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4-08-01
  

  • 全选
    |
    本期视点
  • 张真和
    中国蔬菜. 2014, 1(8):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蔬菜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发展现代化蔬菜产业面临六大突出问题:成本剧增效益滑坡、质量安全隐患难除、科技创新转化乏力、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流通基础条件差、劳动者兼业化老龄化严重等,纵观发达国家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我国应采取哪些对策?
  • 专题综述
  • 田桂丽, 苗晗, 张圣平, 王烨, 顾兴芳
    中国蔬菜. 2014, 1(8): 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瓜籽中富含脂肪酸、植物甾醇、糖和苷类、挥发油类、无机元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保健食品。此外,黄瓜籽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黄瓜籽化学成分及其各种功效的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研究论文
  • 李菲, 张淑江, 章时蕃, 张慧, 孙日飞, 张振贤
    中国蔬菜. 2014, 1(8):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白菜吉红82、#534DH 群体及#438 群体为试材,研究了利用细胞破碎仪机械提取小孢子与人工挤压提取小孢子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活力及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提取替代人工挤压可在短时间内同时提取多份样品,并可快速调整小孢子的培养浓度。收集40 个适期花蕾于5 mL 离心管内,3 000 r·min-1 破碎10 s,将提取的小孢子定容于25 mL NLN-13 培养基,可确保小孢子浓度在适宜培养范围内,并成功诱导胚胎发生。
  • 张德双,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中国蔬菜. 2014, 1(8):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芸薹属异源六倍体AABBCC 为母本,以大白菜品种金春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AABBCC×AA);再以大白菜品种义和5 号为母本,与F1 进行杂交,在多亲本杂交后代中获得大白菜雄性不育系MS200712。该不育系花瓣为黄色,花药浅黄色、退化、败育彻底,柱头正常,蜜腺发达。同时,利用北京新3 号的父本832172 与雄性不育系MS200712 进行回交,获得了转育的MS20071208-916 不育系。
  • 李聪, 贺超兴, 闫妍, 李衍素, 于贤昌, Martina Janouskova Miroslav
    中国蔬菜. 2014, 1(8):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同时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菌(Glomus intraradices,GI)对大棚土壤栽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及营
    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不同时期接种GI 对其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处理使黄瓜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54%、34%;播种时接菌处理的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4.7%~17.7%;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的黄瓜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9.4% 和15.0%,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9% 和7.1%;移栽时接菌处理的黄瓜粗蛋白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6%;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显著提高了黄瓜VC 含量。表明接种GI 对黄瓜生长和产量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杨尚东, 赵久成, 郭伊娟, 吴俊, 龙明华
    中国蔬菜. 2014, 1(8):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H)、丰度(Richness,S)和均匀度(Evenness,EH)分别为2.217、14 和0.840,而青枯病罹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丰度和均匀度指数(轻度萎蔫为1.579、10、0.686;重度萎蔫为1.571、7、0.807)均低于健康植株,而且随着发病症状的加剧多样性指数和丰度呈下降趋势。
  • 刘政国, 王鹏, 陈勇
    中国蔬菜. 2014, 1(8):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南宁毛节瓜、梅花5 号、7-2-1-4-2-1-2-2、GF-7-1-1、CK-3-4-3-2-1-3 为试材,对授粉后10、20、30、40 d4 个时期正常发育的节瓜果实鲜样中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节瓜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鲜样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VC 含量早期最高,之后快速下降,成熟时趋于稳定;有机酸含量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
