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
中国蔬菜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远程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按栏目浏览
·热点文章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次数排行
·论文下载次数排行
·
高级检索检索说明
《中国蔬菜》 (1981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
研究所
主  编:张圣平
主  任:司智霞
电  话:010-82109550
传  真:010-62148559
E-mail:zgsc@caas.cn
zgsc9550@126.com
地  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  编:100081
国际刊号:ISSN 1000-6346
国内刊号:CN 11-2326/S
邮发代号:82-131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
0023号
 
 
中国蔬菜  
 
2011年 1卷 20期
刊出日期 2011-10-15

专论与综述
新优品种
专论与综述
1 李建武
SSR标记技术在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SR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共显性遗传、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本文简述了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重点对马铃薯SSR引物的开发及其在马铃薯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1 Vol. 1 (20): 1-8 [摘要] ( 1249 ) [HTML 1KB] [ PDF 261KB] ( 1164 )
9 李光光,张华,黄红弟,乔燕春,郑岩松
广东省菜薹(菜心)育种研究进展
广东省菜薹(菜心)育种主要采用系统选育法、诱变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组织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及抗性及品质育种,各种育种方法均得到了一些目标性状的品种,但运用远缘杂交、单倍体培养、基因工程创新菜薹资源还有待深入研究。
2011 Vol. 1 (20): 9-14 [摘要] ( 1254 ) [HTML 1KB] [ PDF 272KB] ( 791 )
试验研究
15 程嘉琪,沈镝,李锡香,宋江萍,王海平,邱杨
黄瓜核心种质对白粉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在春、秋两季大棚内,对263份黄瓜核心种质进行了成株期白粉病抗性的田间评价。结果显示:春季表现免疫、高抗和抗病的种质共计52份,感病和高感种质183份,分别占全部鉴定种质的19.8%和69.6%。秋季两类种质分别为75份和125份,占28.5%和47.5%。比较春、秋两季的抗性评价结果发现,83份种质在不同季节对白粉病的抗性表现为同一级别,抗性稳定率为31.6%。140份种质在秋季的抗性级别高于春季,40份种质的变化趋势相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和不同季节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表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重复鉴定,共筛选获得14份高抗白粉病黄瓜种质。
2011 Vol. 1 (20): 15-19 [摘要] ( 1039 ) [HTML 1KB] [ PDF 248KB] ( 579 )
20 陈青君,韩莹琰,谷建田,范双喜
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耐热性评价
在露地和大棚两种环境、春季和初夏两种栽培季节下,对110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同时以中心柱长、抽薹天数和热害指数3个指标综合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田间耐热性。结果表明:散叶莴苣叶尖形状、叶形、叶色、株高、叶柄长、叶柄厚、单株质量、净菜质量(球质量)和莲座叶等叶片性状变异较大,显示了散叶莴苣在种质变异和创新方面蕴藏着很大的潜力。结球莴苣品种间相似程度较高,仅在叶柄厚、莲座叶、净菜质量上存在变异。在初夏散叶莴苣比春季分别提前12~36 d抽薹,结球莴苣提前18~38 d抽薹。在大棚高温胁迫更强时,散叶莴苣抽薹期进一步提前,而且82%的品种在10 d内抽薹,表现出对高温的敏感性,结球莴苣部分品种因热害而死亡,热害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结球莴苣品种间的耐热性。抽薹天数、中心柱长与单株质量、净菜质量、叶形比等呈显著的相关性,也是评价叶用莴苣耐热性的重要指标。春季大棚种植采用热害指数、抽薹天数能够较好地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耐热性。
2011 Vol. 1 (20): 20-27 [摘要] ( 1297 ) [HTML 1KB] [ PDF 158KB] ( 730 )
