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7-08-18
  

  • 全选
    |
    论文
  • 蔡金益
    中国蔬菜. 2007, 1(8):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兴奋着,也踌躇着;行进着,也惶惑着。六月夏日,在那个绿茵如毯、百花争艳的美好时节里,"首届中国蔬菜种业发展论坛北京峰会"在众多种子企业的支持和期许中胜利召开了!对奋发崛起的蔬菜种业而言,这次峰会无疑是一个竞合共赢、发展产业的良好开篇,她为广大蔬菜种子企业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让大家能够有机会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产业发展大计。这是一个决策,也是一种尝试。本届峰会有何亮点?下届峰会该怎么开?大家反响强烈,纷纷献计献策。本刊摘编其中一二,以飨读者。会散人不散,心心向发展。我们期待蔬菜种业峰会这颗种子,在大家的呵护与支持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期待着中国种业在广大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胜券在握,蓬勃发展!
  • 罗海平
    中国蔬菜. 2007, 1(8):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门市作为一个县级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的有益探讨和成功实施,诠释了赢在执行!赢在细节!
  • 本期视点
  • 顾黄辉;黄颂禹;谢燕萍
    中国蔬菜. 2007, 1(8):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产业广角
  • 覃汉林;韦荣敏
    中国蔬菜. 2007, 1(8):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研究论文
  • 奇恩放;张金文;王一航
    中国蔬菜. 2007, 1(8):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的茎段和微型薯为受体材料,对其再生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2.5mg.L-1+NAA0.5mg.L-1+GA35.0mg.L-1+2,4-D1.0mg.L-1,分化培养基为MS+6-BA3.5mg.L-1+NAA1.0mg.L-1+GA310.0mg.L-1,微型薯薯片再生培养基为MS+ZT2.0mg.L-1+IAA1.0mg.L-1;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阶段的选择压分别为Kan50和75mg.L-1,转化时不经过预培养,茎段农杆菌侵染10min,共培养3d;微型薯薄片侵染5min,共培养2d;共培养基中加入50μmol.L-1乙酰丁香酮,茎段抗性愈伤率和分化率分别提高14.29%和6.77%。通过该体系将反义AcInv基因导入马铃薯中,获得了具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外源基因已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
  • 张海楼;沈向群;刘镜;赵建锋;郭丽华
    中国蔬菜. 2007, 1(8):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王超楠;冯辉;姜凤英;刘如娥;周英
    中国蔬菜. 2007, 1(8):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0个小白菜F1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小孢子胚发生及其成苗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获得的双单倍体以及用其配制的杂交组合的园艺学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品种间小孢子出胚率差异较大;NLN-13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有利于小孢子胚发生,胚诱导率达100%;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6-BA和NAA可以提高小孢子出胚率;小孢子胚成苗培养基的适宜琼脂浓度为1.0%,小孢子胚成活率可达85.88%;MS+3%蔗糖+0.8%琼脂是小孢子再生植株继代和壮苗的适宜培养基,MS+3%蔗糖+0.8%琼脂+NAA0.1mg.L-1是小孢子再生植株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双单倍体及其与自交系配成的杂交组合整齐一致。
  • 翟国燕;边珂;贾克功;朱立新
    中国蔬菜. 2007, 1(8):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300mg.L-1GA3及不同比例的MS培养基对当年和上一年采集的蕨菜孢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GA3处理可以促进孢子提早萌发,并且可提高上一年孢子的萌发率,但对提高当年新采集的孢子萌发率作用不明显。全MS培养基对提高孢子萌发量效果最好。
  • 张子君;邹庆道;关天舒;姜晓艳;李海涛
    中国蔬菜. 2007, 1(8):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番茄材料Ts19、Ts33、W.Va700、L3708和LA1033作为鉴别寄主,对辽宁省沈阳、新民、岫岩的番茄晚疫病菌的6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T0、T1和T1,2。引进的抗病材料CLN2037G、CLN2037H对辽宁地区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T1,2表现为抗病,抗性明显优于当地材料。辽宁当地主栽品种对晚疫病没有抗性,全部枯死。
  • 张太保
    中国蔬菜. 2007, 1(8):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来稿摘登
  • 樊海安
    中国蔬菜. 2007, 1(8): 27-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品种选育
  • 冯国军;刘大军;叶永亮;王杰;王玉莉;闫国柱
    中国蔬菜. 2007, 1(8):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哈菜豆8号是以96-9为母本、紫花油豆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经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蔓生菜豆新品种,从播种到采收55d(天)左右;嫩荚绿色,扁条形,荚长13cm、宽2cm,单荚质量18g,肉质面,无背缝线和腹缝线纤维;抗炭疽病能力强于紫花油豆;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适于棚室和露地栽培。
