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3-20
  

  • 全选
    |
    本期导读
  • 中国蔬菜. 2003, 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期视点
  • 王晶;
    中国蔬菜. 2003, 1(2):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试验研究
  • 夏立忠;杨林章;
    中国蔬菜. 2003, 1(2):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不同尿素、羊厩肥配比下的秋茬和春茬番茄大棚栽培试验 ,探讨了大棚地膜栽培条件下 ,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配比与经济产量的关系。试验表明 ,大棚土壤养分含量水平较高 ,番茄最高经济单产 6 5 75 0 .33kg·hm-2 的化学纯氮施用量为N 2 5 5kg·hm-2 ,羊厩肥施用量为 2 6 .2 5t·hm-2 ;实际经济施肥量应低于上述施用量。本试验进一步探讨了施肥与土壤养分含量及盐分含量变化的关系 ,结果认为大棚地膜覆盖条件下 ,肥料的施用能以较快的速度改变土壤养分水平和盐分状况。尿素施用量增加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氮和全氮的含量 ;羊厩肥的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硫和速效钾的含量水平。尿素、羊厩肥类有机肥的过量施用会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覆盖地膜条件下 ,尿素的施用能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铵盐的含量 ;羊厩肥通过提供K+ 、Na+ 、Ca2 + 、Mg2 + 、SO2 -4 及PO3 -4 来提高土壤水溶性盐分含量。
  • 许明;白明义;魏毓棠;
    中国蔬菜. 2003, 1(2):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 ,利用大白菜核不育系 9810 9和已知基因型的甲型两用系可育株 99135 2作为不育源 ,以大白菜自交系 97A40 7为目标亲本 ,经过 5个世代的转育 ,获得了具有 97A40 7遗传基因型的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 张施君;陈润政;
    中国蔬菜. 2003, 1(2):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菜豆种子含水量降至 7.44 %、5 .5 6 %和 4.5 5 %后贮藏 1a ,每隔 3个月取出检测种子生活力和活力 ,包括发芽试验、膜透性试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和老化试验 ,检测结果显示 :含水量为 7.44 %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保持最好 ,而 5 .5 6 %和 4.5 5 %含水量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显著下降 ,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种子 ,说明适度干燥对菜豆种子贮藏有利 ,但种子含水量不宜降到 5 %以下。
  • 马树彬;聂玉霞;孟惠琴;刘宏敏;吕爱琴;乔保健;
    中国蔬菜. 2003, 1(2):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 3个休眠韭菜品种和 9个不休眠韭菜品种叶片生长动态、分蘖和抽薹特性的研究表明 ,在全年不收割条件下 ,韭菜单株年生长叶片 41.2 2~ 47.0 3片 ,叶片平均叶龄 39.33~ 44 .87d。新叶生长高峰在 5~ 8月 ,叶片平均间隔 5 .39~ 8.0 3d ,叶片平均日生长量 1.6 6~ 1.84cm ,5~ 8月是全年单株生长最高的时期 ,株高 41.30~5 0 .2 3cm。韭菜单株年分蘖 4~ 5个 ,全年有两次分蘖高峰 ,第 1次在 5~ 6月 ,第 2次在 9~ 10月 ,但以第 1次分蘖为主。韭菜不休眠品种抽薹期长而分散 ,为 37.0 0~ 6 5 .33d ,休眠品种抽薹期短而集中 ,为 15 .0 0~ 30 .6 7d ,休眠品种全年生长期 2 82~ 2 92d ,不休眠品种全年生长期为 32 0~ 32 3d。
  • 易图永;张宝玺;谢丙炎;高必达;马新卫;