28 魏尊苗,王学征,高鹏,栾非时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IGS-RFLP分析
应用通用引物对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甜瓜、黄瓜、南瓜和西瓜等16份瓜类白粉病菌进行转录基因间隔区(IG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IGS区存在长度异质性和数量多态性。应用MspⅠ、AsuⅠ、Hinp1Ⅰ3个限制性内切酶对IGS扩增产物进行酶切(IGS-RFLP),不同菌株的酶切位点不同,电泳后产生多样性丰富的图谱,成为菌株特有的DNA指纹。利用NTSYS-PC软件对IGS1-RFLP酶切图谱进行数据分析,各菌株之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为0.460 0~0.800 0,表明白粉病菌间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遗传相似系数0.60为阈值,供试菌株可区分为3个类群。初步确定葫芦科白粉病菌致病性与DNA多态性不形成对应关系,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菌株地理来源、寄主来源及设施类型亦无明显的直接关系。
2011 Vol. 1 (20): 28-33 [摘要] ( 925 ) [HTML 1KB] [ PDF 656KB] ( 660 )
34 韩丹萍,李春刚,张耀伟
大白菜抽薹过程叶色转变前后的生理变化
大白菜通过春化后至抽薹,叶色由绿变灰,这一叶色转变过程在弱冬性品系上的表现尤为突出。本试验以不同冬性的大白菜品系为材料,从激素、色素含量变化和蛋白质组分变化等方面研究大白菜抽薹过程叶色转变前后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激素、色素含量和蛋白质的变化均与叶色转变有一定关系,叶绿素a/b、IAA和GA3含量均在叶色转变期出现峰值。
2011 Vol. 1 (20): 34-38 [摘要] ( 1044 ) [HTML 1KB] [ PDF 358KB] ( 556 )
39 温丹,巩彪,郭纹秀,王玉飞,余文娟,史庆华,王秀峰
松杉树皮和玉米秸秆堆肥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松杉树皮、玉米秸秆堆肥对番茄的生长、产量、根结线虫发病情况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杉树皮、玉米秸秆堆肥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松杉树皮、玉米秸秆堆肥混施效果最好,同时各种堆肥的施用均增加了番茄的生物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根结线虫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对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产生了抑制作用。
2011 Vol. 1 (20): 39-44 [摘要] ( 1503 ) [HTML 1KB] [ PDF 301KB] ( 601 )
45 周宝利,赵莹,李兴宝,陈志霞,杜亮,郑继东
不同施氮条件下嫁接对茄子生长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以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为砧木,茄子(Solanum melongena)品种西安绿茄为接穗进行嫁接,测定6个不同氮素浓度(0、7.728、15.456、30.912、61.824、123.648 kg•hm-2)及同一氮素浓度(30.912 kg•hm-2)下不同生育期的嫁接茄和自根茄生长指标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素条件下,嫁接茄较自根茄株高、茎粗、生物量分别增加了9.17%~28.75%、10.90%~26.18%、36.00%~92.83%,施氮量为30.912 kg•hm-2时嫁接茄和自根茄茎粗、生物量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嫁接极显著地增加了茄子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嫁接茄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施氮量为30.912 kg•hm-2时达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嫁接茄和自根茄叶片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嫁接降低了叶片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随着植株的生长,施氮条件下嫁接茄的株高、茎粗、生物量在蕾期后与自根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随植株生长而增加,且嫁接茄显著高于自根茄。
2011 Vol. 1 (20): 45-50 [摘要] ( 1084 ) [HTML 1KB] [ PDF 267KB] ( 496 )
51 李娟,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高丽红,刘胜尧?