  • 黄成超;张佩菊;朱忠南
    中国蔬菜. 2007, 1(8):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崇花2号是以崇明岛地方品种80天花菜经6代连续自交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D8为母本,以温州地方品种经多代自交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W12为父本配制成的中晚熟秋花椰菜一代杂种,生育期100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株型直立紧凑,外叶绿色、蜡质中等,叶柄较短,节间紧密,内叶合抱护球;花球雪白、紧实、高半圆形,单球质量2kg左右,每667m2产量2500kg左右。
  • 汪承刚;戚士全;朱世东;平庆江;卢英杰;汪荣锋;王素;査振英
    中国蔬菜. 2007, 1(8): 3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淮椒3号是以南方引进的羊角形辣椒经3代定向选择而成的优良自交系95003为母本,以当地牛角形辣椒经4代单株自交育成的稳定自交系930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辣椒一代杂种。定植至采收60d(天)左右,开花至始收30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粗羊角形,果长20cm左右,横径3~4cm,果肉厚2.5mm左右;果皮深绿色,光滑,肉质细软,微辣。对病毒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的抗性优于豫椒6号和八寸红。每667m2产量4000kg左右,适宜春露地、越夏、麦茬、麦套栽培,也可作秋延后栽培。
  • 韩太利;王林武;宋银行;杨晓东;谭金霞
    中国蔬菜. 2007, 1(8):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潍春白1号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BZ-07和自交不亲和系BZ-09配制而成的早熟春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63d(天)左右,植株矮桩直筒形,株高35cm,开展度48cm;叶色深绿,叶柄白,叶片较薄,叶面平展,外叶7~8片;叶球合抱炮弹形,球高32cm,横径24cm,球形指数1.33,球叶淡黄色,36片左右,单球质量1.7kg;不易先期抽薹,平均短缩茎长3.3cm;净菜率76.5%,软叶率44.5%,干物质含量4.95%,VC220.00mg.kg-1,可溶性糖1.53%,蛋白质1.18%,粗纤维0.55%,品质佳;对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的抗性均优于对照鲁春白1号,中抗TuMV。平均每667m2净菜产量4365kg,适宜保护地、早春反季节及高寒地区秋早熟栽培。
  • 潘秀清;武彦荣;高秀瑞;王洪昌;张强;李冰
    中国蔬菜. 2007, 1(8): 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茄杂6号是由自交系134与圆杂-黑扁-1-1-M配制而成的春秋大棚专用茄子品种。株型紧凑,连续坐果能力强,早中熟,始花节位为第8~9节。果实扁圆形,果皮紫黑色、油亮,果肉浅绿色,单果质量900g左右,春、秋大棚栽培每667m2产量6340kg左右。
  • 繆美华;薛萍;陈振泰;杨海峰;黄晓峰
    中国蔬菜. 2007, 1(8):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连葱8号是以日本紫皮为母本、汉城紫玉为父本杂交后经5代系统选育而成。中熟,生育期250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5~75cm,叶片上冲,灰绿色,蜡粉多而厚;鳞茎扁圆形,球形指数0.72,外皮深紫色,有光泽,辣味较淡,商品性好;单球质量250g左右,每667m2产量5000~6000kg;适宜黄淮地区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 专题综述
  • 姬丹丹;赵晓明
    中国蔬菜. 2007, 1(8):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青花菜的抗癌作用,讨论了药用青花菜多倍体育种的意义,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 市场导航
  • 姚星伟;李素文;王洲;张斌
    中国蔬菜. 2007, 1(8):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生产技艺
  • 李春林;耿三省;陈斌;张晓芬
    中国蔬菜. 2007, 1(8):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蔬菜史话
  • 张德纯
    中国蔬菜. 2007, 1(8): 4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生产技艺
  • 丁超;周宏奎
    中国蔬菜. 2007, 1(8):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诸亚铭;余乾儿;赵训传
    中国蔬菜. 2007, 1(8): 4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桥登艳;段成义
    中国蔬菜. 2007, 1(8):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俞仁强;郑军辉;黄凯美;沈金华
    中国蔬菜. 2007, 1(8):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朱永春;丁光国;赵明会;刘彩梅;朱振华
    中国蔬菜. 2007, 1(8):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病虫草害
  • 张法全;季卫东;汪伟雄;余良军;江根华
    中国蔬菜. 2007, 1(8): 5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李荣娣
    中国蔬菜. 2007, 1(8):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刘春艳;王万立;王勇;郝永娟;魏军
    中国蔬菜. 2007, 1(8):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新优品种
  • 李华
    中国蔬菜. 2007, 1(8): 6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
  • 中国蔬菜. 2007, 1(8):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见PDF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