    先下降后小幅回升的趋势。但不同品种间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
  • 董传迁, 尹程程, 魏 珉, 杨凤娟, 史庆华, 王秀峰, 张伟丽
    中国蔬菜. 2014, 1(8):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腐熟玉米秸秆、棉籽壳菇渣与草炭和蛭石按照不同的比例组配成复合基质,进行番茄和甜椒穴盘育苗的结果表明:番茄穴盘苗培育以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基质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等体积玉米秸秆、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玉米秸秆2 V、蛭石1 V 混配的基质适于甜椒穴盘育苗,其次是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合理使用腐熟玉米秸秆和棉籽壳菇渣可以减少草炭用量,改善基质理化性状,促进番茄和甜椒幼苗生长,培育优质壮苗。
  • 品种选育
  • 黄志银, 张 斌, 闻凤英, 刘晓晖, 罗智敏, 王超楠, 李 梅
    中国蔬菜. 2014, 1(8):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速俊028 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8-411-5s 和07-N2 抗热-3s 配制而成的不结球白菜一代杂种。株型美观,株高20 cm 左右,开展度25 cm 左右;叶色亮绿,叶柄较短、勺状、碧绿无蜡粉,基部头大、束腰;早熟,生长速度快,夏秋季播种20 d(天)后开始束腰;可适当密植,最佳种植密度为株距8 cm,行距15 cm;高抗病毒病、霜霉病,抗软腐病;适应性广,全国各地夏秋季均可种植,长江以南地区冬春季可露地栽培,长江以北地区秋冬季和冬春季需保护地种植。
  • 姜景彬, 李景富, 张贺, 康立功, 陈秀玲, 王傲雪, 许向阳
    中国蔬菜. 2014, 1(8):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东农724 是以09546 为母本,以0961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番茄一代杂种,生育期110~113 d( 天)。叶片稀疏、竖立,节间长,长势强,耐弱光、低温,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ToMV、枯萎病和黄萎病,大果型,单果质量220~250 g,成熟果粉红色,果面光滑美观,硬度0.54 kg·cm-2,不裂果,耐贮运。丰产性好,保护地栽培每667 m2 产量11 000~15 000 kg,适合全国各地保护地秋冬茬和冬春茬抢早栽培。
  • 吕金浮, 李美芹, 薛其勤, 刘晓明, 王兴翠, 林桂玉
    中国蔬菜. 2014, 1(8):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潍科粉1 号是以H10A 为母本,以J1020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设施栽培专用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长势中等,主茎第1 花序着生在第5~7 节,连续坐果能力强;早熟,无绿果肩,成熟果亮粉色,着色均匀,略高圆形,单果质量240~260 g,每667 m2 产量14 000 kg 以上;硬度高,耐贮运,商品性好;果实风味极佳,番茄红素含量高达112 mg·kg-1;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疫病、灰霉病、叶霉病、南方根结线虫,适于温室秋延迟、早春及越冬栽培。
  • 顾掌根, 杨国志, 袁伟 , 叶立华
    中国蔬菜. 2014, 1(8):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越秀3 号是以优良高代自交系M79 为母本、L48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水果型黄瓜一代杂种。早熟,生长势强,强雌性系,果实发育期6~10 d(天),全生育期125 d(天)左右;果实短棒形,果皮绿色,表面光滑,略有刺毛,微棱,果肉浅绿色,脆嫩多汁;瓜长15 cm 左右,横径2.7 cm 左右,单瓜质量80 g 左右,耐低温、弱光,高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和枯萎病;每667 m2 产量4 300 kg 左右,适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 产业市场
  • 李文嘉, 王益奎, 蒋雅琴, 康德贤, 吴永官, 黎 炎, 梁玉平, 卢发仕, 付鑫锋, 莫豪葵, 廖黎华, 梁祖珍, 何国常
    中国蔬菜. 2014, 1(8): 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 多年来,广西番茄基地建设从零星、分散的小规模发展到今天近百万亩的规模,种植番茄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致富的门路,使许多地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如百色市田阳县兴城村,该村现有600 多户村民,没有一人外出打工……
  • 李昕升, 刘宜生, 王思明
