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ISSN 1000-6346
CN 11-2326/S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管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主办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1988年, 第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8-01-20
全选
|
本期视点
Select
蔬菜生态学与生态蔬菜业
葛晓光;
中国蔬菜. 1988, 1(1):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蔬菜栽培技术规范化及生产设施化的发展,蔬菜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已普遍地受到重视,但目前所进行的工作基本上均属个体生态或群体生态的研究,尚未涉及生态系统的领域,其内容也较分散且缺乏系统性。本文试对农业生态学及生态农业的兴起、蔬菜生态学的建立与发展、生态蔬菜业的建设与研究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有利于促进蔬菜生态学与生态蔬菜业的建立与发展。
试验研究
Select
生姜的需光特性与合理群体密度的研究
赵德婉;陈利平;
中国蔬菜. 1988, 1(1):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着重研究生姜的需光特性及合理的群体密度,结果表明:生姜为耐阴性植物,光补偿点为500──800米烛光,光饱和点为25000──30000米烛光.35000米烛光以上。随着光强的增加,光合强度有逐渐下降趋势。在中等肥水条件下,每亩种植8000株,叶面积指数为5.35,在自然光强度为50000-60000米烛光时。中、上部最大叶层正处在光饱和点的光强度下,基部亦处在光补偿点两倍以上,能满足生姜正常生长的需要,产量较高,商品质量亦较好,可供生产参考。
Select
芦笋的无性增殖和发根试验
沈国华;
中国蔬菜. 1988, 1(1):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芦笋进行无性增殖和发根试验的结果。 增殖试验表明:BA和NAA不同组合浓度培养基的增殖效果均较为显著,其中以BA 0.05mg/1+NAA 0.05mg/1的增殖效果最好。 发根试验表明:加入GA的抑制剂-Ancymidol(嘧啶醇)以及其他激素的不同组合发根培养基的发根率,以增殖培养基A(BAO.1mm/1+NAA0.01mg/1)上的增殖材料在A发根培养基(NAA0.05mg/1+Kinetin0.05mg/1+Ancymidol0.5mg/1)上的发根率最高,达92.6%,与Chee-Kok Chin报道的结果相接近。
Select
番茄远缘杂种F_1及其双亲花粉萌发力的研究
陈竹君;吴定华;
中国蔬菜. 1988, 1(1):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番茄远缘杂种‘奥农一号 ×秘鲁番茄(L.esculentum × L.Peruvianum), F1’(下称‘奥×秘,F1’)的花粉发芽率35.9~40.0%,可排除其花粉败育引起杂种不稳的可能性.在正常条件下,花粉发芽率是‘奥农二号’>‘秘鲁’>‘奥×秘,F1’。本试验中番茄花粉离体培养最适宜条件是15%蔗糖+0.01%硼酸+1%琼脂的固体培养基;温度28℃ ;时间 4小时。‘秘鲁’需8小时。“试材 ×温度”存在互作效应,达a=0.01显著水平.
品种选育
Select
马铃薯新品种‘郑薯四号’的选育
马富德;靳福;谢崇信;
中国蔬菜. 1988, 1(1):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原七号’为母本,‘维拉’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从中选出优良株系 ‘郑薯四号’.进行了无性四代品系比较,1982—1985年进行了区试和生产示范,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该品种属中早熟。生育期约105天,薯块大,品质好,宜作菜用,增产显著,一般亩产1750~2000公斤,最高达3750公斤,比对照品种‘郑薯二号’增产 40%。休眠期短,适合广大二季作地区栽培。较抗病毒病,对晚疫病、环腐病有一定抗性。
试验研究
Select
大棚黄瓜嫁接与防病增产效果的初步研究
翁祖信;冯东昕;徐新波;
中国蔬菜. 1988, 1(1):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嫁接防治黄瓜枯萎病以感病品种效果显著,防效达97.2%以上,抗病品种防治效果相对较低。胚轴斜面插接法、生长点斜插法及生长点劈接法嫁接的发病少、胚轴靠接法嫁接的发病较重。嫁接黄瓜发生枯萎病主要在接口处接触地面所造成。不同嫁接方法对产量影响无明显差异.嫁接黄瓜增产,主要表现在早期产量上,中晚熟品种降低根瓜节位3.8~5节,增产184.6~355.5%,早熟品种降低节位1.4节,增产 9 3.2%。
Select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生态与防治研究
吕佩珂;邵玉琴;高振江;
中国蔬菜. 1988, 1(1):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lachrymans(Smith et Bryan)Carsn)近年来在我国内蒙古及东北菜区普遍发生,已成为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 1980-1985年笔者先后用先明、黑油条等十余个黄瓜品种,测试了降雨、田间相对湿度、结露、温度等生态因子与病情扩展的关系,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Select
黄瓜抗炭疽病的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研究初报
谢双大;朱天圣;陈桂珍;陈文茜;卓齐勇;叶晓青;
中国蔬菜. 1988, 1(1):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Select
亚硫酸氢钠对蔬菜的增产效应
彭若福;张其德;
中国蔬菜. 1988, 1(1):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Select
吸水剂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杨茂秋;董珊;
中国蔬菜. 1988, 1(1): 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Select
二倍体与四倍体矮脚黄白菜光合特性比较
万寅生;刘惠吉;
中国蔬菜. 1988, 1(1):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调查报告
Select
蔬菜中的硝酸盐及其与人体健康
陈振德;程炳嵩;
中国蔬菜. 1988, 1(1):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试验研究
Select
塑料薄膜日光温室番茄越冬生产试验
李庆满;
中国蔬菜. 1988, 1(1): 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Select
番茄不同育苗材料和定植方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马中男;顾平;
中国蔬菜. 1988, 1(1): 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生产技艺
Select
蔬菜套种技术
马桂珍;
中国蔬菜. 1988, 1(1): 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Select
怎样育好露地春番茄的幼苗
梁惠芳;
中国蔬菜. 1988, 1(1): 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资料信息
Select
上海市蔬菜工厂化育苗设施研制概况
范耀铭;谢杏生;
中国蔬菜. 1988, 1(1): 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调查报告
Select
湖南省特产蔬菜调查初报
刘都才;
中国蔬菜. 1988, 1(1): 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新优品种
Select
淮城蒲菜
陈学好;
中国蔬菜. 1988, 1(1): 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Select
大白菜新品种──龙白1号及其栽培要点
张虹;
中国蔬菜. 1988, 1(1): 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资料信息
Select
‘弗洛雷德’番茄已在青岛等地引种推广
李玉真;
中国蔬菜. 1988, 1(1): 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专题综述
Select
用单斑技术(Single lesion Technique)检测辣椒L位点上的等位基因
G.Csillry and J.Rusk;郑贵彬;
中国蔬菜. 1988, 1(1): 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料信息
Select
蔬菜种质资源学术讨论会简讯
张松林;
中国蔬菜. 1988, 1(1): 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新优品种
Select
‘鲜食9号’番茄品种介绍
P.W.Leepr;E.L.Cox;薛大煜;
中国蔬菜. 1988, 1(1): 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
病虫草害
Select
番茄病害学名
李明;
中国蔬菜. 1988, 1(1): 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DF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