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水分利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每次30 m3•(667 m2)-1-未覆膜(G3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水分利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渗漏量、蒸发量增加,蒸腾量以G30N最大,其中膜孔灌溉处理(除蒸发量外)均大于裸地灌溉,而土壤储水量降低|裸地灌溉下增加灌水量可以提高甘蓝的外叶、叶球、根和总干物质量,0~10 cm和0~30 cm土层根质量增加,10~30 cm土层根质量则减少,膜孔灌溉下适当减少灌水量,则甘蓝的各部分干物质量相应提高,且减少灌水量能有效地增加各层根系干质量|增大灌水量,甘蓝产量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则降低,且膜孔灌溉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裸地灌溉。综合甘蓝生产和节水两方面考虑,裸地灌溉每次20 m3•(667 m2)-1,或者膜孔灌溉每次10 m3•(667 m2)-1处理的效果较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2011 Vol. 1 (20): 51-57 [摘要] ( 1038 ) [HTML 1KB] [ PDF 288KB] ( 572 )
58 曹毅,李春梅,邓燏,刘永聪
脯氨酸对高温胁迫下菜薹耐热性的影响
以50天油青菜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脯氨酸处理对菜薹苗期及田间耐热性的影响。苗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菜薹幼苗的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不断增高,高温胁迫8~12 h,脯氨酸浓度在150~200 mg•L-1处理的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降幅明显,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幅明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脯氨酸浓度在150~200 mg•L-1处理可明显促进叶片生长,增加叶面积、薹鲜质量和根鲜质量,以及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结果表明脯氨酸能增强菜薹的抗氧化能力和维持渗透调节能力,从而缓解高温胁迫对菜薹的伤害。
2011 Vol. 1 (20): 58-62 [摘要] ( 1128 ) [HTML 1KB] [ PDF 235KB] ( 472 )
63 牛义,王启军,张盛林,王志敏
硼素营养对魔芋品质及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以白魔芋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6个硼素浓度处理对魔芋的葡甘聚糖、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POD、PPO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素营养与魔芋品质及几种酶活性有密切的关系,适宜的硼素浓度能有效地提高魔芋葡甘聚糖、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POD、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PO活性,其中以0.25~0.50 mg•L-1的硼素浓度效果最佳。魔芋“换头”后,B2(0.25 mg•L-1)、B3(0.5 mg•L-1)处理的魔芋葡甘聚糖、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SOD、PPO活性以及MDA含量与其他处理存在明显差异,说明适宜的硼素浓度可以改善魔芋的品质,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
2011 Vol. 1 (20): 63-68 [摘要] ( 1103 ) [HTML 1KB] [ PDF 292KB] ( 724 )
69 燕丛,徐坤,李云,宋小艺
复硝酚钠和DA-6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DA-6对生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硝酚钠、DA-6均可显著促进生姜的生长,但生长前期以促进根系生长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生长的进行,生姜植株各器官鲜质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生姜收获时,复硝酚钠、DA-6处理的生姜株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59%和14.02%,分枝数分别增加24.59%和28.69%,产量分别提高18.53%和22.30%,但复硝酚钠、DA-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复硝酚钠、DA-6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生姜根茎淀粉、可溶性蛋白及氨基酸含量。