    中国蔬菜. 2003, 1(2):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比较离体叶片接种、切茎接种、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等 3种不同接种方法对 8个辣椒品种 (品系 )的影响 ,发现这 3种方法均能用于鉴定辣椒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其中离体叶片接种法是从田间采集叶片进行室内鉴定 ,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多个品种 ,并且对植株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最适合对种质资源稀少的品种进行抗疫病鉴定 ;切茎接种法操作简单 ,可以测量病斑的长度 ,反映病斑的扩展速度 ,适宜对抗性进行量化 ;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法基本上模拟田间病害的发生过程 ,最能反映品种的真实抗性 ,但工作量大 ,操作较复杂。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 ,采取适当的接种方法对辣椒品种进行抗疫病鉴定。
  • 龙良鲲;肖崇刚;窦彦霞;
    中国蔬菜. 2003, 1(2):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番茄健株根内分离获得内生细菌 ,对其进行平板拮抗番茄青枯菌试验 ,得到 18株拮抗菌。温室控病试验表明 ,0 1 144和 0 1 182号菌株的控病效果分别为 48.6 %和 42 .8%,经鉴定两者均属芽孢杆菌属 (Bacillsspp)。
  • 品种选育
  • 管长志;尹立荣;顾自豪;陈磊;王丽雅;
    中国蔬菜. 2003, 1(2):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红 1号胡萝卜是以雄性不育系HLBcms0 0 1号胡萝卜为母本 ,以HLBm0 0 1号胡萝卜为父本杂交而成的全红型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 ,株高 5 1.78cm ,叶丛直立 ,深绿 ,有 8~ 11片叶 ;肉质根整齐 ,圆柱形 ,根尖圆形 ,根长 17.2 4cm ,根粗 3.12cm ,根质量 12 2 .8g,根表皮、韧皮部和髓部均为桔红色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10 .17%,胡萝卜素含量为 113.0mg·kg-1,质脆 ,味甜 ,口感好 ,适于鲜食和加工 ;生长期 10 0~ 10 5d(天 ) ,平均每 6 6 7m2 产量34 38kg。目前已在天津、山西、河南等地示范推广。
  • 李文嘉;方锋学;黄如葵;李立志;
    中国蔬菜. 2003, 1(2):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桂优 1号毛节瓜是通过梧州毛节瓜和南宁毛节瓜杂交后 ,再经系选育出的节瓜新品种 ,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瓜型小、单株结瓜数多等特点 ,嫩瓜总产量 85 0 0kg· (6 6 7m2 ) -1,老熟瓜总产量 6 80 0kg·(6 6 7m2 ) -1。
  • 张剑国;王永珍;武峻新;杜素惠;
    中国蔬菜. 2003, 1(2):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晋番茄 4号是用自交系Z5 2 8和H88 2配制的一代杂种。属无限生长类型 ,中熟 ,生长势强 ,高抗TMV ,中抗CMV ,抗叶霉病和早疫病。果实大红色、圆正 ,单果质量 2 0 0~ 30 0g ,畸形果少 ,裂果率低 ,酸甜适中。一般每 6 6 7m2 产量可达 6 0 0 0~ 80 0 0kg。适于露地和春保护地栽培。
  • 秦洪伦;翟兰萍;卫勇;何燕萍;张丽荣;卫智媛;
    中国蔬菜. 2003, 1(2): 2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白 4号大白菜是利用北京 75大白菜筛选的自交不亲和系C 11 2 2和从地方品种焉耆包头中筛选的自交不亲和系 0 7 A 1 18配制的中晚熟品种。生育期 85~ 90d(天 ) ,平均 6 6 7m2 产净菜 76 10kg ,叶球为高桩形 ,球叶白绿色 ,品质优良 ,商品性好 ,耐贮藏。在新疆的南北疆均有种植。
  • 肖日新;陈贻诵;王敏;高芳华;冯学杰;黄文枫;周曼;杨以龙;
    中国蔬菜. 2003, 1(2):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椒 3号的母本P94J3是从湖南地方品种湘潭迟斑椒中经多代提纯复壮选出的一个牛角椒自交系 ;父本P96B1是从美国太阳西园椒中经多代分离纯化选出的一个优良灯笼椒自交系。该品种中熟 ,坐果率高 ,果实粗短牛角形 (俗称泡椒 ) ;果皮无皱、光亮 ,果肉较厚 ,商品成熟果绿色 ,生物学成熟果红色 ,单果质量 5 0~ 6 0g ,味微辣带甜。每 6 6 7m2 产量 30 0 0~ 40 0 0kg ,抗枯萎病、病毒病 ,较抗疫病。
  • 张海斌;刘虎;粟建文;张章;王章波;
    中国蔬菜. 2003, 1(2):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亚华 10 5是以河西牛角椒与广丰牛角椒杂交经多代分离育成的优良自交系 910 5为母本 ,以湘潭迟斑椒与长沙光皮椒杂交后的高代自交系 82 15为父本配制成的杂种一代。该品种中熟 ,生长势较强 ,定植至采收 42d(天 )左右 ,每 6 6 7m2 产量 2 6 0 3kg ,抗逆性强 ,较抗病毒病、疮痂病和疫病 ,适于华南南菜北运基地冬季种植或长江流域早春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果实长羊角形 ,果色绿 ,果面光滑 ,果条顺直 ,肉厚 ,空腔小 ,味辣 ,商品性好。现已在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地示范推广。
