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1-06-01
  

  • 全选
    |
    市场分析
  • 中国蔬菜. 2011, 1(11):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毛宗良(1897~1970 年),别名仲良,浙江省黄岩县人。1927 年毕业于东南
    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33 年毕业于巴黎大学理学院植物系,获理学博士学
    位。历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复旦大学
    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沈阳农学院教授等职。1956 年被教育部评为一级
    教授。1962 年当选为辽宁省第二届人大代表。
  • 本期视点
  • 龚一帆, 常冬梅
    中国蔬菜. 2011, 1(11):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0 年蔬菜涨价牵动着百姓的神经,前段时间一些地区出现的“卖菜难”问题引起社会多方关注,用什么方法才能破解“菜
    贱伤农,菜贵伤民”的难题?早在2008 年商务部、农业部就提出“农超对接”,并进行了试点布局,试图通过“农超对接”,减少中间
    流通环节的成本。节约的部分成本一部分用于提高对农户的收购价,另一部分以降价形式返还给消费者,超市也因此增加客流
    量,提高销售额,从而实现农户、超市、消费者三方共赢。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目前我国的农超对接发展情况如何?在对
    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哪些问题?超市与农户如何对接?本刊编辑部就“农超对接”的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
    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老师。
  • 产业市场
  • 中国蔬菜. 2011, 1(1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9~2010 年,湖北省依托全省蔬菜(包括食用
    菌、西甜瓜)重点发展区域和全国(全省)无公害蔬菜
    生产示范创建县,创建19 个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其中
    设施蔬菜标准园5 个,露地蔬菜标准园14 个。通过集
    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推进蔬菜标准园实现种
    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带
    动全省蔬菜产业向“三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质量安全型)产业转变,促进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
    高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确保蔬菜市场的有效供给、
    蔬菜生产者收入的稳定增加、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
    续发展,产品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节本增效
    10 %以上。
  • 市场分析
  • 蒋锦标, 姜兴胜, 乔军, 满朝红, 吴国兴
    中国蔬菜. 2011, 1(11):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我国温室发展中的问题,研发了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介绍了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的开发进展及应用情况。
  • 产业市场
  • 吴春玲, 鲁长才, 张玉蓉, 刘长泰, 杨振华
    中国蔬菜. 2011, 1(11):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甘肃省作为压砂地的起源,其压砂地经过十几年的利用已基本老化,成为边缘农业。如何吸取甘肃的经验教训,找到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是目前中卫市农业产业面临的严重问题。
  • 张玉玺
    中国蔬菜. 2011, 1(11):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1 年4 月的蔬菜加权平均价呈现出波动下行的趋势。月初的价格是2.54 元·kg- 1,月末价格是2.05 元·kg- 1,月末价格比月初下降了19.29 %。全月价格的最高点出现在4 月8 日,为2.70元·kg- 1;最低点出现在4 月28、30 日,为2.05 元·kg- 1,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31.71 %。同时,2011 年4 月的加权平均价大部分时间低于2010 年同期,月初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低12.71 %,月末同比低27.56 %,价格如此大幅度地低于上年同期,这是近几年少有的现象。只有4 月6~10 日这5 天略高于去年同期,高出幅度的最大值是4 月10 日的3.08 %。
  • 论文导读
  • 中国蔬菜. 2011, 1(11):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虫防控
  • 石宝才, 宫亚军, 魏书军
    中国蔬菜. 2011, 1(11):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属鞘翅目瓢虫科昆虫,主要分布于我
    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中、华南等地。为害严重的
    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长江以北地区,
    为害对象包括瓜类、豆类、茄果类(彩色图版1、2)等
    重要蔬菜。寄主植物包括十多个科近30 个种。
  • 李建明, 李宝聚, 谢学文, 石延霞
    中国蔬菜. 2011, 1(11):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病害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
    节,尤其是土传病害,其素来被植物界认定为最难防
    治的病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 姚晗珺, 刘欣, 章强华, 董国堃