2011 Vol. 1 (20): 69-73 [摘要] ( 3498 ) [HTML 1KB] [ PDF 933KB] ( 990 )
74 郝晨彦,王相晶,侯文杰,施秀珍,吴青君,徐宝云,张友军
大棚蔬菜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及其天敌种类
对北京地区大棚栽培蔬菜上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和天敌种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春茬甜椒在定植30 d内,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增长缓慢,但进入开花期,其数量迅速增长,到6月后持续保持在高数量水平。秋茬甜椒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明显低于春季,也主要集中在花中取食。西花蓟马的天敌有瓢虫类、草蛉类和花蝽类,以花蝽类昆虫最多,并对西花蓟马种群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011 Vol. 1 (20): 74-78 [摘要] ( 1104 ) [HTML 1KB] [ PDF 264KB] ( 642 )
79 于建垒,宋国春,李瑞娟,于天行
丁虫腈在甘蓝中的残留特性及安全使用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丁虫腈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甘蓝上的安全使用进行了评价。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丁虫腈在土壤及甘蓝中均消解较快,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89~4.41 d,药后14 d消解率91%以上,在甘蓝中的半衰期为1.18~1.28 d,药后3 d消解率95%以上|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80%丁虫腈水分散粒剂在甘蓝上用于防治菜青虫,以31.2、46.8 g?hm-2(有效成分)兑水喷雾,连续喷药2~3次,喷药后7、14、21 d收获的甘蓝中丁虫腈残留量0.002 1~0.016 mg?kg-1,均低于0.05 mg?kg-1,因此,按照推荐使用剂量在甘蓝上使用,按采收间隔期7 d收获是安全的。
2011 Vol. 1 (20): 79-83 [摘要] ( 1354 ) [HTML 1KB] [ PDF 208KB] ( 506 )
84 杜蕙,漆永红,申培增,张广荣,陈书龙,吕和平
种植诱集植物对土壤中根结线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对种植油麦菜、大白菜、普通白菜、叶用莴苣及菠菜5种诱集植物前、后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诱集植物明显减少了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其中油麦菜对10~30 cm土层中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最好,校正虫口减退率达60%以上。对5种诱集植物的根结线虫病情调查表明,5种诱集植物的发病率均达到100%,油麦菜、叶用莴苣、普通白菜、大白菜及菠菜病情指数分别为50.0、29.6、28.4、33.3及25.6。
2011 Vol. 1 (20): 84-87 [摘要] ( 1096 ) [HTML 1KB] [ PDF 221KB] ( 640 )
新优品种
88 毛爱军,张峰,张丽蓉,王永健
露地黄瓜新品种北京新401的选育
北京新401是以优良自交系96-Ch5为母本,以96-55为父本配制的黄瓜一代杂种。耐高温,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瓜条棒状,长31~34 cm,单瓜质量200~220 g,瓜色深绿,有光泽,小刺瘤,白密刺,无棱,口感甜脆|主蔓第5~7节着生第1雌花,其后每隔2~3节出现雌花,以主蔓结瓜为主,侧枝亦可结瓜,北方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3 800~4 500 kg|抗霜霉病、白粉病和病毒病|适于华北、西北、东北和南方部分地区春季露地栽培。
2011 Vol. 1 (20): 88-89 [摘要] ( 950 ) [HTML 1KB] [ PDF 137KB] ( 472 )
90 杨红,姜虹,涂祥敏,詹永发,刘崇政,余文中,赖卫
干制辣椒新品种黔辣7号的选育
黔辣7号是以自交系110为母本、自交系128为父本配制的中早熟干制辣椒一代杂种。从定植到红熟期100 d(天)左右,株高65~70 cm,开展度60 cm。初花节位为第11~14节,果实羊角形,果长10.5~11.0 cm,果肩横径1.4 cm,果柄长3.6~4.1 cm,平均鲜果质量6.6~7.5 g,干果质量1.3~1.5 g,单株坐果数30~40个,青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色,果面微皱,平均干椒产量230 kg?(667 m2)-1。适宜育苗移栽、露地栽培,适于干制加工。
2011 Vol. 1 (20): 90-92 [摘要] ( 893 ) [HTML 1KB] [ PDF 143KB] ( 496 )
93 张贺,李景富,康立功,王傲雪,姜景彬,许向阳
番茄新品种东农714的选育