  • 王兰兰;程鸿;陈灵芝;
    中国蔬菜. 2003, 1(2):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陇椒 6号是以国外引进的 12号椒经多代连续自交选育的优良自交系 9112为母本 ,以地方品种牛角椒的突变单株育成的自交系 92 6 5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熟性早 ,果实羊角形 ,果长 2 2 .0cm ,果肩宽 2 .8cm ,肉厚 0 .2 5~ 0 .30cm ,单果质量 35~ 40g ,果色绿 ,味辣 ,果实商品性好 ,品质优良 ,抗病毒病 ,耐疫病。一般前期产量每6 6 7m2 16 82 .9kg,总产量每 6 6 7m2 为 3991.4kg ,适宜塑料大棚及日光温室栽培。
  • 生产技艺
  • 陈洁;章时蕃;刘佳;杨丽微;梁惠芳;王景义;
    中国蔬菜. 2003, 1(2): 34-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宋越冬;李宝光;马明建;何敬峰;
    中国蔬菜. 2003, 1(2): 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调查报告
  • 左庆华;田国联;郝志君;
    中国蔬菜. 2003, 1(2):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刘歧茂;孔显民;王华松;张伟;
    中国蔬菜. 2003, 1(2): 38-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李敏;王维华;吕剑;孙海燕;
    中国蔬菜. 2003, 1(2):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李定旭;
    中国蔬菜. 2003, 1(2):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试验研究
  • 刘义华;张红;范永红;周光凡;彭福英;
    中国蔬菜. 2003, 1(2): 4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调查报告
  • 李谦盛;李式军;
    中国蔬菜. 2003, 1(2):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生产技艺
  • 王娜瑄;
    中国蔬菜. 2003, 1(2):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景辉;林文才;
    中国蔬菜. 2003, 1(2):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霍学荣;谭永旺;刘中华;曹之高;
    中国蔬菜. 2003, 1(2):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高振茂;杜丽红;郭海龙;赵金山;
    中国蔬菜. 2003, 1(2):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王迪轩;薛华良;何咏梅;
    中国蔬菜. 2003, 1(2):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戴率善;李宗冠;李艳红;仇保华;李翠芹;张英;
    中国蔬菜. 2003, 1(2):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资料信息
  • 朱国仁;
    中国蔬菜. 2003, 1(2): 56-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生产技艺
  • 李少勇;王有芳;李书华;杨继正;
    中国蔬菜. 2003, 1(2): 5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专题综述
  • 王冬梅;许向阳;李景富;
    中国蔬菜. 2003, 1(2):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温对番茄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以及番茄耐热性遗传规律、耐热性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冯伯谊;
    中国蔬菜. 2003, 1(2):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 资料信息
  • 王淑芬;张传坤;
    中国蔬菜. 2003, 1(2): 6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