    中国蔬菜. 2011, 1(11):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莼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市场,随着国外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日趋严格,出口莼菜制品应特别注意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在莼菜的生产上,应有效控制农药的使用,推行农业良好操作规范(GAP)。
  • 市场分析
  • 于翠娥, 朱玉华
    中国蔬菜. 2011, 1(11):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设施番茄栽培中,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粉虱、释放食蚜瘿蚊防治蚜虫、采用熊蜂授粉,能够减少化学农药及激素的使用,提高番茄品质,实现番茄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 新优品种
  • 索桂川
    中国蔬菜. 2011, 1(11):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马艳青研究员报道,我国
    辣椒种植面积133 万hm2,占世界辣椒面积的35 %,
    辣椒总产量2 800 万t,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 %,
    经济总产值700 亿元,居蔬菜之首位。我国辣椒种植
    面积较大的省区包括江西、贵州、湖南、河南、四川、
    河北、山西和湖北等。全国各省市区均有鲜辣椒种
    植,湖南、内蒙古、湖北、贵州、云南、河南、四川、广
    西、广东、江西、重庆、新疆、海南等地是重要的鲜椒
    产区。干辣椒主要分布在云南、新疆、内蒙古、贵州、
    陕西、河南、湖南等地。加工型辣椒多产自湖南、四
    川、新疆、江西、河北、贵州、内蒙古等地。
  • 张青, 杨光, 惠成章, 鲁娇娇, 方伟, 刘术均
    中国蔬菜. 2011, 1(11):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樱桃彩椒是椒类作物中一类新品种,果实大小在
    25~50 g,色泽艳丽,采收期长,可连续采收8~10 个
    月,每667 m2 产量可达12 000 kg 以上。樱桃彩椒营
    养丰富,富含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浓郁,是
    一类颇具发展前景的温室专用蔬菜类型。2007 年,辽
    宁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园艺展示中心从荷兰引进樱桃
    彩椒品种10 个,在辽宁的鞍山、大连、沈阳3 种不同
    气候条件下进行温室栽培。经过3 a(年)的对比试验,
    樱桃彩椒的产量、抗寒能力、抗病性均优于普通彩椒,
    产量较普通彩椒高15 %左右;当地市场价格远远高
    于普通彩椒,一般价格可以达15~20 元·kg- 1,每667
    m2 效益可达10 万元左右。樱桃彩椒作为一类新型蔬
    菜刚刚引入我国,目前在辽宁的鞍山、沈阳、大连等地
    开始示范栽培,栽培面积逾20 hm2,取得了较好的经
    济效益。樱桃彩椒的适应性比较广泛,在温度不低于
    10 ℃且不高于32 ℃的情况下均可种植。在春提早、
    秋延后和越冬栽培中均表现较好。
  • 蔬菜史话
  • 张德純
    中国蔬菜. 2011, 1(11): 34-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新优品种
  • 李正德, 辛学锐, 丛培军, 李哲, 徐万鹏, 孙丽辉, 杨欣, 鑫孟辉
    中国蔬菜. 2011, 1(11): 3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种植的小白菜为芸薹属白菜亚种(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一般叶片为绿色,不同
    的品种绿色的深浅有差别。1998 年笔者在与国外合
    作生产小白菜种子时,在田间的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
    特殊的紫色变异株,于是自交留种,编号B- 1。1999
    年种植后分离多种类型,色泽有深紫色、紫红色、绿色
    等多种颜色;株型有油菜型、小白菜型、芥菜型等多种
    类型。从中选出5 株紫色且株型好的小白菜型单株
    (B- 1- 1 至B- 1- 5),继续自交。同时用奥古拉型
    (Ogura CMS)小白菜不育系作母本,进行雄性不育系
    的转育(A×B- 1- 1 至A×B- 1- 5)。2000 年播种5 个
    株系,在紫色比例高的株系中继续选择紫色单株自交
    (B- 1- 3),并继续进行雄性不育系的转育[(A×
    B- 1- 3)×B- 1- 3- 9]。通过连续4 代自交筛选和回交
    转育,于2003 年成功选育出不育率100 %、不育度
    100 %、蜜腺正常的紫色小白菜雄性不育系,即A 系;
    紫色小白菜株系B- 1- 3- 9,即B 系。2004 年进行试验
    性种子生产,2005 以后在国内外进行试种示范,2009
    年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并登
    记注册,定名为好地紫罗兰(Pak Choy,Horti- Violet)。
  • 中国蔬菜. 2011, 1(11):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尚庆茂
    中国蔬菜. 2011, 1(11):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幼苗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除受自身遗传特性
    的影响外,还与环境因子、灌溉等其他育苗技术措施
    密切相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特别是穴盘育苗
    条件下,根系发育空间有限,基质缓冲能力小,根际环
    境变化快,养分容易被冲淋,更增加了施肥的难度。此
    外,育苗者还必须依靠养分供给控制幼苗的生长速
    度。在蔬菜穴盘育苗生产中,即使是多年从事育苗工
    作的技术工人,仍难以完全避免幼苗缺素症和中毒症
    的发生。
    本文主要介绍在蔬菜穴盘育苗过程中,施什么
    肥、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以及如何施肥。
  • 王芳德
    中国蔬菜. 2011, 1(11): 4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怎样提高大拱棚番茄的中后期产量? 2 怎样降低大棚及日光温室内的温度? 3 怎样提高露地黄瓜的产量? 4 怎样更好地防治蚜虫、飞虱、螨类及蓟马等?