东农714是以HN17为母本,以HN3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中晚熟,生育期120 d(天)左右。高抗ToMV、枯萎病和黄萎病。植株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单果质量230~260 g,果实红色,颜色鲜艳,果面光滑美观,硬度大,耐贮运,货架期达18 d(天)以上。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大棚栽培每667 m2产量10 000 kg以上,适合大棚和露地栽培。
2011 Vol. 1 (20): 93-94 [摘要] ( 901 ) [HTML 1KB] [ PDF 128KB] ( 497 )
95 金荣荣,陈柏杰,汪磊,刘英,胡海江,曹虹
三倍体薄皮甜瓜新品种哈甜3号的选育
以四倍体BS-1058为母本、二倍体5-12为父本杂交育成三倍体薄皮甜瓜哈甜3号。该品种中早熟,出苗至成熟68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以子蔓结瓜为主,坐果率高。单瓜质量0.40~0.45 kg,成熟瓜柱形,黄白皮,白肉,果实没有成熟种子,平均折光糖含量13.5%,果形整齐一致。平均每667 m2产量2 000 kg以上。适宜黑龙江省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2011 Vol. 1 (20): 95-97 [摘要] ( 996 ) [HTML 1KB] [ PDF 149KB] ( 489 )
98 张秉奎,赵利民
耐抽薹萝卜新品种凌玉的选育
凌玉是用自交不亲和系LS21-9作母本,LS39-5作父本配制的早熟、耐抽薹萝卜一代杂种。生育期60 d(天),肉质根长圆筒形,白皮白肉,肉质根长30~35 cm,直径7~8 cm,单根质量900~1 000 g|田间对霜霉病、病毒病及黑腐病的抗性与对照白玉春相当|耐抽薹性好,肉质根膨大快,歧根、裂根少,商品性好。适宜全国各地春季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也可作秋萝卜栽培。现已在陕西、甘肃、河南、四川、宁夏等地推广种植3 200 hm2。
2011 Vol. 1 (20): 98-100 [摘要] ( 940 ) [HTML 1KB] [ PDF 168KB] ( 514 )
101 刘大军,叶永亮,杨仁健,冯国军
菜豆新品种哈菜豆10号的选育
哈菜豆10号是以将军油豆为母本,紫花油豆为父本杂交后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菜豆新品种。蔓生,早熟,生长势强,始花节位低,生育期60 d(天),花紫色,嫩荚扁条形,荚绿色带紫晕,荚形整齐,平均荚长22 cm,宽2.4 cm,平均单荚质量25 g,荚扁条形,外观商品性好,肉质面,纤维少|每667 m2产量1 800 kg左右。抗炭疽病,适于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2011 Vol. 1 (20): 101-103 [摘要] ( 1033 ) [HTML 1KB] [ PDF 161KB] ( 544 )
104 孙继,王晓艳,唐筱春,汪炳良,叶利勇,陈士杰
茎瘤芥新品种冬榨1号的选育
冬榨1号是利用温州茎瘤芥品种瑞安香螺种经过7代系统选择而培育出的鲜食加工型榨菜新品种。早熟,板叶类型,半直立,从播种到采收130~160 d(天)|生长势强,叶面光滑,叶缘浅波状,叶脉明显、白色。瘤状茎瘤状凸起圆滑,瘤沟浅|1月中旬采收时,瘤状茎近圆球形,茎形指数约0.97,商品率98%左右,瘤状茎平均质量420 g左右,采用与晚稻套种栽培每667 m2产量1 600 kg左右。质地脆嫩,皮薄,适合鲜食,亦可作为加工原料。
2011 Vol. 1 (20): 104-106 [摘要] ( 948 ) [HTML 1KB] [ PDF 151KB] ( 483 )
107 胡代文,周光凡,高明泉,冷容,张红,李娟,肖丽,吴朝军
茎瘤芥新品种涪杂7号的选育
涪杂7号是以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96145-1A为母本,自交系LF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茎瘤芥一代杂种。耐先期抽薹,播期长,适应性广,瘤茎近圆球形,皮色浅绿,无蜡粉,无刺毛,中瘤稍大于侧瘤,肉瘤钝圆,间沟浅。瘤茎前期膨大速度快,菜形好,鲜食加工兼用,能在8月20~25日〔比正常播期提早15~20 d(天)〕播种,11月下旬~12月上旬收获。适宜重庆市海拔600~800 m茎瘤芥产区作早熟鲜食蔬菜栽培,也可作加工原料栽培。作早熟鲜食栽培一般每667 m2产量1 200~1 500 kg,作加工原料栽培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
2011 Vol. 1 (20): 107-109 [摘要] ( 1029 ) [HTML 1KB] [ PDF 158KB] ( 443 )
信息
110
《中国蔬菜》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介绍
2011 Vol. 1 (20): 110-110 [摘要] ( 718 ) [HTML 1KB] [ PDF 432KB] ( 397 )
中国蔬菜
   版权所有 © 2011
《中国蔬菜》编辑部
 京ICP备10030308号-5
 国际联网备案号:1101080202944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编辑部电话:010-82109550 E-mail:zgsc@caas.cn
广告经营:北京华夏风行广告有限公司 电话:400-6949499 传真:010-64402039 E-mail:s9550@126.com