    中国蔬菜. 2014, 1(8): 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瓜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救荒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文革”以来南瓜生产进入衰弱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20 世纪90 年代,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南瓜产业两次发展的驱动力完全不同,影响也各不相同。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
  • 张玉玺
    中国蔬菜. 2014, 1(8):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中国蔬菜. 2014, 1(8):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栽培管理
  • 谢学文,  柴阿丽,  石延霞, 尚天龙, 李宝聚
    中国蔬菜. 2014, 1(8):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晓东, 高林, 任向辉, 曹 宏, 郑城星, 石毅先, 支叶
    中国蔬菜. 2014, 1(8):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2012、2013 年调查,山西、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冬春季番茄死棵主要是由根腐枯萎病造成的。通过应用金棚砧木1 号嫁接栽培,可以有效解决番茄死棵问题,而且其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 黄俭, 俞懿, 袁永达, 杨银娟, 黄淼, 李雅珍, 李育民, 李惠明
    中国蔬菜. 2014, 1(8): 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对上海菜区8 a(年)多的虫情调查结果,菜螟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夏秋甘蓝、秋花椰菜、夏秋萝卜、秋大白菜、夏秋小白菜(青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秋生菜、秋菠菜上偶有发生。各地应在第2 代发生高峰期或第3 代发生初期组织好育苗期对菜螟的防治。
  • 刘春香, 杨维田, 赵志伟, 蒋卫杰, 余宏军
    中国蔬菜. 2014, 1(8):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寿光以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大、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而闻名全国。番茄是寿光最主要的设施蔬菜之一,每667 m2 年产量可达1.8 万~2.0 万kg。本文详细介绍了寿光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主要种植经验,这些经验来自生产一线的农民和技术推广人员,可操作性强。
  • 宋建新, 潘秀清, 武彦荣, 许宁, 成铁刚
    中国蔬菜. 2014, 1(8): 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效栽培为核心,对不同茬口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不同模式的高效无害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使单位面积茄子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刘伟
    中国蔬菜. 2014, 1(8):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沼气资源、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番茄电动授粉器以及大功率脉冲动力喷雾机等一整套低碳生产技术应用于日光温室番茄生产,可节约水、化肥用量30% 以上,减少农药用量25% 以上,省工30% 以上。
  • 李兵, 王玉宏
    中国蔬菜. 2014, 1(8):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冷凉地区种植结球甘蓝容易出现先期抽薹,通过选择耐抽薹品种、调整播种期、加强苗期管理等措施实现结球甘蓝的安全生产,同时,根据不同的海拔和市场定位划分播期可以避免大面积集中供应,规避市场风险。
  • 张忠福,  鲁天文
    中国蔬菜. 2014, 1(8): 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拱棚和地膜双重覆盖栽培黑色马铃薯,增温保墒效果明显,使黑色马铃薯早播种、早出苗、早上市,每667 m2 收入增加8 500 元。
  • 王文庆, 陈其兵 
    中国蔬菜. 2014, 1(8): 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光温室蔬菜平衡施肥技术以“适氮、控磷、增钾、补中微”为原则,肥水结合、肥随水施,追肥以滴灌水肥一体化供给为主,可缓解生产中盲目滥施化肥的现象。
  • 新优品种
  • 万鹏, 邹瑞昌
    中国蔬菜. 2014, 1(8): 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0 年底开始,先后从中国引进了33种蔬菜85 个品种到西非贝宁,通过近3 a(年)的生产试种,成功筛选出了24 种蔬菜中33 个适应性较好的品种,并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 陈亚雪, 罗燕华, 许玉琴, 林奕峰, 黄意甘
    中国蔬菜. 2014, 1(8):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漳绿1 号苦瓜中熟,生长势强,瓜为纺锤形、尾部稍尖,瓜皮色绿色、具光泽,棱间断,肉质脆、微苦,品质好,产量高,每667 m2产量3 000 kg 左右,推广种植面积340 hm2。
  • 刘华荣
    中国蔬菜. 2014, 1(8): 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