  • 生产技艺
  • 罗银华, 饶学雄, 杨盛春
    中国蔬菜. 2011, 1(11):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莲是我国主要子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品种类型之一,因产于福建省建宁县而得名。由成熟
    的新鲜莲子加工而成的白莲产品称为建宁白莲或建
    宁通心白莲,也简称建莲,为当地传统名优特产,也是
    我国子莲中最早的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建莲产业
    得到了快速发展,年种植面积在3 300 hm2 左右,年产
    干莲约3 500 t,总产值1.2 亿元,成为当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是,建莲的初加工仍然多为
    传统的手工操作,每一粒白莲都要经过采收→脱粒→
    剥壳→脱膜→通心→烘烤等六道工序,其中剥壳、脱
    膜消耗时间较多,加工工艺繁琐,速度慢,效率低,而
    且成本高。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种莲容易加
    工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不少莲农不敢扩大种植面
    积,制约了建宁县建莲产业的发展。为此,研究建莲加
    工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2006 年开始,建宁县莲籽
    科学研究所针对建莲加工过程中剥壳、脱膜等主要工
    序开展技术研究,并进行试验、示范与推广。
  • 王宝驹, 陈春秀, 刘伟, 李远新
    中国蔬菜. 2011, 1(11):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光温室草莓吊柱式无土栽培是一种新颖的立
    体栽培形式,通过悬吊栽培柱,可充分利用温室的空
    间和太阳能,同时,草莓果实的红、叶片的绿和吊柱的
    白相互映衬,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特别适用于观光、休
    闲等现代都市农业。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北京市昌平
    区天润园草莓种植基地进行了试验及示范,并将在
    2012 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上展示。
  • 姚淑珍
    中国蔬菜. 2011, 1(11):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油豆角是菜豆的别名,是北方高寒地区栽培的
    主要蔬菜。近几年由于我国人口流动,人们的饮食习
    惯也发生了变化,油豆角已经成为北菜南运的主要
    蔬菜之一,每年的6~10 月是油豆角上市时期,每年
    都有1.5 万~2.0 万t 油豆角运往全国各地。由于以
    往油豆角栽培技术较为粗放,主要是品种混杂且退
    化严重、肥料施用不合理、病害严重、杂草防除难等
    问题导致油豆角质量差、产量低、效益差,严重制约
    了油豆角产业的发展。笔者从2003 年开始进行油豆
    角品种筛选、不同肥料品种筛选、施肥方法、不同除
    草剂筛选等多项试验,2005 年形成了一套油豆角优
    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2006 年开始大面积示范,生产
    的油豆角产量高、口感好、效益显著,得到了广大菜
    农的认可。2007 年开始推广,现绥化市北林区已经成
    为黑龙江省油豆角生产基地,2010 年在北林区推广
    面积为1 897.6 hm2,每667 m2 油豆角平均产量1 733
    kg,比北林区油豆角常规生产田增产594 kg,增幅
    52.2 %,增收74.2 %。
  • 市场分析
  • 于德科
    中国蔬菜. 2011, 1(11):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安徽省砀山县历来有瓜棉套种的习惯,2010 年
    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在1.33 万hm2,分别以大棚、中棚
    和小拱棚方式种植,其中瓜棉套种面积在0.67 万
    hm2 左右。由于西瓜、棉花市场行情较好,大棚瓜棉
    套种每667 m2 收入在10 000 元左右,小拱棚套种
    也在5 000 元左右,全县2010 年瓜棉套种每667 m2
    效益平均在7 000 元左右。预计2011 年砀山县西瓜
    种植面积将超过1.67 万hm2,瓜棉套种面积将在
    1.33 万hm2。根据笔者近几年下乡了解,砀山县瓜农
    在瓜棉套种生产中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亟待
    改进。
  • 生产技艺
  • 陈怀勐, 张雷, 陈明远, 高丽, 张振贤
    中国蔬菜. 2011, 1(11):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豆薯〔Pachyrhizus erosus(L.)Urban.〕又叫凉薯、地
    瓜、沙葛等,是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为
    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南
    部、墨西哥、中美洲。豆薯的块根肥大,肉洁白,脆嫩多
    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质,营养丰富,既可作水果生食,
    也可熟食,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较理想的保健食品,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豆薯多限于南方栽
    培,北方的种植面积很小。笔者于2010 年引进豆薯品
    种,分别在北京、河北等地进行日光温室栽培,在元旦
    至春节供应市场,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