉病,抗黑腐病。平均每667 m2 产量7 200 kg 左右,适宜我国华北及西北地区作为中晚熟秋大白菜种植。
晋茄1205 号是以自交系338-12-8-5-1 为母本,以自交系339-5-9-1-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植株生
长势强,始花节位为第7~8 节,果实近圆形,纵径10.6 cm,横径11.6 cm,单果质量455 g 左右,果皮黑色、有光泽,果肉
淡绿色,果肉紧实,口感好,商品性好。田间对黄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二苠茄和新短把黑。平均每667 m2 产量6 000 kg 以上。
适宜山西各地温室或大棚栽培。
垦甜1 号是以自交系ZT-01-56 为母本,以自交系DB-01-38 为父本育成的薄皮甜瓜一代杂种。早熟,坐瓜能力强,
果实椭圆形,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肉厚1.2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3% 以上,口感甜脆,香味浓,单瓜质
量350~450 g。抗霜霉病,耐白粉病。平均每667 m2 产量2 300 kg 左右。适宜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的保护地种植。
新农黄1 号是以自交系Y08-2-5-6-1 为母本,以自交系Y08-10-1-8-12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
长势强,早熟,从播种到始收60~65 d(天),以主蔓结瓜为主,结回头瓜能力较强。第1 雌花着生在第5 节左右,以后每隔
2~3 节着生一雌花。瓜条棒状,白刺,刺瘤明显,无棱,把短,腰瓜长32~35 cm,粗约3.5 cm,瓜色深绿,无黄条纹,有光泽,
果肉淡绿色,单瓜质量200~220 g。保护地栽培每667 m2 产量可达7 000 kg 以上。高抗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中抗白粉病。
适合新疆各地温室、大棚、小拱棚等保护地栽培。
2016 年6 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下降到低位,并且在低位进行调整。由图1 可以看出:6 月1 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
均价为1.95 元·kg-1;6 月30 日为1.75 元·kg-1。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下降10.26%。月初的价格比2015 年同期的2.18 元·kg-1(张玉玺,2015)下降
10.55%,月末价格比2015 年同期的2.16 元·kg-1(张玉玺,2015)下降18.98%。5 月价格同比上涨7.52%(张玉玺,2016),6 月则同比下降20.81%,
降幅十分明显。月内的最高价为1.95 元·kg-1(6月1 日),比5 月的2.89 元·kg-1(张玉玺,2016)下降32.53%; 月内的最低价为1.64 元·kg-1(6月22~24 日);比5 月的2.00 元·kg-1(张玉玺,2016)下降18.00%。月内的最高价出现在月初,最低价出现在下旬,说明6 月的价格在前期是连续下降的,月末略有反弹。
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发生尤为严重,已经成为制约西
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西瓜枯萎病在重茬地发病率为30% 左右,严重时可达80% 以上,甚至绝产。西瓜枯萎病病原菌主要侵染西瓜维管束,为害根部和茎部,造成植株萎蔫和死亡,该症状在田间较为常见,容易识别和诊断。但在2015~2016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组对河北定兴进行田间调查时发现,西瓜幼苗子叶和叶柄处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经过鉴定确定是由尖孢刀菌(F. oxysporum)引起的西瓜苗期叶腐病,该病在当地育苗大棚内发生严重,不同批次西瓜幼苗叶腐病的发病率在50% 以上。
合理利用适宜浓度的臭氧水,不但可以减少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同时可以缓解韭菜迟眼蕈蚊抗药性的增加,降低韭菜农药残留,增加韭菜产量。
莴笋在四川彭州露地一年可种植三茬,根据不同季节选用适宜品种、并选择不同播种育苗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每667 m2 年产值约1.5 万元,效益显著,2015 年种植面积近1 万hm 2(15 万亩)。
改善百色市右江河谷盆地秋冬季露地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可以从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健康壮苗、嫁接栽培、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综合防治病害等方面着手。
在榆中县推广全膜双垄三沟旱作栽培技术,改变了高寒阴湿区不能种植蔬菜的历史,并通过实施尾菜肥料化利用技术,一膜两用进行两茬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每667 m2 收入达5 000~8 000 元。
河北省绿芦笋经多年种植后出现病虫害严重、标准化水平较低等问题。通过集成优良品种、护根育苗、深耕定植、地面覆盖、持续采收等技术,能实现绿芦笋优质栽培。
苏秋葵1 号平均单株结荚37.5 个,单荚质量9.6 g,荚长7.3 cm,嫩荚五角形,颜色绿,适口性好。高产田块嫩荚平均产量达1 150.0kg·(667 m 2) -1。适宜江苏省沿海地区种植。
赣芋1 号是从铅山红芽芋变异株中选育出的优质高产多子芋新品种,子孙芋近圆形或椭圆形,肉质乳白色,单个子芋60~120 g,单个孙芋30~60 g。单株子孙芋20 个左右,每667 m2 产量达2 100 kg 以上,丰产性好,品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